第1646章 狗熊叔叔-《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这样,你出胡同右转,然后走一百五十米,看到一个路口的报亭。”李乐瞅瞅还在艰难滑行的媳妇儿和鼓掌助威的俩娃,对着电话笑道。

  “嗯,然后呢?”

  “你等等。”

  “你就来了?”

  “不~~是,等你扶三个老奶奶过马路到对面,再扶三个老爷爷回来,家门就开了。”

  “你大爷的!”

  “哈哈哈哈~~~~”

  李乐挂了电话,冲大小姐喊道,“走了,回家了。”

  “怎么,谁打的电话?”

  “关外来的个死胖子。笙儿,椽儿,咱们回家喽,明天再来玩儿?”

  听到要回家,已经玩出兴致的俩孩子有些不愿意,李笙噘嘴,李椽低头,李乐只好蹲下身,“明天,明天咱们再来好不好?回去,我给你们俩一人做一个这样的小车车?还有,家里来了个更好玩的。”

  左哄右哄,俩孩子这才不情不愿的伸出手。

  “二子,谢谢啊,你们玩儿吧,别太晚,回头家大人又得出来找。”

  “知道了,叔,婶子,你们慢点儿。”

  “笙儿,椽儿,给哥哥姐姐们拜拜!”

  “拜~~~~”

  两口子抱着娃,从后海溜达回家。

  孩子么,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买了串糖葫芦,一人一半攥在手里舔着,就开始叽叽喳喳起来。

  等走过胡同拐弯,刚还指挥着李乐踩着积雪走的李笙抬手一指,“爸,大狗红!”

  “哪那么多大狗熊,又看什......”

  顺着李笙手指方向,只见家门口的台阶上,蹲着一个硕大的,黑不溜秋的,毛茸茸的玩意儿。

  等走近了一瞧,李乐笑道,“诶诶诶,我们家门口要么摆狮子,要么摆大象,不摆狗黑子。”

  正低头摆弄手机里游戏的田胖子听到这声,起身,捋了捋身上的衣服,“你懂个屁,我这是貂儿,明白不?貂儿!”

  “diǎo?把这玩意儿穿身上,你丫口味真独特。”瞅瞅田胖子身上,把整个人衬托的土、肥、圆的貂绒短大衣,李乐叹口气,

  “艹!”

  “别说脏话,这有娃呢。”想起曾老师也整了这么一身儿,“今年咋了,都流行这玩意儿?”

  “你懂个撒,这在东北是成功人士的标配。”

  “别侮辱东北了,人穿上是成功,你穿上变成熊,这幸亏是白天,要晚上,人马上得报警,说动物园没关门。”

  “滚滚滚。”田胖子嘟囔一句,把手机揣了,冲一旁怀里抱着李笙,笑眯眯看这哥俩演相声的大小姐笑道,“富姐,累了吧,我来我来。”

  又拍拍手,“呀,笙儿,让蜀黍抱抱~~~”

  “大狗红!”

  “噫,这娃,咋说话呢。得叫狗红叔叔。”

  “嘿,姓李的!”

  “诶,你面前四个姓李的,你叫哪个?”

  “狗红敷敷!”李笙忽然喊了声,冲田胖子伸出胳膊。

  “得,狗红就狗红吧,来,笙儿,叔抱抱,看看长胖没有。”

  “你抱过几回,还长胖。”

  “你管我。”把李笙接过来,抱在手上颠了颠,“轻了,轻了,一看你爸就没给你好吃的,叔给你带了一箱子,都是好吃的,一会儿都给你,就不给你爸,让他干看着。”

  说完,又冲李乐伸手。

  “干嘛?”

  “椽儿啊。”

  “你别摔了。”

  “不能,咱这宽广的胸怀,再来一个都能搁的下,来,椽儿。”

  “嗯,是挺宽广的,到F了吧?”

  “扯淡!顶多D—。”

  平日里不喜人抱,还经常对靠过来人推脸的李椽,今天倒是也给面子,不声不响的坐在田胖子另一边的胳膊上,感受着在李乐和大小姐那没有过的D-的柔软和弹性。

  田胖子美滋滋的抱着俩娃,左看看,右瞅瞅,对李乐一努嘴,示意自己的衣兜。

  “干嘛?”

  “给我们爷仨捏一张。”

  李乐伸手从田胖子的兜里摸出一佳能的卡片相机,指挥田胖子在门口站好,“一、二、三!”

  “咔嚓”,一张日后被李笙称为“我那毛茸茸的狗熊叔叔”的画面,被记录了下来。

  进了家门,田胖子抱着娃还不撒手,貂儿一脱,坐在沙发上,抱着李笙和李椽来回在他那柔软且富有弹性的肚皮上玩着滑梯,逗得俩孩子“咯咯咯”直乐。

  李乐瞧见,笑道,“这么喜欢孩子,赶紧和北星造一个,人秀秀都怀孕了,你知道不?”

  “知道啊,不过我们都是正常人,按流程来,先结婚后生娃,不像你。”

  “我们有证,就是没办。”

  “啥时候?你上次不说今年夏天么?”

  “昂,计划是这样,我妈和孩子姥从去年就商议着了。这次春节回长安,就把酒店订了,麟州那边,我大伯说他给操持。”

  “嘿,我算算啊,汉城、燕京、长安、麟州,得,你这算结四次婚?也就是说,笙儿椽儿得来四次爸妈结婚我放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滚蛋!”

  “呵呵呵。诶,对,你这儿咋这冷清呢,李叔不在家,付奶奶呢,曾姨呢?”

  “我奶现在是站在草原望燕京,等春节前直接回长安,我妈今天一早就去忙她那个基金会办的儿童画展去了。”

  “哦,我说呢。”

  “你媳妇儿呢?上次在学校见她,没聊上几句,就着急忙慌的走了。”

  田胖子把李笙掉了个个儿,敦在肚皮上,掐着胳肢窝颠儿着,说话都带了颤音儿,“跟~~着~~他~~导儿~~~~去~~黔~~省~~选~~址了,直接回东钱湖,我等回长安过完年再去。”

  “选址?选啥地址?她不转到钦天监读博了么?”

  “射电望远镜。”

  “射....诶,北星的导师是谁?”

  “姓南的一个老头,咋?你对这个感兴趣?你懂啥叫射电不?”

  “不懂。”

  “不懂你问个鸡儿。反正据她说,咱们国家要建个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光选址就忙活了十几年,听说差不多了。”

  “哦。”李乐点点头,“不过,你们这两地分居的,前几年还成,不过越往后越容易出问题。”

  说话间,李乐一探身,把开始薅田胖子放沙发一边儿的貂绒大衣毛毛的李椽给提溜了过来。顺手把李椽手里的几根黑毛给扒拉掉。

  李椽有些不满的哼唧几声,可手里被李乐塞了根田胖子带来的红肠之后,闻闻味儿,舔一舔,开始小口的啃。

  “嘿,你怎么不想我们点儿好呢?”

  “就是想你们好。人说结婚还有七年之痒呢,这谈恋爱更一样,据研究表明,谈恋爱别超过三年,要不然嗝儿屁的概率超过五成,然后每加一年多一成,超过十年,那就不是恋爱,那就是耍流氓。要是异地更惨,连耍流氓的机会都得意银。你可好,两样都占了。”

  “异地恋里,距离是对人性的终极考验,内在的磨损比外部阻碍更致命,老不结婚,面临的就是目标缺失和承诺风险。”

  “老话不说了么?初见菱花云已散,再抚冰弦月如钩。人间多少双星誓,输与长河不尽流。地图上三厘米的蓝线,最终长成胸口裂谷,隔着时空投石问路,却再听不见彼此的回声,啊~~~~”

  田胖子一瞪眼,“啊你个头,哪家机构研究的?有综述还是论文,刊号多少?”

  “额研究的,咋?”

  “你咋?”

  “你想咋?”

  “你能咋?”

  “别逼逼,你就说我说的有理么?”

  “我们都订婚了。”

  “结婚都有离的。”

  田胖子还想反驳,可话到嘴边,打了个转儿又咽了回去,眼睛眨巴眨巴,手指头捋着李笙头顶的“WiFi”信号,不吭声。

  等到李椽已经把一根红肠啃完一指节,这才看着李乐,“你,话里,有话,这里头,不光是我和北星的事儿吧?”

  小李厨子霸总般的邪魅一笑,眼神里透出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和四分漫不经心,“哟,看出来了?”

  想了想,田宇嘀咕道,“你,不会是想说实验室的事儿吧?”

  “行,有啊外瑞克莱沃儿。”

  “说吧,又琢磨啥呢?

  李乐没直接回,对把正用手指头抠田宇衬衫扣子的李笙说道,“来,爸抱,让你田叔歇会儿,他那身膘禁不起这么造。”

  田宇嘿嘿一笑,倒是没松手,反而把李笙往上颠了颠,“没事儿,我闺女,乐意咋造咋造。是不是啊,笙儿?”

  “似!”李笙响亮地应了一声,小手继续探索着。往衣缝里露出的肉上面抠,把田胖子弄的直呲牙。

  李乐摇摇头,把专心致志啃红肠的李椽往自己身边拢了拢,免得他掉下沙发,“其实去年就琢磨了,这次你过来,正好和你商量商量。”

  “嗯,伲奢。”

  “胖子,长安动力,从最开始在到现在有了几十号人,手里捏着几十项能换钱的专利,工业机器人和精密机器人也有了些底子,每年转化收益也够自己养活自己还有富余,说起来,步子不算慢。”

  “但问题也跟着来了。”

  李乐话锋一转,“现在咱们摊子铺得不算小,可核心的人和东西,大半还挤在冰城的那几层楼里。工大的基础是好,机械、自动化底子厚,咱们沾光不少。可往后看,你想过没有,局限也越来越明显。”

  田宇微微皱眉,“你是说.....地域限制?”

  “嗯。”李乐拿起茶几上一个积木,在手里摆弄着,“首先就是人才。”

  “冰城能吸引到的顶尖人才,尤其是偏软件、算法、系统集成这些方向的,跟燕京、沪海、深圳比,有先天劣势。这点你不能否认。”

  田胖子点点头,“是,毕竟,南方么,现在我们学校一到毕业季,都是两个字,向南。北边,除了几个大型的国有和军工企业,你从待遇福利未来发展生活环境还有科研经费上,都不如南方的那些单位和公司,这是现实,人也现实,事儿也现实。”

  “财务、HR、法务这些核心职能放一个中心集中处理。利用现在的网络和通讯技术,远程协同办公完全可以实现,无非是差旅频繁一点,但这比把所有人捆在一个地方的隐性成本要低。这个,回头你可以问问宋襄,他就是学管理的,这点他比咱们都懂得怎么合理配置利用资源。”

  “可,还有啊,”田宇又想到一点,“项目之间不是完全孤立的,比如无人机的飞控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底层是相通的,算法也能互相借鉴。”

  “这人一分散,交流起来可就没那么方便了,会不会形成技术壁垒,各自为战?协同效应没了怎么办?造成变相的重复劳动?”

  “这就需要技术管理和协同机制了。”李乐肯定道,“比如定期技术交流会、建立统一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关键项目组建跨地域的虚拟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定期轮岗.....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这次去南高丽,特意找了他们的相关技术团队的管理资料来研究过,他们的经验是,距离确实会增加沟通成本,但也能迫使把沟通变得更规范、更高效。而且,不同的环境碰撞,说不定还能产生新的火花,避免思维僵化。”

  说到这儿,李乐盯着田宇,“胖子,咱们不能只盯着那点设备共享的小账,得算算整体发展的大账。”

  “分散布局,看似增加了某些直接成本,但带来的战略优势是巨大的。更优的人才获取、更快的市场响应、更前沿的技术触角、更丰富的生态资源。这些带来的收益,远远覆盖掉那点增加的成本。”

  田宇缓缓点头,李乐说的这些道理,他并非不明白,只是作为具体抓研发和技术的人,他对“分家”带来的各种麻烦和不确定性有着本能的担忧。

  低头看了看怀里已经吃橘子吃的嘴角水汪汪的李笙,忙捏起一张纸巾给娃擦着嘴,嘀咕道,“你这怂,看得是比我们远几步,不过这事儿,光咱俩在这儿说定了不行。”

  “我知道,所以才找你先聊聊,正好马大姐马上要出关,小陆也在,大葱也刚从丑国回来了,对了,老宋回鲁省没?”

  “没,他得等几天,把下面的人过年的事儿安排好。”

  “那就让他回家时候在燕京歇歇脚,听听他们的想法。要都觉得合适,具体的选址、人员安排、资源分配,再一起商议着来。”

  “不过,咱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把长安动力做得更强,让技术能真正落地生花,而不是困在一个地方,慢慢失了活力。”

  李乐弯腰抱起李椽,对田胖子一比划,“行了,就这个事儿,你还有啥想法?”

  “有!”

  “咋?”

  “咱晚上吃啥?”

  喜欢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