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那谢全还谎说军情告之百姓,所言若无粮草,北蛮铁骑顷刻便到河南。”
“当时国朝初定,河南百姓深知北蛮之苦。听到这个消息甚至十分踊跃将自己粮草尽数卖于谢全。”
“自有些百姓留下口粮,不愿售卖。可那谢全伙同当地县令,近乎强征夺取百姓口粮!”
随着谢全声音落下,常茂一巴掌狠狠拍在面前桌上。
“愚弄百姓,谎报军情!”
“那谢全就不怕死!”
看着常茂怒火中烧的模样,谢全没有出声,而铁铉、詹同也是眸光悲戚,并未言语。
常茂这话说的大有种未经世事的感觉。
因大明极其严格的路引制度,河南那些郡县的百姓哪里知道一州之外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加上谢全办的毕竟是朝廷差事,当地县令自然不敢贸然拆台。
最为主要的,乃是谢全运送粮饷途中遭遇山洪,可却仍将粮草顺利运抵前线。
在朝廷看来,他乃是有功。
即便事后此事被重新提及,当时任职中书丞相的乃是胡惟庸。以他的精明,自然要将此事给压下来。倘若沈四平可用,没准胡惟庸还会卖给人情。
毕竟一旦谢全诓骗百姓的消息传出,那先前为他请功的中书省也要担责。
而此时隐瞒下来,对当时如日中天的胡惟庸来说压根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河南那几个县城的百姓只得买高价粮,谁又会在乎?
大明幅员万里,一两个县的民情压根上不了朝廷的桌。
“同样!”
谢全轻叹一声,继续说道:“谢全命那些山西粮商散布几省蝗灾,田地颗粒无收的谣言。”
“顺势以高价将粮食卖给河南几个县城的百姓。”
“这一番操作下来,谢全不仅没有出一分钱,却得了朝廷嘉奖。其家也趁机发了一笔横财。”
“到最后却只是苦了河南那几个县城的百姓!”
待谢全说完,常茂心中怒火不断蒸腾,恨不得此时便带兵将沈四平下狱。
而铁铉、詹同却觉沈四平手段阴损,但也的确高明。
他这诸般谋划,朝廷压根就没法追责。
一旦追责,当时总管中书的丞相胡惟庸便是首当其冲。
即便御史言官知道内情,河南官员心有怨言,可谁又会因为几个郡县的百姓得罪当朝丞相?
更不用说那几个郡县的百姓没有第一时间饿死,到了冬天饿死多少,也就与此时无关。
更让铁铉觉得狠辣的是。
纵然当时此事闹大,谢全却也仍旧能够置身事外。
他大可以说百姓愚钝,不知为国朝效力,不愿卖出粮食供给前线军需,甚至还要称之为刁民。
而他谢全为了前线将士,这才谎称军情,恐吓百姓。
到最后,问责的也只是山西粮商,而他谢全却依旧能够置身事外。
片刻沉默过后,谢全重新将话题拉回到当下。
“仅凭此事便能断定那谢全并非蠢笨之人。”
“为应对当下朝廷裁撤冗官冗职,那沈四平的应对之法绝不仅仅只是更改公事日期,简单钻空子这么简单。”
随着谢全声音落下,铁铉、詹同自然愈发谨慎了起来。
而常茂却仍是不以为意,当即没好气道:“如今在京城,天子脚下!”
“谢全那些个小算盘或许能唬住地方县令,可在京城之中,他的那点小聪明还不够看!”
“几位放心,我这边派遣锦衣卫严密监视谢全。”
就在常茂笃定谢全那不入流的手段压根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之时。
此时一名锦衣卫百户快步赶了进来,当即禀报道:“大人,京城学子多有非议!”
因朱标安排,锦衣卫老早便有监督舆情之能。
当听到京城学子多有非议,常茂想都没想,直接令道:“命锦衣卫在学子中的暗桩平息舆论。”
“这.....”
“怎么?这点差事都办不好?”
见常茂出声斥责,那百户赶忙拱手细细禀报道:“大人,京城学子不知怎的闹得甚大。”
“学舍、茶馆皆是大言此次朝廷裁撤官员。”
“舆情甚凶,难以抑制!”
就在常茂面露不悦,打算再次下令命锦衣卫平息舆论之时。
一旁的谢全赶忙出声道:“郑国公,学子向来最易受人教唆,而太上皇、陛下对学子都很是爱护。”
“强令平息民怨,怕也是不妥。”
“不如我等几人随大人走一趟,看看学子究竟对朝廷裁撤冗官有何不满!”
没有给常茂拒绝的机会,几人说着便朝门外走去。
不多时,京城一处茶馆中。
常茂、谢全几人还未落座,便听楼中学子一个个群情激奋,立时没好气道。
“如今我朝正图鼎盛,也正是用人之际。”
“偏是那些佞臣从中作梗,竟提议要裁撤官员,此举不是毁我大明根基?”
“薛兄所言极是!”另一名学子起身附和的同时,一并朗声喊道:“铁铉、谢全,二人枉顾陛下圣恩,为祸朝堂!”
“当今我朝外有兵事,内有民情,此皆需官员用命,竭力而为。”
“可此二獠竟言我朝官制冗杂,应当裁撤。”
“想我朝官制沿用唐宋,此二人将信口胡沁,妄言更改。”
“断绝我等士子入仕之路,其无非是想阻塞士子入仕,把控朝堂!”
一众学子越说越是激动,有的甚至指名道姓,提及谢全、铁铉二人便是破口大骂。
而在茶馆角落坐下的谢全听后,忍不住冲对面的铁铉打趣道:“没想到士子竟将你我二人视作仇雠。”
“不过这些学子终究是高看你我了,竟说什么我二人打算把控朝堂。”
被谢全这么一说,原本还有些许不悦的铁铉也不禁笑出了声。
这些学子所言终究不过书生之见。
他与谢全虽受朱标信任,可他二人还远没有到只手遮天,把控朝堂的地步。
况且谢全即将前往吐蕃推行新政,而他铁铉又是担任得罪朝臣的御史中丞。
但凡仔细想想,任谁都能明白他二人绝没有堵塞学子仕途,把控朝堂的机会。
不过铁铉、谢全几人也算是听明白了,眼下这些学子之所以群情激奋,无非是以为朝堂裁撤官制,有损他们入仕之路。
“诸位!”
就在一众学子大骂他铁铉还有谢全乃国之蛀虫,甚至都打算敲击登闻鼓一同请奏之时。
铁铉猛地站起身子,冲周围一众学子高声喊道。
“诸位学子,本官便是铁铉!”
一时间,原本群情激奋的一众学子瞬间熄声。
而谢全、詹同几人也有些诧异的看向铁铉,他们的确没想到铁铉竟会在此时开口。
“砰~”
就在铁铉准备出声,为在场学子解释之时。
不远处直接飞来一个杯盏,正中铁铉额头。
下一秒!
在场学子好似找到了发泄口,一个个拿起手边物件便朝铁铉砸了过来。
历来青年学子最为嫉恶如仇。
当得知被他们视作国之蛀虫,似秦桧、来俊臣这样的佞臣出现在眼中。
一众学子难掩心头愤怒,一个个群起而攻,毫不留情。
而看到常茂当即抽刀,作势便要下令逮捕在场一众学子之时。
铁铉忙声劝阻道:“郑国公万万不可!”
“倘若此时弹压学子,岂不坐实我二人结党乱权,以官压民?”
“那....”
见这些学子情绪激动,茶壶、瓜果、杯盏甚至板凳都一股脑的朝他们这边丢来。
铁铉赶忙扯着嗓子喊道:“诸位学子稍安勿躁,听我说两句。”
“且听我说.....”
“还说什么,还不快走!”
看着铁铉这个憨憨都到这时候,竟还想着对这些学子解释。
谢全斥了一句,拉着他便起身朝门外走去。
即便被一众学子赶出茶馆,此事待到明日必会传遍京城,此事也势必让他二人颜面扫地。
可当下这些学子正在气头上,哪里能容的铁铉解释。
更何况一旦常茂派遣锦衣卫打压这些学子,此事兴致便也彻底变了。
到时候便不是裁撤官员这么简单,起码在士林之中必会疯传权臣佞人欺瞒圣上,打压学子!
“拉我做什么,若不解释清楚,这些士子只能白白任人利用!”
待走远后,铁铉一把甩开谢全的胳膊,怒声质问道。
“你我二人被诬佞臣是小,这些学子受人利用,误了陛下整顿吏制才是大。”
“况且你我逃走,岂不显得理亏?”
看着满脸不悦,此时反倒指责起自己的铁铉。
谢全狠狠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那些学子正值气头,方才我若不拉你离开,恐怕此时你早便那些学子打了个半死!”
“我一人生死,何足轻重?”
“学子将朝臣殴打致死,中丞也觉无足轻重?”
听到这话的瞬间,铁铉表情一僵顿时愣在了原地。
的确如谢全所言。
一旦他这个暂代的御史中丞被学子殴打致伤,无论朱标如何爱护学子,可为了朝廷颜面也终究是要严惩一众学子。
到那时事态闹大不说,反而让沈四平等人置身事外,作壁上观瞧着朝廷与士子之间相互攻伐。
“纵然如此.....”
铁铉语气稍缓,沉吟半刻后重重叹了一声。
“那当下你我总不能置身事外吧!”
“那些学子明摆着是被沈四平之流当枪使了!”
待铁铉说完,詹同、常茂几人都没有做声。
当下甚至就连常茂也看出了端倪。
那沈四平为了对抗朝廷精简吏制,裁撤官职。哄骗其他官员更改公事日期,故意让他们犯下欺君大罪,使得锦衣卫大肆缉拿官员。
而如此乱象正是沈四平想看到的。
他自然顺势借此乱象,哄骗学子。以学子为刀,对抗朝廷精简吏制。
不得不说,沈四平这一步步计划的很是精巧。
每走一步都拉上更多的人上船,没准下一步那王八羔子便要拉上朝中其他官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是看到铁铉满脸愤慨,怒火中烧却有些使不出力。
谢全清了清嗓子,这才缓缓出声。
“方才在茶馆之中,即便铁中丞向一众学子言明,又能如何?”
“京城茶馆甚多,学子也是众多。”
“难不成铁中丞要一个学子一个学子去讲清楚?”
“况且铁中丞方才言明,幕后贼人自然又会有别的说辞来诓骗学子。”
“难道中丞大人还看不明白?”
“沈四平之流俨然就是想借学子向朝廷施压,逼迫陛下放弃精简官制!”
“那......”
没有同铁铉继续解释,谢全转向常茂,躬身拱手道:“烦请郑国公约束锦衣卫,今日无论京城学子闹得如何荒唐,都万万不能逮捕,更不能用刑!”
“可以是可以,只不过学子非议若不处置,待事态闹大便是锦衣卫失职。”
“自然不会闹大!”
谢全应了一声,仔细说道:“方才将我与铁中丞打出茶馆,那些学子必以为我二人自知理亏,愈发认定我二人乃朝中奸佞。”
“如此还请郑国公帮下官一个忙。”
“令潜伏在学子中的锦衣卫暗桩宣扬我与铁中丞的确为朝中佞臣,大言我二人借陛下信重,把控朝廷。”
“提及我二人阻塞言路,阻碍圣听也不为过。”
“这是为何啊!”
就在常茂心中诧异,心想这谢全非但不想法子制止流言,反而还要加倍往他们自己身上泼脏水时。
却见一旁的詹同猛地一顿,旋即眼前一亮冲谢全说道:“你是想让那些学子敲击登闻鼓?”
“正是!”
谢全表情严肃,当即颔首。
“倘若这些学子不将事情闹大,只在士林之中谈论此次精简官制。”
“那沈四平之流自然能于幕后,随意哄骗学子,散播流言。”
“可一旦这些学子聚在一起,敲击登闻鼓,惊扰圣上。”
“到时候沈四平想要随机应变都是不能!”
谢全眼眸微滞,略有遗憾道:“这些学子年少气盛却也是直来直往,被有心之人利用也实在可惜。”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学子为了心中正气,铸成大错,入仕无门吧!”
原本认为谢全拉自己逃走,乃是不愿成为众矢之的,心中还对他有些鄙夷的铁铉。
在听到谢全竟有爱惜学子之心,此刻也不免为之动容。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当时国朝初定,河南百姓深知北蛮之苦。听到这个消息甚至十分踊跃将自己粮草尽数卖于谢全。”
“自有些百姓留下口粮,不愿售卖。可那谢全伙同当地县令,近乎强征夺取百姓口粮!”
随着谢全声音落下,常茂一巴掌狠狠拍在面前桌上。
“愚弄百姓,谎报军情!”
“那谢全就不怕死!”
看着常茂怒火中烧的模样,谢全没有出声,而铁铉、詹同也是眸光悲戚,并未言语。
常茂这话说的大有种未经世事的感觉。
因大明极其严格的路引制度,河南那些郡县的百姓哪里知道一州之外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加上谢全办的毕竟是朝廷差事,当地县令自然不敢贸然拆台。
最为主要的,乃是谢全运送粮饷途中遭遇山洪,可却仍将粮草顺利运抵前线。
在朝廷看来,他乃是有功。
即便事后此事被重新提及,当时任职中书丞相的乃是胡惟庸。以他的精明,自然要将此事给压下来。倘若沈四平可用,没准胡惟庸还会卖给人情。
毕竟一旦谢全诓骗百姓的消息传出,那先前为他请功的中书省也要担责。
而此时隐瞒下来,对当时如日中天的胡惟庸来说压根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河南那几个县城的百姓只得买高价粮,谁又会在乎?
大明幅员万里,一两个县的民情压根上不了朝廷的桌。
“同样!”
谢全轻叹一声,继续说道:“谢全命那些山西粮商散布几省蝗灾,田地颗粒无收的谣言。”
“顺势以高价将粮食卖给河南几个县城的百姓。”
“这一番操作下来,谢全不仅没有出一分钱,却得了朝廷嘉奖。其家也趁机发了一笔横财。”
“到最后却只是苦了河南那几个县城的百姓!”
待谢全说完,常茂心中怒火不断蒸腾,恨不得此时便带兵将沈四平下狱。
而铁铉、詹同却觉沈四平手段阴损,但也的确高明。
他这诸般谋划,朝廷压根就没法追责。
一旦追责,当时总管中书的丞相胡惟庸便是首当其冲。
即便御史言官知道内情,河南官员心有怨言,可谁又会因为几个郡县的百姓得罪当朝丞相?
更不用说那几个郡县的百姓没有第一时间饿死,到了冬天饿死多少,也就与此时无关。
更让铁铉觉得狠辣的是。
纵然当时此事闹大,谢全却也仍旧能够置身事外。
他大可以说百姓愚钝,不知为国朝效力,不愿卖出粮食供给前线军需,甚至还要称之为刁民。
而他谢全为了前线将士,这才谎称军情,恐吓百姓。
到最后,问责的也只是山西粮商,而他谢全却依旧能够置身事外。
片刻沉默过后,谢全重新将话题拉回到当下。
“仅凭此事便能断定那谢全并非蠢笨之人。”
“为应对当下朝廷裁撤冗官冗职,那沈四平的应对之法绝不仅仅只是更改公事日期,简单钻空子这么简单。”
随着谢全声音落下,铁铉、詹同自然愈发谨慎了起来。
而常茂却仍是不以为意,当即没好气道:“如今在京城,天子脚下!”
“谢全那些个小算盘或许能唬住地方县令,可在京城之中,他的那点小聪明还不够看!”
“几位放心,我这边派遣锦衣卫严密监视谢全。”
就在常茂笃定谢全那不入流的手段压根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之时。
此时一名锦衣卫百户快步赶了进来,当即禀报道:“大人,京城学子多有非议!”
因朱标安排,锦衣卫老早便有监督舆情之能。
当听到京城学子多有非议,常茂想都没想,直接令道:“命锦衣卫在学子中的暗桩平息舆论。”
“这.....”
“怎么?这点差事都办不好?”
见常茂出声斥责,那百户赶忙拱手细细禀报道:“大人,京城学子不知怎的闹得甚大。”
“学舍、茶馆皆是大言此次朝廷裁撤官员。”
“舆情甚凶,难以抑制!”
就在常茂面露不悦,打算再次下令命锦衣卫平息舆论之时。
一旁的谢全赶忙出声道:“郑国公,学子向来最易受人教唆,而太上皇、陛下对学子都很是爱护。”
“强令平息民怨,怕也是不妥。”
“不如我等几人随大人走一趟,看看学子究竟对朝廷裁撤冗官有何不满!”
没有给常茂拒绝的机会,几人说着便朝门外走去。
不多时,京城一处茶馆中。
常茂、谢全几人还未落座,便听楼中学子一个个群情激奋,立时没好气道。
“如今我朝正图鼎盛,也正是用人之际。”
“偏是那些佞臣从中作梗,竟提议要裁撤官员,此举不是毁我大明根基?”
“薛兄所言极是!”另一名学子起身附和的同时,一并朗声喊道:“铁铉、谢全,二人枉顾陛下圣恩,为祸朝堂!”
“当今我朝外有兵事,内有民情,此皆需官员用命,竭力而为。”
“可此二獠竟言我朝官制冗杂,应当裁撤。”
“想我朝官制沿用唐宋,此二人将信口胡沁,妄言更改。”
“断绝我等士子入仕之路,其无非是想阻塞士子入仕,把控朝堂!”
一众学子越说越是激动,有的甚至指名道姓,提及谢全、铁铉二人便是破口大骂。
而在茶馆角落坐下的谢全听后,忍不住冲对面的铁铉打趣道:“没想到士子竟将你我二人视作仇雠。”
“不过这些学子终究是高看你我了,竟说什么我二人打算把控朝堂。”
被谢全这么一说,原本还有些许不悦的铁铉也不禁笑出了声。
这些学子所言终究不过书生之见。
他与谢全虽受朱标信任,可他二人还远没有到只手遮天,把控朝堂的地步。
况且谢全即将前往吐蕃推行新政,而他铁铉又是担任得罪朝臣的御史中丞。
但凡仔细想想,任谁都能明白他二人绝没有堵塞学子仕途,把控朝堂的机会。
不过铁铉、谢全几人也算是听明白了,眼下这些学子之所以群情激奋,无非是以为朝堂裁撤官制,有损他们入仕之路。
“诸位!”
就在一众学子大骂他铁铉还有谢全乃国之蛀虫,甚至都打算敲击登闻鼓一同请奏之时。
铁铉猛地站起身子,冲周围一众学子高声喊道。
“诸位学子,本官便是铁铉!”
一时间,原本群情激奋的一众学子瞬间熄声。
而谢全、詹同几人也有些诧异的看向铁铉,他们的确没想到铁铉竟会在此时开口。
“砰~”
就在铁铉准备出声,为在场学子解释之时。
不远处直接飞来一个杯盏,正中铁铉额头。
下一秒!
在场学子好似找到了发泄口,一个个拿起手边物件便朝铁铉砸了过来。
历来青年学子最为嫉恶如仇。
当得知被他们视作国之蛀虫,似秦桧、来俊臣这样的佞臣出现在眼中。
一众学子难掩心头愤怒,一个个群起而攻,毫不留情。
而看到常茂当即抽刀,作势便要下令逮捕在场一众学子之时。
铁铉忙声劝阻道:“郑国公万万不可!”
“倘若此时弹压学子,岂不坐实我二人结党乱权,以官压民?”
“那....”
见这些学子情绪激动,茶壶、瓜果、杯盏甚至板凳都一股脑的朝他们这边丢来。
铁铉赶忙扯着嗓子喊道:“诸位学子稍安勿躁,听我说两句。”
“且听我说.....”
“还说什么,还不快走!”
看着铁铉这个憨憨都到这时候,竟还想着对这些学子解释。
谢全斥了一句,拉着他便起身朝门外走去。
即便被一众学子赶出茶馆,此事待到明日必会传遍京城,此事也势必让他二人颜面扫地。
可当下这些学子正在气头上,哪里能容的铁铉解释。
更何况一旦常茂派遣锦衣卫打压这些学子,此事兴致便也彻底变了。
到时候便不是裁撤官员这么简单,起码在士林之中必会疯传权臣佞人欺瞒圣上,打压学子!
“拉我做什么,若不解释清楚,这些士子只能白白任人利用!”
待走远后,铁铉一把甩开谢全的胳膊,怒声质问道。
“你我二人被诬佞臣是小,这些学子受人利用,误了陛下整顿吏制才是大。”
“况且你我逃走,岂不显得理亏?”
看着满脸不悦,此时反倒指责起自己的铁铉。
谢全狠狠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那些学子正值气头,方才我若不拉你离开,恐怕此时你早便那些学子打了个半死!”
“我一人生死,何足轻重?”
“学子将朝臣殴打致死,中丞也觉无足轻重?”
听到这话的瞬间,铁铉表情一僵顿时愣在了原地。
的确如谢全所言。
一旦他这个暂代的御史中丞被学子殴打致伤,无论朱标如何爱护学子,可为了朝廷颜面也终究是要严惩一众学子。
到那时事态闹大不说,反而让沈四平等人置身事外,作壁上观瞧着朝廷与士子之间相互攻伐。
“纵然如此.....”
铁铉语气稍缓,沉吟半刻后重重叹了一声。
“那当下你我总不能置身事外吧!”
“那些学子明摆着是被沈四平之流当枪使了!”
待铁铉说完,詹同、常茂几人都没有做声。
当下甚至就连常茂也看出了端倪。
那沈四平为了对抗朝廷精简吏制,裁撤官职。哄骗其他官员更改公事日期,故意让他们犯下欺君大罪,使得锦衣卫大肆缉拿官员。
而如此乱象正是沈四平想看到的。
他自然顺势借此乱象,哄骗学子。以学子为刀,对抗朝廷精简吏制。
不得不说,沈四平这一步步计划的很是精巧。
每走一步都拉上更多的人上船,没准下一步那王八羔子便要拉上朝中其他官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是看到铁铉满脸愤慨,怒火中烧却有些使不出力。
谢全清了清嗓子,这才缓缓出声。
“方才在茶馆之中,即便铁中丞向一众学子言明,又能如何?”
“京城茶馆甚多,学子也是众多。”
“难不成铁中丞要一个学子一个学子去讲清楚?”
“况且铁中丞方才言明,幕后贼人自然又会有别的说辞来诓骗学子。”
“难道中丞大人还看不明白?”
“沈四平之流俨然就是想借学子向朝廷施压,逼迫陛下放弃精简官制!”
“那......”
没有同铁铉继续解释,谢全转向常茂,躬身拱手道:“烦请郑国公约束锦衣卫,今日无论京城学子闹得如何荒唐,都万万不能逮捕,更不能用刑!”
“可以是可以,只不过学子非议若不处置,待事态闹大便是锦衣卫失职。”
“自然不会闹大!”
谢全应了一声,仔细说道:“方才将我与铁中丞打出茶馆,那些学子必以为我二人自知理亏,愈发认定我二人乃朝中奸佞。”
“如此还请郑国公帮下官一个忙。”
“令潜伏在学子中的锦衣卫暗桩宣扬我与铁中丞的确为朝中佞臣,大言我二人借陛下信重,把控朝廷。”
“提及我二人阻塞言路,阻碍圣听也不为过。”
“这是为何啊!”
就在常茂心中诧异,心想这谢全非但不想法子制止流言,反而还要加倍往他们自己身上泼脏水时。
却见一旁的詹同猛地一顿,旋即眼前一亮冲谢全说道:“你是想让那些学子敲击登闻鼓?”
“正是!”
谢全表情严肃,当即颔首。
“倘若这些学子不将事情闹大,只在士林之中谈论此次精简官制。”
“那沈四平之流自然能于幕后,随意哄骗学子,散播流言。”
“可一旦这些学子聚在一起,敲击登闻鼓,惊扰圣上。”
“到时候沈四平想要随机应变都是不能!”
谢全眼眸微滞,略有遗憾道:“这些学子年少气盛却也是直来直往,被有心之人利用也实在可惜。”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学子为了心中正气,铸成大错,入仕无门吧!”
原本认为谢全拉自己逃走,乃是不愿成为众矢之的,心中还对他有些鄙夷的铁铉。
在听到谢全竟有爱惜学子之心,此刻也不免为之动容。
喜欢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