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不分汉夷-《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太上皇息怒,臣等有罪!”

  “太上皇息怒,臣等有罪~”

  一时间,在场官员纷纷跪地请罪。

  而看到大明朝廷的官员在面对金银赏赐之时,第一时间不是谢恩,反而是请罪。

  这一幕着实看傻了在场的部族首领。

  大明君臣之间当真就这么客气?

  听说过皇帝禅让三辞三让的。

  难不成皇帝赏赐臣子金银,臣子也要推辞一番?

  不得不说,中原朝廷还真是礼仪之邦!

  而看到这一幕。

  老朱面色愈发阴沉了起来。

  他还真想知道自己在这些臣子眼中究竟是何等的暴君,怎么他赏赐官员,这些官员反倒诚惶诚恐,开始请罪了。

  同样。

  察觉到老朱脸色愈发难堪,在场一众官员请罪的声音愈发高亢了起来,同时一个个的脑袋耷拉的更低。

  “臣等有罪!”

  “臣等有罪~”

  “哼~”

  听到老朱冷哼一声,转身便坐在主位上,满是不悦的盯着他们。

  此刻不少官员已经想好自己的后事。

  甚至心中都在盘算他们自己死后,哪个亲友能照顾他们的家小。

  “诸位大人这是为何。”

  朱棡强忍脸上笑意,看向在场官员道。

  “太上皇知诸位大人于草原三省为官辛苦,故而赏赐。”

  见那些官员还是不敢领赏谢恩。

  朱棡念头一转,随即改口道。

  “此乃陛下交代,特赏赐诸位大人。”

  此言一出。

  在场官员这才敢抬起脑袋。

  当看到老朱虽是不悦,但绝非震怒。

  一旁的朱棡更是笑容和煦,全然没有处置他们的意思。

  在场官员相互对视过后,这才敢出声领旨谢恩。

  “臣等拜谢陛下天恩。”

  “臣等谢太上皇大恩~”

  “......”

  见此情形,老朱脸色愈发难看了几分。

  合着大明朝的官员敢领朱标的赏,却不敢领他朱元璋的赏。

  他这个洪武皇帝当真就如此苛待官员!

  “都起来入席。”

  听到老朱语气不悦,愤愤出声。

  在场官员不敢有片刻迟疑,一个个赶忙起身,纷纷坐在席间。

  也是有这个插曲,老朱原本的打算也被打乱。

  当即只得冲朱棡点头示意。

  见状。

  朱棡举起酒杯,再次重复道。

  “草原苦寒,诸位大人背井离乡,来此苦寒之地当差,朝廷知诸位辛苦。”

  “只是现下草原三省乃我朝行省,需得诸位大人忠心用事。”

  “如此朝廷暂不能将诸位调离这苦寒之地,仍需诸位大人于草原三省留任。”

  “本王受陛下嘱咐,敬诸位大人一杯。”

  “臣等不敢~”

  一众官员闻言纷纷举杯回敬。

  可看着朱棡一杯接着一杯,同那些大明的官员对饮。

  此刻受朱棣邀请前来的部族首领,当下却觉受到了冷落。

  难不成朱元璋这个太上皇还记恨他们草原部族,此次前来,就是为了收拾他们?

  更让这些部族首领觉得心头不悦的是。

  朱棡一口一个苦寒之地形容他们世代生活的草原,甚至这些大明官员来他们草原当官好像是受到委屈一般。

  当下这些部族首领脸上满是不悦,一个个拿起酒杯,接连喝着闷酒。

  他们草美羊肥的草原沃土,在这些中原汉人眼中,怎么就成了苦寒之地。

  也是见朱棡说了半晌,那些部族首领极力隐藏脸上不悦,当下自顾自喝着闷酒。

  老朱愈发肯定草原部族不会作乱。

  起码在十数年内,不会作乱。

  “诸位都是草原部族的头领?”

  看到老朱举杯走到他们跟前,不少部族首领下意识便要起身跪拜。

  只不过不等他们起身,老朱却抬手示意他们继续落座。

  “咱方才说那些官员到草原为官辛苦,乃是嘉奖他们远离家乡,忠心为朝廷效力。”

  “自然。”

  “这些官员祖籍多在南方,与江南相比,大漠风大对他们来说的确艰辛。”

  “太上皇!”

  就在一名部族首领准备出声之时,兀良哈头领左固木赶忙将那人按回到座位上。

  “太上皇所言甚是,我大漠苦寒自然不能与江南水乡相提并论。”

  “你到过江南?”

  当看到老朱眸光犀利,直勾勾盯着自己。

  左固木赶忙起身恭敬回道。

  “小人未曾去过江南,可既然太上皇说江南胜过草原。”

  “那小人以为江南风光必是强过大漠百倍。”

  “胡扯!”

  即便左固木都觉得自己足够恭敬,回答的也很是小心翼翼。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

  在他刚说完的一瞬,老朱却猛地呵斥出声。

  “小人有罪。”

  左固木身子一颤,当即便要下拜之时。

  老朱却一把将他扶起,笑着补充道。

  “这些官员祖籍江南,自是江南水土更让他们舒服。”

  “而诸位长在草原,自然是大漠风情更加怡人。”

  “江南风光,大漠辽阔,各有千秋。”

  “任谁也评说不出个优劣来。”

  闻听此言。

  原以为老朱是借机处置他们,故意找茬的众人,当下默默松了口气。

  而紧接着。

  老朱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只是南方官员来大漠为官,不知你等可有兴趣到江南走一趟。”

  “嗯?”

  伴随老朱声音落下,在场的这些部族首领一个个面面相觑,当真不知道老朱究竟何意。

  让他们前往江南?

  莫不是朱元璋又存着什么坏心思,想要借机铲除他们?

  当真不怪这些部族首领对老朱存有极大的戒心。

  实在是先前明军在老朱的授意下,与草原的几次交战,战况太过惨烈。

  别的不说。

  仅是那个在大明武人集团中视作‘文先生’的曹国公李文忠,在先前几次交战中,便屠杀了不少草原将士,甚至是百姓。

  大明武人多笑李文忠相貌清秀,曾在江南被女子交付手帕而脸红不敢开口。

  殊不知。

  就是这么一位谦逊公子,到了草原战场上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三千人马深入大漠,追的数万草原部族丢盔弃甲。

  甚至李文忠还曾屠戮过北元治下的城池。

  若说憎恨的话,这些部族首领自然也是恨的。

  只不过他们却也能够理解。

  毕竟先前元庭也多次屠戮中原城池,残杀汉人百姓。

  你来我往,技不如人,自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当下打不过大明的军队,即便心中有恨,他们也只得隐藏下来。

  只不过....

  此时朱元璋这话又是何意?

  难不成是觉得他们这些部族首领留在草原终究是个隐患,因此才想着将他们派往江南。

  让他们处在人生地不熟的境地,这样也好随意铲除?

  见自家老爹说完,这些部族首领面面相觑,脸上或是担忧、或是惶恐。

  朱棣意识到他们想岔了,旋即上前解释道。

  “皇兄既将草原划为三省,草原三省隶属大明。”

  “故而草原百姓与中原百姓并无异样。”

  “南方人能到草原为官,草原的百姓如何不能到江南上任?”

  “难不成朝廷划分草原三省这么久,诸位还不知道我朝官员采用的是流官政策,即五品以上官员不能在家乡祖地任职。”

  “嗯....”

  左固木愣了一下,当下也有些不可思议。

  “太上皇是说,我等能在朝廷当官?”

  “为何不可!”

  老朱声似洪钟,当即反问。

  “陛下将草原划分为三个行省,你等早就是我朝子民。”

  “难不成有哪个畜生敢散播草原部族不能入仕的谣言?”

  “这.....这自然是没有。”

  “只是......”

  左固木看了眼面带笑意的老朱,又下意识看向在座的一众部族首领。

  要知道!

  他们说起来可算是降臣。

  那是被大明打服了之后,这才被划入的大明。

  似这般被中原王朝收编,翻看他们草原历史并不少见。

  可按照先前的惯例,中原王朝只是给他们些许恩待,保证他们不会作乱。

  同时还会派遣大将驻守边塞,调派大军时刻提防。

  所以......

  似老朱所说,有人散播草原部族不能入仕的谣言,自然没有。

  可左固木这些草原部族也是打心底里,从未想过可以到中原朝廷做官。

  “诸位!”

  就在左固木等人愣神之际,朱棡面容和煦,笑着补充道。

  “此次皇兄将草原划分行省,与历朝历代皆是不同。”

  “先前中原朝廷为安抚草原部族,多给予赏赐,便派遣驻扎。”

  “而且对草原百姓是死是活,全不在乎,更无恩旨。”

  “可如今皇兄对草原部族的恩旨,自是显而易见与先前不同。”

  “皇兄不仅将草原划分为三个行省,更是给草原带去种子,教百姓耕种。”

  “辽东一带,皇兄更是下旨建造民房,只为让诸位不必再遭受大漠风寒之苦。”

  “再说眼下!”

  “朝廷派遣七十余名官员前往草原,治理地方。”

  “可诸位扪心自问,这些官员任上行事可有汉异之别?”

  “又有哪个将草原百姓视作奴仆,欺压百姓?”

  “自然没有!”左固木赶忙说道,“这些大人忠心用事,绝无欺压我草原百姓。”

  “这便是了。”

  朱棡表情郑重,颔首说道。

  “父皇、皇兄眼中,皆无汉异之分,更无苛待百姓之行。”

  “难道诸位还要与朝廷隔着一层,心生嫌隙?”

  听到朱棡这番情真意切的话,此刻左固木等人也不由在心中开始思量了起来。

  前汉之时,汉朝朝廷也曾派遣官员到他们草原。

  可据说那些汉朝官员对他们自然是颐指气使,时刻提防他们。

  而眼下大明。

  朱标这位皇帝亲自下令将他们并为大明子民不说,老朱这个太上皇、朱棡这个皇子更是与他们同席饮酒。

  而且左固木不是傻子。

  这几年草原三省除了给朝廷进贡些马匹、牛羊之外,朝廷从他们身上根本得不到别的好处。

  至于耕种,也只有辽东附近才能耕种。

  至于徭役,也不过是建造给他们住的民房,而且朝廷还会给服役的民夫工钱。

  最主要的是。

  一年到头,朝廷不断调派粮食运来草原。

  像之前那样一旦到了秋天,他们吃些风干肉,嚼些康巴米糊挨日子的景象,自然不在。

  这也更不用说故元朝廷之时,他们这些在王庭没什么依仗的小部族,只能挖草根、吃老鼠度日。

  一定要说的话。

  大明朝廷收服草原,并没有给朝廷带去多少好处。

  相反。

  大明朝廷每年都还要接济草原不少钱财。

  如此说来,大明对草原之恩,不可谓不厚重。

  倘若如此他们还是对大明朝廷心存芥蒂,只是假意迎合,伺机反叛。

  那他们也就不用做人了!

  “太上皇所言极是,晋王殿下所言极是!”

  “朝廷大恩,我等自不敢忘。”

  “只是.....”

  左固木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在周围一众部族首领的眼神撺掇下,这才极不情愿小声嘀咕道。

  “只是我等能担任什么官职!”

  伴随左固木声音落下,一众部族首领脸上也是抑制不住的失落。

  哪怕老朱嘴上说着朝廷准他们当大明的官员,可他们要当什么官,能当什么官!

  中原王朝自古以文取仕。

  可他们这些草原汉子总不能和中原的士子比拼文墨吧。

  此举不就是自找难堪嘛。

  自然,他们也听说朱标这位大明新君首创工科取仕,可放眼草原三省,万里之地他奶奶的找不出几个锻造炉,至于木工、石匠更是从未有过。

  毕竟他们现如今还住的帐篷、毡房。

  武将自然可以!

  他们这些草原汉子弓马最是娴熟,当武将自然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可事实上!

  捎带上前宋一朝,这数百年来唯有元初的黄金家族时代能和如今大明昌盛的军武相提并论。

  眼下的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带兵打仗的武将。

  有名有姓的将帅一抓一大把。

  足可流传后世,足够跻身千古名将之列的也不在少数。

  若他们在军武上真能压大明诸将一头,那他们也不至于归顺大明。

  一时间,众人心中虽感激朝廷不分汉夷,可却也明白他们没有入仕的本事。

  只不过。

  听到左固木这番话,老朱却有些意外的看向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