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山娃壮年51集-《两代人的爱情》

  闲暇时,山娃看了琼瑶写的小说《几度夕阳红》拍成的电影。当银幕上的杨晓彤出现时,他的心中猛地一颤。杨卉菊恰似电影里的\"杨晓彤\",无论是性格特点,还是音容笑貌,就好像同一个人,从银幕上走下来的一模一样。

  山娃感觉自己仿佛扮演了魏如风的角色,年龄相当,阅历相仿。那一刻,他的心中涌起了一种别样、莫名其妙的情感,那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的悸动。

  然而,山娃很快就清醒了过来。他想起了家中温柔贤惠的妻子,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他知道,现实和电影有着天壤之别。杨卉菊并不是杨晓彤,自己也不是魏如风。他只能将心中那一丝丝的涟漪深埋心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给她会计知识之中。

  无论是在工作时间,杨卉菊喊他一声\"赵厂长\",他都有求必应;下班之后,在办公室一起学习的时候,她喊他一声\"赵老师\",他总是耐心解答;甚至在她家里独处的时候,她喊他一声\"大哥哥\",他也能和她谈天说地,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山娃毫不保留的传授下,杨卉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只会脚踏缝纫机扎鞋帮的工人,而是逐渐蜕变成了一名坐在科室里的合格会计,一名出色的现金出纳员。

  她的成长,不仅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山娃感到无比欣慰。虽然心中那份特殊的情感时常会悄然浮现,但山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家庭生活上。

  冬季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塑料厂厂长办公室,窗外干枯的树枝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却无法驱散室内凝重的气氛。山娃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边,刚刚教会现金出纳杨卉菊的成就感还未消散,新的难题又如山般压来——财务主管会计邱艳荣要随军离职了。

  山娃深知主管会计一职务的分量,工厂里那繁杂如麻的事务和业务关系,从原辅材料记账到固定资产核算,从人员工资核发到产成品成本的计算,哪一项业务计算,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本无法挑起这副重担。

  怀着满心的焦虑,山娃找到了曹厂长。“曹厂长!”山娃语气中带着急切,眼中满是愁绪,催问说道:

  “好不容易把杨卉菊教会了,可邱艳荣这一走,上哪儿找合适的人接替她啊?这主管会计的活,可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

  曹厂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中的大黑杆雪茄冒着袅袅青烟。他又深吸两口,缓缓吐出烟雾,仿佛那烟雾能带走烦恼一般,拧着双眸说:

  “没有现成的,就自己培养嘛。”曹厂长语气沉稳,继续说:

  “你不是当老师出身吗?正好发挥你的长处,接着培养一个主管会计出来。”

  山娃一听,情绪有些激动,焦急的大声说:

  “培养?说得轻巧!工业企业主管会计的工作,是多么复杂呀?您知道吗?要是像您想象的那么容易,大学还专门设会计专业干嘛?”

  “那你说怎么办?”曹厂长反问道。他也提高了音量,又大声对山娃质问说:

  “马上就得有人上岗,我上哪儿变出个合适的主管会计来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就在这时,办公室主任刘宇浩推门而入。看到两位厂长剑拔弩张的样子,他立刻眯起眼睛,脸上堆满笑容说:

  “嘿嘿嘿!两位厂长大人,这是为哪般呀?吵吵个啥劲儿?”

  山娃见是刘宇浩进来了,伸手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根递过去,自己也点燃一根,深深吸了一口,才开口道:

  “还不是为了主管会计的人选发愁,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邱艳荣会计的工作。”

  刘宇浩接过烟,点着火,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眨着那双眯缝眼,沉思片刻后,眼睛突然一亮,对他俩说道:

  “我想起来了!县工业局的老会计王朝向,他女儿王颂伟在咱们厂车间当核算员。她爸可是工业企业的老会计,后来调到工业局当主管会计。王颂伟从小受她爸熏陶,对会计核算肯定不陌生。要是让她来当主管会计,说不定是个好的选择。有她爸帮着女儿指导指导,再加上赵厂长您带着,应该没啥问题。”

  曹厂长转头看向山娃,眼神中带着征询的目光说:

  “宇浩说的这个车间核算员,你觉得咋样啊?”

  山娃皱着眉头思索片刻,缓缓点头道:

  “那就见见吧。刘主任,你现在去车间把她叫上来,我和曹厂长面试一下。”

  “好嘞!我这就去!”刘宇浩应了一声,快步走出办公室。

  山娃望着刘宇浩离去的背影,对曹厂长说:

  “没想到刘宇浩知道的事儿还真不少。要是王颂伟愿意干,倒可以试试。有她爸从中在业余时间指点,再加上我教教她账务处理,兴许能行。”

  曹厂长笑着摆摆手,一脸尴尬地说:

  “嘿嘿嘿!财务这块业务我是一点都不懂,就全靠你定了,我听你的。”

  不一会儿,刘宇浩带着王颂伟来了。王颂伟站在门口,有些局促不安。她留着利落的短发,白里透红的圆盘脸显得格外清秀,弯弯的眉毛下,一双乌黑的大眼睛透着紧张与期待。身上的工作服虽然朴素,却难掩她亭亭玉立的身姿,长得还算漂亮。

  “两位厂长好!我是王颂伟,听刘主任说你们找我?”她声音轻柔,礼貌地打招呼,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曹厂长率先开口问道:

  “你是什么时候来塑料厂的?你爸爸真的在工业局当会计吗?”

  王颂伟微微低头,略带羞涩地回答:

  “我是去年第一批招合同制工人时进的厂,今年三月开始当车间核算员的。我爸在工业局当会计好些年了。”

  山娃目光审视地看着她,接着问道:

  “你是高中毕业吗?学过会计专业知识吗?”

  “我是高中毕业,自学过《会计原理》,知道记账规则,也熟悉一些会计科目。我爸平时也会教我一些、怎么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的方法。”王颂伟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自信回答道。

  “那你愿意干会计核算工作吗?当一名企业主管会计。”山娃继续追问道。

  “我愿意!太愿意了!”王颂伟高兴地回答,眼中闪过惊喜,又解释说:

  “我爸一直希望我做会计工作,说这行适合女孩子,专业性强。只是一直没机会……”

  刘宇浩在一旁笑嘻嘻地插话:

  “这不机会就来了嘛!还不赶紧谢谢两位厂长!”

  王颂伟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道:

  “谢谢两位厂长!要是真有机会,我一定努力学,好好干!”

  山娃看着王颂伟真诚的样子,心中有了几分底,吩咐刘宇浩说:

  “刘主任!你先带她回去吧。我和曹厂长商量一下,让她等通知。”

  刘宇浩带着王颂伟离开后,办公室又恢复了安静。山娃和曹厂长对视一眼,新一轮的考量在心中展开。这个看似普通的女孩,真的能挑起主管会计的重担吗?未来的财务工作,又会走向何方?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而塑料厂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1989年11月20日,清晨的阳光穿过凛冽的寒风,如同冬日里的希望使者,温柔地洒在塑料厂的办公大楼上。斑驳的光影跳跃在灰色的墙面上,给这座略显陈旧的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让它在清冷的冬日里散发出独特的耀眼光芒。寒风虽依旧呼啸着掠过厂区,但那温暖的阳光仿佛拥有神奇的力量,将寒意渐渐驱散,工人们走在厂区的路上,竟也不觉得那般寒冷刺骨了。

  此时,塑料厂厂长办公室内,山娃厂长正和曹厂长面对面坐着,两人眉头紧锁,围绕着主管会计一职的人选,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桌上的烟灰缸里,烟蒂早已堆成了小山,袅袅青烟在昏暗的灯光下弥漫,将两人的脸庞笼罩在朦胧之中。

  “曹厂长,邱艳荣突然离职,这主管会计的位置不能空太久啊,厂里的财务工作可耽误不起。”山娃厂长揉了揉疲惫的眉心,眼神中满是焦虑说道。

  曹厂长重重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是啊,这人选可得慎重。既要业务能力过硬,又得对厂里忠心耿耿。我想了一圈,面试之后,觉得王颂伟倒是个不错的苗子。”

  山娃厂长微微一怔,沉思片刻后,担心地分辨说道:

  “王颂伟?那个车间核算员?可是她没系统学过会计专业知识啊,也没有干过会计工作。”

  “没错!但她脑子灵活,学习能力强,之前在车间做核算员的时候,我听刘宇浩说,账目做得清清楚楚,没出过半点差错。而且她和咱们厂的杨卉菊还是好姐妹,杨卉菊现在在财务科干现金出纳工作,她俩要是互相能配合,再由你带着她俩,多教教她们,也能很快上手。”曹厂长耐心地解释道,眼中带着几分期待。

  山娃厂长听后,又仔细权衡了一番,觉得也没有再好的人选,最终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说:

  “行!那就她了!希望她自己争气努力,别让咱们失望。”

  就这样,王颂伟得到了这个宝贵的机会。当她得到了通知,知道自己被选中、接替邱艳荣的主管会计工作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她站在车间门口,望着对面的办公大楼,心中满是憧憬与忐忑。憧憬着新的工作岗位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忐忑着自己能否胜任这份重要的工作。

  在财务科的办公室里,杨卉菊正低头整理着手中的票据,听到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下意识地抬起头。当看到王颂伟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手中的票据差点散落一地,激动地对王颂伟说:

  “哎呀呀!颂伟姐!你咋来了呢?难道你是来接替邱会计的工作吗?”她快步迎上前去,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王颂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眉眼弯弯,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嘿嘿地笑道:

  “嘿嘿嘿!卉菊妹!没想到吧?是的是的。我终于当上会计了,太高兴啦!”

  她紧紧握住杨卉菊的纤细小手,互相簇拥着对方,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

  杨卉菊上下打量着王颂伟,眼中满是好奇的问:

  “你学过会计专业知识吗?”

  王颂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回答说:

  “没有!我只学过《会计原理》。之前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这主管会计的工作。”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