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义珍把录音笔放回手套箱的时候,手指在开关上多停了两秒。火已经灭了,U盘只剩一点焦黑边角,像烧糊的饼干渣。他没再看一眼,关上抽屉,发动车子。
车刚出地下车库,手机震了一下。王大陆发来消息:“赵立东的秘书刚给财政局打了电话,说丁市长最近辛苦,要特别关照维稳资金的审批效率。”
丁义珍回了个“收到”,把手机扣在副驾上。阳光刺眼,他没开遮阳板,任那光打在脸上,烫得眼皮发胀。
回到办公室,桌上多了个牛皮纸袋,印着“市委保健科”字样。他拆开,里面是两小罐茶叶,标签写着“安神宁心茶”,还附了张打印的服用说明。他拎起一罐,对着光看了看,茶叶压得紧实,颜色偏深,闻不出味儿。
他把两罐茶放进抽屉最底层,顺手锁了。
下午三点,李响来了,直接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U盘。
“张工刚传来的。”他把U盘放在桌上,“徐江表弟那家公司,合同签完当天,就从宜居地产账上预支了百分之六十的工程款。走的是‘紧急备料’名目,审批人是赵立东亲批。”
丁义珍点点头,插上U盘,打开文件。是一份资金流转图,红线标得清清楚楚。他看了一会儿,拔下U盘,扔进碎纸机。
李响坐下,胳膊搭在椅子扶手上:“王大陆说,你昨晚烧了个U盘?”
“烧了。”
“那里面的东西……”
“还在。”丁义珍看着他,“只是换了个地方藏。”
李响咧了下嘴:“你这招,比我当年在警校藏考试小抄还狠。”
“不一样。”丁义珍说,“那会儿是怕被发现,现在是怕被人看见我还敢动。”
两人正说着,陈光明从门外探头:“丁市长,民政局那边反馈,第一批补偿款发了三十七户,有村民录了视频,说‘总算看见点希望’。”
“让他们继续发,能发多少发多少。”丁义珍说,“别卡在‘必须结案才能补偿’这种规矩上。老百姓不认程序,只认结果。”
陈光明点头走了。李响盯着门口看了会儿,低声问:“咱们现在算不算……停了?”
“不算。”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那辆黑车还在,车头微微斜着,像是随时准备启动,“他们觉得我们停了,是因为他们看不见我们在干什么。可看不见,不等于没干。”
李响沉默几秒:“那下一步?”
“等。”丁义珍转身,靠在窗框上,“等他们觉得安全了,再动。”
“可群众那边……”
“群众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丁义珍说,“我们现在不能给他们希望,只能给他们‘还在做事’的感觉。等风来了,一下子掀开盖子,他们才知道,原来有人一直没松手。”
李响笑了:“你这是打算让他们自己把坑挖深?”
“对。”丁义珍点头,“人一觉得自己赢定了,就容易多说话。”
晚上九点,丁义珍回到家。书房灯亮着,他没开客厅的灯,径直走进去,从书柜第三层抽出一本旧相册。
翻开,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纸,是父亲早年手写的笔记复印件。他一页页看过去,停在一页上。
上面写着:“七二年冬,香江码头,风大浪急。货船沉了两条,人救上来七个。有人劝我收手,我说不行。国家要的不是货,是信。信在,人就在。风越紧,松越直。”
他盯着那句“风越紧,松越直”看了很久,拿出钢笔,在自己笔记本的扉页上抄了一遍。笔尖划过纸面,声音很轻,但每一笔都落得稳。
他合上本子,拨通了周叔的电话。
“喂?”周叔的声音还是那样,不急不缓。
“家里的松树,今年长得怎么样?”丁义珍问。
电话那头顿了顿,然后说:“根扎得深,不怕风吹。”
“嗯。”丁义珍应了一声,“辛苦您了。”
挂了电话,他坐回桌前,打开电脑,新建文档,标题写上:《关于京海市基层治理风险点的内部研判报告》。文件属性设为“绝密”,抄送人填了两个名字。
他开始写。从土地审批的异常流程,到财政资金的非常规调度;从公安特勤经费的冻结,到纪委线索移交的增设关卡。一条条列下去,不带情绪,只摆事实。写到凌晨一点,终于收尾。
他检查了一遍,加密上传到私人云端,然后清空回收站。
关机前,他打开抽屉,取出那两罐茶叶,撕下标签,拍照,连同包装盒的条码一起存进一个新文件夹,命名为“赵立东赠礼”。存完,把茶叶放回原处,锁好抽屉。
第二天早上,赵立东在食堂碰见他,端着粥碗笑了笑:“茶收到了吧?我特意让秘书挑的,老牌子,安神。”
丁义珍也笑:“收到了,谢谢。昨晚泡了一杯,睡得还行。”
“那就好。”赵立东拍拍他肩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太拼。”
“您说得对。”丁义珍低头喝了口粥,“稳定压倒一切。”
赵立东走了。丁义珍坐在原地,没动。粥面上浮着一层油花,他用勺子轻轻搅了搅,油花散开,又聚拢。
王大陆这时候进来,坐到他对面,压低声音:“宜居地产那边,已经开始打地基了。施工队是徐江表弟的班底,没走公开招标。”
“知道了。”丁义珍放下勺子,“让他们干。”
“你不拦?”
“拦什么?”丁义珍看着他,“现在拦,就是打草惊蛇。让他们把架子搭起来,再一锅端。”
王大陆盯着他看了几秒:“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没变。”丁义珍说,“只是现在,得学会用他们的方式玩。”
中午,丁义珍去了趟民政局。不是为了补偿款,而是调阅了最近三个月所有信访记录。他翻到一条:有村民匿名反映,李有田儿子在村口小卖部当着人面说,“丁市长算个球,上面有人,下面有枪,谁也动不了我们。”
他把这条打印出来,夹进笔记本。
晚上,他又去了县委家属院后巷。王大陆、李响、陈光明陆续到了,都穿着便衣,没人打伞,站在路灯照不到的地方。
“接下来,咱们分三块。”丁义珍说,“王大陆继续盯资金,尤其是赵立东批过的每一笔紧急拨款;李响恢复线人联络,但不碰徐江核心圈,只收外围信息;陈光明继续收群众反馈,特别是那些敢说话的,记下名字,但别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记。”
“要是有人问,咱们是不是不查了?”陈光明问。
“就说查。”丁义珍说,“但案子复杂,得按程序走。程序慢,不是我们慢。”
“那万一他们觉得你怂了?”李响问。
丁义珍抬头,看着巷口那棵老槐树,枝干横斜,影子在地上划出几道黑线。
“怂?”他笑了笑,“谁说收拳头,就是认输了?”
喜欢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车刚出地下车库,手机震了一下。王大陆发来消息:“赵立东的秘书刚给财政局打了电话,说丁市长最近辛苦,要特别关照维稳资金的审批效率。”
丁义珍回了个“收到”,把手机扣在副驾上。阳光刺眼,他没开遮阳板,任那光打在脸上,烫得眼皮发胀。
回到办公室,桌上多了个牛皮纸袋,印着“市委保健科”字样。他拆开,里面是两小罐茶叶,标签写着“安神宁心茶”,还附了张打印的服用说明。他拎起一罐,对着光看了看,茶叶压得紧实,颜色偏深,闻不出味儿。
他把两罐茶放进抽屉最底层,顺手锁了。
下午三点,李响来了,直接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U盘。
“张工刚传来的。”他把U盘放在桌上,“徐江表弟那家公司,合同签完当天,就从宜居地产账上预支了百分之六十的工程款。走的是‘紧急备料’名目,审批人是赵立东亲批。”
丁义珍点点头,插上U盘,打开文件。是一份资金流转图,红线标得清清楚楚。他看了一会儿,拔下U盘,扔进碎纸机。
李响坐下,胳膊搭在椅子扶手上:“王大陆说,你昨晚烧了个U盘?”
“烧了。”
“那里面的东西……”
“还在。”丁义珍看着他,“只是换了个地方藏。”
李响咧了下嘴:“你这招,比我当年在警校藏考试小抄还狠。”
“不一样。”丁义珍说,“那会儿是怕被发现,现在是怕被人看见我还敢动。”
两人正说着,陈光明从门外探头:“丁市长,民政局那边反馈,第一批补偿款发了三十七户,有村民录了视频,说‘总算看见点希望’。”
“让他们继续发,能发多少发多少。”丁义珍说,“别卡在‘必须结案才能补偿’这种规矩上。老百姓不认程序,只认结果。”
陈光明点头走了。李响盯着门口看了会儿,低声问:“咱们现在算不算……停了?”
“不算。”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那辆黑车还在,车头微微斜着,像是随时准备启动,“他们觉得我们停了,是因为他们看不见我们在干什么。可看不见,不等于没干。”
李响沉默几秒:“那下一步?”
“等。”丁义珍转身,靠在窗框上,“等他们觉得安全了,再动。”
“可群众那边……”
“群众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丁义珍说,“我们现在不能给他们希望,只能给他们‘还在做事’的感觉。等风来了,一下子掀开盖子,他们才知道,原来有人一直没松手。”
李响笑了:“你这是打算让他们自己把坑挖深?”
“对。”丁义珍点头,“人一觉得自己赢定了,就容易多说话。”
晚上九点,丁义珍回到家。书房灯亮着,他没开客厅的灯,径直走进去,从书柜第三层抽出一本旧相册。
翻开,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纸,是父亲早年手写的笔记复印件。他一页页看过去,停在一页上。
上面写着:“七二年冬,香江码头,风大浪急。货船沉了两条,人救上来七个。有人劝我收手,我说不行。国家要的不是货,是信。信在,人就在。风越紧,松越直。”
他盯着那句“风越紧,松越直”看了很久,拿出钢笔,在自己笔记本的扉页上抄了一遍。笔尖划过纸面,声音很轻,但每一笔都落得稳。
他合上本子,拨通了周叔的电话。
“喂?”周叔的声音还是那样,不急不缓。
“家里的松树,今年长得怎么样?”丁义珍问。
电话那头顿了顿,然后说:“根扎得深,不怕风吹。”
“嗯。”丁义珍应了一声,“辛苦您了。”
挂了电话,他坐回桌前,打开电脑,新建文档,标题写上:《关于京海市基层治理风险点的内部研判报告》。文件属性设为“绝密”,抄送人填了两个名字。
他开始写。从土地审批的异常流程,到财政资金的非常规调度;从公安特勤经费的冻结,到纪委线索移交的增设关卡。一条条列下去,不带情绪,只摆事实。写到凌晨一点,终于收尾。
他检查了一遍,加密上传到私人云端,然后清空回收站。
关机前,他打开抽屉,取出那两罐茶叶,撕下标签,拍照,连同包装盒的条码一起存进一个新文件夹,命名为“赵立东赠礼”。存完,把茶叶放回原处,锁好抽屉。
第二天早上,赵立东在食堂碰见他,端着粥碗笑了笑:“茶收到了吧?我特意让秘书挑的,老牌子,安神。”
丁义珍也笑:“收到了,谢谢。昨晚泡了一杯,睡得还行。”
“那就好。”赵立东拍拍他肩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太拼。”
“您说得对。”丁义珍低头喝了口粥,“稳定压倒一切。”
赵立东走了。丁义珍坐在原地,没动。粥面上浮着一层油花,他用勺子轻轻搅了搅,油花散开,又聚拢。
王大陆这时候进来,坐到他对面,压低声音:“宜居地产那边,已经开始打地基了。施工队是徐江表弟的班底,没走公开招标。”
“知道了。”丁义珍放下勺子,“让他们干。”
“你不拦?”
“拦什么?”丁义珍看着他,“现在拦,就是打草惊蛇。让他们把架子搭起来,再一锅端。”
王大陆盯着他看了几秒:“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没变。”丁义珍说,“只是现在,得学会用他们的方式玩。”
中午,丁义珍去了趟民政局。不是为了补偿款,而是调阅了最近三个月所有信访记录。他翻到一条:有村民匿名反映,李有田儿子在村口小卖部当着人面说,“丁市长算个球,上面有人,下面有枪,谁也动不了我们。”
他把这条打印出来,夹进笔记本。
晚上,他又去了县委家属院后巷。王大陆、李响、陈光明陆续到了,都穿着便衣,没人打伞,站在路灯照不到的地方。
“接下来,咱们分三块。”丁义珍说,“王大陆继续盯资金,尤其是赵立东批过的每一笔紧急拨款;李响恢复线人联络,但不碰徐江核心圈,只收外围信息;陈光明继续收群众反馈,特别是那些敢说话的,记下名字,但别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记。”
“要是有人问,咱们是不是不查了?”陈光明问。
“就说查。”丁义珍说,“但案子复杂,得按程序走。程序慢,不是我们慢。”
“那万一他们觉得你怂了?”李响问。
丁义珍抬头,看着巷口那棵老槐树,枝干横斜,影子在地上划出几道黑线。
“怂?”他笑了笑,“谁说收拳头,就是认输了?”
喜欢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