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反对居多-《行走商》

  这短暂的一眼交汇,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犹豫。

  毕竟,姜老所说的这条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这可不是一个能轻易做出的决定。

  姜老静静地坐在一旁,既不催促,也不多言,端起茶水,饮了几口。

  这是关系到整个谢家村的重大抉择,自己只是提出一个建议,最终如何选择,还得由他们自己决定。

  过了好一会儿,老村长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声叹息里满是纠结与无奈。

  “等我们回去后,再与族人商议一下吧!”

  他抬起头,望向门外,夜色已经很深了,门外的世界被黑暗笼罩。

  “时间也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今天为了我们谢家村的事,可真是耽误了你不少的时间。”

  老村长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激,还有一丝疲惫。

  姜老摆了摆手,动作显得有些随意。

  “自家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

  你们回去的路上也小心点。”

  老村长点点头,和谢文忠起身告辞。

  姜老紧跟着起身,相送到门口。

  两人走出房门,身影很快融入了夜色之中。

  望着他们渐渐消失在夜色深处的背影,姜老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转过身,伸手揉了揉眉心,脸上写满了疲惫,终于将二人送走了。

  回到谢家村的时候,夜色依旧浓稠,但天边已经隐隐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预示着天就快要亮了。

  父子二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家门,简单洗漱后便躺到了各自的床上。

  然而,他们却丝毫没有困意,双眼直勾勾地望着屋顶,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腾。

  姜老最后说的那些话,在他们脑海中不断回响,震得他们的心久久无法平静。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也越发亮堂起来,父子二人这才沉沉睡去。

  直到晌午,父子俩才从床上翻身而起,简单吃了些稀粥咸菜,老村长便让谢文忠挨家挨户去召集族里的人过来商议大事。

  陆续赶来的族人们三三两两地站在院子里,有的蹲在石磨旁,有的靠在柴垛边。

  待人都到齐后,父子俩将姜老的提议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待众人都到齐后,父子俩将姜老的提议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祠堂瞬间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率先站了出来,皱着眉头,语气坚决地说道。

  “咱们谢家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熟悉得很。

  外面的世界变幻莫测,谁知道出去后会遭遇什么危险?咱们可不能轻易冒险啊!”

  他的话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一个年轻后生也站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叔公,咱们不能一直困在这小小的村子里。

  外面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

  现在苏家不愿收购,这对村子的生计冲击多大,只有走出去才是最好的方法。”

  但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太多支持,反而引来了一些长辈的指责。

  “你这乳臭未干的娃,知道什么?”

  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辈气得吹胡子瞪眼,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直勾勾地盯着说话的年轻人。

  “外面的世界可不是你脑袋瓜里幻想的那般美好,那就是个大染缸,复杂得很!

  人心险恶着呢,到处都是陷阱和算计。

  就凭你这愣头青,出去了恐怕连咋死的都弄不明白!”

  “是啊!且不说外面那些危险,就说这眼前的事儿。

  你们想要出去闯荡,可不是拍拍屁股就能走的。

  首先就得解决路引这个难题!路引是什么?

  那可是咱们能在外面合法走动的凭证呐!没有路引,你连这安业镇的大门都迈不出去。

  还想着出去卖货?简直是白日做梦!”

  “外头那些当官的,哪个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咱们这些平头百姓要是出了村,那可就像是羊入虎口。

  还带着那么多的物资,被抢了去,那可就是白跑一趟。”

  ……

  年轻人的这几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直接引来了诸多老者的轮番‘围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论声在院子里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时间就在这激烈的争论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仔细一听,反对的声音明显占据了上风。

  最终,眼见天色渐晚,大家还是没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谢文忠宣布这场商议暂时结束,让大家先回去好好想想,再做决定。

  随着人们陆续走出祠堂,院子里渐渐恢复了平静,只剩下父子二人还站在原地。

  望着空荡荡的院子,第一次的会议就这么不欢而散了。

  喜欢行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