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榜样-《重生一年,家里资产破亿》

  “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4月27日,欢迎收看舒州新闻联播”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

  4月24日下午,我市迎来了一场事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招商成果——由我市知名返乡企业家、山海经资本创始人王卓牵头,联合申城交大、科大共同投资的半导体材料项目正式落地对接。

  总投资超20亿元,将依托舒州石化丰富的乙腈、氢气等副产品资源,建设年产5000吨半导体级乙腈、5000吨6N级高纯氢气生产线,填补我省在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空白”

  画面中,市委书记亲自陪同参观了舒州石化厂区以及项目规划图。

  老虞看着电视中处在人群中间的身影,恍惚了片刻。

  知道这小子现在混得很好,可这特么也太好了吧?

  “闺女,快过来”

  “怎么啦?爸”

  “快把这新闻给我录下来,明天我要去班上放给那群兔崽子看”

  “额,网上应该有吧?”

  虞萌萌疑惑的看着自己老爸。

  “让你录就录,哪来那么多废话”

  “法西斯!!!”

  话虽如此,但看到画面中王卓的身影后,她二话不说,立即接过了老头的手机打开了摄像功能。

  在家里三天没听到这个名字,那就是她表现太好了,暂时不需要去对比了。

  “王总,据悉,这是舒州近年来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您要将这次机遇放在了舒州?”

  随着参观画面结束,记者采访的内容也被播放了出来。

  镜头里,王卓接过话筒笑道。

  “首先舒州是我的故乡,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有着发自内心的情感,再一个舒州石化的副产品资源有着天独厚的优势。

  这次回来投资,一方面是想为家乡的产业转型出份力,另一方面也是看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前景。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两大高校的技术背书,我们有信心把项目建成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让舒州制造的高端材料走进全国乃至全球的晶圆厂、显示面板厂”

  随后,画面再次切换到了研讨会,主持人的画外音再度响起。

  “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我市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实行全程代办制,在土地供应、园区配套、信贷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目前,项目规划地块已完成前期勘测,从石化园区到规划用地的道路修缮工作已经进入了招投标环节。

  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将完善我省半导体产业链条,更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 “原料 - 提纯 - 应用” 的产业集群,为舒州打造皖西南新兴产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伴随着最后话语的落下,虞萌萌将拍摄下来的视频检查了一遍,确认勉强能看清人后,便将手机还给了老头。

  “不得了了”

  老虞点开视频,边看边摇头,叹道。

  “爸,我听说去年过年,王卓是不是给你们学校捐了一大笔钱”

  “嗯,有这么回事,怎么啦?”

  “这笔钱你们干嘛用了?”

  “你问这个做什么?”

  “嘿嘿,你说要是这几天王卓突然回校,会不会问起这个问题?”

  虞萌萌不怀好意的看向自己老爸。

  “要是这笔钱被你们校领导拿去改善伙食去了,我看啊,以后王卓去都不会去你们学校了”

  “滚滚滚”

  老虞赶忙将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臭丫头赶走,都二十好几了,还跟个小丫头似的。

  不过这笔钱用在哪里了?

  他还真不清楚,毕竟他又不是校领导。

  翌日上午,他将课堂移到了多媒体教室。

  “你们认识王卓吧?”

  “认识!!!”

  “这几天他回舒州了,知道他回来干什么吗?”

  “不知道”

  “是投资”

  有知道的大声喊道。

  “没错,是投资”

  说着,老虞请音乐老师帮忙链接上了投影仪。

  当昨晚新闻联播上的采访内容被播出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对于这位从二中走出的学长,别说是他们了,就连高二高三年级的同学,也无数次被家长拿来对比。

  如果你成绩好,那还好说,毕竟王卓当初也只是刚过一本线,最后选了个二本院校。

  可要是你的成绩考不上二本,那念叨可就没完没了了。

  “一开始我也没注意,所以录得不全,但我要说的是”

  “这次王卓给舒州带来的投资是20亿”

  “有没有概念?”

  下面的学生纷纷摇头。

  “这么说吧,咱们望城去年一整年的财政收入是4亿,这个好理解吧?”

  有人点头,但更多人则是在摇头,毕竟他们还是学生,对于这些脑海中的概念不多。

  “等于王卓这次投资的资金,咱们望城要足足5年才能收到这么多钱,现在能明白吗?”

  “明白了”

  “他厉不厉害?”

  “厉害!!!”

  回答声整齐划一。

  “他为什么厉害?”

  “因为他身家排在了全国前五”

  有人喊道。

  “为什么能排到前五?”

  老虞笑着问道。

  “因为他创业成功了”

  “是啊,他创业成功了,你们有的人有手机,手机里有微信”

  “而这个微信就是他当初创立的,等你们将来上了大学,你们还要用到他所创立的课程表进行查课”

  “包括将来你们走出社会,你们去看电影,也要用到他的软件去买票”

  “这就是你们曾经的学长,王卓,他才22岁,大学还没毕业”

  “他就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

  “那么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

  “想”

  这个时候不管是想成为科学家还是想当医生,如果给他们一个选择,所有人都想当前五的大富豪。

  “那就得好好学习,至少你们得考到大城市去,这样你们才有机会接触到最新鲜最时髦的科技”

  “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有机会,拿着你们的项目投资书去找你们的学长”

  “不然,连大学文凭都没有的你们,以后就只进他所投资的工厂打螺丝了”

  “然后对着你的工友说,王卓是我高中学长,所以我来帮他打螺丝,对吗?”

  “哈哈哈”

  “不要笑”

  老虞,看着底下笑成一团的学生们,拍了拍讲台。

  “知识改变命运,当初王卓读书时,即便没有名列前茅,但也一直稳居上游”

  “只有走出望城,你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如果王卓他没考上大学,他能做一款适合所有大学生使用的软件?”

  “如果他没有考上大学,或许以他的聪慧,他依旧能成功,但会这么快吗?”

  “还是说你们觉得自己将来一定比他厉害?”

  刚才笑成一团的众人,此时也慢慢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身边的例子,总比那些虚无缥缈的名人事迹更能刺激到他们。

  同学们啊,这个社会或许没有绝对的公平,但高考,绝对是你人生当中最公平的试金石”

  “高一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努力拼一把,两年后的今天,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随着老虞的话语落下,教室里的众人,脸上不由得浮现出几分坚定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