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得罪人的事我替你干!-《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武英殿。

  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人相顾无言。

  时不时的看向御案上的那张草纸。

  上面有刚才朱雄英算出的答案——石米!

  要知道,今年是洪武15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开荒,鼓励扩展耕地,田赋已经比洪武初年翻了一倍多,但也才将将两千多万石。

  现在突然被朱旺给了一巴掌,说是光宗室一年就需要3,000万石!

  意思也就是说,收来的田赋啥也不干,专门用来供养宗室都不够!

  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毕竟皇帝也不能差饿兵,不给饭吃谁帮你干活。

  难道上战场就靠这些吃的脑满肠肥的宗室吗?

  朱旺这小子,即便不在应天,也不忘膈应自己,真是难为他了!

  现在朱标和朱元璋两个人,连晚饭都没有心情吃,坐在大殿里大眼瞪小眼。

  最后还是朱标先开了口。

  “爹,我觉得吧,旺哥这个题目出的有点夸张了,怎么可能每个人生20多个儿子呢!”

  说完他心虚的看了朱元璋一眼,生怕自己老子认为自己在讽刺他。

  好在朱元璋没跟他计较这些,只是随意的瞥了他一眼。

  “这还是只算了儿子呢,如果算上女儿呢?你妹妹,你女儿就不用发俸禄了?”

  朱元璋可是清楚的记得,曾经跟朱旺那家伙闲聊过。

  对方不指名不道姓的说过某个朝代,曾经有一个藩王,信奉多子多福。

  并且由于宗室娶妻纳妾数量没有限制,所以就开始肆无忌惮的造起人来,最后一下子生了100多个孩子。

  更搞笑的是,这100多个孩子,他自己都认不全,甚至只能依赖“族谱编号”来辨认子女,真是离了个大谱!

  对于这件事,朱元璋当时只是当做一个笑话来听的。

  只不过现在看来,朱旺当时讲的绝对不是一个笑话。

  朱标看了看朱元璋的脸色,小声的解释着。

  “爹,咱就事论事,不是所有人都能生24个儿子的,这点你总承认吧!”

  听到自己儿子变相的吹捧自己能力强,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点他还是足以自傲的。

  毕竟他感觉自己现在身体康健,再生几个儿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自己最终的儿子数量,绝对不会仅仅只有24个!

  见朱元璋点头,朱标接着说道:“所以,旺哥的这道题目,其实是把宗室的数量夸大了,绝对不可能仅仅只过4代,就达到上万人的规模。”

  “我觉得,平均下来,每人生五六个儿子才是正常的。我算了一下,这样的话4代之后,也才600人。”

  听完朱标的话,朱元璋长叹一声,从桌上拿起了不锈钢痒痒挠。

  啪的一声打到了朱标背上。

  “你这是什么脑子?棋盘米粒那道题你都忘了?”

  “四代之后才600人?那五代呢,十代呢?现在是较真儿几代的时候吗?”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办,咱们需要做什么,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朱标被揍了一下,也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他的身子骨现在也不弱,不是弱不禁风的病秧子。

  反正被朱元璋打一下也就打了,他又不能还手。

  不过他嘴上还是有点不服气。

  “不是你老说吗,咱们老朱家人丁单薄,必须得多生孩子,不然不知道哪天江山就被外姓人夺走了。”

  朱元璋被说的老脸一红,朱标的这些话确实是他曾经说过的。

  “那不是以前吗,咱们的江山还没有坐稳,当然得多生孩子,人多力量大,不然咱打下的江山让谁继承。”

  然后他看了一眼朱标,“你也不要不服气,人都是自私的,咱打下的江山,当然要给咱自己的儿子孙子。”

  “至于咱已经有那么多儿子了,为什么还要生,其实也是为了咱们老朱家的江山。”

  说着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咱们都知道,没有长盛的王朝,有句古话说的好,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咱觉得皇帝也是一样!”

  然后他自嘲的笑了一下,“也不是咱自夸,咱自觉咱是个好皇帝,虽然有很多人在背地里骂咱。”

  听到这里,朱标赶忙插了句嘴,“爹,你肯定是好皇帝,没人骂你。”

  朱元璋没有理他的马屁,自顾自的接着说道:“我想的是,把你的那些兄弟们都分封出去,毕竟都是自己人,至少比外姓人靠谱。”

  “至于后面的皇帝如果出了昏君,出来个藩王取而代之,那我也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肉烂在了锅里,没有便宜外人。”

  这话听得朱标一阵腻歪,合着自己老爹这是连自己百年后都安排好了。

  反正到那时候他已经龙驭宾天了,谁当皇帝也跟他没关系,反正都是自己儿子孙子。

  可是朱标这听在朱标耳中可就不一样了。

  因为按老朱的意思,皇帝中出了昏君,番王可以取而代之,那意思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们的后代,可以把自己的后代给赶下去。

  老朱也说了,人都是自私的,他朱标也不例外。

  即便朱雄英脑袋瓜没有朱高炽聪明,那也是自己儿子啊!

  总不能说朱高炽聪明,就把朱雄英的皇位让给朱高炽吧?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朱高志比朱雄英更适合当皇帝,他朱标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不过他心里想的这些是没有办法说出口的,只能无奈的微微摇头。

  朱元璋也看出了朱标脸上的表情,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转而继续说起了宗室的话题。

  “现在看来,必须要想些办法,来限制宗室的人口了,不然朝廷的田赋税收都拿来供养宗室,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说着他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你也不要觉得没必要,这可不是小事。”

  朱标摇了摇头,“爹,我知道这是大事,不过我觉得这事情没有那么着急。”

  朱元璋看着朱标的眼睛,脸上的表情很是严肃。

  “这件事情确实没有那么急,但是是必须要做的。如果我不做,就需要你做,或者往后的雄英来做。”

  “这可都是得罪人的事,所以还是我替你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