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妒英才,诗鬼李贺!-《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倒不是本博主故意黑陆游,只是华夏历史上的优秀诗人太多了!】

  【陆游在博主心目中,可以排到前十五名,博主也为他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同时,他也是流传于后世诗作数量最多的诗人!】

  【因为他儿子是开出版社的,家里有印刷厂。】

  “天幕胡说八道!”

  “陆放翁流传下来的诗都不到一万首,和朕差的远!”

  “朕才是流传诗作数量第一的诗人!”

  乾隆看到这里很不服气,一蹦三尺高,对着天幕愤怒地说道。

  【说回正题,我们开始盘点历史十大诗人!】

  【历史十大诗人第十名,李贺!】

  “竟是李昌谷!”

  “这个第十名,我服气!”

  陆游看到这里,不由惊呼出声。

  对于这个结果,他还算服气,并没有很抵触。

  【李贺,字长吉,唐代中期着名诗人,因其诗风奇崛诡谲、意象幽冷,被称为“诗鬼”。】

  【他的诗歌以想象奇绝、语言瑰丽着称,是中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耶,我上天幕的榜单了!”

  天幕下,十五岁的李贺兴奋不已地拉着父亲的手,指着天幕给他看。

  “不愧是我儿,给你爹长脸了!”

  李晋肃看着兴高采烈的儿子,心头也是暖暖的。

  【李贺是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人,所以后世人称他为“李昌谷”。他祖籍陇西郡,是唐朝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传至他时已家道中落。】

  【这种贵族身份与现实的落差,成为他诗中“怀才不遇”情绪的重要根源。】

  【他自幼才华横溢,七岁能诗,十五岁岁时以乐府诗闻名。】

  【传说韩愈初见其诗《雁门太守行》时惊叹:“若是古人,吾曾未识;若今人,岂有不知之理?”,可见其才华横溢。】

  【李贺二十岁时准备参加进士科考,但因父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谐音,遭人攻击“犯讳”,被剥夺考试资格。】

  【韩愈虽作《讳辩》为其鸣不平,“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仍未能改变结果。】

  【此事成为李贺一生的转折点,诗中常以“秋坟鬼唱”“恨血千年”等意象抒发愤懑。】

  “这李贺,竟是我大唐宗室后人!”

  唐太宗李世民霍然起身,一脸惊讶地说道。

  郑王李亮正是他父亲李渊的八叔,也是他李世民的八爷爷。

  没想到李唐宗室居然还出了一个名留千古的诗人!

  “传朕口谕,以后科举考试,不允许再出现因名字所形成的避讳!”

  李世民脸色一板,大袖一挥说道。

  【李贺二十一岁经宗人推荐,任从九品的奉礼郎,负责祭祀礼仪,地位低微且与志向相悖。】

  【三年后,李贺辞官,漫游河阳、潞州等地,寄身友人张彻门下,生活困顿。】

  【他辞官后生计艰难,诗中频繁出现寒、病、死等字眼,如“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李贺长期抑郁、营养不良,加之可能患有肺结核或心脏病,二十七岁时病逝于昌谷故居。】

  【李贺临终前将诗稿分为四编,托付友人沈子明,现存诗240余首,多为晚年所作。】

  【最后一首诗《秋来》中“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被视为其命运的预言。】

  “什么?!”

  “我儿竟然英年早逝!”

  李晋肃只觉得脑子轰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难以置信地说道。

  而少年李贺也是面色惨白,向后退了两步,震惊地看着天幕。

  【李贺性格孤傲敏感,痴迷创作。】

  【李商隐在《李贺小传》中记载,李贺常骑驴携锦囊,得句即投囊中,归家后“研墨叠纸足成之”,甚至“呕心沥血”。】

  【李贺受韩愈、皇甫湜等人赏识,但与主流文坛疏离。】

  【同时代诗人元稹曾求见,李贺因元稹出身明经科而拒之,可见其清高。】

  “后世的诗歌文化竟如此繁荣?”

  “文人墨客竟形成所谓的文坛?”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忍不住开口说道。

  相比于大秦,唐朝在文化程度上,确实领先了太多。

  【李贺善用神话、鬼魅、死亡等超现实意象,如“鬼灯如漆点松花”、“秋坟鬼唱鲍家诗”,营造出阴森瑰丽的意境,故得“诗鬼”之称。】

  【他注重炼字琢句,语言奇峭冷艳,如“黑云压城城欲摧”、“昆山玉碎凤凰叫”。】

  “好一个李贺!妙啊!”

  李白睁开醉醺醺的眼睛,看到天幕上的诗词后,顿时拍手称赞道。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李贺的诗!】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好好好!好一个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里,顿时拍案叫绝,起身说道。

  他身为大唐皇帝,看到大唐诗人写 出如此诗作,还是非常开心的。

  这说明大唐皇帝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当然,李隆基那个兔崽子除外!

  “好一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汉武帝刘彻霍然起身,对着天幕惊呼道。

  他看到这句诗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的场景。

  这李贺的诗,太具有画面感了!

  【是不是觉得很震撼?我们继续看下一首!】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好诗!这首诗绝了!”

  天幕下,卫青瞪大了眼睛,惊呼出声。

  他虽然不会作诗,但是他经历过诗中描述的场景啊!

  他也曾在月夜下,骑乘骏马踏过如雪的沙漠,只为了抗击匈奴。

  这李贺绝了!

  简直把当时情景如诗如画地描述出来!

  【是不是觉得豪情万丈?咱们看下一首!】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好诗!好诗!”

  “好男儿就该如此!”

  镇北王岳飞霍然起身,激动地对着天幕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