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龙章凤姿,名士嵇康-《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潘安盘点完毕,我们接着盘点下一位美男子!】

  【这位美男,他只比潘安大了二十多岁,但他的历史评价却和潘安完全相反?】

  【他就是魏晋第一美男,嵇康!】

  “魏晋第一美男?”

  “吾不服!”

  何晏看到这里,顿时皱起眉头,十分不悦地说道。

  他自认为是曹魏第一美男,对于天幕这个评价很不服气。

  【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曹魏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

  【他的“美”远不止于外表,更是一种融汇了容貌、才华、风度与人格的极致魅力,堪称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

  【关于嵇康的外貌,史书和古籍中有大量令人惊叹的记载。】

  【《世说新语·容止》 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晋尺七尺八寸约等于现在的1.88米以上,所以嵇康是个不折不扣的高个子。】

  【同一篇目中还记载了时人见到他的评价:“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意思是说嵇康像松树间的风,清高而悠长。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五官描述,上升到了气质风神的层面。】

  “没想到吾也上榜了?”

  “大可不必啊!”

  天幕下,嵇康一愣,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

  他淡泊名利,并不渴求登上天幕的榜单。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也只有意外和无奈。

  既然如此,那就看看自己未来会做些什么吧,也能提前做好准备。

  【《晋书·嵇康传》 的记载更为经典:“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龙章凤姿”是形容他的风采如龙纹凤姿般高贵非凡。】

  【最关键的是,他拥有如此绝世容颜,却不加修饰,完全的本真状态,仿佛天然雕琢。】

  【相比起那些敷粉熏香的魏晋名士,嵇康这种毫不做作、浑然天成的美,更具冲击力。】

  【他的好友山涛更是用一个极其着名的比喻来形容他:“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意思是,嵇康清醒时像孤傲的松树一样挺拔屹立,喝醉时摇摇晃晃的样子像一座白玉山将要崩塌,连醉态都如此之美。】

  【这就是嵇康的仪容之美,他的才华之美和风骨之美,我们后面再说。】

  “龙章凤姿……”

  “啧啧,这评价也未免太夸张了!”

  宋玉一边陪着屈原喝茶,一边摇头笑着说道。

  他本来是个很自恋的人,经常喜欢夸赞自己的容貌,但是看到天幕对嵇康这样的评价,还是觉得有些过了。

  “喝茶就喝茶,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屈原放下茶杯,瞥了宋玉一眼,开口轻声说道。

  嗯,这后世的茶叶真是好东西。

  满口清香,回味悠长,实在是不可多得之物!

  【嵇康早年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

  【他天赋极高,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史书记载他“有奇才,远迈不群”,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身材高大,风度翩翩,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

  【他深受老子和庄子思想影响,形成了恬静寡欲、清逸脱俗的性格,向往自然,不慕荣利。这种思想奠定了他一生为人处世的基础。】

  【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拜中散大夫,这是一个闲散的官职,故后世称其为“嵇中散”。】

  【这门婚姻使他成为曹魏宗室的女婿,也无形中决定了他日后在政治上的立场。】

  【大约在正始年间后期,为避免曹氏与司马氏日益激烈的权力斗争,嵇康迁居到河内郡山阳县。】

  “咦?”

  “这嵇康竟然和吾有关系?”

  曹操看到这里,直接愣住了,转而露出微笑,惊喜地说道。

  有这样优秀一个曾孙女婿,令他不由得老怀欣慰起来。

  不错,不错,是个好孩子!

  【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几位名士常常在山阳的竹林之下聚会,肆意酣畅,纵情山水,谈玄论道,吟诗饮酒,史称“竹林七贤”。】

  【在此期间,嵇康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两大爱好闻名于世。】

  【第一是研究养生,他信奉服药养生之道,着有《养生论》。】

  【第二是锻铁,他常在柳树下引水环绕,架起炉灶打铁。】

  【这既是一种体力活动,也是他“越名教而任自然”、蔑视世俗礼法的象征性行为。】

  “这个嵇康,有意思!”

  庄周盘坐在地,看着天幕连连点头,自言自语道。

  嵇康的种种行为,很让他满意,心中十分欣赏。

  【随着司马氏集团篡魏野心的日益显露,高压政治笼罩朝野。】

  【嵇康作为曹魏姻亲和有巨大影响力的名士,其不合作态度引起了司马氏的忌惮。】

  【司马昭的心腹谋士钟会慕名前来拜访,嵇康正和向秀在树下打铁,对其不予理睬。】

  【钟会尴尬地站了很久,准备离去时,嵇康才嘲讽地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机敏而恶意地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此事让钟会怀恨在心。】

  【好友山涛升迁后,推荐嵇康接替自己原来的职位。】

  【嵇康深感这是将自己拉入司马氏阵营的企图,愤然写下了千古名篇 《与山巨源绝交书》。

  【在文中,他不仅拒绝了推荐,更以“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淋漓尽致地阐述了自己追求自由、蔑视礼教、不堪拘束的个性,公开宣告与司马氏所推崇的虚伪“名教”决裂。】

  【这篇文章是他独立人格的宣言,也彻底激怒了当权者。】

  “唉,太可惜了!”

  “一曲广陵散,从此丝弦绝!”

  苏轼看到这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神色复杂地说道。

  嵇康接下来的故事,实在是太过揪心了,他竟有些不忍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