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十一页修心(一)-《地狱十八层:这里禁止说谎》

  第一页:不修心,自由意志杀不死自我。

  [自由意志【我想】,自我是我的常识。]

  [翻译过来就是:不修心,我的想法杀不死我的常识。]

  灵台二境第一页内容,倒是和一境有些类似。

  陈然只是停留了片刻,就翻看修心小册子的第二页。

  第二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陈然一怔。

  [我记得没错的话,这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内容。]

  [以前读《道德经》的时候这段内容,我就觉得是最难的。]

  [只因,这段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理解一:一个东西,你越想有就越没有,你越怕没有,你就越没有;你没有,它却有,你不怕没有,它反而不会没有。]

  [理解二:好人不好是好人;不好的人,想成为好人,却偏偏成为不了好人。]

  [理解三:明白天道,却大智若愚的人,从来不在乎,自己外在是不是有【德】;表面上是个天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似已经德道,但他们完全不理解什么是天道。]

  (注:理解三,德通得。)

  [理解四:我们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结果是变化的;我们应该重视内心而不是外在。]

  陈然随便一想,就想到四种不同的解释,而且貌似都对。

  [但,我的理解是……]

  [三个字:反人类!]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道德。]

  [为什么要提倡道德?]

  [一个有道德的人,你需要给他提倡道德吗?]

  [不需要!]

  [提倡道德,是对不道德的人提倡的;你没有道德,所以我才提醒你,要有道德。]

  [也就是说,道德是人类社会强加给你的,不是你自己的。]

  这里可能会有疑问,一个本来就道德的人,社会无法强加给他道德,又该怎么解释?

  那么,就要问,你本来就有道德的道德,是怎么来的?

  还是社会强加给你的,总不可能是天生的吧。

  [那么,我的常识,我的学识,我的认知,我的……]

  [都是后天的!]

  [也就是说,第二页是在提醒我们,斩去常识后的危险。]

  [即:失我!]

  [失我状态下,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不会。]

  [我是一张白纸!]

  推理到这,陈然不禁瞪大眼睛,这是认真的吗?

  简单来说,自我失我,会让玩家像婴儿一样,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

  [但不同的是,我现在的常识是适用于生前的世界;但我们重新构建的常识适用于地狱。]

  [有什么区别?]

  [坏人,在坏人的环境下,只能做坏人。]

  [我在地狱构建的常识,会让我更适应地狱。]

  [简单来说,我们来到地狱的玩家,都会有抵触心理,无法习惯地狱中的条条框框,毕竟我们习惯了阳间的【自由】。]

  [因此,来到地狱的玩家,都会谨小慎微,生怕触犯了什么。]

  [但,我若在地狱里重新构建我的常识,那么我不会再抵触地狱,会更加适应地狱的生活。]

  [就好比,你去别人家做客会感到拘束,但当你把别人的房子买下来,变成自己的,那么你就不会再有拘束。]

  [第二页也是在提醒我们,若要重新找回常识……]

  [得先找回地狱里的常识!]

  [从此以后,以地狱里的常识为主,阳间的常识为辅。]

  [那么,我们就会变得和在阳间一样轻松自如。]

  [没想到,第一刀斩的居然是【自我常识】。]

  陈然揉了揉眉心,灵台二境修心之法,第二页,就开始提醒玩家自我失我劫有多凶险。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没猜错的话,第三页应该告诉我们如何斩自我。]

  于是,他翻到第三页。

  第三页:我曾经,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果然!]

  陈然之前推理过灵台二境的修心之法,知道这里面,肯定有这种思想误区。

  [原话是:我曾经,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我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我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个很好理解。]

  [比如,诸葛亮,小时候我看电视剧,和课本上的内容,觉得诸葛亮真的太牛了。]

  [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知道了,诸葛亮没有草船借箭,没有摆空城计,就觉得,诸葛亮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有种女神滤镜破碎,恼羞成怒,从而变成诸葛亮的黑粉。]

  [但,当我们出生社会,懂得了很多道理,又真正了解过诸葛亮,会再次觉得他很牛,由黑转粉,重新敬仰他,崇拜他。]

  [再比如赵匡胤,伟人的诗把他捧得很高。]

  [但,最近些年,网络上对他的评价,都不怎么高。]

  [可,当你真正了解五代十国人均汉尼拔的惨状,你就会意识到在我们的历史中,能出现一个赵匡胤是整个文明的幸运。]

  [以上,就是对人,或者对事件的三个阶段。]

  [同理,对物体而言,也是有这么三个阶段。]

  [一根竹竿。]

  [如果它用来晾衣服,那么它就是晾衣杆。]

  [如果,在它前端,绑上带有鱼钩的鱼线,那么它是鱼竿。]

  [那么问题来了,当一根竹竿放在你面前,它是什么?]

  [是竹竿,是晾衣杆,还是鱼竿?这个谎言该怎么判定?]

  [是竹竿:不存在说谎,这是我们想当然的认知,毕竟常识告诉我们,它就是一根竹竿,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用于钓鱼就是鱼竿,用于晾衣服就是晾衣杆:看实际用途回答,也不存在说谎,那么竹竿就是钓鱼竿或晾衣杆,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但,归根结底,它只是一根竹竿,无论你将它用作什么,它依旧还是根竹竿。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简单来说,这三个境界,总结起来就是……]

  [第一个境界:我们不存在任何的自我思考能力,而是一种惯性思考,看到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别人怎么说,我们就跟着怎么说。]

  [第二个境界:我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我们不再人云亦云,我们不再想当然,我们会意识到我们的认知有局限性,这时候的我们会有一种空杯心态,即抛去固有的认知,那么,我们看到的山就不是山,水就不是水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种境界,不一定是不好,也不一定是好,比如上述人与物,在第二个境界,一个是让你拥有错误的想法,一个是让你发散思维。

  这就好比,一条陌生的小路是否有凶险,需要自己探索。

  [第三个境界:让我们的自我意识与实际情况结合,比如还是一根竹竿,它就是一根竹竿,但又不仅仅只是一根竹竿,我们需要晾衣服的时候,这根竹竿就是晾衣竿,我们需要钓鱼的时候这根竹竿就是鱼竿。]

  [这个时候,你和竹竿,都是自由的,你可以给它像人一样赋予各种属性,而非固定属性。]

  但,第三页的内容,只有第二个境界,也就是说,第二个境界是斩自我的关键。

  可问题是,第三页只是理论而已,没有实际操作。

  理论上,我可以撬动整个星球,但实际上该怎么操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