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石墨-《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宇文衍眸光凛凛。

  对着众臣又是一通大义输出。

  大佬们却是越听越惊,越听眼眸光芒越盛。

  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什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看似简朴的话语,却蕴含了极为高深的为君,为官之道。

  哪怕他们这种身居高位数十载的大员,也倍感言之深远!

  当真是天选之子!

  当真是中兴之君!

  当真是紫薇星转世啊!

  大佬们越想越兴奋。

  就像后世打工仔,跟对老板很重要。

  作为朝中官员,有个好皇帝何尝不是如此?

  宇文衍且不管自己的言论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但至少给这些中枢要员表明自己的立场。

  都说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就像后世有的老板喜欢牛仔裤,T恤配运动鞋。

  久而久之。

  这个公司的中高层就全都装扮成了这种风格。

  小皇帝也希望自己对百姓的态度,能够成为朝中官员竞相模仿的执政基调。

  最后。

  小皇帝要求他们去百姓手中购买更多的野菜窝头。

  给京城的官老爷们都尝尝。

  让这些养尊处优的大爷,体会一下什么叫人间疾苦?

  宇文衍甚至想着。

  等到朝局稳固,国家安定之后。

  一定要把这些官老爷丢到田间地头,去干上几个月的农活。

  与一众百姓同吃同住,好好改造一番。

  诸位大佬纷纷应承下来。

  接受了小皇帝的思想再教育后,告退返回各自岗位。

  ……

  宇文衍让宫女打来一盆冷水,洗了一把脸。

  坐在茶台前,好好地泡了一壶清茶。

  让自己稍显躁动的心绪平复下来。

  心中暗自告诫自己。

  不要操之过急,徐徐图之,走好每一步!

  “小言子,把这药方给狐狸送去,让他转告刘宝,大量收购这十八种药材。”

  “另外,还有焰硝和硫磺。”

  “最好能找到稳定的供货渠道,以后用量会很大……”

  喝了一会茶。

  小皇帝把孙思邈写给他的药酒配方交给墨言,轻声说了一句。

  “喏!”

  宇文衍这是想把火药给弄出来。

  他知道最强黑火药的精准比例。

  哪怕只能利用最原始的爆炸力,在冷兵器时代,也是核武一般的存在。

  若是能研制出几款火器来。

  两军对垒,不炸死也能把敌人吓个半死!

  不过。

  就算他知道最佳比例,想要火药在军事上发挥作用。

  也是要经过大量实验,才有可能实现的。

  但是,他已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了千余年的发展道路。

  研制成功后,那就是划时代的科技。

  墨言亲自给狐狸传达小皇帝口谕去了。

  宇文衍伏于案前,写写画画起来。

  毛笔用来写字作画,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绘图的话,就算用再细的毛笔也不太好画。

  而且,画错了还不好修改。

  他想到了郦道元《水经注》上,有这么一句话:

  洛水之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显然。

  那个时候的人,就发现了石墨可以用作来书写。

  石墨用来做毛笔书写的墨汁,效果不是很好。

  但它却是制作铅笔芯的原料。

  要是能做出铅笔来,用来绘图就好多了。

  等到墨言回来。

  宇文衍当即让他再跑一趟国子监。

  去找山川地理馆的人,问一下,洛水之侧的这座石墨山具体位置在哪?

  确定后,派人去取些石墨回来。

  这些研究山川地理的人才。

  在绘制2.0版“大周疆域图”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招募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这些人,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旅行家和冒险家。

  穿行于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之间。

  记录山川河流,人文历史,气候特征,特产矿藏等相关信息。

  另外,还能大概测算两地距离,山体高度等。

  宇文衍把他所知道的一些实用测距、测高的方法,全都教给了他们。

  狐狸的情报组织人员,也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相关内容。

  把收集到的各处地形、地势,河流,地名等内容,交给山川地理馆汇总。

  为绘制更为详尽的“大周疆域图”添砖加瓦。

  很快。

  墨言回宫禀报,果真有此石墨山。

  已经派人前往,采集石墨。

  “好啊,这下铅笔有着落了。”

  小皇帝开心地拍了拍手掌。

  “陛下,按您所说石墨也是一种黑色的石头,那和石炭有啥分别呢?”

  “当然有区别,你见过后就知道了。”

  宇文衍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总不能说石墨是单质碳,而煤是无定形碳吧!

  那就更加解释不清了。

  墨言没再追问,但心里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陛下以前也没见过石墨啊,怎么就知道这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宇文衍在殿内来回走动,脑子里想着事情。

  大周基本盘已经确立。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稳固,发展,解决周边势力的隐患。

  对于突厥和南陈,攘外还是安内?

  若是突厥沙钵略可汗想试试大周的刀锋,举兵南下。

  那肯定是没得说,揍他丫的没商量!

  南陈就在江南,也不会跑,迟个几年也不碍事。

  他是绝对不能容许,突厥染指中原,烧杀抢掠。

  “陛下,贺若将军的奏章!”

  小言子走到近前,轻声说道。

  贺若弼已经离京两月有余,也该有奏报回来了。

  小皇帝接过奏章。

  坐在茶台后的大师椅上,看了起来。

  “哈哈,太好了!”

  宇文衍看完,开心地大笑起来。

  贺若弼到达幽州后。

  拿着皇帝手谕,从阴寿手里调派了五千军士。

  加上阴寿之前留在辽东与高句丽周旋的三千人马。

  这就是贺若弼在营州的军事班底了。

  他让大部队押送相关物资,走燕山通道前往辽西龙城。

  他则带着百余人小队走辽西走廊,探一探这条傍海道。

  贺若弼回禀。

  一路上,确实多沼泽,水泡。

  一不小心,人马就陷进去,再也无法出来。

  若是砍伐长木,架设于沼泽边缘地带,再铺上木板,也能打造出一条通道来。

  不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既然此地确实还不能大规模行军,宇文衍也算是放下心来!

  当下只要设置一些哨所即可。

  以后。

  朝廷再慢慢去改造这个地方。

  最让小皇帝开心的是,辽西试种的水稻长势良好。

  虽然还没到最终丰收的时候,结果尚未可知。

  但至少说明这个时期,水稻确实可以在那块土地上生长。

  稻苗能够长得好,结穗的机会就越大!

  这是个好的开端。

  除了开荒垦田,发展人口,训练府兵,威慑高句丽。

  小皇帝还给了贺若弼另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