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殿试-《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六月十八。

  每年的县试,郡试如期进行。

  而且。

  天元十七年还是应试大年。

  同时举行第三次道试,第二次会试。

  最为重要的是。

  今年将进行首次殿试。

  参加殿试的,正是大周皇家学院的50名首届贡士生。

  以后。

  随着就读学院贡士生人数地增加。

  就不能全员参加殿试了。

  学院得事先进行选拔。

  所以说,首届贡士生也是幸运的。

  宇文衍制定的殿试分两场。

  策问和专业应试。

  策问则是由皇帝亲自提出治国理政方面的策题。

  或是从任命的十位考官上呈十道中选取一道。

  于太极殿设案,皇帝亲临。

  辰时中开考,至酉时。

  所有殿试考生都得进行策问应试。

  次日进行第二场。

  辰时开考,至午时,时长两个时辰。

  按照考生选取专业,散发试卷进行考试。

  比如,选了算术的,就考算术相关知识。

  试卷由算术馆成立的小组商议。

  当前。

  学院开办了算术,建筑,农学,机关术,造船,冶炼铸造,武备,天文地理,矿业,商贸十个专业。

  宇文衍如今需要的是技术方面的人才,而不是官员。

  因而,皇家学院的培养重心是技术优先。

  当然。

  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以后也是相关衙署官员人选。

  相当于后世所谓的储备干部。

  技术型人才年轻时在专业领域深耕沉淀。

  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做了官。

  因为懂技术,便能更好的掌控大局,把握方向。

  从而减少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

  ……

  今日。

  宇文衍只进行了半个时辰的晨练。

  洗漱后。

  在琴棋书画的服侍下,穿戴好繁复的朝服,头顶通天冠。

  辰时。

  也就是早上七点。

  太极殿。

  三省六部大佬,以及礼部考官,还有御史台察院的五名监察御史悉数在场。

  五十名应考贡士经过点名,核对身份后进殿。

  众人神情不一。

  有人紧张不安。

  有人兴奋不已。

  也有人一脸平静,云淡风轻。

  “臣等参见陛下!”

  “学生觐见吾皇!”

  “免礼!”

  宇文衍居高临下,扫视殿下,右手轻抬。

  君臣见礼后。

  由首次殿试主考官礼部尚书高颎宣读殿试流程、纪律等。

  一众贡士考生张耳倾听,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到了殿试这个程度。

  只要不是傻子,都很清楚中榜后肯定前途一片光明。

  从此。

  所有官学学子,都能明确读书的出路。

  宇文衍自下而上推行的“科举取仕”就此显露尊容。

  辰时中。

  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响起。

  大周皇帝亲自破开封装策题木箱的封条、封泥。

  由散卷官分发至每位考生案桌之上。

  贡士考生怀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迫不及待看向策题。

  只见三尺见方的宣纸上赫然写着:

  论王化远播与商贸兴衰之要!

  朕闻:

  华夏帝王,守中土而御八荒,或扬威以定边,或怀柔以通贾。

  始皇老祖灭六国,征南越,一统神州。

  汉击匈奴,收河西,征大漠,从此漠南无王庭。

  自强汉凿空西域,丝路驼铃不绝。

  然。

  兵戎所至,民财易竭。

  商旅所行,利权难均。

  二者孰为根本,孰为权宜,或皆重尔?

  试析其理!

  当朝皇帝开疆拓土,发展商贸的决心满朝皆知。

  策题契合当下朝廷对外之策,指向性极其明确。

  考生见后有人欢喜,有人蹙眉,有人轻叹。

  考场众生相和后世如出一辙。

  宇文衍嘿嘿一笑。

  想想后世学子,为了谋出路,千万人勇闯高考独木桥。

  榜上有名,欣喜若狂者有之。

  名落孙山,垂头丧气者亦有之。

  为了进入头部院校深造,日夜苦读,挤破脑袋。

  何其壮烈!

  殿内一片肃静。

  考生审题思考后,有人开始落笔作答。

  整场策问考试,有半天时间。

  每位考生的案桌上配备了茶水和点心。

  宇文衍凝望殿下五十名青春洋溢的面孔。

  不禁嘴角上扬。

  这是他在传统精英教育之外,培养出来的学子。

  大多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寒门,自耕农出身。

  等到越来越多“科举取仕”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

  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世家贵族对“国家治理人才”的垄断就会不攻自破了。

  如此一来。

  他们就丧失了“绑架”皇权的最大倚仗。

  另外,随着商贸的日益繁盛。

  朝廷财政收入摆脱了百分百依赖土地的局势。

  拥有大量土地私产的世家贵族,亦不能在经济上威胁朝廷。

  双管齐下。

  相当于一下子把他们的功力削弱了五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朝廷从“治国”、“养家”的两大束缚中解脱出来。

  贵族世家的威胁就成了没牙的纸老虎。

  届时。

  他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皇帝宰割。

  当然。

  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把世家大族完全消灭掉。

  宇文衍也希望是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细微变化中。

  逐步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宇文衍神游物外,想了很多,想得很远。

  回过神来一看,才过去一炷香的时间。

  起身来到殿下。

  走到一众作答考生中逛了一圈。

  不得不说。

  能考上贡士,进入皇家学院的学子。

  全都写了一手好字。

  放在后世,妥妥的上佳书法作品。

  考试书写须用正体楷书。

  字要方正,光圆,乌黑,体大。

  看到考生全都专注答卷。

  宇文衍和主考官高颎交待了几句,便先行离开了太极殿。

  三省六部大佬也返回内阁和六部都堂。

  ……

  翌日。

  第二场殿试正常进行。

  每场殿试结束后。

  会第一时间进行糊名弥封。

  这是防止阅卷舞弊的有效措施。

  阅卷前。

  试卷由收卷官,掌卷官,封弥官收存。

  第三日。

  收卷官将滕抄后的试卷分发给读卷大臣。

  读卷大臣聚于一室,每人一桌。

  轮流传阅,进行评定。

  各加“○”、“△”、“\”、“1”、“×”五种记号,以示优劣等级。

  得“○”最多者为佳卷。

  读卷完毕。

  选得“○”最多的十卷进呈皇帝。

  首次殿试。

  皇帝任命的读卷大臣是三省六部大佬。

  分别是阁臣宇文招,于翼,宇文贤。

  六部尚书宇文贞,苏威,高颎,韩擒虎,宇文椿。

  专业试卷则由读卷大臣和算术馆,农学馆这些出卷小组一同评阅。

  ……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