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又见纳土归朝-《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同时。

  经受华夏礼仪教化的洗礼。

  各族思想逐渐开化,衣食住行多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特别是东突厥。

  贸易使得草原牧民不再看天吃肉。

  哪怕遇上水草不美,牲畜不旺的年成,也能保证衣食无忧。

  也正因如此。

  在朝廷的大力宣扬下,草原佛道兴盛,新的信仰之力蒸蒸日上。

  燕然山和狼居胥山上的佛寺、道观,成了突厥人的供奉之所。

  在草原上流传的佛、道教义中。

  银月狼王被赋予了“护道天尊”,“护教佛陀”的尊号。

  视狼神为先祖的突厥人顿觉与有荣焉。

  认同之心更加深入灵魂。

  曾经的北方大患,在宇文衍的计划中逐渐消弭。

  当然。

  这样的现状需要长久保持下去,才可能永绝后患。

  至少得维持数十上百年,甚至更久。

  否则。

  一旦中原势弱,或是再次分崩离析。

  隐于暗处的魑魅魍魉,跳梁小丑就会出来搞事情。

  尚未完全融入华夏文化的草原势力。

  就很可能重新走到对立面,人为撕裂成为彼此对立的族群。

  各国献上国书和进贡礼单。

  使者们笑容满脸,神态轻松,纷纷和殿中朝臣拱手致意。

  被天朝君臣视为“自己人”的感觉。

  让他们心生浓浓的自豪与骄傲。

  宇文衍点头。

  面露和煦的笑容。

  随后。

  进殿的是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国。

  在长孙晟率领的大周使团干真腊,灭皮宗,炮轰干陀利国后。

  干陀利这个“南洋霸主”名存实亡。

  朝廷扶持傀儡新王,设立金洲郡。

  实际上,已经把整个苏门腊岛纳入华夏版图。

  中南半岛上的真腊国,堂明国,罗涡国等。

  以及南洋盘盘国,狼牙修国,赤土国,渤泥国和一众岛屿部落势力。

  纷纷上书归附大周朝廷,成为附属国。

  若按传统羁縻之策。

  中南半岛大部和所有南洋诸岛,名义上已经归于中原王朝。

  但在宇文衍看来。

  附属国,依然是一个国。

  只要不是朝廷直接管辖,那就不能算是华夏之地。

  附属势力使者进殿后。

  象雄,苏毗二部,西域河中地区的昭武九国及一众城邦。

  还有西突厥,波斯等国派遣的使者被宣召。

  在此之前。

  这些国家和部落势力,和大周建立了商贸往来。

  彼此互设使馆,保持官方层面的沟通。

  频繁的使团互访,加深了沟通与联系。

  使者献上国书和贡单后。

  宇文衍眉开眼笑,激情高昂:

  “朕绍天命,统御四极八荒。”

  “昔炎黄画野分州,尧舜协和万邦。”

  “自禹铸鼎而定九州,周公制礼而明华夷,圣人之道,无分畛域。”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皆以至诚感天动地也!”

  “朕承祖先之基业,继圣贤之高德,视万邦如赤子,岂独私中土乎?”

  大周天子居高临下,中气十足,威严之音响彻大殿。

  进贡使者,都是精通中原官话的翘楚。

  无需通译亦能理解皇帝所言之意。

  仰望万邦共尊的“天帝”,周身仿佛绽放万丈光芒。

  眸眼中满是崇拜、敬畏之色。

  皇帝负手而立,继续说道:

  “今观诸邦来朝,或献金银玳瑁明珠,或奉玉石象牙犀角。”

  “朕所珍者,非在方物之珍,而在向化之心。”

  “无论华夷,皆吾黎庶。”

  “但能倾心向化,愿沐王风者,皆可入我华夏之族,同享太平盛世之福。”

  宇文衍说到这里。

  一众附属国使者满面春风,心生欣喜。

  西突厥,昭武九国,波斯等国邦使者却是面露几分尴尬。

  他们远离中土,对中原王朝也只看重商贸之利。

  皇帝将使者们的微表情尽收眼底,话锋一转:

  “昔者林邑、吐谷浑恃远而骄,百济背德而逆,倭奴僭号而妄。”

  “朕以王师雷霆电扫,使流沙之外尽偃旌旗,沧海之东咸归华土。”

  “逆邦万民纳为子民,共承斯文,以臻太和之治!”

  “朕愿四海之内,童叟皆诵《诗》、《书》,市井尽闻雅乐。”

  “则天命永固,王道昌明,岂不懿欤?”

  ……

  高高在上的华夏天子侃侃而谈。

  话里话外。

  皆称天下诸邦黎庶为华夏子民。

  颇有几分“话已说到这,就看尔等识不识时务”的意味。

  随后。

  皇帝又对东北四部出兵高句丽,东突厥出兵吐谷浑。

  以及此次新罗举全国军力参与对百济、倭国之战。

  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赞扬。

  并且,把他们得到的好处公之于众。

  宇文衍的意思很明显。

  就是告诉诸邦万国,跟着大周有肉吃。

  但是,也不能只吃肉不做事。

  “天帝一统六合,吾等拜服!”

  东突厥,新罗,契丹,库莫奚,靺鞨,室韦的使者听到皇帝点名表扬。

  心中大喜,当即拱手高呼,躬身长拜。

  其他附属见状,全都有样学样,口呼“天帝圣明”!

  西突厥,昭武九国,波斯的使者也只能跟着拱手。

  “免礼!”

  “平身!”

  宇文衍右手轻抬,畅怀大笑。

  而后目光看向鸿胪寺卿长孙晟。

  长孙晟心领神会,当即给身旁的象雄王和苏毗王使了个眼色。

  “高原象雄首领参见大周皇帝陛下!”

  “边野苏毗部落主参见大周皇帝陛下!”

  两人操着一口生硬的官话向皇帝见礼。

  象雄王五十岁上下,脸上的高原红一看就知乃久居高原所致。

  苏毗王却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妙龄女子。

  苏毗部的首领都是由女人担任。

  有大王和小王。

  大王为拥有实权的统治者,小王则是接班人。

  两人见礼后。

  当即呈上早已准备好的奏疏。

  墨言下阶接了过去,呈到皇帝御案。

  宇文衍点头示意。

  墨言展开奏疏,高声诵读:

  “象雄,古羌后裔,华夏旁支,本是同源。”

  “久居西陲苦寒,步屡维艰,却也生生不息,传承万代。”

  “昔日部族羸弱,久受吐谷浑欺凌之辱。”

  “今有天帝临世,德洒九天,泽被四海,体恤万民,正本清源……”

  “王师威扫祸邦,还部族朗朗乾坤。”

  “吾以本部首领之身,沐华夏正朔之光,享天帝恩泽之赐。”

  “愿率象雄族人追根溯源,纳土归朝,还于祖庭……”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