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上午,九点多!
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的分组讨论交流会正式开始。
这才是这场大会交流的形式,等到交流过后再开个总结大会基本上就结束了。
谢星远带着丁齐南坐在分会场的会议室内,他们俩的旁边坐着另外几位同样来自华夏的国医大师,另外还有就是其他华裔医者了。
基本上整个亚裔医者都被安排在了这个分会场内交流。
自然也包括了倭国和棒子国了。
丁齐南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山本梅库子,不禁轻声对着谢星远说道:
“谢叔,我看倭国的这位三本教授对我们的意见好像挺大的啊,从进门开始就一直在瞪着咱们。”
谢星远连眼皮都懒得抬,淡淡的开口道:
“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不必理会!”
如果是西方几个科技发达国家的医者教授在场,或许谢星远还会给他们一点面子。
毕竟抛开资本不说,西医也是一项不弱的医学。
不管从无菌操作还是疫苗研发等等来说。
西医的可用之地并不比中医要差,只不过被资本当成敛财的工具后,西医的味道就变了。
很快,分组讨论交流便开始了。
这一次交流的议题主要是关于“植物类草药质量的控制和发展”。
然而。
华夏作为中草药种植大国,合格的中草药基本上都出口给了倭国、棒子国等并不懂中医的国家,这也是造成国内合格中草药缺失的原因之一。
交流会刚一开始。
山本梅库子便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道:
“主持人,各位同仁.....”
说着,山本梅库子调整了一下自己眼前的话筒,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但眼神中的锐利却掩藏不住。
“关于植物类草药的质量标准化,我认为汉方医学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我们与诺华制药的合作项目,就是对葛根汤进行深度开发,通过精准的成分控制和质量标准,已经进入了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这证明了传统古方完全可以符合现代药品的严苛要求.....”
旁边坐着的棒子国代表金在勇立刻点头附和,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道:
“没错,标准化和科学化是传统医学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我们韩医也在积极推进韩药材的GAP种植和成分标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这两人一唱一和的将标准化与科学化绑定,试图占据话语的制高点。
山本说完,目光便带着一丝挑衅地看向了谢星远这边。
随着他们两人的发表结束后,现场不禁一阵议论纷纷。
丁齐南的眉头微微一挑,转头同谢星远对视了一眼,似乎好像有话要说一般。
谢星远笑着冲他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其不要急着站起来表态,毕竟现场的华夏医者可不仅仅只有他们两个人。
果然,下一刻。
华夏官方代表沈中书缓缓地站起身来。
这位沈中书不仅是中医药协会的副会长,更是国内的中医大师之一。
其在中医推拿方面的造诣堪称一绝。
只见其站起身来扶了扶面前的话筒,随后用流利的英语开口道:
“山本教授,金教授,对于草药质量的标准化和可控化,我们华夏方面同样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中药材GAP种植规范和等级标准体系。”
“我们赞同在保证药材道地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和发展.....”
他先肯定了对方观点中的合理部分,展现了泱泱大国的气度。
随即,沈中书的话锋一转道: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药材的标准化仅仅是中医药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中医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指导着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证候,将不同的药材进行精准的配伍,形成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只强调药材的标准化而忽略了中医理论对临床应用的指导,甚至试图用单一的‘标准化’药方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复杂疾病,这无疑是片面的,也是危险的。”
“这并非中医药国际化的正确路径,反而可能扼杀其最核心的生命力....”
沈中书的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既回应了对方的发言,又捍卫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地位。
等到沈中书的发言结束后。
另一位来自华夏岭南地区的著名老中医李济仁,当即便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中医药的标准化这一点老夫是非常赞同的,但是你们所说的标准化只占很小的规模,事实上全球中医药种植规模的四分之三都在我华夏。”
“从你们所说的数据上来看,不管是你们倭国还是棒子国,大部分的中草药都依靠从我国进口来维持。”
“尤其是在全球大健康和天然回归的潮流推动下,我国的中草药以及中草药饮片出口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吨.....”
李济仁的口音很重,带着典型的广府腔调。
好在现场有翻译进行同声传译,不然的话就他这口音,在场的除了华夏人以外,就没有人能够听懂他说了什么。
谢星远坐在位置上岿然不动,只是默默地看着现场的交流喝着茶,而后给了丁齐南一个眼色。
瞧见没有,就这种交流会都不用我们出手,自有晚辈会出手应对。
以谢星远的年纪来说。
李济仁等人当他的晚辈都还有点不够格!
当然了,同为华夏中医传承,他也不至于跟人家计较辈分的事情。
丁齐南接收到谢星远的眼神心领神会的笑了笑,随后端起茶杯喝了起来,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山本梅库子在被沈、李二人接连反驳后,脸色青白交错,显然不甘心就此落败。
他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再次说道:
“我承认你们华夏以前的中医理论确实很厉害,但是时代变了,现在的中医理论终究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数据来证明其可靠性。”
“尤其是在危急重症面前,例如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面前,过去的那套‘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的理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难道还能替代手术和重症监护吗?”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且险恶,他刻意选取了现代医学优势明显的急危重症领域,试图将华夏中医逼入“无用武之地”。
然而他却忘了。
倭国的汉医也是根据中医理论来的。
这特么等于是当孙子的在否认爷爷的血统了?
......................................
上午,九点多!
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的分组讨论交流会正式开始。
这才是这场大会交流的形式,等到交流过后再开个总结大会基本上就结束了。
谢星远带着丁齐南坐在分会场的会议室内,他们俩的旁边坐着另外几位同样来自华夏的国医大师,另外还有就是其他华裔医者了。
基本上整个亚裔医者都被安排在了这个分会场内交流。
自然也包括了倭国和棒子国了。
丁齐南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山本梅库子,不禁轻声对着谢星远说道:
“谢叔,我看倭国的这位三本教授对我们的意见好像挺大的啊,从进门开始就一直在瞪着咱们。”
谢星远连眼皮都懒得抬,淡淡的开口道:
“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不必理会!”
如果是西方几个科技发达国家的医者教授在场,或许谢星远还会给他们一点面子。
毕竟抛开资本不说,西医也是一项不弱的医学。
不管从无菌操作还是疫苗研发等等来说。
西医的可用之地并不比中医要差,只不过被资本当成敛财的工具后,西医的味道就变了。
很快,分组讨论交流便开始了。
这一次交流的议题主要是关于“植物类草药质量的控制和发展”。
然而。
华夏作为中草药种植大国,合格的中草药基本上都出口给了倭国、棒子国等并不懂中医的国家,这也是造成国内合格中草药缺失的原因之一。
交流会刚一开始。
山本梅库子便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来道:
“主持人,各位同仁.....”
说着,山本梅库子调整了一下自己眼前的话筒,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但眼神中的锐利却掩藏不住。
“关于植物类草药的质量标准化,我认为汉方医学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我们与诺华制药的合作项目,就是对葛根汤进行深度开发,通过精准的成分控制和质量标准,已经进入了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这证明了传统古方完全可以符合现代药品的严苛要求.....”
旁边坐着的棒子国代表金在勇立刻点头附和,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道:
“没错,标准化和科学化是传统医学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我们韩医也在积极推进韩药材的GAP种植和成分标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这两人一唱一和的将标准化与科学化绑定,试图占据话语的制高点。
山本说完,目光便带着一丝挑衅地看向了谢星远这边。
随着他们两人的发表结束后,现场不禁一阵议论纷纷。
丁齐南的眉头微微一挑,转头同谢星远对视了一眼,似乎好像有话要说一般。
谢星远笑着冲他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其不要急着站起来表态,毕竟现场的华夏医者可不仅仅只有他们两个人。
果然,下一刻。
华夏官方代表沈中书缓缓地站起身来。
这位沈中书不仅是中医药协会的副会长,更是国内的中医大师之一。
其在中医推拿方面的造诣堪称一绝。
只见其站起身来扶了扶面前的话筒,随后用流利的英语开口道:
“山本教授,金教授,对于草药质量的标准化和可控化,我们华夏方面同样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中药材GAP种植规范和等级标准体系。”
“我们赞同在保证药材道地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和发展.....”
他先肯定了对方观点中的合理部分,展现了泱泱大国的气度。
随即,沈中书的话锋一转道: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药材的标准化仅仅是中医药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中医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指导着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证候,将不同的药材进行精准的配伍,形成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只强调药材的标准化而忽略了中医理论对临床应用的指导,甚至试图用单一的‘标准化’药方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复杂疾病,这无疑是片面的,也是危险的。”
“这并非中医药国际化的正确路径,反而可能扼杀其最核心的生命力....”
沈中书的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既回应了对方的发言,又捍卫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地位。
等到沈中书的发言结束后。
另一位来自华夏岭南地区的著名老中医李济仁,当即便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中医药的标准化这一点老夫是非常赞同的,但是你们所说的标准化只占很小的规模,事实上全球中医药种植规模的四分之三都在我华夏。”
“从你们所说的数据上来看,不管是你们倭国还是棒子国,大部分的中草药都依靠从我国进口来维持。”
“尤其是在全球大健康和天然回归的潮流推动下,我国的中草药以及中草药饮片出口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吨.....”
李济仁的口音很重,带着典型的广府腔调。
好在现场有翻译进行同声传译,不然的话就他这口音,在场的除了华夏人以外,就没有人能够听懂他说了什么。
谢星远坐在位置上岿然不动,只是默默地看着现场的交流喝着茶,而后给了丁齐南一个眼色。
瞧见没有,就这种交流会都不用我们出手,自有晚辈会出手应对。
以谢星远的年纪来说。
李济仁等人当他的晚辈都还有点不够格!
当然了,同为华夏中医传承,他也不至于跟人家计较辈分的事情。
丁齐南接收到谢星远的眼神心领神会的笑了笑,随后端起茶杯喝了起来,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山本梅库子在被沈、李二人接连反驳后,脸色青白交错,显然不甘心就此落败。
他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再次说道:
“我承认你们华夏以前的中医理论确实很厉害,但是时代变了,现在的中医理论终究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数据来证明其可靠性。”
“尤其是在危急重症面前,例如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面前,过去的那套‘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的理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难道还能替代手术和重症监护吗?”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且险恶,他刻意选取了现代医学优势明显的急危重症领域,试图将华夏中医逼入“无用武之地”。
然而他却忘了。
倭国的汉医也是根据中医理论来的。
这特么等于是当孙子的在否认爷爷的血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