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是李太师来了!-《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从西安府回应天的官道上。

  关着李暄的囚车晃动着前行,‘嘎吱嘎吱’的响。

  几名锦衣卫各自骑着马,在前方开路。

  路上的商人,赶路的一些差役看见这架势,赶紧就把脸偏到了其他地方,不敢多看一眼。

  锦衣卫亲自押送的犯人!

  最低最低!

  也得是正三品往上的朝廷重臣!

  这种热闹,多看一眼就会爆炸!

  ‘嘎吱嘎吱。’

  车马行进到一处偏僻的地方时,李暄无聊了,换了个姿势躺。

  押送他的锦衣卫以为他是不舒服,笑着解释:“太师,弟兄们这也是实在没办法,来前儿皇上说了,必须把您装囚车里押回去。”

  “您再忍忍,马上到应天了,要不等会儿到了驿站,放您下来散散步?”

  听见锦衣卫这么说,李暄扬了扬手说道:“没事儿,就是无聊,坐着不舒服,你们不用紧张。”

  几名锦衣卫被他这话说的,面面相觑看了看彼此,神情复杂。

  被抓了,还反过来劝锦衣卫别紧张的,满朝也就是李太师这么一位了!

  正这时,几名锦衣卫又听见李暄问。

  “诶,你们之前宣旨时候说的,是真的啊?老朱他...皇上他真气的龙颜大怒?”

  一名锦衣卫回过头来回答:“多新鲜呐,太师!您这回在西安可是杀了个人头滚滚,连个正三品的封疆都没请旨就给宰了,这是把天都要掀过来了!”

  “我们弟兄哪敢拿这事儿骗您,皇上真动怒了!”

  “雷霆大怒!当时一个劲儿的骂您!”

  “说句实在话,就是当初抓胡惟庸的时候,我们弟兄都没见皇上发过这么大的火!”

  锦衣卫说着,浑然没有注意到,李暄听的越来越高兴,嘴角上扬,一副难绷的开心嘴脸。

  “那皇上现在肯定特想见我!”

  李暄说话,回应天的心思也愈发的急切了,看向锦衣卫吩咐:

  “那等会儿下个驿站就别停了,别让皇上等急了,咱们赶紧!别耽搁了!”

  话音落下,又推了推赶囚车的锦衣卫叮嘱:“哥们儿,劳烦你鞭子抽快点,咱们得赶紧回应天!”

  囚车队伍的氛围,此时陷入极度的诡异。

  几名锦衣卫感觉很别扭,看李暄这急火火的表现,好像被押送回去问罪的,不是他!

  倒好像是自己这几个锦衣卫!

  ...

  一日后!

  应天!

  十几匹被锦衣卫骑着的高头大马,突然从应天府正阳门疾驰而入。

  “铛!铛!!”

  伴随着还有戒严的锣鼓宏音传遍整条大街。

  待这些高头大马鱼贯奔向洪武门后。

  ‘哒哒哒’纷乱的脚步声响起。

  负责应天府治安,兵马指挥司的禁卫结队出现了。

  “都收了!收了!”

  “立刻收了!退散!”

  “躲开!全部回去!”

  驱赶还在街道上的百姓,商贩,给从正阳门到洪武门之间的道路肃清了干净。

  应天的正阳门,属于洪武时期应天十三门之一,是皇城的正南门,通往皇宫紫禁的主干道,闲暇时对所有人开放。

  只是当遇到皇上出巡,或者正二品以上的朝廷重臣出入时,才会戒严。

  如今兵马指挥司的禁卫们持着长枪,仪容冷峻,封锁了整条街道。

  按规制,这就是朝廷在外,最起码是一省封疆级别的朝廷重臣到了。

  “这么大阵仗?”

  “谁啊?”

  被封锁在外的百姓,踮着脚往正阳门黑洞洞的城门里看。

  ‘嘎吱,嘎吱。’

  ‘哒哒哒。’

  很快,几匹更为俊逸的大马便出现,骑在上面的,是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

  引着后方的囚车,从城门里出来。

  当离得近了,看清囚车里的人时。

  围观的百姓们,瞳孔顷刻就缩成了针尖儿!

  他们心脏狂跳,满脸的震惊!

  “仙鹤,正一品的朝廷大员!?”

  ...

  “到了到了!”

  蓝玉的国公府这。

  李景隆大踏步的闯进正厅,指着外面,声音急迫。

  “来了!”

  听到他的话,满正厅的淮西勋贵们,以及正位上的蓝玉,噌的一声全站了起来。

  紧张蔓延了满脸。

  齐声问李景隆:“来了!?”

  李景隆神色更严肃,眯着眼点点头:“来了!”

  再次得到确认后,满堂的淮西勋贵齐齐看向蓝玉,等着他的反应。

  蓝玉默了几息,啪的一拍桌子:“进宫!”

  ...

  朱棣的王府这。

  “来了!”

  姚广孝急步从外面进来,冲着太师椅上端坐,闭目养神的朱棣通知。

  朱棣的眼睛倏的睁开!

  精光酝酿其中。

  “终于来了,进宫!”

  ...

  东宫里。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还有朱允炆,四人全在。

  但是满东宫却鸦雀无声,四人一言不发,都在等着。

  这样紧张的氛围,连站在一边伺候的宫女,都不敢多有什么动作。

  “殿下!人到了!”

  东宫里的静默,忽然被一个小太监急促的声音打破。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个人立刻看向了朱允炆,虽然还是一言不发,但眼神里的渴望却呼之欲出。

  朱允炆嘴角慢慢上扬,看向殿外:“这次!必须要斩了这厮!”

  ...

  半晌。

  奉天殿上。

  被朱元璋临时召来的百官文武都到了,分列两边。

  即便现在最上面那把金色的龙椅还空着。

  但臣子们依然是大气儿都不敢喘,手上捧着笏板,眼观鼻鼻观心。

  李暄在西安府杀了个人头滚滚,几乎将天都给掀了的事,他们已经知道了。

  也知道这场朝议,就是针对已经回到应天的李暄准备的。

  看看吧,这就是伺候皇上的难处。

  前脚还是无以复加的荣宠,加封太师太傅,一人肩挑三公之二,总宪都察院,地位超然!

  红的发紫!

  然而后脚,也就回个乡的功夫,就被锦衣卫火速押送回应天,等候发落。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太师到!!”

  忽然,殿外传来太监的唱班。

  属于百官的目光,一道道立马全跟着挪了过去。

  李暄出现了,在奉天大殿的殿门正中。

  没有锦衣卫押,也没有换囚服。

  依然是穿着象征正一品文臣的仙鹤朝服,配玉带,蹬黑缎朝靴,容貌神采飞逸。

  “参见太师!”

  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们,照样见礼。

  朱允炆看见,也跟着就要举手,想打个招呼。

  但却看到黄子澄朝他使了个眼色,摇摇头:“殿下,现在他是阶下囚,不必给他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