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草稿-《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

  (续)

  胡新芳推开房门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窗台上摆着的那盆“月月红”——花瓣舒展着,艳红得像一团小火苗,叶片上还沾着细密的水珠,显然是刚浇过水。她愣了愣,这盆花是她年轻时最喜欢的品种,当年跟着谢德辉随军,行李里都不忘带着它的花籽,后来辗转搬家,花籽丢了,这念想也便压在了心底,没想到他竟还记得。

  目光往下移,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红布包,解开来看,里面是一叠叠洗得平整的旧照片。最上面一张是她二十岁出头的样子,扎着两条麻花辫,站在槐树下笑,身后是穿着军装的谢德辉,眉眼间满是青涩。翻下去,有孩子们小时候的百日照,有谢长晏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的模样,还有去年全家在院子里拍的全家福。照片边缘有些微微泛白,却被保存得没有一点折痕。

  “这些照片,我找了老战友帮忙,把以前模糊的都重新翻印了。”谢德辉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里还拿着一块叠得整齐的蓝布,“你之前总说,家里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现在好了,想看看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瞧瞧。”

  胡新芳捏着照片的手指微微发颤,眼眶有些发热。她转头看向谢德辉,见他手里的蓝布展开,竟是一件新做的斜襟棉袄,针脚细密,布料是她去年在集市上看中却没舍得买的灯芯绒。“你怎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当当,那些积压多年的委屈,好像在这一刻松动了些。

  “知道你冬天总怕冷,前阵子找隔壁张婶学的裁剪,做得不好,你别嫌弃。”谢德辉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电影票是后天下午的,要是你想去,咱们看完电影,再去街口那家馄饨铺吃碗热馄饨,你以前总说他们家的汤鲜。”

  胡新芳没说话,只是拿起棉袄往身上比了比,大小刚刚好。她走到窗边,给那盆月月红又浇了点水,轻声道:“馄饨要加两勺辣油。”

  谢德辉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忙不迭地应道:“加,加两勺,再多给你加个荷包蛋!”

  另一边,谢长晏一家已经抵达研究院。车子停在一栋红砖墙小楼前,楼前栽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叶子在夜色里沙沙作响。研究院的管理员王伯早已在门口等候,手里还提着一个暖水瓶:“谢教授,鱼小姐,孩子们一路辛苦了,我把房间都收拾好了,暖气也提前开了,暖和得很。”

  谢昀庭从车上下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小手紧紧拉着鱼灼音的衣角:“妈妈,这里就是研究院吗?有好多书吗?”

  “是啊,这里有很多很多书,还有很多有趣的实验设备,等明天妈妈带你去实验室看看好不好?”鱼灼音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

  谢今禧则被楼前花坛里的小彩灯吸引了,挣脱谢长晏的手就往前跑,嘴里嚷嚷着:“哇,好多小灯灯,像星星一样!”

  谢长晏连忙跟上,生怕她摔着:“慢点跑,别撞到花坛边。”

  一行人走进房间,里面是两室一厅的格局,客厅里摆着一张实木桌子和几把椅子,墙角放着一个老式衣柜,虽然简单,却收拾得一尘不染。王伯把暖水瓶放在桌上:“谢教授,房间里的被子都是新晒过的,有什么需要的,随时叫我就行。我就住在隔壁楼,晚上有事儿也能找我。”

  “麻烦王伯了,这么晚还让您等着。”鱼灼音客气地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你们能来研究院,是我们的福气。”王伯笑着摆摆手,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才转身离开。

  谢长晏把行李搬进房间,鱼灼音则开始给两个孩子洗漱。谢今禧坐在小板凳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问道:“妈妈,我们在这里住,能天天看到爸爸吗?爸爸会不会像在家里一样,晚上给我们讲故事呀?”

  “会的,爸爸在这里也要工作,但每天都会陪我们吃饭、讲故事。”鱼灼音拿起毛巾,轻轻擦着她的脸,“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小朋友,明天爸爸会带你们认识新伙伴,好不好?”

  “有小朋友呀?那他们会喜欢我的粉色石头吗?”谢今禧眼睛一亮,又想起自己放在家里的石头,有些遗憾地说,“早知道就把石头带来了,我想给小朋友看看我的宝石。”

  “等周末我们回家,就能看到石头了,到时候你可以带一块过来,跟小朋友分享。”鱼灼音安慰道。

  洗漱完,谢长晏已经把孩子们的小床铺好了。谢昀庭抱着自己的小恐龙玩偶,乖乖地躺进被子里,谢今禧却磨磨蹭蹭的,拉着谢长晏的手不肯放:“爸爸,你还没给我们讲故事呢。”

  谢长晏无奈地笑了笑,坐在床边,拿起一本《睡前故事》,轻声读了起来。故事里讲的是一只小松鼠找松果的经历,谢今禧听着听着,眼睛就慢慢闭上了,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谢昀庭则听得很认真,直到故事结束,才小声问道:“爸爸,小松鼠最后找到松果了吗?它会不会冻着呀?”

  “找到了,它还把松果分给了其他小动物,大家一起过冬,就不会冻着了。”谢长晏摸了摸他的头,“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等两个孩子都睡熟了,谢长晏和鱼灼音才回到自己的房间。鱼灼音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的月光,轻声道:“爸妈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尤其是妈,之前总对爸冷冷的,今天看爸的眼神,柔和了不少。”

  “爸心里一直惦记着妈,就是嘴笨,不会表达。”谢长晏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这次我们出来住,也给他们留了些空间,或许他们能好好聊聊,解开心里的结。”

  鱼灼音点点头,又想起白天在河边看到的那些石头,眉头微微皱起:“今天今禧捡的那些石头,我看着不像是普通石头,硬度比水晶还高,而且在阳光下会泛着淡淡的光泽,说不定是某种稀有矿石。明天我想去实验室检测一下,看看具体是什么成分。”

  “好,明天我带你去实验室,正好也让你看看我们最近在做的项目。”谢长晏应道,“不过你也别太累了,照顾两个孩子已经够辛苦了,工作上的事,慢慢来。”

  “我知道,放心吧。”鱼灼音靠在他肩上,心里满是安稳。

  第二天一早,谢长晏先带着两个孩子去研究院的食堂吃早饭。食堂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大多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家属。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女人看到他们,笑着走了过来:“这位就是谢教授吧?我是李工,负责实验室的设备维护,这两个孩子就是今禧和昀庭吧?真可爱。”

  “李阿姨好。”谢昀庭礼貌地打招呼,谢今禧则躲在谢长晏身后,偷偷打量着李工。

  “别害羞呀,阿姨这里有糖。”李工从口袋里掏出两颗水果糖,递给两个孩子,“等会儿吃完饭,阿姨带你们去看小仓鼠,实验室后面的院子里养了好几只呢。”

  谢今禧一听有小仓鼠,眼睛立马亮了,接过糖,小声说了句“谢谢李阿姨”。

  吃过早饭,谢长晏把两个孩子交给研究院的保育员,便带着鱼灼音去了实验室。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精密的仪器,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正在忙碌着。看到谢长晏进来,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打招呼道:“谢教授好!”

  “这位是我妻子鱼灼音,今天带她来看看,顺便检测一些样本。”谢长晏介绍道。

  “鱼小姐好!”众人热情地回应。

  鱼灼音拿出从河边带回来的一小块石头样本,交给负责检测的小陈:“麻烦你帮我检测一下这块石头的成分,尤其是硬度和微量元素。”

  “好的鱼小姐,您稍等,大概半个小时就能出结果。”小陈接过样本,熟练地操作起仪器。

  谢长晏则带着鱼灼音参观实验室,一边走一边介绍:“我们现在主要在做新型材料的研发,这种材料比传统材料更轻便,硬度也更高,未来可能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你看这个设备,就是用来模拟极端环境,测试材料性能的。”

  鱼灼音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谢长晏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两人讨论得投入,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小陈拿着检测报告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惊讶的表情:“谢教授,鱼小姐,检测结果出来了,这块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纯度高达98%,而且含有少量的蓝宝石成分,硬度达到了莫氏9.2级,比普通水晶硬多了,是非常稀有的工业原料!”

  “碳化硅?”鱼灼音眼睛一亮,“这种材料在半导体、新能源领域都有很大的用途,而且纯度这么高,要是能大规模开采,价值不可估量。”

  “没错,不过我们得先确认河边的储量有多少,还要申请开采许可,不能盲目动工。”谢长晏冷静地说道,“明天我带几个人去河边实地勘察一下,看看具体的分布情况。”

  “好,我跟你们一起去,我想再看看周围的地质环境,说不定还能发现其他的稀有矿石。”鱼灼音说道。

  两人正说着,保育员突然跑了进来,有些着急地说:“谢教授,鱼小姐,不好了,今禧不见了!”

  谢长晏和鱼灼音心里一紧,连忙问道:“怎么回事?刚才不是还在院子里跟其他小朋友玩吗?”

  “刚才孩子们在看小仓鼠,今禧说想去摘院子里的小黄花,我转身去拿水壶的功夫,回来就找不到她了。我已经让其他人帮忙找了,可还是没看到她的影子。”保育员急得快哭了。

  谢长晏强压下心中的焦虑,安抚道:“别慌,研究院里有监控,我们先去保安室调监控,看看今禧去了哪里。”

  几人快步来到保安室,调出院子里的监控。画面里显示,谢今禧摘了几朵小黄花后,看到一只彩色的蝴蝶飞过,便追着蝴蝶跑出了院子,朝着研究院后面的小树林方向去了。

  “不好,那片小树林里有不少陡坡,万一摔着了怎么办?”鱼灼音脸色发白,拉着谢长晏就往外跑。

  谢长晏一边跑,一边联系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分头在小树林周围寻找,同时通知了附近的派出所,请求协助。

  鱼灼音沿着小树林的小路一路呼喊着“今禧”,声音都有些沙哑了。谢昀庭也跟着跑了过来,小脸上满是担心:“妈妈,妹妹会不会有事呀?我刚才不该跟她吵架的,我不该抢她的小黄花。”

  “没事的,昀庭,妹妹很聪明,不会有事的,我们很快就能找到她。”鱼灼音蹲下身,抱住儿子,强忍着眼泪安慰道。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微弱的哭声。鱼灼音眼睛一亮,连忙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是今禧的声音!”

  跑了大概几百米,终于在一棵大树下看到了谢今禧。她坐在地上,裤子上沾了不少泥土,膝盖上擦破了一块皮,正呜呜地哭着,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几朵小黄花。

  “今禧!”鱼灼音冲过去,一把把女儿抱在怀里,声音哽咽道,“你吓死妈妈了,你怎么能一个人跑这么远?”

  谢今禧看到妈妈,哭得更凶了:“妈妈,我错了,我不该追蝴蝶,我的膝盖好疼,而且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谢长晏也赶了过来,蹲下身查看女儿的伤口,眉头皱了起来:“伤口有点发炎,我们先带她去医务室处理一下。”

  医务室里,医生给谢今禧的膝盖消了毒,涂了药膏,又用纱布包扎好。谢今禧靠在鱼灼音怀里,小声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一个人乱跑了,我怕找不到你们。”

  “知道错了就好,以后不管去哪里,都要跟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说一声,不能自己偷偷跑掉,知道吗?”鱼灼音摸了摸她的头,语气里带着后怕。

  回到房间,谢长晏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胡新芳和谢德辉今禧没事,让他们别担心。胡新芳在电话里反复叮嘱,让他们一定要看好孩子,别再出什么意外。

  挂了电话,谢长晏看着坐在沙发上玩小黄花的今禧,无奈地说:“这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明天去勘察河边,不能带她去了,得让保育员多看着点。”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鱼灼音应道,“不过经过这件事,她应该能记住教训了。”

  第二天,谢长晏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去了河边勘察。鱼灼音则留在研究院,整理昨天的检测报告,同时跟相关部门联系,咨询开采许可的申请流程。

  中午的时候,谢长晏回来了,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灼音,我们勘察过了,河边的碳化硅储量非常大,而且分布比较集中,开采难度不大。如果能顺利拿到开采许可,不仅能为研究院的项目提供原材料,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太好了!”鱼灼音也很开心,“我刚才跟自然资源局的人联系过了,他们说会尽快派人来实地考察,只要符合环保要求,开采许可应该很快就能批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来了研究院,对河边的矿石储量和地质环境进行了考察,认为符合开采条件,同意批准开采许可。谢长晏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负责矿石的开采和加工,同时与几家新能源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碳化硅材料供应给他们。

  研究院里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谢昀庭每天跟着鱼灼音去实验室,看她做实验,听她讲科学知识,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谢今禧则在保育员的照顾下,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每天一起唱歌、画画、做游戏,再也没有偷偷跑走过。

  周末的时候,谢长晏一家回了趟家。胡新芳一看到两个孩子,就拉着他们的手,左看右看,生怕他们哪里受了委屈。谢今禧把自己在研究院画的画拿给胡新芳看,兴奋地讲着在研究院的趣事。

  谢德辉则拉着谢长晏,询问矿石开采的进展。当听到开采许可已经批下来,而且跟几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时,他高兴地说:“好啊,这不仅是研究院的大事,也是咱们当地的大事,能带动不少人就业呢!”

  吃饭的时候,胡新芳做了一桌子菜,都是孩子们爱吃的。谢今禧一边吃,一边跟胡新芳说:“奶奶,研究院的食堂也很好吃,但是没有奶奶做的红烧肉好吃。”

  “那奶奶下次多做些红烧肉,给你们送到研究院去。”胡新芳笑着说道。

  饭后,谢今禧想起自己放在窗户上的石头,跑到房间里一看,石头被洗得干干净净,放在一个白色的小盆里,盆里还有一些水。她开心地喊道:“奶奶,我的石头变亮了!你看,它真的是宝石!”

  胡新芳走过去,看着盆里的石头,笑着说:“是啊,我们今禧的石头是最漂亮的宝石。”

  谢德辉则拉着胡新芳,小声说:“后天的电影票,还去吗?我已经跟电影院问过了,那场电影还没下架。”

  胡新芳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轻声道:“去吧,看完电影,顺便去给孩子们买些零食。”

  谢德辉脸上瞬间露出笑容,连忙点头:“好,好,我这就去准备。”

  周日下午,谢长晏一家准备回研究院。胡新芳把打包好的红烧肉和一些零食交给鱼灼音:“这些给孩子们带着,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有空就常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妈,您放心吧,我们会常回来的。”鱼灼音接过东西,说道。

  谢德辉则拉着谢长晏,叮嘱道:“开采矿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环保方面也不能忽视,别破坏了河边的环境。”

  “爸,我知道,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环保方案,会保护好环境的。”谢长晏应道。

  车子缓缓开动,谢今禧和谢昀庭趴在车窗上,挥着小手喊道:“爷爷奶奶,再见!我们下周还回来!”

  胡新芳和谢德辉站在门口,看着车子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胡新芳轻声道:“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

  “是啊,不过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孩子,会常回来的。”谢德辉握住她的手,说道,“后天我们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去逛逛街,给你买件新衣服。”

  胡新芳没有说话,嘴角却微微上扬。这么多年的委屈和埋怨,在日复一日的陪伴和关怀中,渐渐被温暖取代。她知道,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回到研究院,鱼灼音把红烧肉加热了,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谢长晏则去了实验室,跟项目小组的成员讨论矿石开采的具体细节。鱼灼音收拾完碗筷,也来到实验室,

  鱼灼音来到实验室,看到谢长晏正和大家激烈讨论着。她走上前,将一份新的地质分析报告递给谢长晏,“我重新分析了周边地质,发现可能还有其他伴生矿。”众人听后,都来了兴致。

  谢长晏仔细看着报告,眼睛发亮,“这是个重大发现,我们得重新规划开采方案。”大家围在一起,开始重新研究开采计划,力求在获取碳化硅的同时,也能挖掘出其他潜在资源。

  鱼灼音和谢长晏配合默契,一个从地质专业角度分析,一个从项目整体规划安排。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新方案初步成型。

  这时,研究院的院长走了进来,听了他们的新发现和方案后,连连点头,“你们做得很好,不仅为研究院带来利益,也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按新方案推进,有任何问题随时汇报。”众人干劲十足,准备大干一场,为科研事业再添佳绩。

  喜欢七零军嫂,挺着孕肚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