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方金案12-《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也就是说,那位官员对谋杀方金一事,毫不知情。

  陈夫子知道自个完了,不想拉人下水,怕家人被报复。

  还有一条。

  他们的证词,从头到尾都没提过宁王世子。

  可方金告的是宁王世子。

  云嬷嬷沉不住气:“大人,这方金是被人害,但确实和我家世子无关!方金是空口白牙污蔑。”

  方金不急不躁:“急什么?总要听听陈大管事怎么说,才知道真相吧?”

  正巧,有官差跑进来,半跪在地上。

  “大人,昌平伯的管家说,陈大管事不在京城,在外经营生意,他已经派人传信,这两三日就能回京。”

  得,重要得人证不在,案子只能暂时审到这里。

  百姓们是骂骂咧咧走的,就差一点,知道真相了,唉。

  这一天天的,衙门也跟说书先生一样,卡内容啊。

  方南枝起身,也挺遗憾,还有种莫名急躁。

  “娘,您说伯府会交人吗?”

  “会吧,没必要用拖字诀啊。”钱凤萍觉得,要是不想交,找个别的由头更好。

  “娘,您说交的是活人,还是尸体?”方南枝又问。

  “八成是尸体。”接话的是蒙岚。

  找个意外的由头,弄死一个管事,实在太简单了。

  “我觉着,是活人。”钱凤萍总感觉,方金挺有把握的。

  “那娘和岚婶婶打赌吧,输了的请我和蒙奶奶吃饭。”方南枝转了转眼珠子。

  钱凤萍气乐了:“你这小丫头倒聪明,不管谁输了,都饿不着你呗?”

  蒙夫人笑着拉方南枝的手:“那我跟着枝枝沾光。”

  几人说笑,上了马车离开。

  今天很遗憾,方铜忙于公务,没能早退来看热闹。

  他进宫了。

  说来惭愧,相比闺女,方铜进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谁让他官位低呢?

  但要是和九品官员相比,他绝对是进宫次数最多的,所以方铜很得意,他没给九品官员丢脸啊。

  这次,他是和王云一起进宫。

  这段时间,王云已经试用过围脖、毛衣毛裤、羊绒服了,尤其是羊绒服,羊毛填充的,效果不比棉花差,甚至要更暖和。

  这个名字,还是方铜取的。

  他看的书上,叫羽绒服,且多用鸭绒、鹅绒填充,外层材质也很特殊,总是他这简单填充羊绒,是远比不上的。

  所以他就改名为羊绒服。

  太极殿。

  三个宫人捧着托盘,上面分别是围脖、毛衣、羊绒服的成品。

  王大人正在喋喋不休。

  “陛下,经臣和一众同僚的检验,这毛衣秋日穿正好,不冷不热,围脖更是不管什么时候用,都能挡住脖间的寒风,实用和美观都不差。”

  “最重要的是,单纯收羊毛,成本很低,是棉花价格的五分之一,臣以为,给军中将士,配备羊绒服更能保暖防冻,或许能做到人手一件。”

  要知道,朝廷国库有限,军备物资是常年都难以给士兵配齐的。

  每年都有士兵冻死的事发生。

  王云很有信心,有了羊毛,今年边关或许不会冻死人了。

  皇帝正襟危坐,目光落在羊绒服上。

  福公公见了,忙亲手接过托盘,服侍皇帝更衣。

  入手轻薄,起码比棉衣轻很多,但穿上后,很快就浑身热乎起来。

  只简单试穿,皇帝就很满意。

  “不错,可以一试。”

  “推行一事,方爱卿有什么想法?”他目光突然落在方铜身上。

  方铜心微微一提,他再迟钝,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答好了,得了皇帝的看重,以后前程才真有保证。

  他斟酌着用词:“回陛下,臣读书少,见识不多,只有粗浅想法,臣觉得,羊毛虽比棉花降低成本,但想要持久,还得多做一步。”

  这倒是让皇帝提起兴趣。

  方铜谨慎道:“臣以为,完全可以羊毛出在羊身上。随着羊绒服、毛衣的推广,羊毛涨价是必然的,涨价后,就很难保证将士们年年有羊绒服了。”

  “不如将毛衣、围脖,这些好看的,先一步推广出售,用赚的钱收羊毛,给士兵提供羊绒服。”

  说实话,毛衣、围脖提供给将士也行,但远比不上羊绒服重要。

  所以,不如用另两门生意赚钱,赚的钱负责羊绒服。

  总不能年年让户部出钱吧?

  只出不进的事,都很难长久,恐怕再过几年,羊绒服士兵们也穿不上。

  皇帝没想到,他能想这么长远。

  “哦?方大人以为,这毛衣生意,该由谁去做?”

  王大人眉心一跳,忍不住朝着方铜挤眉弄眼,生怕他说给户部或者兵部,那他们司农寺不是白忙活吗?

  方铜沉思后,才开口:“陛下,这样的大事,臣不敢做主,但臣觉得,此事要做成,少不了兵部和司农寺协作。”

  他憨笑。

  “毛衣怎么做的,司农寺知道,而获利又属于兵部,所以……”

  皇帝深深看了他一眼。

  “方大人虽不是科举上来的,但务实,有才干,更有为百姓为将士的赤子之心,此次羊绒服,你当首功啊。”

  方铜赶紧谦虚几句,什么上峰栽培,同僚帮助啥的。

  这会儿,他又圆滑上了。

  皇帝派人叫来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共同商议。

  这一下,商议到天黑都没能定下来。

  皇帝让他们回去,再多想想。

  方铜出了宫,狠狠松口气,然后高高兴兴要回家,嘿嘿,他可能要升官了。

  只是才要上马车,被赵尚书喊住了。

  赵尚书眼中全是欣赏和欣慰:“方大人有此心意,我当替军中将士,谢过你啊。”

  说着,他还要行礼。

  方铜灵活的崩开,受不起一点,又把人扶起来。

  “大人,您这是折煞我了。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再者,我哥就是将军,军里将士的苦,我也知道,要有能力帮一把,肯定要帮。”

  赵尚书看出他这话是真心的。

  心下不由感慨,外人都说方家兄弟撞了大运当官。

  可只有了解的才知道,兄弟俩这份心性、能力,当官是真的名副其实啊。

  他拍了拍方铜的肩膀:“我看方大人颇擅长制造,不如来我兵部,我们也要琢磨器械的。”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