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故人的消息-《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鸿门宴很丰盛。

  指的不是菜而是参加宴会的人。

  师长和政Z部孙主任都来了,三大陪一小,让宝根觉得自己非常有面。

  当然就是菜寒碜了些。

  一盘麻辣豆腐和一大碗咸菜汤。

  吃得食不知味。

  为什么呢?

  三个老男人都不拿筷子,就盯着你一个年轻看,这谁吃得下去?

  当张宝根放下筷子,政委这才用手指敲敲桌子。

  “你当初的报道和我们给的批示是尝试烧点玻璃用于营房建设,是吧?”

  张宝根脸色一变:“报告政委,我们当初也是怕质量不行,这才多烧了几块。”

  政委藐视着他。

  “你、再给我说一声,只是多烧了几块试试?”

  张宝根低下头:“这个、那个,主要是当初大家都不太熟工艺,下料的家伙太莽了。”

  政委挑挑眉:“哦~~~。不过就算是多烧出来的,也算是公家财产吧?”

  张宝根挤出一点笑容:“那必须的,我们支边知青烧砖头,插队知青烧玻璃,他们如今也算我们的一份子。”

  “他们烧出来的东西自然也算集体的......。”

  孙主任当即听出了张宝根话里的含义。

  他呵呵冷笑:“插队知青?你小子是想提醒我们几个,按师里当初的安排,涉及这些插队知青的工分都按小集体标准核算是吧?”

  张宝根搓搓手:“那还用我提醒么?借调的插队知青经济方面临时按小集体算,师部三令五申的。”

  庞师长摸摸光头:“别跟他绕弯子了,我一会儿还有事。”

  “你小子直接招了吧,原料储量如何?你们的生产能力又怎么样?”

  “那么丑的玻璃,师部勉为其难给你包划分了。”

  张宝根老老实实的:“可以直接烧的沙子不是很多,但如果让插队知青们专门搞这个,会在工分和口粮上很吃亏的。”

  政委呵呵一乐:“你吃完了吧?”

  “嗯啦。”

  “那还不快点滚蛋。”

  张宝根立即拔脚就走。

  政委在后头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先别急着走,多留两天,陪陪小伊也是好的。”

  张宝根刚消失,庞师长便有些不淡定了。

  “烧玻璃要碱,而这是上头严控的,所以整个天山南北到处都缺玻璃。”

  “一块玻璃碎了,两三年都用报纸或者毡布挡着,那都是常事。”

  “乌市的玻璃厂几乎谁的面子都不给,每年分给咱们的那点玻璃都留给汽车连和工程队了。”

  政委笑了起来。

  “不光是我们第三师,还有隔壁的几个师,都缺这东西,地方上也一样。”

  “虽然八连的玻璃丑,也不透明,但皮实透光,估计很少人会嫌弃。”

  “咱们师以后和地方上打交道,总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孙主任点点头。

  “这东西拿出去支援地方不寒碜,总比咱们之前打肿脸充胖子一味的派知青去帮工或者派遣工程车辆来得划算。”

  政委想了想,抬头看向其他两人。

  “我今天把你们叫过来,不光是想把毛玻璃这个项目立起来,也是因为小张的一句话提醒了我。”

  “按照兵团的规定,调用地方上的知青用的是小集体标准核算经济。”

  “这八连有一半人是插队知青,只是临时借调到我们师。”

  “那小子说什么专门由插队知青烧玻璃,这鬼话老子一个字都不信,但混在一起劳动,最后的经济核算还是有可以被人诟病的地方。”

  孙主任明白政委的意思。

  “确实有些隐患。”

  “八连有一半人实际是地方上的,小张弄到的那片特别的沙地其实也是地方村里的,要是最后人家打个报告上去......。”

  庞师长咧嘴。

  “那这个项目和潜在的收益,咱们就得让一大半出去。”

  政委笑着点燃一支烟。

  “八连那边区域能容纳的人口有限,咱们不能继续派支边知青过去,否则就是给那周边增加负担。”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这些插队知青再次审核一次,报给兵团......。”

  庞师长呵呵摇头。

  “我啊,早就看出来了,这就是那小子的真实目的,这叫请君入盆啊~!”

  孙主任尴尬的提醒:“咳咳咳咳,不是盆,是瓮!”

  庞师长哈哈一乐:“我就乐意用盆,之前只有高强度砖头还好说,如今加上丑玻璃,确实值得我们动一动,不然咱们几个都不会放心。”

  ......

  政委多留了宝根两天,让宝根的收获很大。

  梅子这小妞的牙关总算是被他给撬开了。

  “嘿嘿,一开始还骂我恶心,”宝根得意洋洋的坐在副驾驶云游天外,“到最后还不是乖乖的主动起来。”

  在开车的唐向阳没忍住又看了张宝根一眼。

  “我说老张,你那笑容也太猥琐了,在想啥呢?”

  张宝根双手枕头眉飞色舞:“我在想啊,革命尚未那啥,同志仍需那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向阳急忙拉了他一把。

  “这种话你可少说,别被梅子迷了就口无遮拦。”

  宝根懒洋洋的看着窗外的雾气,最后问起唐向阳京城的事来。

  “最近京城有什么新鲜事没?”

  唐向阳一边开车一边回忆,却叹了一口气。

  “其他的事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何亚丽你还记得吧?”

  张宝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记得,她前几个月还给梅子写过信来着。”

  唐向阳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出声继续说话:“我听人说她出了点事。”

  “嗯?”

  “今年夏天她参军的地方刮台风,本来上头的命令是将女兵和当地大学生都提前撤退的,还组织撤走了几十万群众。”

  “可、可有些老百姓故土难离,死活不肯动身撤离,说白了就是不相信上头的天气预报。”

  “她是宣传积极分子,留下来当劝说人员,......,巨浪破堤的时候,她背着一个老太太没跑多远......。”

  张宝根慢慢的直立起身子,很是不可置信。

  “然后呢?”

  唐向阳叹息了好几声:“听说瘸了了一条腿,治不好.....。”

  “魏宏伟说要娶她,可她不想拖累魏宏伟这个大学生,直接转业复员回京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宝根有点懵,脑子里不禁想起了当年那个傲娇的女孩在台上优雅跳芭蕾的样子。

  瘸了一只腿......。

  喜欢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