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爹,吃个西瓜-《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

  “大山同志,我们能去看看吗?”

  不等张瑜开口,一旁伊城日报的记者,就目光灼灼的朝着魏大山看来。

  他们搞媒体的,最需要的就是爆炸性新闻。

  冬天也能吃到西瓜这样的新闻,他们太需要了!

  “当然!”

  魏大山不假思索,直接答应下来,

  “棉纺厂的事情,还指望几位多多宣传呢。我们村的西瓜呢,才刚刚开始,几位如果想去看看的话,我可以带路!”

  “没问题!”

  闻言,张瑜几人就纷纷答应下来,直接跟着魏大山,就去了一趟红柳村。

  没办法,魏大山给他们吃的西瓜太好吃了,又听说红柳村要规模化种植,这么大的新闻,他们必须不能错过啊!

  不多时,魏大山就带着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们,先在自己的养鸡场和大棚那边转悠了一圈,然后又给他们看了看西瓜大棚的建设进程。

  一圈走下来,把张瑜和丁俊良几人惊讶的无以复加。

  若是普通农民也就罢了,关键是还有吴明珠这样的专家学者背书,他们不信都不行。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确实又吃了一模一样的西瓜。

  不用想都知道,等明年这种西瓜上市,肯定会在整个北疆,甚至在其他省份,都会引起巨大的波澜!

  “几位,路上慢点啊。棉纺厂的事情,就拜托了!”

  临走之际,魏大山又摘了些西瓜,给他们装了车。

  这次张瑜大老远过来跑一趟帮忙,该走的人情世故,都得搞一搞。

  其实,帮秦月的棉纺厂,也就是帮魏大山自己。

  虽然现在的他,只是种种地,养养鱼养养牛,但随着规模扩大,最终也要走向公司化。

  尤其是李晴和大嫂搞得豆腐作坊,能量可不容小觑。

  若是民营经济这条路的思想空间开阔不出来,接下来的路可不好走呢。

  一路颠簸。

  当张瑜一行人回到伊城电视台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而张瑜把关于棉纺厂和红柳村的材料整理完,递送到台长面前时,台长陈行健,也不由得脸色一沉。

  因为棉纺厂的新闻,上面赫然就有炮轰坞城日报的言论。

  他们伊城只是个小城市,那坞城终究是省城啊,这不是让他得罪人吗?

  “小张啊!”

  陈行健揉了揉眉心,放下手中的材料,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我觉得,红柳村的这个报道非常不错,明天就可以播出。但棉纺厂这件事……”

  张瑜皱眉,

  “有什么问题吗?”

  陈行健摇摇头,打了个哈哈,

  “问题嘛,多少还是有的。我觉得还不够全面,棉纺厂的事情我们应该报道,不过应该还得邀请一些权威人士进行评价,比如……比如商业部门的领导啊,比如咱们伊城上面的领导啊,若是有他们发言,这个报道,才更加有力量嘛!”

  这话说的已经相当委婉了。

  其实就是在告诉张瑜,坞城日报,他陈行健可惹不起。

  你想报到我也不拦着,但你得找有关领导!

  “有道理!”

  张瑜若有所思,当即便道,

  “那陈台长,我再完善完善!”

  陈行健笑着松了口气,

  “好说好说!有什么进展,第一时间跟我说!”

  当天夜里。

  张瑜就骑着自行车回了一趟家。

  张国梁夫妇俩都要准备睡觉休息了,看着闺女忽然回来,也深感意外。

  “你今天怎么想着回来了?”

  张国梁一脸纳闷。

  自己的闺女跟自己一样,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平日里都是住在职工宿舍的,也就一个礼拜回家一次。

  今天忽然回来,不太像是她的作风啊。

  “嘿,爹,我今天可是得到了好东西。”

  张瑜嘿嘿一笑,便抱着魏大山送给她的西瓜,走到了厨房。

  不多时,她就端着切好的西瓜,端到了老父亲的面前。

  “来,我请你们吃西瓜?”

  “哦?”

  张国梁两口子相视一眼,旋即就盯在了面前的西瓜上。

  知女莫若父。

  张瑜忽然给他们献殷勤,这西瓜,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不过,张国梁也见怪不怪了,当即就拿起一块吃了起来。

  “咦,这味道这……口感……”

  张国梁很快的就惊讶起来,扭头看向张瑜,

  “张瑜,你不会是去红柳村了吧?”

  这下轮到张瑜震惊了,

  “爹,你也知道红柳村的西瓜?”

  张国梁点点头,

  “之前我开会,有幸吃到过吴专家他们研究出来的西瓜,确实好吃,听说红柳村那边,要搞试点呢。闺女,你貌似也认识那魏大山,具体情况如何?”

  张瑜笑着道,

  “红柳村村民们干净十足呢,目前已经展开工作了!”

  张国梁微微颔首,笑着道,

  “这可是惠民好项目,以后老百姓就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西瓜,这个魏大山,不简单啊!”

  “闺女,这么好的事情,你们应该多报道报道!”

  一边说,又忙着吃起了西瓜。

  上次他也只是尝了一口,那么多领导在,根本不够分的。

  如今自己家闺女拿来了整个一颗大西瓜,他必须得好好过把瘾啊。

  张瑜见自己父亲对魏大山的评价还不错,就趁机道,

  “魏大山确实是个干事的人,不过啊,他们那边,最近遇上了事。”

  “哦?”

  张国梁停下,目光疑惑的看向张瑜。

  张瑜就将带回来的报纸,一并递给了张国梁,

  “爹,你看看,他们这是在胡说八道啊!”

  “今天就是魏大山邀请我去现场的,棉纺厂本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加了不少农民的收入。可现在因为这个报道,他们的仓库都堆满了货,快要破产了呢!”

  “爹,你可得给他们发发声!”

  张国梁顿时就皱紧了眉头,一边仔细的阅读报纸,一边听着闺女的回报。

  砰的一声。

  他直接一巴掌拍在了茶几上。

  “岂有此理!”

  张国梁眨了眨眼睛,便冲着张瑜道,

  “这件事没问题,你该怎么采访怎么采访,我全力配合。乡镇企业发展不容易,人家现在发展好了,影响了某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利益,这些人是眼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