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股份-《狩猎北疆,赶山发现和田玉》

  “大山,谢谢你!”

  “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我们林家父子,随叫随到!”

  林永立一脸感激的看向魏大山,激动的握住了魏大山的手。

  目光中,更是充满了复杂。

  当初魏大山要承包小海子养鱼,自己还在林姓的支持下,抢先承包了小海子。事情做的确实非常不地道。

  而现在,自己家遇到了这么大的坎,魏大山不仅没有落井下石,还在关键时刻支持了自己一把。

  林永立哪里看不出来,魏大山让自家帮忙管理鱼塘,不过是想要给自己家多一份收入罢了。

  守护鱼塘又不是什么技术性的工作,说实话,村里随便找个人,哪怕是一个月给十块钱,都大有人抢着干呢。

  魏大山,对他们林家,不薄啊。

  “永立叔哪里的话,都是一个村的!”

  魏大山笑了笑,

  “那我以后,可就把这小海子和鱼塘交给你们看管了,没问题吧?”

  “放心,没问题!”

  林家父子笑着保证。

  “大山哥,原来你在这里啊,让我一顿好找!”

  几人正聊着呢,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汽笛声。

  伴随着,还有一道熟悉的叫喊声。

  扭头看去,却见是棉纺厂的厂长秦月开着车过来了。

  “那大山,你们先聊着,我就先回去了!”

  见魏大山有事,林永立也有眼力见,当即就背着手往村里走。

  至于林强峰和林强川,则是转身朝着地窝子走去。

  既然魏大山让他们继续看守鱼塘,那他们必须尽心尽力的干好这份工作。

  虽然眼下小海子不属于自己家了,也得和之前一样尽职尽责,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魏大山的恩情。

  “哟,这不是我们的秦总吗?你怎么有功夫来我们村了?”

  魏大山笑了笑,扭头就迎上了走来的秦月。

  就见秦月甜甜一笑,将一张报纸递给了他。

  魏大山接过一看,就见坞城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赫然写着一份给明月棉纺厂的道歉信。

  “恭喜恭喜,这是好事啊!”

  魏大山当即笑着祝贺,

  “有了这份道歉,棉纺厂的名誉也算恢复了。秦月,接下来可有你忙的了!”

  不管什么年代,做生意都讲究名声的。

  一旦名声崩塌了,就很难挽回。

  而现在,有了这张报纸,以后就没有人敢说明月棉纺厂的坏话,至于订单么,都是时间问题了。

  “这次可多亏了大山哥你的帮忙!”

  秦月笑了笑,目光看向魏大山,

  “大山哥,我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刚才在去魏大山家的时候,秦月就将那些布料当做礼物,送给了李晴。

  不过,她觉得这些还不太够。

  秦月道,

  “大山哥,经过这件事,我发现一个厂子需要办好,经营策略很重要,大方向上的把控也很重要。所以,我想聘请你,当我们棉纺厂的经营顾问,你看如何?”

  “聘请我?”

  魏大山用手指了指自己,也是一脸愕然。

  旋即就连连摆手,

  “这次我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我哪里懂得什么经营啊,这种专业的事情,你还是去找其他人吧,我干不来!”

  秦月却坚持,

  “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眨了眨眼睛,眼看着魏大山推辞,秦月道,

  “我也犯愁呢,貌似给你多少钱都不太合适。你也不缺钱啊。这样,大山哥,我给你我们棉纺厂百分之五的股份。你平时也不需要做什么,厂子若是遇到问题了,你得帮我出谋划策。你看怎么样?”

  秦月也知道,虽然魏大山如今经营的只是养鸡场和养牛场,但一年下来,收入可不小。

  思来想去,与其给死工资,倒不如直接分给魏大山一点股份。

  如此一来,棉纺厂赚得多,魏大山分的钱也多,这样对自己的棉纺厂,可能更加上心了。

  眼看着魏大山还要推辞,秦月连忙道,

  “大山哥,你要是把我当朋友的话,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回头我把股份合同拿过来,你签个字就算完成了!”

  说罢,就转身上了车,扬长而去。

  “嘿……这大小姐……”

  看着秦月开着车离开,魏大山也是哭笑不得。

  自己就是随口说了一些策略,又帮忙牵线搭桥了一下,就直接得到了百分之五的股份,钱来的未免有点太快了。

  旋即,魏大山就释怀了。

  秦月的目的他自然清楚,无非是想要让棉纺厂经营的更好,但魏大山知道,起码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棉纺行业都在蒸蒸日上,哪怕是遇到九十年代的金融风暴,大不了自己提醒一下,提前规避就好了。

  这件事,对自己来说不是坏事啊。

  北疆的夏天,非常短暂,魏大山西瓜还没有吃爽呢,转眼间,就又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

  今年的玉米,长势非常不错,因为及时的灌溉,长出来的玉米棒子,一个个都有成年人手臂大小了,而且玉米杆长得也高,哪怕是魏大山人高马大的,掰起玉米来,有时候都得抬起手来呢。

  这年头,谁家也没有多余的劳动力,即便想雇人,都没处找人去,魏大山也只能和大哥魏大根一起干活了。

  好在今年李晴和大嫂也能帮上忙,劳动效率倒是提升了不少。

  而收玉米的同时,之前魏大山种下的打瓜,也全都成熟了。

  打瓜的外貌,长得和西瓜差不多,只不过瓜瓤基本没什么味道,魏大山和魏大根之所以种了几亩打瓜,完全是冲着打瓜籽去的。

  但瓜瓤瓜皮扔在地里又着实可惜,魏大山索性就将摔烂的这些瓜瓤瓜皮,一股脑儿拉到养牛场和养鸡场,投喂给了圈里的牲口。

  至于剥离出来的打瓜籽,还需要清洗、晾晒,等晒干之后,就可以拿出去卖了。

  不过么,魏大山不打算直接卖,等李晴有空了,用她的办法把搜集的这些打瓜籽翻炒一遍,卖出去的价格,可就不一样了。

  李晴厨艺了得,他们家的老院子里,每天晚上还有很多人来看电视,根本不缺买瓜子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