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四面楚歌-《道化千义:纷争》

  晨雾未散,龟山山脉的寒意已如刀锋渗入骨髓。

  山脊如龙脊蜿蜒,松林如墨铁列阵于苍穹之下。霜露凝于针尖,晶莹剔透,仿佛天地在无声啜泣。风过处,霜粒簌簌坠落,敲在残甲之上,清脆如骨节断裂,又似未及出口的遗言,在寂静中碎成齑粉。

  山道盘曲而上,断刃残戈散落雾中,锈迹斑斑的刀尖直指灰白天穹,如同无数不甘的控诉。几匹战马僵卧于雾霭深处,眼眶结冰,瞳孔凝固在最后一刻的惊惶;口鼻间凝着暗红血痂,鬃毛覆霜,仿佛它们不是死于刀剑,而是被这无边的寒冷活活冻成了石像。

  千里之外,锦鳞城外。

  战旗卷刃,旗杆斜插于血泥之中,猩红的“柳”字被风撕去半角,残破如垂死之鸟的残羽,在朔风中猎猎作响,似随时将湮灭。

  远处,敌营连绵如黑潮,遮天蔽日。篝火明灭如鬼眼,红光浮动于寒雾之中,映出无数披甲执锐的剪影。战鼓自敌营深处传来,沉闷如大地心跳,一下,又一下,沉重地敲在守城将士的神经之上——不是鼓槌击鼓,而是命运之锤,正一下下叩击城门。

  城内,死寂中藏着躁动。伤兵在巷角呻吟,火把在风中摇曳,妇孺蜷缩地窖,听着头顶每一次震动,都以为是城破的前兆。

  议事厅内,青铜烛台上的火苗在穿堂风中剧烈摇曳,将人影投在斑驳墙上,扭曲如鬼魅。空气里弥漫着铁锈、药草与焦木的气息,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腥甜——那是死亡的味道。

  沙盘之上,锦鳞城已被重重围困。红玉代表敌军,黑石为我方。东、西、北三面皆已翻覆,红玉如潮水般将黑石淹没。唯南线尚存一线微光,几枚黑石孤悬于隘口,却也岌岌可危,仿佛下一刻便会被红潮吞没。

  柳云笙立于沙盘之前,玄袍如墨,肩披霜雪,发丝微乱,眉宇间刻着连日不眠的倦意。他指尖划过北隘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低沉如铁,字字入骨:

  “田雨败退,石磊负伤,北线溃散……圣雪帝国来势汹汹,远超预料。”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厅中众人——有人低头攥拳,指甲嵌入掌心;有人眼布血丝,怒火未熄;有人拄剑而立,铠甲裂开深口,肩头渗血,却仍挺直脊梁,宁折不弯。

  寂静如铅,压得人喘不过气。

  晨风立于阶下,轻甲覆身,眸光如刀,声音沙哑却清晰,每一个字都似从胸腔深处挤出:

  “东面防线,田雨以一敌三,亲率三百死士死守。洛千山、赫连烈、拓跋狂三路夹击,田雨连斩敌副将两名,矛尖饮血七百步。然颜真亲率王室护卫队驰援,以‘太极八卦阵’困其阵型。田雨身中十七创,断肋两根,终难支撑,已退守内城。东面防线……已失。”

  厅中众人皆知——东门火,是锦鳞城最后的烽号。那座高耸的烽燧塔上,日夜不熄的赤焰,是城中百姓心中唯一的希望之光。一旦熄灭,便是城破之兆,万劫不复。

  柳云笙闭目,喉结微动,似在吞咽极苦之物——是悔?是恨?还是身为统帅却无力回天的绝望?

  他再问,声未抬,却如寒霜覆地:

  “西线呢?”

  晨风深吸一口气,胸膛起伏,仿佛在积蓄最后的力气:

  “石磊率三百守军死守西线。敌先锋七将轮番强攻,石磊亲斩其首将三人,血染战袍,敌军一度退却三十里。然……雪柔公主亲至,率十二尊者现身,布‘九阴寒阵’,以‘玄冰咒’冻结护城河,破我水障。十二尊者群起而攻,以‘寒魄钉’穿其左肩,钉入骨髓,寒毒直侵心脉。石磊强行突围,血洒十里归途,现退守西巷,伤势极重,恐难再战。”

  话音落下,厅中死寂。

  空气仿佛凝固成冰,连烛火都屏住了呼吸,只余火芯噼啪轻响,如心跳将停。

  晨风顿了顿,喉结微动,仿佛在吞咽某种突如其来的希望。他抬眼,声音虽轻,却如破云之箭:

  “但……有一则好消息。”

  众人目光骤然聚焦于他。

  “昨日,紫胭姑娘出关——闭关数月,终破桎梏,尊者中期,已成! 她此刻正在‘海棠阁’为石磊与田雨疗伤,二人身上的伤,已有缓解之兆。”

  刹那间,厅中如春雷暗涌。

  有人猛地抬头,眼中血丝未退,却燃起一丝微光;有人松开紧握的拳头,指节轻响;一位老将闭目低语,似在向战神祷告。那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绝望,仿佛被撕开一道口子,透进一丝微弱却真实的生机。

  然而——

  城外,战鼓声愈发急促,如暴雨将至,如千军踏地,如死神擂门。

  而锦鳞城上,那最后一缕“东门火”的微光,在寒风中轻轻晃了一下,挣扎着不肯熄灭,最终,还是悄然熄灭。

  火光湮灭的刹那,天地一暗。

  柳云笙猛然睁眼,寒光乍现,如利刃出鞘,斩断阴霾。

  “北线?”

  他问,声音不高,却如霜刃落地,割裂寂静。

  晨风深吸一口气,声音微颤,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血:

  “昨夜遭奇袭。来袭者来路不明,但实力极为强悍。冰凝与清沐率旧部死战,冰海、冰婉为护‘玄冰阵眼’,以命换时,引动地脉寒流,冰封敌军先锋三阵。然寡不敌众,终被破阵,退守内城。北线……已失。”

  “是谁?!”一名副将嘶声质问,眼中怒火如焚。

  晨风摇头,神色复杂:

  “无人识其面目。他蒙面,披雷纹斗篷,身形修长,出手如雷霆,言语极少,只在退走前留下一句——”

  他顿了顿,仿佛那句话仍回荡在风雪之中:

  “‘此城,守不住。’”

  厅中众人皆是一震。

  晨风补充道,“战后,我亲自前去一探究竟,终在断崖之下拾得一枚断裂的戟尖——其材质非金非玉,通体漆黑,隐有金纹流转,触之温热,似蕴龙息,入梦即闻龙吟。”

  “断裂的戟尖?龙息?”白发谋士指尖轻抚沙盘,眼中闪过惊疑,“莫非是……苍龙戟?难道……是黑龙一族出手了?”

  “不可能!”另一人猛然站起,“此次分明是圣雪帝国来犯,黑龙族与我无冤无仇,怎会参合进来!?”

  “除非……”有人低语,“他们已被圣雪王室许以重诺。”

  “若黑龙族真已倒向敌营,”柳云笙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如渊,“那此战,已非守城之战,而是灭城之劫。”

  厅中死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墙影如鬼舞。

  柳云笙抬头望向窗外——

  黑云压城,风起云涌。一道闪电劈开天幕,银光刹那照亮他眼底的血丝与决意。

  远处,城南方向传来轰鸣,似有巨物撞击大地,震得城基微颤。

  “南线……炎狄与田陌呢?”

  晨风顿了顿,语气忽然复杂,似惊疑,似敬畏,似不敢置信:

  “危在旦夕。战况仍焦灼……领军者,应是狻猊尊者余汉林。”

  柳云笙眸光一凝,沉吟片刻,终是缓缓点头:

  “这么说来,黑龙族……果然参战了。”

  他冷笑一声,眼中寒芒如刀:

  “余汉林在狻猊族中威望极高。若真是他亲自带队,凭炎狄与田陌那点实力,断不可能撑到今日。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目光如电,扫过众人:

  “唯一的解释——有人在暗中相助。而能与狻猊尊者抗衡者,究竟是谁?”

  晨风皱眉:“早几日,我们已密令各线不可恋战,遇敌即退,只求拖延。可他们竟仍在死战。”

  “难道……”有人低语,“援军到了?”

  厅中哗然。

  “决不可能!求援信才发出几日!”

  “可若真是炎狄与田陌……怎能守住南线?”

  “等等——你们听!”

  忽然,有人指向窗外。

  远处,城南方向轰鸣再起,却非攻城之音,而是某种古老阵法被激活的共鸣,低沉如龙吟,震荡天地。

  “那里发生什么?”谋士惊疑。

  议论四起,或惊或惧,或燃起希望:

  “是不是……城主早有安排?在等援军?”

  “可援军是谁?谁敢救一座将倾之城?”

  “崇岳联邦?……不,绝不可能!”

  “那还有谁?”

  就在此时——

  柳云笙终于动了。

  他缓缓起身,玄袍猎猎,如墨云翻涌。指尖轻敲沙盘边缘,目光落在南线那枚孤零零的黑石上,久久未语。

  终于,他抬头,声如惊雷,一字一句,震得烛火齐颤,墙影崩裂:

  “传令!全军退守锦鳞城,诸将各司其职——启动‘九霄玄冥大阵’!!”

  “是!”

  “遵令!”

  众人连声应和,情绪由绝望转为激昂,由混乱归于肃杀。有人拔剑出鞘,有人疾步奔出,有人点燃烽火令,将命令传向四面八方。

  柳云笙立于沙盘之前,望着南线孤石,低声自语,仿佛在对那未知的来者,亦或命运本身:

  “锦鳞城的重要性,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若它失守,帝国之间的平衡,就彻底破了。”

  他望向天际,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期盼,轻声道:

  “陛下……别让我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