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对手动向的最新监控-《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小舟扶着桌沿的手慢慢松开,呼吸渐渐平稳。沈逸盯着终端上的生命体征曲线,确认心率和脑波频率已回到正常区间,才将辅助模块调回低功耗模式。

  他没有说话,手指直接切到系统后台。情报网络界面弹出,一串加密数据流正在滚动刷新。影蛇战队的ID出现在凌晨三点的训练日志里,七名成员同时接入同一张地图——裂谷回廊。这张图在过去两周内从未出现在他们的公开对战记录中。

  沈逸调出行为分析模型。系统开始比对历史数据。屏幕上,两条时间轴并列展开,一条是影蛇过去十场训练赛的编队移动轨迹,另一条是今晨的演练路径。差异点集中在第三分钟:原本应由远程位压进的节奏,被近战角色提前半秒切入,形成双线夹击。

  这不是偶然失误,而是刻意调整。

  他放大那一段坐标,标记出三人站位形成的夹角。角度比标准突袭阵型收窄了十二度,更利于压缩对手反应空间。这种打法曾在职业联赛淘汰赛出现过一次,但因操作门槛过高被弃用。

  可现在,影蛇不仅练了,还连续演练了九次。

  沈逸关掉分析视图,转而连接团队通讯频道。林悦的声音立刻传来:“小舟怎么样?”

  “稳住了。”沈逸说,“但问题不止在我们这边。”

  他把影蛇的训练日志共享出去。两分钟后,林悦开口:“他们换战术了?”

  “不只是换。”沈逸敲下回车,调出推演结果,“他们在适应我们的节奏。凌晨这场训练,起手式和我们上次模拟的反制方案高度对应。他们知道我们会怎么打‘双蛇节律’。”

  房间里安静下来。

  小舟靠在椅背上,声音有点哑:“意思是,我们刚改的策略,可能已经被他们摸清了?”

  “不一定摸清。”沈逸看着屏幕,“但他们已经在准备应对。如果我们按原计划打,前五秒就会落入他们的预判框架。”

  林悦翻动战术文档。“那临界同步协议还有用吗?”

  “有用,但不够。”沈逸点开三维沙盘,重建影蛇最新演练片段,“他们缩短了协同间隔,从0.8秒压到0.4秒。这意味着他们的神经反馈速度也在提升。如果我们只靠快0.2秒赢,风险太大。”

  小舟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所以得变?”

  “不是大变。”沈逸拖动虚拟标记,在沙盘上划出三条新路线,“我们在第一波加两个诱敌分支。一条走左翼高地,一条佯攻中路断桥。只要他们做出反应,就能暴露真实意图。”

  林悦盯着其中一条路径。“万一他们不上当呢?”

  “那就按原阵型接战。”沈逸关闭沙盘,“改动最小,学习成本最低。你们只需要记住一点——开局不再强压,先观察他们前三秒动作。”

  小舟点头。“等信号?”

  “对。我会在频道里发音频提示,听到就动。”

  林悦忽然问:“你怀疑他们也有类似系统?”

  沈逸停顿一秒。“不清楚。但他们一定拿到了某种加速手段。否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破人类反应极限。”

  他调回情报界面,重新扫描影蛇成员的账号活动记录。异常点不止一处。他们在过去四十八小时内频繁切换登录设备,IP地址跳跃范围覆盖三个城市。这不是正常训练该有的行为。

  更关键的是,所有数据包传输都经过一个未注册的中继节点。这个节点的通信协议与《苍穹之战》官方服务器不兼容,属于第三方接入。

  沈逸标记该节点,尝试反向追踪。系统提示权限不足。

  他转头看向个人背包,那块灰色碎片已经消失。协议激活后,它自动从库存中移除。现在想查来源也无从下手。

  但他记得那行提示:【检测到重复行为模式,疑似已被对手预判战术路径】。

  这不是系统常规语言。像是某种预警机制被触发后的附加信息。

  他打开深层日志,逐行排查代码变动。在协议注入的瞬间,系统曾短暂连接一个隐藏端口。端口名称被加密,但传输方向指向外部。

  沈逸把这段记录单独导出,设为高危标记。

  林悦这时轻声说:“我们是不是太依赖那个协议了?”

  沈逸抬头。

  “我不是说它没用。”她握紧了耳机,“但我们以前靠的是配合,不是靠装备快那么零点几秒。如果他们也在用类似的东西……这场仗会不会变成谁的系统更强?”

  沈逸沉默几秒。“不会。系统只是工具。真正做决定的是人。”

  他关闭日志界面,重新打开战术微调包。“我已经上传新版配置。所有人重新下载,版本号V7.3-EX2。旧版作废。”

  文件发送成功,三人的确认回执陆续跳出。

  小舟看了眼时间。“还有十一小时比赛开始。”

  “够了。”沈逸说,“你们去休息区过一遍新路线。我再盯一会监控。”

  林悦起身时犹豫了一下。“你要不要也歇会?你一直没睡。”

  “我不累。”沈逸盯着不断刷新的情报面板,“他们还在动。我得看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两人离开后,指挥室只剩他一人。终端蓝光映在镜片上,数据流持续滚动。

  影蛇的账号状态突然变化。一名成员退出训练地图,转而进入自由交易市场。他在十分钟内购买了大量低级药剂和干扰道具,种类杂乱,数量却精确到个位。

  这不是备战常用物资。

  沈逸调出对方ID的历史消费记录。过去一个月,此人从未买过这类消耗品。

  他记下这笔交易,继续观察。

  另一名成员开始频繁搜索“神经延迟补偿”相关论坛帖,浏览时间超过二十分钟,且全部为匿名访问。

  这些动作看似无关,但集中出现在赛前最后阶段,绝非巧合。

  沈逸启动行为关联分析,将两名成员的动作与近期其他异常点串联。系统生成一张关系网,中心节点指向一个未实名认证的技术论坛账号。

  他尝试接入该论坛,页面跳转至加密区域,需特定邀请码才能进入。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终端震动了一下。

  一行新消息浮现在屏幕底部:【检测到非常规数据交换模式,建议启动反向监听程序】。

  这不是系统主动推送的提示。

  是某个模块在响应外部信号。

  沈逸迅速创建隔离环境,将监听程序部署至影蛇常用的中继节点附近。程序伪装成普通数据缓存包,静默驻留。

  三分钟后,节点开始传输新内容。

  解码后,是一段语音转文字的日志摘要。内容只有两句:

  “目标已启用超频协议,神经耦合值达到临界。”

  “按计划,第三阶段准备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