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手指从键盘上抬起,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为四点二十一分。他没有关掉通讯频道,而是点了通话邀请。三秒后,林悦的头像亮了,小舟的名字也紧跟着变成绿色。
“还没睡?”林悦的声音传出来,背景有杯盖拧开的轻响,“我泡了个热饮,正准备回舱。”
“我在核对最后一次数据同步。”沈逸看着终端上的状态栏,三人装备协议版本一致,策略包锁定无误,“顺便确认你们都在线。”
小舟发出一声轻微的回应,像是点头时带过耳机的摩擦音。
沈逸停顿了一下,说:“我们已经做到所有能做的了。”
房间里安静了一瞬。林悦的脚步声停了。
“你是认真的?”她问。
“对手的秘密演练被记录下来,三种战术模型全部进入预判范围。”沈逸调出系统日志,“静默包抄的启动节奏比我们快0.8秒,但现在我们的触发条件多了环境光效判定,误差压到了0.3秒以内。”
他声音很稳:“而且他们不知道我们改了规则。”
林悦笑了,语气松了下来:“所以你现在是说……我们能赢?”
“不是能赢。”沈逸的目光落在角色面板上,“是一定会赢。”
走廊外的灯光调成了夜间模式,微弱但清晰。设备运行的声音低而平稳,像呼吸一样规律。没有人再说话,但气氛变了。
小舟开口:“今晚别熬夜。”
“同意。”沈逸站起身,“八小时睡眠,七点集合,九点出发。”
“行。”林悦深吸一口气,“这一天终于来了。”
“不是终于。”沈逸关掉主控台电源,顺手按下照明开关,房间陷入黑暗,“是我们等到了这一刻。”
他走出主控室,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轻轻回荡。两侧是队员的休憩舱,门都关着,指示灯呈睡眠状态。他知道林悦会喝完那杯热饮再躺下,小舟会在睡前检查一遍装备绑定,而他自己,只需要闭上眼,让身体进入恢复模式。
回到个人舱内,他摘下眼镜放在床头,靠在椅背上。屏幕上还亮着角色界面,“夜莺”的法袍在虚拟光影中微微浮动,指尖划过技能栏,每一个冷却时间、每一段施法前摇都已刻进本能。
他不需要再看。
半小时前,系统最后一次扫描了公共服务器的日志池,没有新的异常接入。对方那条跳转节点复杂的信号流再未出现。他们可能还在等,等一个确认——是否有人察觉他们的动作。
但他们不会知道,从那个0.7%的能量衰减开始,到静默反击的三重判定建立,整个链条早已闭合。
沈逸闭上眼,又睁开。他不想睡得太早。
他打开本地文件夹,点开名为“苍穹之眼·终版”的文档。策略结构清晰,三层应对体系完整,震动编码序列独立加密,信任锚点权限分配明确。他翻到最后一页,签名栏自动跳出他的游戏ID:夜莺。
下面还有两行空白。
他知道明天早上,林悦和小舟会在这里签下自己的名字。
他退出文档,转到通讯记录。刚才的语音通话已归档,标题是“赛前最终确认”。他没有删除,也没有标记重点,只是让它留在列表里。
然后他点开团队群组,发送一条消息:【所有人,明早七点前完成生物指标自检,结果自动上传。】
发送成功。
他靠回椅背,手指在桌边轻轻敲了一下。
这个动作很小,几乎听不见声音。但他每次做完重要决定后都会这样,像是给自己一个结束的信号。
舱内的灯自动调暗。他躺下,双手交叠放在腹部,眼睛望着天花板。训练基地的通风系统发出极轻的气流声,像风吹过峡谷的缝隙。
他知道这不是放松的时候。
越是接近终点,越不能松劲。可这一次,他心里没有压力,也没有焦虑。不是强撑的镇定,也不是自我安慰的假象。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敢说“一定会赢”。
因为每一个细节都被拆解过,每一次失误都被模拟过,每一个对手的行为模式都被推演过百万次。他们以为隐藏得很好,其实每一步都在预测范围内。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一个人面对这一切。
林悦愿意为了团队挡下致命一击,小舟能在最混乱的战场中守住防线。他们不是工具,不是执行命令的机器,而是真正能托付后背的队友。
这种感觉,是他以前从未有过的。
他想起第一次被人围攻的新手村,那时他连逃跑路线都算不准,技能释放时机总是慢半拍。没人帮他,也没人教他。他只能躲在角落里,一遍遍重来。
现在不一样了。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决赛地图的轮廓。风暴区域中央的高台,东西两侧的掩体带,北面的能量干扰区。每一个坐标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手掌纹路。
他不需要再练习。
他已经准备好了。
舱门突然传来一声轻响,是外部通知提示。他睁开眼,看向投影屏。
一条系统消息弹出:【潜力挖掘预警:监测频段无新增活动,安全等级维持S级。】
他看完,没动。
几秒后,他又点开“天选系统”的碎片仓库。里面还剩三十七块未解析的道具碎片,都是过去比赛中收集的边角材料。他本可以用它们兑换临时增益药剂,或者稀有附魔卷轴。
但他没动。
这些留着,是为了以后。
他关闭页面,把终端切换到待机模式。房间里只剩下床头的小灯还亮着,光线照在他脸上,不刺眼,也不模糊。
他坐了一会儿,然后伸手关掉了灯。
黑暗中,他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变得均匀。
他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他也知道他们会怎么赢。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很轻,像是林悦回舱时放慢了速度。接着是小舟那边传来一声设备关闭的提示音。整个基地进入了备战前的最后一段静默期。
沈逸没有再起来。
他躺在那里,手指轻轻碰了下耳麦,确认它还在充电座上。明天它会接收到第一个指令,也是整场比赛的起点。
他不用想说什么。
因为他已经知道,第一句话该由谁来说。
“还没睡?”林悦的声音传出来,背景有杯盖拧开的轻响,“我泡了个热饮,正准备回舱。”
“我在核对最后一次数据同步。”沈逸看着终端上的状态栏,三人装备协议版本一致,策略包锁定无误,“顺便确认你们都在线。”
小舟发出一声轻微的回应,像是点头时带过耳机的摩擦音。
沈逸停顿了一下,说:“我们已经做到所有能做的了。”
房间里安静了一瞬。林悦的脚步声停了。
“你是认真的?”她问。
“对手的秘密演练被记录下来,三种战术模型全部进入预判范围。”沈逸调出系统日志,“静默包抄的启动节奏比我们快0.8秒,但现在我们的触发条件多了环境光效判定,误差压到了0.3秒以内。”
他声音很稳:“而且他们不知道我们改了规则。”
林悦笑了,语气松了下来:“所以你现在是说……我们能赢?”
“不是能赢。”沈逸的目光落在角色面板上,“是一定会赢。”
走廊外的灯光调成了夜间模式,微弱但清晰。设备运行的声音低而平稳,像呼吸一样规律。没有人再说话,但气氛变了。
小舟开口:“今晚别熬夜。”
“同意。”沈逸站起身,“八小时睡眠,七点集合,九点出发。”
“行。”林悦深吸一口气,“这一天终于来了。”
“不是终于。”沈逸关掉主控台电源,顺手按下照明开关,房间陷入黑暗,“是我们等到了这一刻。”
他走出主控室,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轻轻回荡。两侧是队员的休憩舱,门都关着,指示灯呈睡眠状态。他知道林悦会喝完那杯热饮再躺下,小舟会在睡前检查一遍装备绑定,而他自己,只需要闭上眼,让身体进入恢复模式。
回到个人舱内,他摘下眼镜放在床头,靠在椅背上。屏幕上还亮着角色界面,“夜莺”的法袍在虚拟光影中微微浮动,指尖划过技能栏,每一个冷却时间、每一段施法前摇都已刻进本能。
他不需要再看。
半小时前,系统最后一次扫描了公共服务器的日志池,没有新的异常接入。对方那条跳转节点复杂的信号流再未出现。他们可能还在等,等一个确认——是否有人察觉他们的动作。
但他们不会知道,从那个0.7%的能量衰减开始,到静默反击的三重判定建立,整个链条早已闭合。
沈逸闭上眼,又睁开。他不想睡得太早。
他打开本地文件夹,点开名为“苍穹之眼·终版”的文档。策略结构清晰,三层应对体系完整,震动编码序列独立加密,信任锚点权限分配明确。他翻到最后一页,签名栏自动跳出他的游戏ID:夜莺。
下面还有两行空白。
他知道明天早上,林悦和小舟会在这里签下自己的名字。
他退出文档,转到通讯记录。刚才的语音通话已归档,标题是“赛前最终确认”。他没有删除,也没有标记重点,只是让它留在列表里。
然后他点开团队群组,发送一条消息:【所有人,明早七点前完成生物指标自检,结果自动上传。】
发送成功。
他靠回椅背,手指在桌边轻轻敲了一下。
这个动作很小,几乎听不见声音。但他每次做完重要决定后都会这样,像是给自己一个结束的信号。
舱内的灯自动调暗。他躺下,双手交叠放在腹部,眼睛望着天花板。训练基地的通风系统发出极轻的气流声,像风吹过峡谷的缝隙。
他知道这不是放松的时候。
越是接近终点,越不能松劲。可这一次,他心里没有压力,也没有焦虑。不是强撑的镇定,也不是自我安慰的假象。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敢说“一定会赢”。
因为每一个细节都被拆解过,每一次失误都被模拟过,每一个对手的行为模式都被推演过百万次。他们以为隐藏得很好,其实每一步都在预测范围内。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一个人面对这一切。
林悦愿意为了团队挡下致命一击,小舟能在最混乱的战场中守住防线。他们不是工具,不是执行命令的机器,而是真正能托付后背的队友。
这种感觉,是他以前从未有过的。
他想起第一次被人围攻的新手村,那时他连逃跑路线都算不准,技能释放时机总是慢半拍。没人帮他,也没人教他。他只能躲在角落里,一遍遍重来。
现在不一样了。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决赛地图的轮廓。风暴区域中央的高台,东西两侧的掩体带,北面的能量干扰区。每一个坐标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手掌纹路。
他不需要再练习。
他已经准备好了。
舱门突然传来一声轻响,是外部通知提示。他睁开眼,看向投影屏。
一条系统消息弹出:【潜力挖掘预警:监测频段无新增活动,安全等级维持S级。】
他看完,没动。
几秒后,他又点开“天选系统”的碎片仓库。里面还剩三十七块未解析的道具碎片,都是过去比赛中收集的边角材料。他本可以用它们兑换临时增益药剂,或者稀有附魔卷轴。
但他没动。
这些留着,是为了以后。
他关闭页面,把终端切换到待机模式。房间里只剩下床头的小灯还亮着,光线照在他脸上,不刺眼,也不模糊。
他坐了一会儿,然后伸手关掉了灯。
黑暗中,他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变得均匀。
他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他也知道他们会怎么赢。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很轻,像是林悦回舱时放慢了速度。接着是小舟那边传来一声设备关闭的提示音。整个基地进入了备战前的最后一段静默期。
沈逸没有再起来。
他躺在那里,手指轻轻碰了下耳麦,确认它还在充电座上。明天它会接收到第一个指令,也是整场比赛的起点。
他不用想说什么。
因为他已经知道,第一句话该由谁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