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再次透过窗棂,将细微的尘埃照得如同浮动的金粉。沈星晚醒来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神清气爽。昨夜那杯安神茶似乎真的起了作用,她一夜无梦,睡得深沉而安稳。
枕边,那个牛皮纸袋依旧安静地躺着,一角微微翘起,像是在无声地提醒着她昨日的冲动与未尽的意图。她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粗糙的纸面,心跳似乎又快了几分,却没有了昨夜的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清晰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决心。
她起身,将纸袋小心地收进抽屉,然后换好衣服走出卧室。
院子里,顾言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正站在那两块巨大的木料前,手里拿着墨斗和一根长长的尺子,似乎在重新校验昨天的墨线标记。晨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木香。
听到她的脚步声,他没有回头,只是极轻微地顿了一下手中的动作,随即又继续专注于尺子上的刻度。
沈星晚没有打扰他,安静地走进厨房准备早餐。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她洗了几片薄荷叶,准备等会儿放进粥里。目光偶尔飘向窗外,看着那个沉静忙碌的身影,心里一片宁和。
早餐桌上,念初叽叽喳喳地说着昨晚西瓜的香甜,小脸上满是回味。顾言沉默地喝着粥,粥里漂浮着翠绿的薄荷叶。他喝得很慢,似乎比平时更慢一些。
吃完最后一口,他放下碗筷,却没有立刻起身。他的目光落在沈星晚脸上,停顿了大约两秒,然后极其自然地开口,声音低沉平稳:“今天要定基准面。需要人扶尺。”
沈星晚拿着勺子的手微微一滞,抬起头,对上他那双沉静无波的眼睛。
需要人扶尺。
不是询问,不是邀请,而是平静的陈述,仿佛在说一件既定的事实,一件她理应参与、并且能够完成的任务。
念初好奇地眨着眼睛看看爸爸,又看看沈阿姨。
沈星晚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攥了一下,随即又缓缓松开,涌上一股温热的暖流。她放下勺子,迎着他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好。”
没有多余的字。就像一个最简单的榫卯,严丝合缝地扣上了。
顾言几不可察地颔首,站起身,率先走向院子。
沈星晚深吸一口气,也跟着站起身。她对念初柔声道:“念初乖乖吃饭,吃完自己玩一会儿,阿姨去帮爸爸忙。”
“嗯!”念初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阿姨加油!”
走进院子,晨光正好,不那么炙热,带着清新的暖意。那两块巨大的木料静静地躺在支架上,如同沉睡的巨兽。顾言已经拿出了一根长长的、极其平直光滑的金属直尺,尺身寒光闪闪,看起来分量不轻。
他又拿出一套更加复杂的工具,包括一个水平仪和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卡具。
“扶这里。”他将金属直尺的一端放在一块木料预先标记好的基准点上,示意沈星晚握住另一端,“保持绝对水平。不能动。”
他的语气严肃而认真,带着工作时特有的那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沈星晚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伸出双手,稳稳地握住了金属直尺的另一端。冰凉的触感和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心里一凛,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她学着昨天扶木料的样子,沉下手腕,用尽全身力气稳住尺子,目光紧紧盯着尺身上的水平气泡。
顾言则开始忙碌起来。他不断调整着卡具的位置,用水平仪反复测量着直尺不同位置的水平度,手指时不时极其轻微地触碰一下尺身,感受着最细微的振动和偏移。他的眉头微蹙,眼神锐利如鹰,全部心神都凝聚在那根尺子和水平仪微小的气泡上。
“左,高一毫。”他忽然低沉开口,声音没有任何情绪。
沈星晚心里一紧,立刻屏住呼吸,凭着感觉,极其微小地将左手向下压了一点点。她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移动了分毫。
水平仪的气泡极其缓慢地移动着,最终稳稳地停在了正中央。
“可以了。”顾言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平稳。
沈星晚暗暗松了口气,才发现自己掌心已经沁出了细汗。她不敢有丝毫松懈,保持着那个姿势,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
顾言拿起墨斗,抽出的墨线。他捏着签针,将其固定在直尺边缘的一个特定卡口上,然后拉着墨线,走向木料的另一端。乌黑的墨线再次绷直。
这一次,他没有让沈星晚帮忙拉线,而是自己固定好另一端,然后捏起墨线。
他的目光越过绷直的墨线,看了沈星晚一眼。那眼神如同最精密的仪器,确认着她这边尺子的稳定。
然后,他手指一提,一弹!
“啪!”
清脆的声响!
一道比昨天更加清晰、更加精准的墨痕,印刻在了木料之上!像一道无可争议的法则,定义了这块巨木未来形态的基准。
“好了。”顾言松开墨线,对沈星晚示意。
沈星晚这才敢缓缓松开已经有些僵硬发酸的手。金属直尺的重量离开掌心,留下清晰的压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言没有停顿,立刻开始沿着这道基准墨痕,用铅笔标注更加复杂的符号和数据。他的动作更快,笔尖沙沙作响,那些神秘的符号如同某种古老的契约,被书写在木材的表面。
沈星晚安静地站在一旁,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照在他微蹙的眉心和紧抿的唇角,汗珠沿着他的鬓角滑落。她忽然觉得,此刻的他,不像一个木匠,更像一个正在演算宇宙规律的学者,严谨,精确,不容丝毫差错。
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让她移不开目光。
标注完符号,顾言直起身,再次审视整个木料和墨痕。他伸出手指,沿着那道墨痕缓缓拂过,指尖感受着木质的细微起伏和墨线的精准。那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痴迷的专注和欣赏。
然后,他的目光再次落到沈星晚身上,极其短暂地在她依旧有些发红的手掌上停留了一瞬。
“歇一下。”他说。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却不再是命令的语气。
他走到水井边,打上来半桶冰凉的井水,拿出一个干净的搪瓷碗,舀了满满一碗清水,走过来,递给沈星晚。
沈星晚愣了一下,接过碗。井水冰凉刺骨,碗壁凝结着细小的水珠,瞬间驱散了掌心的燥热和酸胀。
“谢谢。”她小声说,捧着碗,小口地喝着冰凉的井水,甘冽的滋味直达心底。
顾言自己也舀了一碗,靠在旁边的木料支架上,沉默地喝着。阳光照着他汗湿的额角和手臂,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
空气中弥漫着木头、墨汁和井水清冽的气息。两人之间隔着一步的距离,各自喝着水,没有说话,却有一种奇异的、并肩劳作后的平静与默契在无声流淌。
喝完了水,顾言将碗放回桶里,用挂在旁边的旧毛巾擦了擦手和脸。然后,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走向工具棚旁边一个锁着的旧木柜。
他拿出钥匙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状物件。
他走回来,当着沈星晚的面,仔细地擦干净手,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解开油布。
里面露出的,是一套被保养得极好的传统木工刻刀。刀柄是深色的硬木,被岁月摩挲得温润如玉,刀鞘是牛皮制的,上面有着复杂的缝线。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每一把都闪着冷冽而敬畏的光泽,显然是其主人极其珍爱之物。
顾言的目光在这些刻刀上流连,带着一种沈星晚从未见过的、近乎温柔的神色。他抽出其中一把刃口最细、造型最精巧的,指腹极其轻柔地拂过冰冷的刃身。
然后,他抬起头,看向沈星晚。他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似乎在权衡着什么,又像是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沈星晚被他看得有些莫名紧张,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朝着沈星晚,极其缓慢地招了一下手。
沈星晚迟疑地走上前一步。
顾言将手中那把细巧的刻刀调转过来,将刀柄的一端,朝着她递了过来。
他的目光沉静地锁着她,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想学?” “用它。”
喜欢月光沉溺于星野
枕边,那个牛皮纸袋依旧安静地躺着,一角微微翘起,像是在无声地提醒着她昨日的冲动与未尽的意图。她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粗糙的纸面,心跳似乎又快了几分,却没有了昨夜的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清晰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决心。
她起身,将纸袋小心地收进抽屉,然后换好衣服走出卧室。
院子里,顾言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正站在那两块巨大的木料前,手里拿着墨斗和一根长长的尺子,似乎在重新校验昨天的墨线标记。晨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木香。
听到她的脚步声,他没有回头,只是极轻微地顿了一下手中的动作,随即又继续专注于尺子上的刻度。
沈星晚没有打扰他,安静地走进厨房准备早餐。粥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她洗了几片薄荷叶,准备等会儿放进粥里。目光偶尔飘向窗外,看着那个沉静忙碌的身影,心里一片宁和。
早餐桌上,念初叽叽喳喳地说着昨晚西瓜的香甜,小脸上满是回味。顾言沉默地喝着粥,粥里漂浮着翠绿的薄荷叶。他喝得很慢,似乎比平时更慢一些。
吃完最后一口,他放下碗筷,却没有立刻起身。他的目光落在沈星晚脸上,停顿了大约两秒,然后极其自然地开口,声音低沉平稳:“今天要定基准面。需要人扶尺。”
沈星晚拿着勺子的手微微一滞,抬起头,对上他那双沉静无波的眼睛。
需要人扶尺。
不是询问,不是邀请,而是平静的陈述,仿佛在说一件既定的事实,一件她理应参与、并且能够完成的任务。
念初好奇地眨着眼睛看看爸爸,又看看沈阿姨。
沈星晚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攥了一下,随即又缓缓松开,涌上一股温热的暖流。她放下勺子,迎着他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好。”
没有多余的字。就像一个最简单的榫卯,严丝合缝地扣上了。
顾言几不可察地颔首,站起身,率先走向院子。
沈星晚深吸一口气,也跟着站起身。她对念初柔声道:“念初乖乖吃饭,吃完自己玩一会儿,阿姨去帮爸爸忙。”
“嗯!”念初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阿姨加油!”
走进院子,晨光正好,不那么炙热,带着清新的暖意。那两块巨大的木料静静地躺在支架上,如同沉睡的巨兽。顾言已经拿出了一根长长的、极其平直光滑的金属直尺,尺身寒光闪闪,看起来分量不轻。
他又拿出一套更加复杂的工具,包括一个水平仪和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卡具。
“扶这里。”他将金属直尺的一端放在一块木料预先标记好的基准点上,示意沈星晚握住另一端,“保持绝对水平。不能动。”
他的语气严肃而认真,带着工作时特有的那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沈星晚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伸出双手,稳稳地握住了金属直尺的另一端。冰凉的触感和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心里一凛,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她学着昨天扶木料的样子,沉下手腕,用尽全身力气稳住尺子,目光紧紧盯着尺身上的水平气泡。
顾言则开始忙碌起来。他不断调整着卡具的位置,用水平仪反复测量着直尺不同位置的水平度,手指时不时极其轻微地触碰一下尺身,感受着最细微的振动和偏移。他的眉头微蹙,眼神锐利如鹰,全部心神都凝聚在那根尺子和水平仪微小的气泡上。
“左,高一毫。”他忽然低沉开口,声音没有任何情绪。
沈星晚心里一紧,立刻屏住呼吸,凭着感觉,极其微小地将左手向下压了一点点。她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移动了分毫。
水平仪的气泡极其缓慢地移动着,最终稳稳地停在了正中央。
“可以了。”顾言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平稳。
沈星晚暗暗松了口气,才发现自己掌心已经沁出了细汗。她不敢有丝毫松懈,保持着那个姿势,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
顾言拿起墨斗,抽出的墨线。他捏着签针,将其固定在直尺边缘的一个特定卡口上,然后拉着墨线,走向木料的另一端。乌黑的墨线再次绷直。
这一次,他没有让沈星晚帮忙拉线,而是自己固定好另一端,然后捏起墨线。
他的目光越过绷直的墨线,看了沈星晚一眼。那眼神如同最精密的仪器,确认着她这边尺子的稳定。
然后,他手指一提,一弹!
“啪!”
清脆的声响!
一道比昨天更加清晰、更加精准的墨痕,印刻在了木料之上!像一道无可争议的法则,定义了这块巨木未来形态的基准。
“好了。”顾言松开墨线,对沈星晚示意。
沈星晚这才敢缓缓松开已经有些僵硬发酸的手。金属直尺的重量离开掌心,留下清晰的压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言没有停顿,立刻开始沿着这道基准墨痕,用铅笔标注更加复杂的符号和数据。他的动作更快,笔尖沙沙作响,那些神秘的符号如同某种古老的契约,被书写在木材的表面。
沈星晚安静地站在一旁,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照在他微蹙的眉心和紧抿的唇角,汗珠沿着他的鬓角滑落。她忽然觉得,此刻的他,不像一个木匠,更像一个正在演算宇宙规律的学者,严谨,精确,不容丝毫差错。
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让她移不开目光。
标注完符号,顾言直起身,再次审视整个木料和墨痕。他伸出手指,沿着那道墨痕缓缓拂过,指尖感受着木质的细微起伏和墨线的精准。那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痴迷的专注和欣赏。
然后,他的目光再次落到沈星晚身上,极其短暂地在她依旧有些发红的手掌上停留了一瞬。
“歇一下。”他说。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却不再是命令的语气。
他走到水井边,打上来半桶冰凉的井水,拿出一个干净的搪瓷碗,舀了满满一碗清水,走过来,递给沈星晚。
沈星晚愣了一下,接过碗。井水冰凉刺骨,碗壁凝结着细小的水珠,瞬间驱散了掌心的燥热和酸胀。
“谢谢。”她小声说,捧着碗,小口地喝着冰凉的井水,甘冽的滋味直达心底。
顾言自己也舀了一碗,靠在旁边的木料支架上,沉默地喝着。阳光照着他汗湿的额角和手臂,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
空气中弥漫着木头、墨汁和井水清冽的气息。两人之间隔着一步的距离,各自喝着水,没有说话,却有一种奇异的、并肩劳作后的平静与默契在无声流淌。
喝完了水,顾言将碗放回桶里,用挂在旁边的旧毛巾擦了擦手和脸。然后,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走向工具棚旁边一个锁着的旧木柜。
他拿出钥匙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状物件。
他走回来,当着沈星晚的面,仔细地擦干净手,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解开油布。
里面露出的,是一套被保养得极好的传统木工刻刀。刀柄是深色的硬木,被岁月摩挲得温润如玉,刀鞘是牛皮制的,上面有着复杂的缝线。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每一把都闪着冷冽而敬畏的光泽,显然是其主人极其珍爱之物。
顾言的目光在这些刻刀上流连,带着一种沈星晚从未见过的、近乎温柔的神色。他抽出其中一把刃口最细、造型最精巧的,指腹极其轻柔地拂过冰冷的刃身。
然后,他抬起头,看向沈星晚。他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似乎在权衡着什么,又像是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沈星晚被他看得有些莫名紧张,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朝着沈星晚,极其缓慢地招了一下手。
沈星晚迟疑地走上前一步。
顾言将手中那把细巧的刻刀调转过来,将刀柄的一端,朝着她递了过来。
他的目光沉静地锁着她,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想学?” “用它。”
喜欢月光沉溺于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