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吊在头上的冰锥子-《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与直接动手相比,盯梢这事相对更安全些。

  村民们闻言,一大半都是赞同的。

  但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没啥事,认为出来盯梢就是浪费粮食。

  可看着孙老海、吴掌柜等几个,在镇上还算有威望的汉子都同意了,也没好意思说不想去。

  孙老海当场统计了下人数,赞同的人占了几乎九成。

  剩下的,还有些是没举手表态的。

  眼瞅着事情快要成了,对于这些不配合的人,孙老海也没了好态度。

  “不参与盯梢的,后边要是真出事了,也别怪我们不通知!”

  这话说得直白,那些没表态的,也有些慌了。

  本就是觉得乡里乡亲,孙老海不好意思把他们落下,这才拿乔。

  却没想到,他会直接撕破脸。

  那几家汉子犹豫半晌,最终也都被迫答应下来。

  见所有人都同意,孙老海当即道:

  “这天太冷,在雪地里盯梢,大伙的身体也受不住。

  我寻思着,还是找处挡风的地方,盯梢的人也能稍暖和点。”

  对于这一点,众人很是赞同。

  这种天,要是真在室外待一天,怕是得冻成冰棍。

  但在哪儿待着,却是个问题。

  孙老海听着众人小声议论,心里却早就有了主意。

  王老二家的院子在村子西北边,那儿是想进村的必经之路。

  而东北边的孙臭九家,也是进村的必经之路。

  这两家的院落还算结实。

  若是在院子里搭个防风的台子,在里头便能看到外头的情况。

  到时候,再给他们配上铜锣。

  若是真有事,在两家值守的人,就猛敲铜锣。

  而两家结实的院墙,也能守一阵子,等到村民们过来驰援。

  他把想法一说,一行人纷纷表示同意。

  一群人里,只有王老二和孙臭九不太乐意。

  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家一直进人。

  家里有点啥事,都被人看了去。

  万一丢点东西,更是麻烦。

  孙老海看着两人神色,又补充道:

  “当然,咱们也不能白让人家出场地。

  咱们村里的祠堂,还有一部分各家铺子之前捐的钱。

  若是你们两家愿意,我去和族老商议下。

  每家给三十文钱,如何?”

  王老二和孙臭九听到三十文,虽觉得少了些,却也没再开口要。

  这种时候,他们两家的位置就是最危险的。

  贼人过来,他们最先倒霉。

  这会能不得罪村里人,还是不得罪的好。

  当即,两人也应了下来。

  眼见事情定好,孙老海又跟众人商议后边的事。

  把在两家建台子要用的砖石、材料、人工等等事情都商议好,已经是一个多时辰之后了。

  其中,建造用的一部分砖石材料,是陆青青和秦朗捐出去的。

  他们建马棚和火炕时,剩了些砖石。

  这会,便直接捐了。

  而砖石材料,是建造台子的大头。

  其余村民见状,将剩下的东西平分,每家出多少。

  全部商议好后,一众村民全部行动起来。

  今日,王老二和孙臭九一家,暂时充当值守人员。

  其余人,有材料的回家装材料。

  没有材料的,或出钱,或出粮食,都回家取来。

  整个富山镇,除了前街上的那三家不知情,剩下的所有人家都行动了起来。

  三刻钟后,陆青青和秦朗赶着马车,装了一车砖石,拉到了村西边的王老二家。

  此时,孙老海和孙大海父子都已经过来了。

  见到他们赶车过来,忙招呼人上前帮着卸车。

  陆青青见插不上手,出院子站在外头朝北望去。

  这处院子离那伙行商所在的位置,只隔了几百米。

  前头并没有什么阻隔视线的东西,甚至隐约能看到前街铺子的后窗户。

  只能说,孙老海选的位置,确实不错。

  这处是最适合建了望台的地方。

  不多时,一车砖石便卸了下来。

  秦朗跟院子里几人说了声,便驾车出来了。

  两人回小院后,又拉了第二车砖石过来。

  这时候,王老二的院子已经清扫出来,准备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

  孙老海父子正领着那帮兄弟,在划线准备盖了望台。

  陆青青和秦朗有之前在临山镇防守的经验,还跟孙老海父子提了些建议。

  听着两人的一些建议,孙大海眼睛都亮了。

  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实用的。

  他还想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却被自己老爹打断。

  一直到陆青青和秦朗离开,孙老海才把儿子拽到一边,警告他别瞎问。

  只能说,很多时候姜还是老的辣!

  有些事,不知道更好。

  王老二婆娘将烧化的雪水舀到桶里提到院里,见爷俩还在拉呱。

  担心这水放久了会再冻住,便将两人喊了过来。

  孙老海这才不再嘱咐,走过来接了水桶,安排人和泥。

  因着砖石不多,了望台的规划就做的比较简单。

  底下固定住后,上边建一个小一些的挡风棚。

  甚至,因着砖石有限,这防风棚只能容两人在里头蹲靠着。

  想躺下,位置都不太够!

  孙老海将这边规划好后,让孙大海盯着,他则去了东边孙臭九家。

  在孙臭九家选好了望台的位置后,同样的步骤和流程,开始指挥着人行动起来。

  陆青青和秦朗驾车跑了好几趟,终于将家里剩下的砖石都运了过去。

  此时,时间已经临近午时。

  孙月见两人回来,忙牵了马车过去,停车卸车架。

  陆青青和秦朗则拿了挂在门口的干净布子,互相拍打两人袄上落上的雪。

  庄老头做好了饭,听到动静出来。

  见到的就是两人一身风雪仆的模样,不由叹口气。

  “青丫头,小朗,快进屋暖和暖和。

  这一天天的,真是不让人歇歇!”

  孙月在马棚门口,用马刷子刷马儿身上的冰晶,接话道:

  “可不是嘛!咱们这刚盖好房子。

  还没等歇歇的,又遇上一伙来历不明的行商。

  偏偏,这些人也不接着使坏。

  就靠在那儿,跟个吊在头上的冰锥子似得。

  说不好啥时候,就砸在脑袋顶上!”

  庄老头听着这比喻,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可不是嘛,还真不如直接给个痛快!”

  陆青青看着两人脸上担忧的神色,安慰道:

  “我看孙叔那边动作很快。

  这一上午的功夫,两边的了望台建的比人都高了。

  顺利的话,说不好今晚上就能完工。

  等了望台建好,有村民值守就能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