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祖坟风水-《农村三代人》

  开了学,改名后的刘海峰,自然是好好学习。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还算是不错,一个班六十多个人,九月底的月考,他考了全班第十一名。

  在黄骅新世纪上初一的孩子们,大部分来自黄骅市,有一些,还是各镇的尖子生,他们底子好,脑子也聪明。班里的同学们,小学的时候,全部都学过英语,一个英语学科,就让刘旭比前十名的学生,差不少分。

  十月一国庆节,学校放了假,刘旭又坐着城际班车回了家。刚好赶上秋收,还没等父母开口,他便要跟着爸妈,一起下地干活。地里的粮食,那一棵棵的玉米,就是他上学的学费啊,他岂有不下地,帮父母干活的道理。

  秀峦和国增也觉得,儿子送到黄骅,上了一个月的学,简直是一夜之间,真的长大了。

  待到收完了玉米,就要紧接着种小麦。国增开着拖拉机,正在地里耕地翻土,这是两块紧挨着的地,一块是自己家的,一块是国长家的,但现在,都归国增种。国增先是把自家的地,全部耕完了,停下拖拉机,坐在地头上喝口水,歇一会。

  他和秀峦商量:“我说,一会我耕国长的这块地,连地界子也一起耕了吧。两块地,合为一块,以后种起来也方便。”

  “不行。”秀峦道:“这地,是人家国长家的地,只是让咱种,又没说给咱。你现在把地界子给耕了,平成了一块地。将来,人家要是回来,再把地跟咱要回去,还得重新起地界子啊?不麻烦啊?”

  “哎呀,国长又不回来了,他才不稀罕种地呢。”国增道。

  “你这话说的,他回不回来,地都是人家的,你有什么权力,把地界子给平了?”秀峦道:“有这个地界子,这就是两块地,咱的是咱的,他的是他的,你把地界子平了,将来说不清。”

  “亲兄弟,有什么说不清的?”国增不以为然,又喝了口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隔着个地界子,我开拖拉机耕地都不方便。再说了,平了地界子,能多出来两垄地,多打好几十斤的粮食。”

  国增说完,开上拖拉机,一趟下来,把两块地之间的地界子,给耕平了。

  “你看着吧,你瞅着吧,将来,咱家肯定得因为这点地,得和你叔家闹矛盾。”秀峦对着儿子道:“哼,不听我的,有你爸难受的时候。”

  刘旭看着爸爸,在地里开着拖拉机,正在耕叔叔家的那块地:“妈,你想多了吧?不就几亩地吗?至于吗?”

  “至于吗?”秀峦愤愤然:“哼,你叔那个人,我可太了解了,不信,咱们走着瞧。”

  “我叔一家,不是在天津军粮城,混的挺好吗?”刘旭道:“他们在那边安家了,肯定也不回来种地了。”

  “混的好?”秀峦更是不屑一顾,坐在地头上,看向远方:“就你婶子,那花钱的花法,那虚荣心,那攀比心,你叔就是个大老板,她也得给败光了。更何况,你叔不就是个打工的吗?挣多少钱,也不够你婶子造儿的。”

  刘旭摇了摇头,他知道,妈妈一直看不上婶婶,正如同婶婶和叔叔,也看不上自己的爸妈一样。这亲兄弟,亲妯娌,一直是面和心不和。

  好就好在,现在大家不在一个村生活,没有太多一起共事的机会。一直以来,也都是爸妈,甘愿吃点亏,尤其是爸爸,更是忍气吞声,照顾着这一大家子的颜面,维系着爷爷这个大家庭,表面上的和睦与融洽。

  每天除了跟爸妈,下地干活,到了晚上,刘旭就跑到爷爷家,去看自己的那些鸽子,去喂喂鸽子。这些鸽子,好像还都认识自己,见到了自己,就一窝蜂似的,全部涌到自己的脚边,低头吃自己喂来的粮食。

  刘旭蹲下身子,看着这些鸽子,心底里却想,也许有一天,这些鸽子,会全部卖掉,再也不养了。

  文信走进了屋,看着孙子在喂鸽子,并介绍着:“这个红的啊,跟这个白的配对了,那窝花鸽子,就是他们孵的。”

  刘旭点了点头,这些鸽子,谁跟谁是一对,他能看得出来。

  “你在黄骅上学,跟班里的同学们,合群吗?”文信问。

  “合群。”刘旭道。

  “合群就好。”文信道:“好好念书啊,鸽子我帮你养着,你就专心念书,将来,也考大学,咱家,也出个大学生。唉,咱家这边,没出个大学生啊,你大爷爷那边,供出了个国岗,我是没本事啊,当初没让你爸爸上大学,你得上大学啊。”

  “我知道。”刘旭依旧低着头,只顾喂鸽子。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啊。”文信看着孙子,又看看鸽子,觉得孙子的心思,还是在鸽子身上,便又道:“不用惦念这些鸽子,上学最要紧啊。”

  “爷爷,当年,你怎么没供我爸爸上大学呢?”刘旭抬起头:“我大爷爷,能供我岗叔上学,你怎么不供我爸呢?我听我爸爸说,他当年就差零点五分,就能考上大学了,要是再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唉。”文信掏出烟卷,点燃了烟,思绪随着吐出的烟雾,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唉,旭啊,我这辈子啊,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年没供你爸爸念书。想到这,我这心里,这个悔啊,这个难受啊。那时候,咱家实在是太穷了,是我没本事,赚不来钱,供不起你爸爸念书啊。”

  “爷爷,这都是命。”刘旭道:“我爸就是没这个命,咱家没这个命。你看人家珍爷爷家,他们那边一家人,命就好,又是当官的,又是做买卖当老板的。”

  “命?命是什么?是风水。”文信吸了口烟,又吐出烟雾:“他家就是坟地葬的好。旭,我跟你说,如果说坟地上的风水,咱家也不赖,咱过继过来的这边,你的祖爷爷祖奶奶,葬在了村西头,那块坟地的风水也不错,人家看坟地的说了,这块坟地,后代也能出能耐人。”

  “你是说,我会堂祖爷爷那块坟地?”刘旭道。

  “对啊,咱过继到这边了,自然得按这边的来。”文信道:“要不然,我出嗣到这边干嘛?这边以后就是咱家的祖坟。”

  十五岁的刘旭,自然不明白,爷爷说的过继和出嗣,有什么意义和讲究。爷爷说的那块祖坟,那个叫做会堂的祖爷爷,埋在哪,他都不知道,怎么还能算作,自己家的祖坟呢?

  他只是知道,那个汉堂祖爷爷的坟地在哪。知道当年,祖爷爷汉堂,娶了两个媳妇,第一个媳妇生下爷爷后,就死了。第二个媳妇,那个叫做王氏的祖奶奶,是三爷爷和四爷爷的亲娘。刘旭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还见过这个王氏祖奶奶呢,还对她有印象呢。他们的坟地,自己倒是认得。

  祖坟的事,是一件久远的事,刘旭不感兴趣,倒是对眼巴前的事,很感兴趣:“爷爷,咱的鸽子,太多了,得卖点儿,我看有几只小鸽子,能卖了。”

  “你想卖就卖吧,卖了钱,自己带到学校去花。”文信道:“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多吃点肉菜,你看你瘦的。”

  “明天是海兴集,咱去海兴赶集卖鸽子吧。”刘旭道。

  “行。”文信点了点头,孙子又重新上学了,他心底里高兴,想给孙子些零花钱,无奈自己两手空空,正好卖几只鸽子,算是变相的给孙子钱了。

  喜欢农村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