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砖厂的契机与春耕-《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诺!”

  蒙恬点头。

  这件事,早已经定下,此刻秦王政提及,蒙恬并不意外。

  学室考的考卷,各县的要送往郡守府,然后送往咸阳由少府下的大史审阅,然后做出评判。

  这其中,还有很长的时间,足够他去铺排了。

  “末将这就去安排!”

  “嗯!”

  望着蒙恬离去,秦王政脸上的笑容缓缓消散,他心里清楚,岷这个人,需要他去拉拢。

  岷不光是走进了他的视线,也走进了吕不韦的视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岷不可能通过,三年后的中枢选拔,进入章台宫。

  不管是一年后的高等选拔,还是两年后的国府选拔,都会让岷成为国府下的一员。

  毕竟三年后的中枢选拔,也只有首名,才能进入章台宫担任尚书卒史。

  他见过岷。

  自然是清楚,像岷那样的人,不可能甘心做一个尚书卒史。

  他宁愿从县,一步一步走上来,也不愿意,成为尚书卒史。

  在这一点上,他比了吕不韦优势太少。

  .......

  特别是这个时候,他属于无人可用的地步。

  像岷这样的天才,他自然希望收服,毕竟,岷年岁还小,只要好生打磨,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大。

  这样的人,将会是他未来的得力臂助。

  心中念头涌动,这一刻,秦王政对于前往临洮县的想法,更为坚定。

  坐以待毙,从来就不是他的风格。

  相比于秦王政与吕不韦等人,岷对于他的学室考结果,反而是没有在上心。

  考核已经结束,他如何忧愁,如何担心,都改变不了事实。

  在家中休息了一天,翌日,岷便前往了仓库。

  如今没有了学室考的牵挂,他整个人都轻松不了不少,仓库中的那些竹简,也都被运到了洮里的书室。

  岷的案头上,只剩下《吴子》。

  以及不久前,郑货带来的一些书与蒙恬送来的《孙子》,还有李斯送来的一些典籍。

  看着案头的竹简,岷不由得眉头紧蹙。

  他心里清楚,他已经深陷旋涡之中了, 不管是秦王政,还是相邦吕不韦,都不是他现在可以撼动的。

  他只能坐观风云起,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且,岷相信,等到学室考的结果出来,总会有人前来临洮县。

  念头转动,岷双眸微微眯起。

  他无比的清楚,在这个的旋涡之中,既要保持镇定,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回忆着关于秦王政二年的信息,岷不由得有些皱眉,这一年,关于大秦的记忆很少,也就只有攻魏国卷城,斩首三万。

  剩下的,反而是赵国的信息。

  喝了一口白水,岷烤着炭火,望着窗外的景色,如今已经是二月,马上朝廷就会举行启耕大典。

  而举国上下,都要为农耕而忙碌了。

  到时候,一切都要为农耕让路,修桥诸事,都得停下。

  “千,早食过后,让工头以及工师他们留下。”

  “诺!”

  见到千点头,岷朝着千,道:“你去一趟县府,问一问田啬夫,临洮县春耕何时开始。”

  “修桥虽然重要,但不能误了农耕。”

  “诺!”

  这个时候,岷也走出了仓库,人待在房间中,终究是有些沉闷,他想去工地上散散心,也顺便看看工程进展。

  “道啬夫,修桥工程进展如何?”

  “进展很是迅速,就是运砖的那边,跟不上!”陈语气有些无奈,长叹一声,道:“一来二去,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

  “而且,春耕在即......”

  在这个时代,干工程,局限性太大了。

  天大地大,农耕最大。

  “是啊!”

  这一刻,岷也是叹息,道:“这是一个大问题,但是,说实话,很难解决。”

  “在临洮县,建一座砖窑,耗费不小!”

  “而且,临洮县也没有走出大人物,没有上面的人关照,光靠我们奔走,几乎不可能!”

  秦砖的烧制,并不盈利。

  这基本上就是为了满足朝廷的需要。

  临洮县只是一座小县,也不是郡的治所,交通不便,而且,用砖的地方少,运输成本更高。

  临洮县,根本就没有建立砖厂的需要与契机。

  “修桥,用的砖石不多!”

  思之再三,岷开口,道:“只能这样做了,在临洮县建砖厂的事情,想都不要想,除非是临洮县需要。”

  说到这里,岷突然眼中一亮:“长城.......”

  他可是记得清楚,秦长城的起点,便是临洮县。

  这样一来,临洮县便有了建立砖厂的需求。

  心念电闪,岷突然发现,砖厂这件事,完全可以谋划一二。

  心中虽然这样想,但岷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他清楚,有些时候,许诺并非是好事,又岂是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

  这会影响,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人是复杂的。

  他们对于惊喜乐见其成,但是失信,往往十分痛恨。

  片刻后,两人便来到了岷水岸边,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岷不由得笑着,道:“道啬夫,若是春耕开始,这里的工人,只怕是十不存一。”

  “有没有办法,调集一批刑徒?”

  “很难!”

  陈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刑徒,都在骊山,如今大多数都在修渠。”

  “相比于这些工程,岷水桥只是小事儿。”

  “朝廷肯定不会为了岷水桥,而放缓修渠以及骊山的进度。”

  “嗯!”

  点了点头,岷望着无数的工人,道:“道啬夫,你与田啬夫,以及县府通个气,农耕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暂停修桥。”

  “大秦的国情你也清楚!”

  “商君变法,便是以耕战立国!”

  “农耕是大秦的重中之重,一切的事情,都要为农耕让路,连修桥都不例外,更何况是岷水桥。”

  “好!”

  这一刻,陈也是点了点头。

  在这之前,他还想着在这件事上提醒一下岷,不让岷在这件事上栽跟头。

  念及农耕,岷心头火热。

  等到他的学室考成绩出来,被除为吏,那么他也就有资格,拿出那件神物了。

  他要在这一年内,积攒足够大的功勋,迅速得到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