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如今的大秦要确保权力顺利交接,王权从容过渡!-《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成名要趁早!

  这是一个悖论!

  若他生于皇族之家,成为始皇帝的子嗣 ,自然可以不惧风雨。

  而且,还要是始皇帝子嗣,而不是秦王政的子嗣。

  没有成为始皇帝的秦王政,也不能盖压一切危险,庇护一个表现极为妖孽的儿子。

  所以,生于贫苦之家,自当展露部分锋芒,但更多是要藏拙!

  循序渐进,未必就不是好事!

  如今的岷才四岁半,过了七月,才五岁。

  时间漫长,他有的时候为自己铸就高墙!

  如今老头子升迁有秩,至少是暂时解了两人的生存危机。

  猥琐发育!

  稳住别浪,便是岷对于自己的唯一要求。

  “为何这么想?”

  老头子有些不解,转头看向了岷,这座院落还不是他们自己的,想要改格局,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候,岷笑了笑:“昨天在遗矢的时候,想着彘肉之所以难吃,不是因为它们吃了矢!”

  “见大父在看,就说了出来!”

  “.......”

  老头子一阵无语。

  岷孺子真会想,连遗矢都能想这些。

  “岷孺子,这可不是我们的,我们只能住!”老头子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一抹期待,道:“等大父攒够了钱粮,再想不迟!”

  “别想了,老夫去准备豆饭!”

  “好!”

  .........

  高都。

  此刻的高都城,一片残破。

  城中黎庶龟缩于家中,听闻喊杀声,瑟瑟发抖。

  血腥味顺着空气,飘进千家万户,铁马金戈的气息,伴随着死亡充斥在高都内外。

  此刻,联军大获全胜!

  信陵君魏无忌的轺车从容不迫的驶进高都城门,属于大秦的旗帜被换下,六国联军的大纛王旗被插上城头。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六国联军终于是抵达了高都。

  “鞠武,立即统计伤亡,让军中医者救治伤兵!”

  进了高都,魏无忌立即开始了战争总结,进行后续的安置。

  他心里清楚,这一战,六国联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必须要安抚诸王,以及联军将士。

  要不然,巨大的冲击之下,一旦发生哗变,将会是灾难 。

  “封锁高都府库,等盘整清楚,拿出财货,赏赐有功将士!”

  “诺!”

  一道道 军令下达,魏无忌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他心里清楚,伴随着这一战的胜利,以及这一次的赏赐,如今的六国联军,才有一战之力。

  站在高都城头,魏无忌心中豪情万丈。

  这一次,他要打进函谷关,彻底的斩断暴秦东出之势。

  让自己成为超越武安君白起的绝世名将!

  与此同时,蒙骜大军, 正在朝着端氏进发。

  高都被破,他们唯一的后撤方向,便唯有渡过少水,进行端氏休整。

  “上将军,联军并未追击!”

  闻言,蒙骜点了点头:“传令大军,不能停留,继续进发!”

  “不抵达端氏,我们依旧是不安全!”

  “失去了高都的城墙作为屏障,在这旷野之上,我们吃亏!”

  “诺!”

  点头答应一声,桓齮亲自担任传令兵,将军令下达。

  作为大秦的将军,桓齮也不是浪得虚名。

  他自然是清楚蒙骜的担忧,不是在旷野之上,大秦锐士不敌联军,而是如今大秦锐士新败,士气难免遭受打击。

  而六国联军大胜,正是气势如虹之时。

  此消彼长之下,大秦锐士会吃亏!

  此战虽然失利,但是此番东出的战果还是有的,也不算是彻底的大败。

  新王登基,先王故去。

  作为大秦的上将军,蒙骜必须要保证尽可能的少死一些人。

  略微沉吟,蒙骜断然下令,道:“将军报,送入咸阳,呈送王上与相邦!”

  “诺!”

  望着中军司马离去,蒙骜神色微凝,他此刻考虑的不是胜利,而是维持现在的战果。

  他必须要让吕不韦与秦王政清楚当下的情况,以免造成战略误判。

  在蒙骜看来,他这边就算是败了,大不了战败的罪责,全部加诸于他一人之身。

  但是,绝对不能影响咸阳城!

  如今的大秦,权力顺利交接,王权从容过渡,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

  翌日。

  老头子前往县府点卯。

  岷在家中,熬了点粟粥,便在院落中,翻看着丘夫子所赠的封诊式。

  在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少,与周围四邻也不熟悉。

  最重要的是,岷也不爱和小屁孩玩闹,更别说是爬树等活动了,连请医者都很吃力的年代,一旦摔伤会很容易留下残疾。

  为了自己更好的活下去,只要是危险的举动,他都不会参与。

  就在这个时候,敲门声响起,小黄叫了起来。

  岷放下封诊式,起身去察看。

  打开门,便见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当地的里典,上一次搬家,岷还见过。

  于是岷朝着里典行礼,道:“岷见过里典,大父去了县府,不知里典有何事?”

  闻言,里典笑着,道:“岷孺子,这位是学室令!”

  “怎么不请我们进去么?”

  岷让开门,朝着两人邀请,道:“里典,学室令,请!”

  “家中简陋,两位莫怪!”

  见到岷如此有礼,章也是欣慰一笑 ,至少青禾没有诓他。

  “多谢!”

  走进院落,岷指了指一旁的石案:“里典与学室令自坐,岷去准备白水!”

  “好!”

  章与里典走过去,在收拾干净的石案后坐了下来。

  章看着翻开的竹简,不由得双眸微眯,他都不用翻看,就清楚,这必然是封诊式。

  因为学室之中,一般都是在史子大体上熟悉 常用字后,以封诊式,让史子练习。

  “学室令,有秩固不在,岷孺子怕是做不了主?”里典犹豫了一下,要不是上头交代了,他也不敢带着章来。

  毕竟,有秩,更好是与他们这些里典打交道,他不想得罪有秩固。

  况且,岷只是一介孺子。

  他们两个成人前往 只有一个孺子家中。

  若是传出去,多多少少,脸有些挂不住。

  “无妨!”

  学室令瞥了一眼里典。

  他自然是清楚,里典心头所想,不由得开口宽慰,道:

  “此事,有秩固以及县丞都知晓,里典放心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