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从今天起,与龙族一刀两断-《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

  隔天一早,木栢封刚打开房门,就见眼前一片红色飘过。

  龙紫落在他面前。

  她褪去了昨日的一身宫装,身披赤红鳞甲,火焰缠绕全身。

  她的头顶,长出两只犄角。

  和龙角的形状不同,她的犄角是炽焰的形状。

  就连她的黑色瞳仁里,也燃烧着火焰,炙热而耀眼。

  这是她百年前的样子。

  这一刻,她不像是被爱情所困百年的女子,更像是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烈焰女神。

  龙生存在海里,跟火焰相生相克。

  她这一身火焰的属性来自于何处,不言而喻。

  木栢封窄了窄眼帘,很快收起思绪。

  “想好了?”

  龙紫点头。

  木栢封道:“那个人你也见过。是凌云寺主持,无相大师。”

  龙紫双眸的火焰瞬间凝滞。

  “你说,是谁?”

  木栢封重复道。

  “凌云寺主持,无相大师。是东华星君渡劫失败,魂魄附在了无相大师的身上。以佛门弟子的身份,继续修行。”

  双眸的火焰一动不动。

  龙紫像是被人点了穴,久久不发一言。

  她的脑子里,闪过曾经和无相大师见面的细节。

  他们交过手。

  他还给她算过命。

  他说,她所求之人再无复生之可能。

  他让她放下分别心,方见如来。

  他说,她一人抓着回忆,如同抓着滚水,烫得掌心见骨都不肯松。那不是情深,是自戕。

  他让她替他把人间的好日子过完。说她活得好,比哭碎肝肠更是功德。”

  他还说,逝者若见她如此,魂魄都不得安宁。

  她以为,只要她念念不忘,便是相互折磨。

  岁月如流,她对东华星君始终坚如磐石,却上天入地寻他未果。

  却不知,他就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冷眼旁观。

  木栢封瞧着她像是灵魂被抽离的样子,好像看到了自己死去的那段时间,殷姮的样子。

  虽然过程和性质不同,但结果都是被爱情困在原地。

  先前对她的意见有了改观,木栢封也难得的对他这位姑祖母有了点良心。

  “这事确实是他做得太缺德,我支持你讨回公道。你若杀了他天庭找你麻烦,我愿跟你站在一起。你若需龙军襄助,我也绝不吝啬。”

  龙紫双眸的熊熊烈火重新复活,烧得比之前更旺。

  某一刻,她骤然抬手,手心翻转间一把匕首突现。

  她裙角翻飞,手起刀落。

  一片赤红鳞甲剥落在地。

  龙紫毅然决然转身,只留下一道声音。

  “从今天起,我与龙族一刀两断。”

  木栢封看着她决绝离去的身影,走向前弯身,捡起那片掉落的赤红鳞甲。

  殷姮一直躲在暗处,这时候才走出来,牵住木栢封的手。

  “她是不想连累龙族。”

  木栢封叹息。

  “我知道。突然有点后悔告诉她了。”

  殷姮道:“若我是你,一定会说。而我若是她,也一定希望你说。与其让她继续浑浑噩噩,在一个又一个的替身上寻找当年的影子,不如做个了断。她是那么骄傲,却在欺骗里活了这么久。若余生的时间还要继续浪费在一个不值得的人身上,死后知道真相,该有多绝望啊。”

  木栢封握着殷姮的手,俩人一起往外走。

  “确实不值得,没必要把怀念弄得比经过还长。能眼睁睁看着她痛苦的人,不管什么理由,都永远不能原谅。”

  只是不知龙紫再见到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南夏后宫。

  君九渊第一天上早朝。

  还不等有人说话,就干了一件让众大臣瞠目结舌的事情。

  他一身龙袍坐在龙椅上,一左一右是两摞堆成小山的奏折。

  一边,是关于皇后私自废除活人殉葬,罔顾祖制,大逆不道的指责。

  另一边,是关于劝谏皇上扩充后宫、延绵皇嗣的提议。

  君九渊差人拿了个火盆放在中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这些折子一个个扔进火里。

  火苗压住片刻,然后迅速飞起,将接二连三扔进来的折子舔舐殆尽。

  君九渊一边扔,一边说话。

  “有些事情,朕只说一遍,以后不希望再听到有人议论。关于废除活人殉葬,是朕的旨意,皇后只是代朕执行。你们口中罔顾祖制的,是朕。大逆不道的,也是朕。关于后宫,朕此生只娶皇后一人,后宫,也只会有皇后一人。还有,我南夏从此不与任何国家和亲。不管是送南夏女子出去,还是将别国女子接来南夏,这种事情在朕这里,绝不会再发生。谁敢再妄议,就别怪朕不留情面了。”

  两摞折子都被扔进火盆,火烧得很旺,照亮君九渊不容置疑的脸。

  刘温先前在凤嫋嫋那里吃了鳖,他递上去的奏折,是写字最多的。

  君九渊最后拿起他的,抻开来看,中间的内容直接耷拉进火盆里。

  那些字,瞬间被火苗吞没。

  “刘大人字字为我君氏皇族着想,可真是一片赤诚,令朕感动。只是刘大人若将如此赤诚用来为天下苍生着想,百姓一定会对您感激涕零。”

  刘温闻言,心里更是不忿。

  “皇上,恕老臣直言。后宫和前朝从来是不能分开的,您为皇后舍弃三宫六院,纵容皇后干涉朝政和祖制,实在后患无穷。自古皇后太后专权朝堂的事情屡见不鲜,若将来皇后诞下唯一皇子,只会更加恃宠而骄。到那时,江山还能不能姓君,可就难说了啊。”

  待刘温的奏折烧得一点不剩,君九渊拍拍手上的灰尘,淡定看过去。

  “那依刘大人所言呢?”

  刘温以为看到了希望,猛地抬头。

  “老臣恳请皇上从全国范围内广纳后妃,以平衡各方势力。再对皇后严惩,让后宫以后不敢再干涉朝政,还朝堂一片清明。”

  这时,上奏的众大臣和皇亲跟着下跪。

  “恳请皇上广纳后妃,严惩皇后。还朝堂一片清明。”

  放眼望去,半个大殿的大臣都跪下了。

  殷卓和金斌直挺挺的站在首位。

  俩人对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

  君九渊目光缓缓扫过去。

  “大家说得对,是该还朝堂一片清明。礼部侍郎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