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孩子们大了,不好骗了-《枣骁山河》

  小枣儿又回给叶玉兰几个炸汤圆和两个火龙果。

  没过一会,严淑琴、余部长的媳妇周海燕。

  以及家器厂厂长李坤的媳妇吴素莲,也把家里做的吃食送了些过来。

  华夏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讲究有来有往。

  家属院里也是这样,过节的时候,家里做了好吃的。

  就会给走得近的人送一点尝尝鲜。

  收到赠礼的人也会把家里的吃食回一点。

  有来有往的情谊格外暖人心,这种人情来往小枣儿现在也适应了。

  甚至觉得挺有意思的。

  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各地的特色食物都不一样。

  这几年,小枣儿也是品尝到了不少地方的美食。

  回到厨房里,小枣儿准备捡几个炸汤圆给闵家老两口送点去。

  贺骁说:“不必去了,爷爷给闵爷爷家里送了些汤圆面。

  咱们这汤圆面是爷爷跟闵爷爷昨天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用石磨手工磨出来的。”

  “这汤圆面还要用石磨磨?”小枣儿很是疑惑。

  老爷子笑道:“可不!磨出来后把面浆沉几个小时。等水浆分离后,把上面的水舀出来。

  在面浆上面铺一层床单隔着,把草木灰倒在床单上面。这样就用草木灰能把面浆里的水份吸干。

  放置一夜,才能有这汤圆面。”

  “啊!原来想吃点汤圆这么麻烦啊!”

  “可不!着急吃的话,当天还吃不进嘴。”

  小枣儿想起,空间仓库里有很多糯米粉,以后可以取一些出来放在家里。

  想吃的时候,加点水把糯米粉调上就能吃。

  有了大家的互赠,这个小年饭桌上的食物瞬间丰富了。

  看着桌上大部分的食物都是邻里之间送来的。

  小枣儿对贺骁道:“幸好你今天炸的汤圆够多,不然,吃了别人的东西还没有回礼的。”

  “我猜到大家会送东西来,特意多炸一些。”

  老爷子很喜欢叶玉兰送来的高粱粑粑。

  “这高粱粑粑真好吃!入喉的口感细腻软滑。”

  老爷子说完又咬了一口。

  小枣儿也跟着尝了尝。

  入口那一瞬间,高粱独有的醇厚香气在舌尖散开,带着淡淡的清甜。

  粑粑质地软糯,却又不失韧性。

  每嚼一口,都能感受到它细腻绵密的口感。

  它不似其他糕点那般甜腻,这份恰到好处的清甜,让人越吃越上瘾。

  小枣儿吃着吃着,不禁感叹:“这高粱粑粑看似普通,没想到口感这么好。跟糯米粑粑的口感完全不一样。”

  贺骁笑着说:“这高粱粑粑制作也有讲究,得把高粱脱皮磨成粉,再经过发酵等工序,才能做出这么细腻的口感。”

  小团子们见大家都说高粱粑粑好吃。他们也想吃。

  可小枣儿怕他们吃的时候,被这些粑粑粘在喉咙里下不去。

  不敢给他们吃。

  大人越是不让吃,小团子们就越想尝尝。

  小团子们笑眯眯的看着大人,小手偷偷去抓盘子里的高粱粑粑。

  大人们在心里偷笑,表面上还得配合着小团子们。

  装作没有看到他们的小动作。

  三个小家伙终于尝到了高粱粑粑。

  但是,他们似乎不太喜欢这个味道。

  更喜欢爸爸做的油炸汤圆。

  因为爸爸炸的汤圆里面包了糖和芝麻,又香又甜。

  下午,贺骁在家里做木工。

  他跟小枣儿商量,打算给宝宝们一人做一个儿童版的电动摩托车。

  这摩托车的外壳采用木制的。

  刹车和电瓶小枣儿已经准备好了。

  只待外壳做好了,就能组装了。

  别看小小的摩托车用不了多少木料。

  但越是小巧的零部件,做工越是精细。

  贺骁打算利用每天下班后的空余时间慢慢做。

  老爷子闲来无事,也拿着刨子和斧头帮忙。

  贺骁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但凡有点空闲时间,就会在家里找点事做。

  以前,他们俩人闲下来就去山上干农活,或是进山打猎、找山珍。

  自从宝宝们回来后,他会把更多的空闲时间用来陪孩子们。

  下午,段桂华来约小枣儿进山采野菜 。

  这时候正是荠菜鲜嫩的时候。

  两人跟家属院里的几个相熟的妇女一起进了山。

  初春的野菜相当多。

  小枣儿原本只打算去挖点荠菜回来包饺子吃。

  结果,军区附近的几个小山坡上的野菜品种太丰富了。

  她不仅挖到了很多荠菜,还有鲜嫩的蒲公英、肥嫩的折耳根,叶片肥厚的冬寒菜。

  小枣儿刚开始的时候,也吃不惯折耳根。但她很喜欢喝鱼腥草叶子煮的水。

  后来,跟着王丽娜一起吃饭。

  吃了几次折耳根后,才慢慢喜欢上这道菜。

  今天,她跟着大家一起采挖了些折耳根,打算回去做给爷爷尝尝。

  小枣儿以为今天过节,上山的人应该不多。

  哪里知道,下午的时候,附近的山坡上到处都是来寻野菜的军嫂们。

  大家看到小枣儿,还会上前来跟她打声招呼。

  小枣儿进京学习的那两年,家属院里又多了好多年轻军嫂,她都不认识。

  但是,大家都知道她。

  每次在家属院里遇到了,大家都会主动跟她打招呼。

  晚上回到家里, 小枣儿从空间里取出几块梅花肉。

  用绞肉机把馅料打好,加入切碎的荠菜。

  一家人围着桌子擀皮包荠菜馅的饺子。

  小团子们也要加入,老爷子揪了三个面剂子给他们玩。

  三个小子发现大人跟他们玩的面团不一样。

  把面团交给擀皮的贺骁,让他帮忙擀成薄皮。

  老爷子笑道:“孩子们大了,不好骗了!”

  贺骁把擀好的皮给三兄弟,他们也学着太爷爷和妈妈的样子包饺子。

  虽然包出来的东西,完全看不出是什么,至少没漏馅。

  小团子包好一个后,觉得好有成就感!

  见他们玩得开心,小枣儿便耐心的教他们,让他们也有参与感。

  晚上吃饺子的时候,老爷子感叹道:“你爸妈今天在家里,也不知有没有包饺子吃。”

  按理说,北方都是二十三过小年。

  但是,今天周末才有休息。

  倘若贺家兄弟们不回家,公公婆婆怕是真的不想麻烦。

  小枣儿听出老爷子应该是想家了。

  也想儿子跟儿媳了。

  便提议道:“爷爷,吃完饭我们去门岗打电话回家 。”

  老爷子点头:“好,把龙虎豹带过去,你爸妈肯定也想他们了。”

  他们刚吃完饭正在收拾餐桌。

  门岗处的哨兵就来家里通知了,说是有贺团长家里打来的电话。

  一家人立即放下碗筷抱着孩子们就大步往门岗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