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这是能拍卖的吗?-《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楚健、沈世杰,还有柳总等人也在场,密切关注这件元青花的拍卖情况。

  “大佬多,根本不用担心。”沈世杰表示。

  一场拍卖会成不成功,其实从现场的竞拍者就能判断出来。不说百分百,百分之八*九十是没跑的。

  如果来了很多大收藏家、超级富豪等大佬,那基本上可以判断它成功了。那些重量级的拍品,几乎就没有流拍的可能性,拍出天价的概率也高。

  今天来的大佬,有来自神秘家族的人,人家的财富虽然不在富豪榜上,但比富豪榜上的人更加恐怖。

  那样的隐形富豪,砸起钱来会更疯狂。

  因为钱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真不如一些收藏品,收藏品能成为一个家族的底蕴。哪怕是朝代灭亡了,古董艺术品、黄金等,在下一个朝代还有价值。

  钱就不能了。

  一旦换了朝代,换了货币,大概率是不会承认前朝的货币。

  所以,对他们来说,收藏品要比钱更有价值。

  楚健淡淡一笑,他也不担心,了解某些人的实力。像台上的那尊元青花梅瓶,存世量不会超过一个巴掌之数,不怕没有人争夺。

  他们聊天之时,元青花梅瓶的竞价已经来到了5亿。

  没错!这就5亿了。

  现场很多人只能喊666,没有资格再参与竞拍。那些资产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人,你让他掏5个亿流动资金出来,估计也挺悬的。

  “5亿500万!”

  “5亿1000万!”

  “5亿5000万!”

  ……

  拍卖师的嘴巴就没有停过:“3号的梁先生叫价6亿,还有更高的吗?6亿人民币,6亿人民币第一次……6号马先生加一千万,6亿1000万人民币。”

  3号的梁先生也不恼,微微一笑,继续出价。

  “7亿,3号的梁先生出价7亿人民币,还有更高的吗?7亿人民币第一次……”

  梁先生以为,这应该妥了,没有人跟他抢了吧?这件元青花,他拍下来不是为了自己收藏,而是有大用。

  正当他这么想的时候,有人比他更狠,一口气加了2个亿。

  拍卖师都以为自己看错,再三确认,才大声道:“1号的先生加价2亿,一共9亿人民币,还有比9亿更高的吗?”

  现场瞬间安静,目光都看向1号座位的男人。

  那男人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但能拿出9亿人民币买一个瓶子的人,绝对不是“凡人”。

  不过,现场也有人认出那人就是国内神秘家族的人。

  此时此刻,就连刚才出价7个亿的梁先生,也选择了沉默。倒也不是出不起,主要是不想得罪那个家族。

  “好家伙!那是谁呀?真够有钱的。”

  “9个亿而已,在真正的超级富豪眼中,根本不算什么,人家或许一天就挣超过一个亿。”

  就拿小马哥来说,有人统计过,人家一天就能挣好几个小目标。9个亿,两三天的事,能放在心上吗?

  “破纪录了。”

  要知道,被誉为瓷器三绝之一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拍卖价也才8.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七个多亿而已。

  ……

  这结果,就连楚健和沈世杰都没有想到,十分意外。楚健给出的估价是5到7个亿,现在已经远远超过。

  “楚哥,你定的估价,还是保守了呀!”沈世杰说道。

  柳如烟又惊又喜。

  旁边保利的人则是无比羡慕,偏偏这梅瓶破的还是他们的记录,这就有点郁闷了。

  楚健摇头道:“这溢价有点多了。”

  在他看来,这梅瓶和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差不多的,或许还略逊一点。

  “也不能这么说,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2011年拍的8.4亿港元,放到今天,升值一两个亿,应该也合理吧?

  再说,之前金陵博物馆展出的镇馆之宝,另外一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人家也说了,10亿人民币都不卖。

  所以,在我看来,这种元青花梅瓶的价值是要超10亿的。今天这拍卖价,还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沈世杰分析道。

  不得不说,这分析得还头头是道,有点道理。

  楚健没有反驳。

  拍出9个亿的天价,他已经很满意。

  开场红之后,拍卖的气氛被炒热起来。

  后面的拍品,基本上都能拍出高价,有七成是超过估价的。

  这再次说明,楚健给出的估价确实有点保守。

  一连十几二十件拍品顺利拍出后,这时候又插入一件重量级拍品。

  那是块一米五左右的石头,上面部分是精美的雕刻,下面大概1.2米的石柱,四面都刻有铭文,密密麻麻。

  “各位,这件宝物经过我们多方鉴定,确定是古滇国早期的物件,上面的文字属于楚文。而它的内容,经过古文字专家的破解,正面的文字记录楚国庄蹻征服云南,建立颠国的历史。另外三面的内容,应该是一部法典……”拍卖师滔滔不绝地介绍。

  了解历史的人可能知道,楚顷襄王在位时,率领楚军夺取巴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区,占领滇地。后来秦国攻打楚国,庄蹻无法返回,遂在滇地称王,建立滇国。

  庄蹻是有史料记载的中国内地第一个开发云南边疆的历史人物。

  “法典?”

  现场不少人立即站起来,一脸惊容地看向那件文物。

  很多人心里的第一反应便是:这是能拍卖的吗?

  听到“法典”两个字,他们首先想到了汉谟拉比法典。

  众所周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编纂的。

  那可是世界级的文物呀!说是无价之宝都不为过。

  而眼前的这块石雕,没有那么大,还不到一个人高,但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也彰显它的不一般。

  完全就是缩小版的汉谟拉比法典,或者说是中国版的汉谟拉比法典。

  “好家伙!相关部门还不知道吧?”

  “知道又怎么样?我听说,这是人家从海外弄回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