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北极航线-《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君主,我们计算过,可能...”巴比奇抬头快速看了一眼王泽,发现王泽注意力依旧在图纸上,压根没看他。

  这才忐忑说道:“需要95亿。”

  王泽感觉心好像被抓住似得,被这价格吓了一跳。

  美国十万吨级的航母也就一百二十亿美元,换成楚币也就二十多亿而已。

  可美国这造价多少人吃啊,楚国可都是国企,利润是有比例的,对内销售可不能赚巨额利润。

  可如此情况,竟然贵了这么多。

  他明白十五万吨级造价至少也是四十亿以上,可巴比奇的报价竟然在他心理价位上直接翻倍。

  “怎么这么贵?”

  巴比奇干笑解释:“一方面是涂料,另一方面是许多配件都要专门制造,不过之后如果再制造,价格能降低很多。”

  涂料他是知道的,里面掺杂了许多珍贵金属,能够吸收雷达波。

  这还是面板里面的知识,但生产难度不低,没想到都已经用上了。

  而这种涂料最大的应用方向就是军事领域,哪怕在海里,也能保证两年完好,

  不过就算三年整体涂装一次,也要几千万的费用。

  这航母养护起来可真是要命,一般的国家别说建造,就是日常维护都掏不出来这个钱。

  “资金需求太大了,我财政先给你拨款二十亿,剩下的明年后年再给。”

  王泽还是同意了,他可是想要米哈伊尔造船厂未来建造太空飞船的,这种大型装备的建造能力必须培养出来才行。

  如此航母,如果不是为了验证新技术,还真不如制造现在技术成熟的航母作用大。

  巴比奇像是孩子一样开心的跳了起来:“谢谢君主,我保证,五年内一定完成。”

  “好,我等着它下水的那一天。”王泽笑着点点头。

  楚国第二艘航母刚下水进行海试,第三艘航母已经在同步建造。

  预计两年后,楚国就能拥有三个航母战斗群。

  如果在算上五年后十五万吨级航母入列,楚国将能够实现全球长期巡航。

  现在一支航母舰队,基本出去一年,就要回来保养几个月,中间还是有空窗期。

  回到楚王宫,王泽带上脑机设备,将自己的安排发送给财政部。

  他们会拿出预留款项拨给造船厂。

  这也是君主国家的好处,只要王泽同意,就没那么多争议。

  哪怕他的决定是错误的,也没人会说出来,反而会帮着将错误,应变成正确。

  也怪不得封建时代,明君少,昏君多呢。

  都是被惯出来的。

  如今楚国政务许多都使用上了脑机设备,这种虚拟世界,对于政府工作可太方便了。

  王泽看到一份政府工作汇报,里面是内地发来的一个商谈意向。

  直接在虚拟世界中,呼叫了王志风。

  五分钟后,王志风就出现在他面前。

  政府工作人员有特殊性,在虚拟世界可以拥有两个形象。

  一个是私人形象,按照规则,对面容有变动。

  另一个则是对公公开形象,是和本人完全一样的,不允许任何修改。

  “说说这个事情。”

  王泽坐在云朵中,被蓝天包围,微风拂面,是在现实无法享受到的场景。

  王志风对此一点都不惊讶,他也没少使用脑机来办公。

  走到王泽对面一个云朵坐下,柔软的触感,在他坐下之后,变化的能够支撑他的身体,完全贴合,力度刚好,可不是现实的座椅能相比的。

  “内地派人来探口风,他们想要从中撮合我们和俄罗斯,开通北极航线。”

  王志风将事情说了一下。

  现在只是有这个意向,倒还没有进入正式谈判。

  如今美国在中东收缩兵力,面对美国再次对亚太地区关注,航行安全也成为内地非常重视的点。

  内地在这种压力下,开始寻找破局之策,一个是南下想要建设东南亚铁路,另一个则是北上。

  一方面完善亚欧国际铁路,另一点就是想要开通北极航线。

  由于气候变暖,如今北极在一年之中,靠近大陆的位置,有约短暂的时间是有通航条件的。

  哪怕在其他时节,除了最冷的三个月时间,其他时间只要有破冰船前后带领开道,也能够通航。

  在上辈子,王泽也知道内地确实成功的使用了北极航线。

  直接船运走北边到达欧洲。

  这个想法是成熟的,只是如今楚国和俄罗斯的关系还很是僵硬。

  哪怕民间合作已经多了起来,但在政府官方层面,始终没有多少正式交流。

  “他们什么意思?”

  王志风组织了一下语言回答:“按照内地的想法,想要铁路直接在黑瞎子岛连通我国铁路,通过铁路运输,在玉楼市出海。”

  楚国的铁路标准和内地是一样的。

  只要连通,都不需要变动,直接就可以通行。

  对于内地来说,走这条现成的航线,花费小还方便。

  不需要绕白令海峡,速度上来说又能快很多。

  “对玉楼市来说,倒是个好事情啊。”王泽单手轻轻拍着大腿,思考这事情要不要办。

  想了想又问:“俄罗斯方面什么态度?”

  王志风摇摇头:“现在内地只是意向,俄罗斯方面还没有消息。”

  “好,我这里没意见,你们政府自己去协商吧。”

  王志风听到父亲的话,明白父亲是同意了,只是条件要政府这边自己去谈。

  没多久,三国谈判就在内地京城开始进行。

  出乎王泽意料,俄罗斯方面并没有拒绝,反而积极推进这个提议。

  好奇之下,王泽让人送来俄罗斯的资料。

  这才发现,俄罗斯如今经济虽然还不错,但他们设想的入欧事项一点进展都没有。

  反而欧洲不停地吸收东欧国家加入欧盟。

  从俄罗斯内部反应来看,显然俄罗斯也想要给欧洲一些压力。

  这意思是你们不要我,我就要和亚洲国家联合了啊。

  而另一点,这条航线的开通,也能让俄罗斯的大量货物顺利到达日韩等国,不用考虑一直被楚国卡着铁路生命线的命脉。

  就两国关系而言,俄罗斯确实不得不多做考虑。

  两国一旦开放北极海域用来通航,除非极端情况,只要开放了,关闭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王泽心里也是同意的,毕竟楚国的货物送去欧洲,可是要经过许多麻烦的地段。

  基本都在美国控制之下,一旦出问题,很容易受到影响。

  能减轻对苏伊士运河的依赖,提升货物运转效率,和俄罗斯一起开一条新的航运路线,确实是个好事情。

  而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提升一下俄罗斯,最好能把美国从亚洲地区吸引走,对美国来说,欧洲的优先级一定是在亚洲之上的。

  俄罗斯没钱搞事,欧洲和平一片,往往就是美国在其他地方开启战火的时候。

  在三方都有这个意愿的情况下,事情进展的很快。

  没多久,就确定楚国将和内地一道,负责在玉楼市建设一个能停靠大型船只的港口。

  这个新港口将成为这条航运的重要组成。

  货物在这里,将走楚国的铁路,前往内地,或者走丹阳港,出发亚洲各国。

  只是俄罗斯对过路费的收取这一块,有些贪婪,他们提出,俄罗斯出苏联时期的核动力破冰船每吨货物收取十四美元领航费用,如此计算,4000标准箱的货物需支付78.4万美元。

  这还没有算上楚国的收费,如果楚国也收费,那么走这条路线,虽然节约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但总体费用将是走苏伊士运河的三倍。

  这显然并不划算,除非特殊情况,如苏伊士运河不能通行,不然商业船只不可能走这条北极航线。

  楚国和内地都表示反对,这个价格根本无法接受。

  俄罗斯又不愿意退让,虽然三方都有意推进,甚至都谈好了具体细节,可偏偏就卡在怎么收费这一点上面。

  “我们提供核动力破冰船,总不能做好事义务劳动吧?我们收费也是合理的,你们楚国可以靠港口赚钱,就不应该在对通航收费。”普什科夫在谈判桌上毫不退让。

  可不管是楚国还是内地,也同样丝毫不退,三方谈了半个月,最终楚国代表懒得继续谈,直接请示之后乘坐飞机回了楚国。

  拖了一周,三方再次坐在谈判桌上的时候,普什科夫的态度好了不少。

  显然也是得到了莫斯科的命令。

  在俄罗斯退让的情况下

  最终这个过路费,或者说领航费,每吨货物收取2楚币,这个钱因为俄罗斯负责出破冰船领航的原因,所以俄罗斯拿1.5楚币,楚国分0.5楚币。

  这一块内地只是听着,对他们来说,肯定是收的越便宜越好。

  楚国也不亏,内地要出资建设一个港口,这个港口会分一块不小的土地给内地专用,只用于调转内地货物。

  等于是没花多少钱,就能在北方有一个大型港口。

  而货物在楚国中转,能收到的钱肯定是大于俄罗斯拿到的领航费。

  虽然如今港口还没有建设好,但在三国的努力下,一艘内地的货轮开始试着从白令海峡走这条线。

  俄罗斯两艘苏联于1975年建成的134米长北极级核动力破冰船,配备双反应堆可破除2米厚冰层。

  在货船前后领航,哪怕如今才九月,北极这里的冰也有二十厘米厚,不过对于破冰船而言,这点厚度和没有一样,咔咔的冰面碎裂声伴随着货船前进。

  并在在行驶十五天后,一艘从上海出发的货轮,顺利的到达了欧洲港口,卸下了一船货箱。

  北极航线的顺利通行,引起各国船运公司的兴趣,纷纷开始打听起来。

  虽然走这条线,算下来依旧比走南边要贵一些,可贵的这点费用,对比节约的时间来说还是赚的。

  更何况走北极航线受到的政治影响也更低。

  只是在十月,就有十六艘十多万吨的巨大货轮一起组成队伍开始走这条航线。

  其中一半都是楚国的货轮,从丹阳港出发,在白令海峡和其他公司的货船汇合,然后在霜华市港口停靠的破冰船则启动领航。

  在欧洲,也有几艘货轮选择走这条线前往亚洲。

  北极航线的开通,有的国家欢喜,有的则异常恼怒。

  尤其是美国,他们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可是随时能通过封闭海峡来威胁一些国家的事务。

  可北极航线一来,他们再想这么干,就要考虑人家会不会干脆投奔金砖合作组织了。

  在第二次航运依旧顺利完成之时,按照王泽的指示,楚国的航母舰队前往俄罗斯进行交流。

  他们要验证,航母舰队走这条航线的可能性。

  尤其是要正式绘制这条航线的水文情况,为以后得某些可能做准备。

  玉楼市原本产业就不少,这突然又来了一个贸易行业坐落在这座城市。

  哪怕这里寒冷,也有许多人选择来到这里定居。

  每一年玉楼市的人口基本都是增加的,不像是其他地方,要不是新移民被限制,十多年都不准迁走,估计人早就跑丹阳去了。

  王泽开车走在地下通道内,这里他当年建设的时候就弄得比较大,如今不但能够通行火车,还能走汽车。

  他这次亲自走一趟,也是为了这条贸易线能更顺利一些。

  随着玉楼市的发展越来越好,本身这条线路就已经有些饱和了。

  如果之后再承接内地的货物运输,对这条线路的运输压力非常巨大。

  他不得不动用空间在旁边继续开通一个货运专用通道。

  这种地下两三百米的地方打数千公里的地下通道,如果王泽不亲自来,只靠楚国的工程人员建设,需要的时间太久太久了。

  对于这种通道,王泽早就非常熟练了。

  如今开着车,用每小时五十公里的速度前进。

  虽然通道内一片漆黑,不过精神力比双眼看的更清楚。

  在王泽车辆前方五百多米的地方,成片的泥土开始消失。

  形成了一个三十米宽的通道。

  同步还弄出了一个个对外通风口,这些通风口都是两米宽,方便之后的设备安装和紧急时候人员进入。

  通道被拓出来的刹那,一块块大理石被同步放出来,将墙壁和顶部覆盖,支撑起这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