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家有考生的压力-《退亲后,带着家人发家致富》

  想让三叔爷帮忙养牛,顺便也跟三叔婆提了一句。

  “三叔婆,荒地那边比较冷活也不轻松,我想让三叔爷去跟吴老头,去养殖场养牛,你问问三叔爷愿意吧!”

  荒地也就帮客人刷个马,添个草,林雨荷一月也就给他个几百文。

  “我一个月给工钱二两管吃,平时给牛马上料,刷洗,注意牲口的情况。”

  具体情况到时会详细的说清。

  “三叔婆,你们回家收拾东西,咱们去县府看灯,吃完中午饭就去,我让准备好马车,在院里集合。”

  “哎!好,你阿爷跟你三叔爷正在养殖场给你们做灯笼。”

  “喂!林长安你别推我,你别抢我的。”

  从院外就能听见林家几个小子跑进来的声音。

  双胞胎加上堂弟林童,回家一段时间,先生让他们在家好好读书。

  说是出去游学回来收收心,给几个兄弟留了几篇策论。

  “姐,你看阿爷给我们扎的灯笼,这个兔子的给你,”林长平这次要比两个弟弟先表现。

  “呀!这个兔子是送给我的,扎的可真好看,”林雨荷表情一点也没夸张。

  “姐,这当然是你的,我们又不是大哥有嫂子送,这个兔子灯就是送你的。”

  白色很肥的兔子,红布缝的眼睛,里面林阿爷还别出心裁蒸的面灯,一根挑杆握在手里。

  “咯咯咯,长平小心大哥听见打人哦!”

  “放心,大哥在作坊打扫卫生,听不见。”

  “长平,你说啥我没听见。”

  “大哥大哥我错了啥也没说。”

  转头看见后面是长安与林童,又一起打闹。

  “别闹了,快点走了,你们几个小子一辆马车,我们分三辆马车。”

  林阿奶担心人多坐不下,让管理车马的吴老头要了五辆马车,一辆专拉行李和吃食。

  好在现在作坊现在没开始,家里有这些闲着的马车。

  只是等林雨荷上马车,三个弟弟已经坐在她的马车上等她。

  “你们三个咋在我马车上。”

  “嘘,姐,你声音小一点,要不阿奶阿娘又得说我们几个烦你了。”

  林童伸出食指挡在嘴巴前,让林雨荷声音小一点。

  “姐,你别让我们下车,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去考秀才试,考完试先生说给我们推荐书院。”

  是呀!几个弟弟自从读书,一直都在外,很少在家。

  “嗯!那行吧!”

  “你们有信心吗?别有压力要学会劳逸结合,就算考不上咱们还有下次机会。”

  林雨荷担心弟弟们有压力,考试时在发挥失常,尽量的让他们放松。

  “姐,你不会把我们关在家中读书吧!”

  林长安瞪大了眼睛看着林雨荷,大有一种你要这样,我哭给你看的表情。

  “呵呵,没有,姐姐怎么会把你们关起来呢!只要你们正常发挥,姐姐相信你们。”

  林雨荷一点重话不敢说,她也是体验一把上一世高考家长的心理。

  前车,林母对着吃点心的林阿奶叨叨,“娘,长平他们又去挤雨荷了,你也太惯几个孩子。”

  “几个孩子都是知道感恩的,孩子以后大了飞出了窝,跟家远了,现在他们姐弟能聚的时候让他们聚聚吧!”

  一说孩子以后飞出窝,林母的眼泪就止不住,那是她的孩子。

  “娘,雨荷也到了说亲的年纪,我想让娘家的嫂子给雨荷张罗一个。”

  她想起李落花看林雨荷的眼神就担心,不想闺女远嫁。

  林阿奶停下吃零嘴,斜着眼看这个儿媳妇,疼孩子是真疼,就是有点不是地方。

  “海棠,老婆子跟你再说一遍,雨荷的终身大事你别插手,你觉得你嫂子能认识啥样的后生。”

  不是看不起白家,几个儿子儿媳都不错,就是认识的人,那也是乡下的汉子。

  他们谁都配不上她的宝贝孙女。

  林阿奶跟老伴两人,晚上睡不着都会说几句私房话。

  “雨荷我跟你爹说过了,让她在家招婿,这样谁也欺负不到她。”

  每个马车都有每个马车要讨论的话题。

  三叔婆就让新嫁林家的孙媳妇,多和林雨荷亲近。

  “孙媳妇,雨荷这丫头仁义,只要你对她一点好,她都会回你千般。”

  三叔婆很是庆幸当初林雨荷想不开,她送的那几个鸡蛋。

  就因为当初的那几个鸡蛋,林童读书的银子基本都林雨荷出。

  双胞胎有的林雨荷基本都会给林童准备一份。

  “阿奶,我知道了。”

  圆圆也不傻,她娘家杂货铺里的辣条和卤豆干,还有那糖果都是林雨荷点头供货。

  从定亲的那天起,她娘就跟她说过。

  一路说着闹着来到清水县,林家的马车一进城,铺子里的下人就在城门里面等。

  马车停在铺子后门,看院子做饭的年婆子把人迎进院子。

  “林东家饭食已经做好,老奴把各位主子的行李拿去屋里。”

  年婆子一看见主家来了这么多人,担心有哪里做不好,林雨荷会赶走她们,处处小心伺候。

  “不用麻烦你面婆子,你只要跟我们说住哪间房就行,”堂婶腊梅性格比较泼辣也不作假。

  “在那边一间,屋子少,只能委屈各位主子挤挤。”

  下人帮忙卸下带来的东西,林阿奶看院子铺面打扫的都很干净,还是比较满意。

  掏出带来的元宵,“年婆子,这是你们东家亲自为了上元节包的元宵,给你们分些拿去煮了吃。”

  年婆子千恩万谢,平时他们一家在铺子里也就是打扫下卫生,给伙计做个饭,他们也都是拿工钱的。

  现在主家老夫人还给他们没见过的吃食。

  “多谢老夫人,今晚从咱们前门铺子出去,往右一转弯就是赏灯的好去处,早去会还能去看瓦子戏。”

  “哎!”

  可能都是上了年纪的,林阿奶也没有摆东家太太的谱,两人一起说的还挺热闹。

  年婆子的老头,拿出给林雨荷的灯,“东家,这几个是老奴闲时自己扎的,送给东家公子赏玩。”

  可能是打听过的,几个小子一人一个,就连林雨荷都给准备了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