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女婿半个儿,显摆-《六零:踹了白月光搬空家产下乡》

  陈飞鸿的脸色也好了很多。

  不过看着越来越多的东西出来,陈飞鸿也愣了:“你什么时候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顾云阳笑了笑,说道:“本来是打算先放车里,等没什么人的时候,再拿进来的。

  结果,在外面的时候,不是正好遇到了那人找妈的麻烦么?

  我就赶紧上来帮忙,让我堂哥赶紧趁机都给拿进来了。”

  不得不说,感谢这群人喜欢看八卦,凑热闹。

  顾云阳吸引了目光,反而让顾长松能够轻松的将东西都给搬进来了。

  陈飞鸿的眼神都变了,就算是有些舍不得女儿,感觉心里有些复杂。

  也不得不说,顾云阳把陈想容看的很重。

  顾云阳道:“爸妈,你们两位放心。我这人从小没有父母缘,长大了,也就大伯一家对我不错。以后啊,我肯定和想容一起孝顺你们。给你们养老送终。”

  之前在那外面的时候,顾云阳也听到了李大娘的话。

  不外乎就是什么绝户,没有儿子之类的。

  谁说一定要有儿子才有人养老?

  丈母娘眼泪立刻就下来了:“诶,你这女婿我认了。人家都说,女婿半个儿,谁说咱们是绝户的?”

  当年她生陈想容的时候,坏了身子。

  陈飞鸿体贴她,也没有想过要再要孩子。

  至于去外面找个女人,再生个孩子之类的想法,陈飞鸿都没有。

  虽说两口子恩爱,女儿也孝顺。

  但没有儿子,到底会被人家说三道四的。

  顾云阳的表态,就戳中了两口子的心。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顾云阳虽然没有夸下海口,没有说未来要比别人的儿子做的还好。

  但从今天开始,连做饭,顾云阳都亲自进去帮忙,后面更是接过了主厨的位置,主导了厨房。

  看着一桌子美味佳肴,外面不知道多少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在打探家里吃什么。

  李大娘更是酸的不行,在那边指责陈飞鸿一家太浪费了。

  不过大家谁也没在意。

  人家女婿上门,可不是得做点好的吗?

  虽然这味道确实香,但也没有谁好意思上门去讨要。

  这一下,陈飞鸿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顾云阳不同于这个年代的大男人主义,愿意亲自下厨房,饭菜味道做的还那么好。

  女儿以后可是有福了。

  等下午,他们回去的时候。

  两口子虽然有些不舍得,但也知道,他们的未来比较重要。

  车刚走。

  就有邻居过来搭讪:“陈嫂子,你这女婿,真是一表人才。我之前听说,他还在读书?这家里家境不错啊,今天带了不少东西过来。”

  陈夫人自然知道怎么回答,当即笑道:“这孩子也是贫农出身呢,不过他人聪明,之前在白石公社的时候,就被公社的干部,还有市里的领导欣赏。

  后来就在公社上班了,对了,那个半机械化打谷机就是我女婿弄出来的。”

  说别的,这些人可能还不太清楚。

  但是那个打谷机,就去年弄出来的,今年大面积的使用。

  她们之前还讨论过呢。

  一群妇女都是大吃一惊。

  陈夫人又道:“他今年刚考上大学,和我女儿一起在中沙大学读书呢。

  这不,教授很喜欢他,非要他大一就跟着一起进组做实验。

  要不然,怎么也要在家里住两天不是?至于东西是带了一些,我都说了,我们以后东西都是女儿的,不用带这么多过来。

  这孩子非不听呢,就要带东西过来,还跟我说,他有工作,领工资的。对了,你们还不知道吧?

  我女婿还是派出所的顾问,之前还经常出差,外地的公安都要请他去帮忙破案的,每个月都拿顾问的工资的。

  本来他还是白石公社红旗大队的大队书记,公社也给他准备了一个干事的身份。

  这不是考上大学了,不能天天在那边上班,所以都给辞了,人家大队,还有公社那边,都很惋惜。

  一个劲的都跟我女婿说,以后如果有什么问题,能不能请他去帮忙呢。”

  陈夫人是懂得显摆的,三两句话,就把周围的这些邻居们都给馋的。

  李大娘在那边冷哼:“说大话谁不会?吹牛也要有个限度,他看着还不到20吧?你也敢吹?”

  他们这会儿在院子里说话,所以李大娘在那边都听得到。

  其他人虽然没有说话,但也有疑虑的。

  这么多的事情,都在一个人身上,这怎么听着都不像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

  陈夫人也不气恼,以前李大娘骂她们绝户,她没有办法回答。

  但现在,顾云阳给了她底气。

  陈夫人道:“这还有什么可吹牛的?这临川市又不是很远,就在隔壁。

  那打谷机的发明者,就是我女婿,还被市里和省里表扬了的。

  我女婿的嘉奖我都看过的,还有啊,那五羊牌的自行车,就是我女婿帮助白石公社的农机厂改造出来的生产线,制造的。”

  这些,都是顾云阳之前吃饭的时候跟她说的。

  让她可以吹嘘一下。

  李大娘还是不信:“谁信啊,我还说那些都是我女婿做的呢。”

  不过其他大妈们没有搭理李大娘,有一个大娘问道:“对了,陈嫂子,你女婿这么厉害。那自行车,能给我们开个后门吗?”

  陈夫人立刻又是内心赞叹了一下女婿,然后带着点为难的说道:“我女之前倒是说过,他和厂长关系比较好,如果是没有票,少给点钱换张票也是可以的。不过也不能多……”

  陈夫人这么一说,其他人立刻就有些兴奋了。

  “陈嫂子,我家闺女要结婚,现在就差自行车了。这自行车票实在是没有,你给我牵根线。”

  “我家更着急,我家儿子都多大了?女方就要一辆自行车……”

  巴拉巴拉的。

  陈夫人端着态度,最后答应了两家,其他家就要往后排。

  “我女婿虽然厉害,也有面子。但是也不能一次性弄那么多,人家农机厂的生产也是有计划的。所以只能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你们体谅一下啊。”

  这有什么不能体谅的?

  何况,虽然也要拿钱换票,但价值比市面上的要便宜不少。

  她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感激不尽。

  “对了,陈嫂子,我看你女婿今天还带了一些布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