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记挂-《不敢折柳枝》

  闲日,温照影正坐在桌边整理绣线。

  此前为了守他,一直压在箱底,如今终于有了闲心翻出来。

  阳光落在她发间,把那抹青色衣裙衬得愈发柔和,江闻铃站在一旁看着。

  “明日,我送你回京。”他走上前,声音轻得怕扰了这片刻宁静。

  温照影捏着绣针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他:“你的伤还没好全……”

  “不妨事。”

  江闻铃打断她:“车马我让程虎备好了,护卫也会跟着,路上能护着你。”

  他说的每一件事,都想得周全,连她没说出口的顾虑都顾及到了。

  温照影心里一暖,点了点头:“好。”

  第二日清晨,营门外的车马早已候着。

  江闻铃帮她把行李搬上车,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车帘的搭扣,确认不会漏风,才伸手扶她上车。

  “到了京城记得捎信。”他站在车旁,道。

  “你也是。”温照影掀着车帘点头,看着他站在晨光里的身影,笑着应。

  车轱辘缓缓转动,护卫骑马跟在车旁,江闻铃的身影越来越远,直到缩成一个小点,才彻底消失在路的尽头。

  江闻铃站在原地,直到车马看不见了,才缓缓收回目光。

  营门外的风卷着沙砾,吹得他衣角猎猎作响。

  他转身往营里走,脚步却越来越沉。

  他曾以为,是他的身手不敌夏侯夜,殊不知最后倒下,是因他的不设防,竟让温照影为他担心受苦。

  他甚至不知道这毒究竟从何而来,不知道那些藏在暗处的人,下次会不会把目标对准温照影。

  温照影于他,从来都不是普通的女子。

  她是他昏迷时梦里都在惦记的人,是他醒来时第一眼想看到的人,是他想护着的、唯一的安稳。

  她对他的情,是在他最狼狈、最无力的时候,一点点攒起来的,来得那么不容易。

  可他若一直这样“弱”下去,连自己都护不住,又怎么护得住她?

  怎么留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情?

  这样的他,还不配被她选择。

  这一次,他不能再躲开,那些藏在心底多年的阴影,是时候,让它们留在过去了。

  三日后京城。

  温照影掀着帘角望向外头——街旁的梧桐叶已铺得满枝浓绿,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日影。

  护卫将车马停在巷口,温照影刚踏下车,就见一道青色身影从绣坊门内走出。

  洗得发白的官袍,腰间系着那枚旧玉佩,正是李晏墨。

  他走得有些慢,像是低头在琢磨着什么,直到快拐出巷口,才抬头望了眼“世无双”的牌匾,脚步才稍快了些。

  温照影站在原地愣了愣,直到那道身影隐进巷尾,才回过神往里走。

  青禾听见动静迎出来,见着她又惊又喜,忙接过行李:“小姐可算回来了!”

  “路上顺顺利利的,让你挂心了。”

  温照影的目光扫过店内,问:“方才我见李大人从这儿走,他怎么来了?”

  一提李晏墨,青禾就忍不住笑:“小姐您是不知道,您走后的后半月,李大人几乎天天来!”

  温照影心下一怔,又朝巷口那探了探,那他岂不是一直跑空?

  青禾收起行礼,缓缓道:“我问过了,说是发了俸禄,上次小姐请客他实在过意不去,想着再请小姐一次。”

  “既如此,留封请柬即可。何必日日跑?”

  青禾摇头笑起来:“我也说了,可李大人呆得很,非要亲自来邀请,便日日来了。”

  衣物都收拾好后,青禾见温照影若有所思地看向巷口。

  “上次请客,不过是份心意,倒让他记挂这么久。”温照影轻声道。

  方才李晏墨望牌匾时的模样,此刻清晰地浮在眼前,那点藏在眼底的怅然,倒不像是为了还人情,更像是怕错过了什么。

  “小姐您是没见着,李大人每次来,手里总带着点东西。大都被我塞回去了。

  只是昨天来的时候,还带了罐新晒的茉莉花茶,说天热了,泡着喝能解暑,我想着不好拒绝,放在您常坐的窗边案上了。”

  温照影顺着青禾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窗边的小几上放着个素白瓷罐,罐口还系着根青绳。

  她走过去掀开罐盖,清甜的茉莉香立刻漫开来。

  “他倒细心。”

  她喟叹一声:“罢了,等他下次来,我应下这顿饭便是。”

  青禾见她眉眼间的怔忡散了些,反倒添了点浅淡的笑意,便放心地退到一旁收拾绣线,只留温照影坐在窗边。

  青禾抱着叠得齐整的衣物从内室走出,刚转过屏风,脚步便不自觉放轻了。

  满室都浸在清浅的茉莉香里,混着晨光的暖意,软得像团棉花。

  温照影坐在窗边的藤椅上,侧脸迎着光,光落在她的发梢,晕出层细碎的金光,连鬓边垂落的发丝都像是镀了层暖绒。

  她身前的小几上,茉莉花茶罐敞着口。

  温照影手里捧着本摊开的书,指尖轻轻搭在书页边缘,另一只手握着半盏热茶。

  她看得专注,眼睫垂着,偶尔会抬眼望向窗外。

  巷口的梧桐叶被风晃得轻响,像一副极好的造景,将那抹青色衬得愈发柔和。

  桌上的绣线筐还敞着,几缕丝线垂落在案边,却没碍着这满室的静。

  整个画面像被定格了般,只有书页偶尔翻动的轻响,连风都似的放缓了脚步,怕扰了这份安稳。

  青禾站在原地看了片刻,才轻手轻脚地将衣物放在旁边的矮柜上,没去惊动。

  小姐好像变了,又好像从来都没变。

  风从京城巷口吹过,将满室茉莉香送向远方时,西域圣地的湿冷正裹着腥气,漫过层层石阶,钻进深处的石室。

  十九个少汗站在暗室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绕开石室中央的身影,像在避开什么毒物。

  夏侯夜就站在那里,紫衣垂落,衣料上绣着的暗纹在冷光里若隐若现。

  发间银饰,脖间项链的光泽流转,坠着的银铃随着他的动作随着他细微的动作轻轻晃动,却没添半分柔和。

  他垂着眼,琉璃眼底没半点温度,只有夜明珠的光在里面映出细碎的冷点,像结了冰的湖面。

  “都到齐了。”

  苍老的声音从石室主位传来,夏侯族长拄骨杖起身。

  他先扫过众人紧绷的脸,目光最后落在夏侯夜脖颈间未消的蛊痕上。

  七日断肠蛊刑竟没折损他半分气势,族长心里掠过丝暗惊,随即压下去。

  族长慢悠悠道:“正好这次少主回来,你们兄弟也该熟络熟络。今日不妨来场比试,”他说着,从指间拔下枚银戒,戒面在冷光里闪了闪,“奖赏在此。”

  石室里的空气瞬间僵住。

  有个少汗下意识往后缩了缩,靴底蹭过地面,发出的轻响,在寂静里格外刺耳。

  谁都没忘,五年前选少主,夏侯夜一人,硬生生挑了六个少汗,最后那六人连尸骨都被沉进了圣地的暗河。

  此刻听到“比试”二字,众人眼底的恐惧像潮水似的往上涌,连呼吸都放得又轻又浅,生怕被族长点到名。

  族长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骨杖在地上顿了顿,发出的闷响。

  “记住,不是死斗。”他刻意拖长语调,“不过是切磋切磋,点到为止,儿们放心玩就是。”

  夏侯夜缓缓抬眼,眼底闪过丝讥诮。

  他太清楚父汗的心思——分明是着急要重选少主,想借别人的手削他的势。

  夏侯夜往前踏了步,紫衣下摆扫过地面,带出阵轻响。

  不是死斗又如何?打残了,废了右手,不能握刀,不也一样?

  他抬眼扫过众人,目光掠过那些躲闪的眼神,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

  “既然是切磋,那就别浪费时间。谁先来?”

  风从石室门缝钻进来,卷着股阴湿的寒气。

  有个少汗猛地攥紧了腰间的弯刀,却被身旁的人死死按住胳膊。

  夏侯夜站在冷光里,像极了圣地深处的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