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除了砍人还会点别的吗?-《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

  景帝不由得汗颜,当着这些将要被宰的肥羊面前谈论怎么宰他们,景帝的目光闪躲,不敢去看王相等人委屈的眼神。

  王相等人:“哼,就知道陛下不会站在我们这边!”

  景帝内心极其赞同秦泽的想法,特别是如果不同意就砍头抄家收地,堪称是利器三件套啊。

  瞅瞅天幕那些后世人眼瞎的,什么叫暴君,什么叫活阎王,看看你们这位“仁慈善良”的文帝幼年版。

  对着他现在的行为,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感觉这么一对比,景帝都觉得自己有点善良,至少他还没想到杀人,只想到要是有人胆敢反抗,就拉去干徭役去。

  正是缺人的时候,这个节骨眼上犯事,那不是给我充人数?

  秦泽叭叭叭的说完,其实他还没搞完,大梁的商业发展还是太差,他的一身后世知识无处可用。

  比如:征用后世的起征点,应用到土地上来,依据土地的亩数交税。

  商品税之类的等等,总归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这群富人便是收割的对象。

  毕竟穷人手里能有几个子,我这个前世的穷人还不知道吗?那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起征点的。

  面对王相等人的眼神攻势,秦泽却一点都不觉得心软,同情谁那也不能同情这帮子人啊,就算是收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是远超平常人的。

  不要小瞧了大梁最顶尖的这群贵族和战功授爵的这波人,家中的财富那是几辈子都花不完的。

  “殿下此举,实在是太过激进,虽说减轻了百姓负担,但加重了富人的负担。

  百姓无智,富人有智,富人有权有钱有智,怕是此举会遭地方阻挠,阳奉阴违之举怕也不在少数。

  而大梁一直以来实行的皆是人头税,猛地改税,怕是百姓不习惯”

  这次站出来的是均输令,他的话让在场的其他大臣都频频点头。

  先不要说地方官员了,他们都相当的肉疼,天高皇帝远的,难免地方官员会被收买,行阳奉阴违之举。

  就连地方土地都不是那么好查清楚,谎报、藏匿土地此举怕是要出来了,且阻力大,想要一下子采取一刀切完全没可能啊。

  “这简单啊,我可是有好多的兄弟,还有宗室的人,他们完全可以做朝廷的眼睛。

  只要让他们的前途与此事挂钩,相信我,他们会非常愿意,非常积极的。

  这叫“朝廷巡视组”带个一千来精兵,阻挠者杀掉不就完事了。

  只要杀的多了,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害怕,不敢阳奉阴违。

  做官嘛,你干不好,有人干的好,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杀人,这活,他们应该会干吧”

  很好,经过秦泽这么一通讲解,所有人脑海中只剩下“杀杀杀”

  不是,你丫的就没点和平的解决方式?

  脑子里面除了杀人,就剩下砍人了是吧?

  你丫的是真会想办法!几位大臣悄悄的磨了磨后槽牙,都快把后槽牙咬碎了。

  咋样都改变不了了呗,就算是现在陛下不采用这个提议,那太子上位肯定会干出这事,他们一点都不怀疑秦泽砍人的能力。

  这丫的怎么说起杀人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阎王爷第二天都发现自己掉到榜二了。

  不过让他们更加绝望的是,秦泽说的是对的,总有人是会愿意支持这个政策的。

  毕竟不愿意支持的都被他们这位好太子砍成臊子了。

  估计现在宗室巴不得执行这个政策,本来他们就是靠着国库发俸吃饭,田地啥的交就交呗,俸禄才是大头。

  又被天幕捅出未来卷国库钱的事情正惶惶度日,生怕景帝找过来砍死他们。

  有点事干那不就证明这事暂时在景帝这里翻篇了,这还和他们的钱挂钩,那可不就得更加努力。

  更别说还有景帝的这群皇子们,大梁如今一共也才三十六郡,带上宗室,不够分,完全不够分。

  这么一想,这活还得抢?

  怎么感觉每每出现天幕都是对他们的割肉?

  砍人虽不好,但有效啊。

  而且起效速度还快,还能起到威慑作用,收获更大,还能……

  这么多得好处,压根想不出一个不好的地方来。

  两拨人同时热切的看着做决定的景帝。

  “秦泽之法,操之过急,需得循序渐进,滋生人丁,永不加口赋(康熙)”

  景帝琢磨一下还是决定先从口赋下手,只于土地税那肯定是要增加的,要踩着他们的底线加。

  让他们觉得抵抗不划算,但不抵抗又肉疼的这种程度。

  秦泽的那句“赚富人的钱”景帝还是相当赞同的。

  以往作为帝王他们都将自身利益与贵族在认知中是天然的一方,压迫百姓自然是他们共同的利益所在。

  而现在秦泽的一番话无疑是将皇家摘出来,打破了景帝以往的认知。

  也对,皇家本就是独特的,天下是他们秦家的,不是这群贵族豪强的。

  “至于,反抗者,杀!”

  景帝本身也并不是多么仁慈的帝王,能够被后世人史书上称之为暴君的帝王,本就杀伐果断。

  旁边还站着个秦泽,怎么说他也要让儿子高看一眼吧,爹要比儿子强。

  秦泽星星眼看着景帝,眼神中的崇拜完全抵挡不住。

  景帝得意,没错,就算他儿子是千古一帝又怎么样,还不是得崇拜他这个父皇!

  很好,大臣们对视一眼,陛下已经被太子殿下给忽悠瘸了。

  这波已经阻止不了了,没事,几个老狐狸一致决定等着明天早朝,肯定有头铁的娃现身。

  等着头铁的娃来干,然后视情况而定,察而后谋,谋而后动,无外乎如此。

  “陛下英明,正是有陛下这样的明君,我大梁才能灭七国,一统天下,如今又取消口赋,百姓有此明主,大梁有此明君,实乃天下之幸也”

  王相不愧是在八国混战时游走各国的人,这张嘴迄今为止也未尝败绩!

  “马屁精!”

  其他大臣眼都红了,只恨陛下身边有小人作祟,依他们看王信与那赵小人也别无区别。

  该死的我的嘴怎么就这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