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何况林峰开出的是一月三两现银的工食钱,岂有招不到人的道理?
不过三五日工夫,四十五个民壮员额便已招满,且皆是身家清白、体格健壮的良家子。
西城门外不远,有一处略显破败却宽敞的宅院,如今零散分布着这几十号新募的壮班衙役。
壮班驻扎在此,也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往日壮班虽有名册,实则常来的不过三十来人,也从无操练之说,皆是散养于市井之间,县衙之内自然并无其专属的驻地。
而眼前这处院子,乃是一个姓田的员外的产业,还是林峰自掏腰包租赁下来的。
至于为何选在城外而非城内?
无它,租金便宜尔。
今日是壮班首次集结。院子里临时搭起了一个简陋的木台,林峰正站在台上,手中拿着一卷新录的壮班名册,目光沉静地扫视着下方。
台下站着的,多是刚从田间地头或是市井脚店应募而来的汉子。
其中大多是以力气谋生的农民,其间夹杂着几个挑夫、马夫,甚至还有一名手艺尚可的木匠和一名膀大腰圆的杀猪匠。
众人初次聚在一处,难免嘈杂,院子里充斥着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忽然,一阵格外响亮的喧哗从角落传来。
林峰抬头望去,只见庄勇正和几个相识的农夫嬉笑推搡,打闹作一团,显然是旧识。
另一边,邓权与牛天则正按吩咐,提着石灰筐,在院中地上仔细画出用以整队的白线。
一旁的李胜见状,忍不住凑近低声道:“都头,台下太过散漫,可要属下先去申饬一番,立个规矩?”
林峰却摇了摇头,只是又将手中的名册细细看了一遍。
过了片刻,邓权几人上得台来,他才对身侧的众人吩咐道:“从现在起我点你们五个为队正,你们去整整队伍。”
赵小乙一愣,挠头问道:“呃……峰哥,这队咋整?”
“按地上白线,整成五列横队。”林峰放下名册,指着那些石灰线。
赵小乙点头领命,转身深吸一口气,提着腰刀对台下吼道:“所有人!听见没有!都过来!照着地上的白线,站好!”
一些机灵或胆小的闻声,赶忙小跑着凑过来,试探着找位置。
但更多的人依旧茫然四顾,或继续与相熟之人闲聊说笑,甚至还有几人仍在旁若无人地推搡打闹。
赵小乙见状,心头火起。他猛地冲下木台,抡起腰刀,连鞘带皮朝着那几个最闹腾的家伙劈头盖脸地抽去,口中还厉声喝骂:“耳朵聋了?!叫你们站队!滚过去!”
一阵吃痛的惊呼和混乱的躲闪后,人群总算被驱赶着,拖拖拉拉、推推搡搡地朝台前聚拢过来。
木台前的地面上,用石灰清晰地划出了十道白线。然而台下这群新募的民壮大多茫然无措,根本不知该如何依线站列,更谈不上整齐。
牛天和邓权二人只得跑前跑后,耐着性子,一个个拉着人的胳膊,将他们拖到对应的白线后,反复比划着位置。
脾气火爆的赵小乙却没那个耐心,他提着刀鞘,但凡有动作迟缓或站错位置的,他便骂骂咧咧地上去连抽带打,强行将其驱赶到正确的位置上。
一片混乱中,倒是庄勇负责的那一列最先整饬完毕。想必是因那列中有不少是他的旧识或同乡,彼此熟悉,听他呼喝安排倒也顺从。
而令林峰略感惊讶的是,紧随其后整好队伍的,竟是平素不显山不露水的李胜。
只见李胜既未像牛天、邓权那般费力拉扯,也未如赵小乙般动粗喝骂。
他先是沉默地扫视着自己那列散乱的人群,随即大步走到队列最前方,背对木台,面向众人,沉声吐出一个字:
“看。”
他声音不高,却奇异地压过了嘈杂。待几个离得近的人下意识望过来时,他伸出双手,以极其清晰缓慢的动作,双臂平举,与肩同宽,随后脚跟并拢,身体绷直,做了一个堪称标准的“立正”示范姿势。
做完,他放下手,目光扫过面前几个似乎看懂了的人,朝白线最前端的位置微一颔首。
那几人愣了愣,竟下意识地模仿着他刚才的动作,略显笨拙却也像模像样地站到了线后。
李胜不再多言,只是走到下一个位置,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动作和那个“看”字。
不过片刻功夫,他负责的那一列竟已成型,虽仍略显生涩,却已是全场最齐的一列。
林峰自始至终一直站在木台上,注视着台下,待到队伍勉强成形,他才开口道:“今日,是我与诸位初次相见。我先自报家门——我名林峰,现任本县县衙都头,执掌壮、快二班一切事务。”
他面对台下五十余张或茫然、或忐忑的面孔,继续道:“自今日起,你们所组成的,便是安寨县的壮班。在操练之前,我要你们先明白,何谓壮班……”
话音未落,台下一名面色焦黄的农夫小心翼翼地插话道:“那什么,林都头大人,能…能不能先发些工食银?家里婆娘娃娃还等米下锅呐……”
林峰目光倏地扫去:“在我这里,说话前,须先举手,高喊‘报告’。待本都头准许后,方可发言。违令者——哨棍伺候。”
那农夫被看得一哆嗦,却仍低声嘟囔抱怨:“这是啥…啥规矩?说句话还要准?俺们那儿的里长、银头也没这般管人的……”
一旁的赵小乙猛地回头,怒目而视:“闭嘴!都头面前,岂容你放肆!”
那人见赵小乙神色凶悍,只得悻悻然收了声,脸上却仍是不服。
林峰并未在此事上多作纠缠,转而面向众人,继续沉声道:“我安寨县壮班,乃是护卫县城万千黎民百姓的子弟兵……”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按捺不住,插话问道:“林都头,俺就想知道,这壮班一月里头究竟要当差几天?家里还有几亩薄田要人照料,这才刚过春耕……”
“给我将这厮拿下!重打十军棍!”不等那人说完,林峰指着那人,声音陡然转厉。
赵小乙早已按捺不住,闻令一声怪叫,如猛虎般冲入人群,将那多嘴之人一把揪出,拖至台前。
那人猝不及防,被拖得踉跄,犹自不服地连声叫嚷:“我怎么了?我犯了啥王法?不过问句话,你们凭什么打人?!还有没有天理!”
林峰居高临下,冷声道:“方才本都头已明令,未经准许,不得擅自发言。你将我的话,当作耳旁风么?”他目光转向赵小乙等人,“捆结实了,重责十军棍,一棍都不许少!”
衙门里的老手对此早已熟练,邓权等人应声上前,利落地褪去那违令者的下衣,将他死死按在地上。棍棒接连落下。
霎时间,整个院子里回荡着凄厉的惨叫声。
十棍很快打完,那人臀部已是血肉模糊。
下众人何曾见过这等立威的酷烈手段,无不面色发白,噤若寒蝉。先前那点散漫心思顷刻间被恐惧取代,再不敢有丝毫异动。
就在众人惊魂未定、大气不敢出之际,林峰猛地一脚踹翻身旁早已备好的一口木箱!
只听“哗啦”一声巨响,箱体倾覆,内里黄灿灿的铜钱瞬间铺洒了一地。
“都看清楚了!”林峰声如洪钟,压过了所有的抽气声,“安寨县壮班,每月实发工食银三两!”
林峰指着那堆铜钱,“这些银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本县百姓的膏血!这岂是好拿的?本都头告诉你们,尔等想稳稳拿到这笔钱,就得守壮班的规矩,今日便说第一条,令行禁止,绝对服从!”
一通杀威棒下来,在加上黄灿灿的铜钱,台下民壮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瞬间绷直了身子。
此刻他们连脖颈都不敢稍转,整个场面鸦雀无声。
“现在行第一条军令,所有人站定,本都头不说解散,谁敢动便责三十棍!”
话罢,林峰不再多言,只如磐石般默默伫立高台,以身作则。
如此一来,就连李胜、牛天等几个老资格的壮班也不敢再有丝毫动作。
都头说的是“所有人”,自然也包括他们。
万一此时稍有异动,被都头抓作典型,当众按倒责打,露出屁股受了军棍,往后在这衙门里可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半个时辰过去,林峰依旧如标枪般挺立原地。
整个院落死寂一片,所有人都似泥塑木雕,死死钉在原地,无人敢动第一下。
只因所有人都清楚,三十军棍若结结实实打下去,即便不死,也必定落个重伤残废。
这番僵持,可苦了生性跳脱的赵小乙。他已满头大汗,只觉浑身如有蚂蚁在爬,每一寸筋肉都叫嚣着要动弹。
他强忍那股从骨子里渗出的躁动,心中暗暗叫苦:“峰哥儿这操练人的法子,也不知道从哪学来的?这般活站硬熬,简直比挨刀还折磨……”
又过了半个时辰。
此时,院子里大多人都是身形微晃,体力难支。
然而在那三十军棍的威慑之下,竟仍无一人敢真正瘫倒或移动。
不过三五日工夫,四十五个民壮员额便已招满,且皆是身家清白、体格健壮的良家子。
西城门外不远,有一处略显破败却宽敞的宅院,如今零散分布着这几十号新募的壮班衙役。
壮班驻扎在此,也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往日壮班虽有名册,实则常来的不过三十来人,也从无操练之说,皆是散养于市井之间,县衙之内自然并无其专属的驻地。
而眼前这处院子,乃是一个姓田的员外的产业,还是林峰自掏腰包租赁下来的。
至于为何选在城外而非城内?
无它,租金便宜尔。
今日是壮班首次集结。院子里临时搭起了一个简陋的木台,林峰正站在台上,手中拿着一卷新录的壮班名册,目光沉静地扫视着下方。
台下站着的,多是刚从田间地头或是市井脚店应募而来的汉子。
其中大多是以力气谋生的农民,其间夹杂着几个挑夫、马夫,甚至还有一名手艺尚可的木匠和一名膀大腰圆的杀猪匠。
众人初次聚在一处,难免嘈杂,院子里充斥着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忽然,一阵格外响亮的喧哗从角落传来。
林峰抬头望去,只见庄勇正和几个相识的农夫嬉笑推搡,打闹作一团,显然是旧识。
另一边,邓权与牛天则正按吩咐,提着石灰筐,在院中地上仔细画出用以整队的白线。
一旁的李胜见状,忍不住凑近低声道:“都头,台下太过散漫,可要属下先去申饬一番,立个规矩?”
林峰却摇了摇头,只是又将手中的名册细细看了一遍。
过了片刻,邓权几人上得台来,他才对身侧的众人吩咐道:“从现在起我点你们五个为队正,你们去整整队伍。”
赵小乙一愣,挠头问道:“呃……峰哥,这队咋整?”
“按地上白线,整成五列横队。”林峰放下名册,指着那些石灰线。
赵小乙点头领命,转身深吸一口气,提着腰刀对台下吼道:“所有人!听见没有!都过来!照着地上的白线,站好!”
一些机灵或胆小的闻声,赶忙小跑着凑过来,试探着找位置。
但更多的人依旧茫然四顾,或继续与相熟之人闲聊说笑,甚至还有几人仍在旁若无人地推搡打闹。
赵小乙见状,心头火起。他猛地冲下木台,抡起腰刀,连鞘带皮朝着那几个最闹腾的家伙劈头盖脸地抽去,口中还厉声喝骂:“耳朵聋了?!叫你们站队!滚过去!”
一阵吃痛的惊呼和混乱的躲闪后,人群总算被驱赶着,拖拖拉拉、推推搡搡地朝台前聚拢过来。
木台前的地面上,用石灰清晰地划出了十道白线。然而台下这群新募的民壮大多茫然无措,根本不知该如何依线站列,更谈不上整齐。
牛天和邓权二人只得跑前跑后,耐着性子,一个个拉着人的胳膊,将他们拖到对应的白线后,反复比划着位置。
脾气火爆的赵小乙却没那个耐心,他提着刀鞘,但凡有动作迟缓或站错位置的,他便骂骂咧咧地上去连抽带打,强行将其驱赶到正确的位置上。
一片混乱中,倒是庄勇负责的那一列最先整饬完毕。想必是因那列中有不少是他的旧识或同乡,彼此熟悉,听他呼喝安排倒也顺从。
而令林峰略感惊讶的是,紧随其后整好队伍的,竟是平素不显山不露水的李胜。
只见李胜既未像牛天、邓权那般费力拉扯,也未如赵小乙般动粗喝骂。
他先是沉默地扫视着自己那列散乱的人群,随即大步走到队列最前方,背对木台,面向众人,沉声吐出一个字:
“看。”
他声音不高,却奇异地压过了嘈杂。待几个离得近的人下意识望过来时,他伸出双手,以极其清晰缓慢的动作,双臂平举,与肩同宽,随后脚跟并拢,身体绷直,做了一个堪称标准的“立正”示范姿势。
做完,他放下手,目光扫过面前几个似乎看懂了的人,朝白线最前端的位置微一颔首。
那几人愣了愣,竟下意识地模仿着他刚才的动作,略显笨拙却也像模像样地站到了线后。
李胜不再多言,只是走到下一个位置,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动作和那个“看”字。
不过片刻功夫,他负责的那一列竟已成型,虽仍略显生涩,却已是全场最齐的一列。
林峰自始至终一直站在木台上,注视着台下,待到队伍勉强成形,他才开口道:“今日,是我与诸位初次相见。我先自报家门——我名林峰,现任本县县衙都头,执掌壮、快二班一切事务。”
他面对台下五十余张或茫然、或忐忑的面孔,继续道:“自今日起,你们所组成的,便是安寨县的壮班。在操练之前,我要你们先明白,何谓壮班……”
话音未落,台下一名面色焦黄的农夫小心翼翼地插话道:“那什么,林都头大人,能…能不能先发些工食银?家里婆娘娃娃还等米下锅呐……”
林峰目光倏地扫去:“在我这里,说话前,须先举手,高喊‘报告’。待本都头准许后,方可发言。违令者——哨棍伺候。”
那农夫被看得一哆嗦,却仍低声嘟囔抱怨:“这是啥…啥规矩?说句话还要准?俺们那儿的里长、银头也没这般管人的……”
一旁的赵小乙猛地回头,怒目而视:“闭嘴!都头面前,岂容你放肆!”
那人见赵小乙神色凶悍,只得悻悻然收了声,脸上却仍是不服。
林峰并未在此事上多作纠缠,转而面向众人,继续沉声道:“我安寨县壮班,乃是护卫县城万千黎民百姓的子弟兵……”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按捺不住,插话问道:“林都头,俺就想知道,这壮班一月里头究竟要当差几天?家里还有几亩薄田要人照料,这才刚过春耕……”
“给我将这厮拿下!重打十军棍!”不等那人说完,林峰指着那人,声音陡然转厉。
赵小乙早已按捺不住,闻令一声怪叫,如猛虎般冲入人群,将那多嘴之人一把揪出,拖至台前。
那人猝不及防,被拖得踉跄,犹自不服地连声叫嚷:“我怎么了?我犯了啥王法?不过问句话,你们凭什么打人?!还有没有天理!”
林峰居高临下,冷声道:“方才本都头已明令,未经准许,不得擅自发言。你将我的话,当作耳旁风么?”他目光转向赵小乙等人,“捆结实了,重责十军棍,一棍都不许少!”
衙门里的老手对此早已熟练,邓权等人应声上前,利落地褪去那违令者的下衣,将他死死按在地上。棍棒接连落下。
霎时间,整个院子里回荡着凄厉的惨叫声。
十棍很快打完,那人臀部已是血肉模糊。
下众人何曾见过这等立威的酷烈手段,无不面色发白,噤若寒蝉。先前那点散漫心思顷刻间被恐惧取代,再不敢有丝毫异动。
就在众人惊魂未定、大气不敢出之际,林峰猛地一脚踹翻身旁早已备好的一口木箱!
只听“哗啦”一声巨响,箱体倾覆,内里黄灿灿的铜钱瞬间铺洒了一地。
“都看清楚了!”林峰声如洪钟,压过了所有的抽气声,“安寨县壮班,每月实发工食银三两!”
林峰指着那堆铜钱,“这些银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本县百姓的膏血!这岂是好拿的?本都头告诉你们,尔等想稳稳拿到这笔钱,就得守壮班的规矩,今日便说第一条,令行禁止,绝对服从!”
一通杀威棒下来,在加上黄灿灿的铜钱,台下民壮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瞬间绷直了身子。
此刻他们连脖颈都不敢稍转,整个场面鸦雀无声。
“现在行第一条军令,所有人站定,本都头不说解散,谁敢动便责三十棍!”
话罢,林峰不再多言,只如磐石般默默伫立高台,以身作则。
如此一来,就连李胜、牛天等几个老资格的壮班也不敢再有丝毫动作。
都头说的是“所有人”,自然也包括他们。
万一此时稍有异动,被都头抓作典型,当众按倒责打,露出屁股受了军棍,往后在这衙门里可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半个时辰过去,林峰依旧如标枪般挺立原地。
整个院落死寂一片,所有人都似泥塑木雕,死死钉在原地,无人敢动第一下。
只因所有人都清楚,三十军棍若结结实实打下去,即便不死,也必定落个重伤残废。
这番僵持,可苦了生性跳脱的赵小乙。他已满头大汗,只觉浑身如有蚂蚁在爬,每一寸筋肉都叫嚣着要动弹。
他强忍那股从骨子里渗出的躁动,心中暗暗叫苦:“峰哥儿这操练人的法子,也不知道从哪学来的?这般活站硬熬,简直比挨刀还折磨……”
又过了半个时辰。
此时,院子里大多人都是身形微晃,体力难支。
然而在那三十军棍的威慑之下,竟仍无一人敢真正瘫倒或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