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权力扩张-《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1912年5月中旬的北京城,早已春意盎然,而总统府秘书厅内却依旧暗流涌动。

  袁世凯早在5月初便命令梁士诒增加秘书处人员编制,由秘书总长与次长共同商定相关人选,两人经过几轮商议选择,如今已是最后商定阶段。

  根据《总统府秘书厅暂行章程》,秘书厅成立时设秘书长1人(梁士诒),下设秘书六人,分为机要、文牍、军事、财政、民政、英文、电报七科,直接对总统负责。这一编制在档案中明确记载:

  徐佛苏(机要科)吴廷燮(文牍科)张一麐(军事科)叶恭绰(财政科)施愚(民政科)蔡廷干(英文科)

  阮忠枢掌握电报科最高权限,可绕过秘书长直接向袁世凯呈报机要电文。

  电报科的职能是直接处理与电报相关的机要事务,包括收发加密电文、管理通讯网络等,是秘书厅中负责信息传递的核心部门。

  此时秘书人员总数为6人,符合章程规定。

  上午十点的阳光早已炽热。

  秘书总长梁士诒的办公室内,烟雾缭绕,窗户半掩,透进一缕斜阳,在地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梁士诒端坐在红木办公桌后,左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而右手拿着一支烟斗,却并未点燃,只是无意识地摩挲着,眉头微皱,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对面,秘书次长阮忠枢左手持一份文件,正认真审视,右手却拿着一支点燃的香烟,不时抽上一口。

  阮忠枢看完文件后略带低沉的声音说道:"总长,袁大总统的意思,是要扩充秘书厅编制,以'应对南北统一事务'为由,增设人员编制,我等经过多方考虑,现以确定增加6名秘书编制。"

  “至于选定的候补人员,你我也是考虑到各派系平衡,又符合大总统要求。”

  “你我各自提出了相应的人选,经过几轮挑选,但还剩下不少人选。”如今情况急迫,当早日确定人选。

  梁士诒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大总统此举,是要通过增编来强化对地方与内阁的控制与监控,但增补人选需谨慎。"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阮忠枢,"派系平衡是关键,北洋、同盟会、交通系,一个都不能少。"

  “是啊!今日总长与我应当尽快确定最后人员,转呈大总统批复任命文书。”

  窗外传来秘书厅职员往来走动的脚步声,梁士诒心中觉得烦躁顺势关上窗户。厚重的木窗合拢的瞬间,办公室内更显寂静。

  "总长,这是最后拟定的增补名单。"秘书次长阮忠枢将一份洒金笺纸文件递上,声音压得极低。

  梁士诒接过名单,眉头微蹙。

  梁士诒的指尖在名单上轻轻划过,"但增补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阮忠枢会意,压低声音缓缓说道:"在下已根据所需现实情况,这是最终人选。"

  阮忠枢展开自己手中的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个名字,"诉说着机要科可增补一位南方代表,巩固与革命党的联络;文牍科需一位精通政务的干吏;军事科……;财政科……;民政科……;英文科……;电报科……;等各科室增补的相应要求。"

  阮忠枢满意地点点头:"在下已考虑周全。机要科徐佛苏是同盟会代表,此次可增补一位北洋系干将,比如..."

  "沈祖宪。"梁士诒看着最后的增补名单脱口而出,"他与总理关系匪浅,又是总统心腹。"他蘸了蘸茶水,在办公桌面上写下"沈祖宪"三字。

  “其追随大总统二十余年,本就掌握早年机密文书。”

  阮忠枢点点头继续道:"文牍科吴廷燮虽公文写作精湛,其前清举人出身,但总统府近日对外政务繁多,理当增补一位擅长涉外文书的秘书?"

  "曾彝进。"梁士诒不假思索,"他在日本留学多年,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精通日文英文。"笔锋一转,又添一字:"可兼理电报事务。"

  “至于军事科……”

  "军事科不必再添人。"梁士诒打断他,转身坐下,"张一麐已是北洋心腹,再多一人,反倒容易引起猜忌。"

  军事科张一麐是北洋嫡系,梁士诒沉吟片刻:"军事科暂不增补,但可提升张一麐为军事顾问,专责军务密电翻译。"他特意在"密电"二字下加重笔力。

  阮忠枢略加思索后,点头以示默认,至于最终结果由大总统批复。

  他拿起笔,在名单上勾画,"财政科叶恭绰是交通系骨干,可再荐一位金融人才,比如……周学熙?"

  阮忠枢看向梁士诒:"周学熙与梁总长关系匪浅,又是理财能手,确是个合适人选。"

  梁士诒却摇摇头表示不可,久久看着增补人员名单人选。

  财政科叶恭绰代表交通系,梁士诒提笔写下:"增补张国淦,专理中央一地方财政公文流转及税收集权化改革事宜。"这是个精心安排,既平衡了派系,又强化了对财政的掌控。

  张国淦得袁世凯赏识,任国务院铨叙局局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民政科施愚负责《临时约法》起草事务,政务经验丰富,但如今民政科主要职责,再甴施愚负责太过大材小用。可另选人代替。"梁士诒沉吟道,"比如……闵尔昌?长期担任大总统幕僚以来,负责机密文书处理,因性格沉默寡言、严守机密备受信任。 "

  民政科职责范围:

  1.清室事务

  日常联络:处理清室礼仪活动、财产纠纷等请求,代表总统府向清室传达政令。

  文件处理:起草与清室往来的公文函电,保管相关档案。

  协作执行《清室优待条件》,协调皇室岁费(年450万两白银)拨付、故宫管理及陵寝维护; 修订《清史稿》,隐去袁世凯负面记录;管理紫禁城护卫调度。

  2. 旗民政策

  统筹八旗贵族及旗人安置,协调内务部解决旗地争议。

  3.内政协调

  参与地方民政事务的公文流转,如地方行政机构设置或民生政策咨询。

  依据1912年秘书厅组织架构,民政科配置秘书2-3人,辅以书记员,但因史料缺失,具体姓名多不可考。

  "英文科蔡廷干留美出身,外交文书翻译得力,但总统近日频繁接见洋人顾问,是否需要再添一位精通国际法的秘书?"阮忠枢提议。

  梁士诒思索片刻,提笔写下"顾维钧"三字:"此人留美归来,主修政治与国际外交,熟悉国际事务,最为合适。"

  梁士诒特别注明:"专责对美西方外交文书。"

  "再加一位司法专家。"梁士诒补充道,"夏寿田如何?他精通民国宪法的各项制定,应当最为适宜。"

  阮忠枢接过名单,仔细过目,不禁赞叹:"这番人员安排,可谓滴水不漏。北洋、同盟会、交通系皆有代表,政务、外交、财政各有所长,大总统必能满意。"

  梁士诒微微一笑将名单折好收入书柜中:"此事关系重大,名单即以拟定,还需与总统府秘书处同僚们商议,再呈袁大总统定夺。"他站起身,整了整衣冠,"对秘书总长办公室外喊来书记文员,吩咐通知各科秘书长今日下午有事共同协商。″

  在书记文员走后,梁士诒对阮忠枢说道,"就看今日下午和同僚们商议是否还有其他异议?秘书厅达成一致建议,明日便可递交大总统批复。"

  "除去各科正常增编人员之外,还需增设参议、顾问等职。施愚精通法律,就可额外聘为法律顾问;顾鳌熟悉法制,宜任法制局职务;吴闿生文笔了得,专责宣传文告最为合适。"

  阮忠枢点头:"如此安排,既扩充了秘书厅编制,又确保了各方面事务都有专人负责。"

  “阮忠枢吸了一口烟便微微点头,如此甚好!待此事确定,我等北洋政府便可牢牢掌控全国权力。”

  阮忠枢起身走到窗前,推开掩蔽的窗户望着院中飘落的槐花,"不时抽着香烟,随着办公室内缭绕的烟雾散去。"

  窗外,五月的阳光正好,秘书厅前的古槐树下,几个年轻秘书正捧着文件匆匆走过,浑然不知一场权力布局正在这方寸斗室中悄然完成。

  喜欢重生成为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