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新官上任-《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辰时三刻,天已然透亮,郑孝胥便在卧房中坐立不安。想到近日来皇室的诸多丑闻,不知道今日上任后应当如何为皇上太后出谋划策与应对内务府的同僚。

  昨日与醇亲王提及此事,只让自己不必忧心,对于此事皇室自有安排,却并未言明。

  郑孝胥盯着床榻旁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正二品官服,眉头紧锁。忽然,他猛地一拍案几:"郑大!"

  "老爷,小的在。"郑大应声而入,手里还端着刚沏好的茶。

  郑孝胥指着衣架:"去把你寻摸的那套正五品的官服取来。时辰也差不多了,今日是老爷我新官上任,耽误不得快为本官换上。"

  郑大当即放下新沏的茶盏,从一旁衣柜中不多时取出一件半新不旧的官服:"老爷,您说的是这件......"

  "是啊!内务府广储司郎中,正五品。"郑孝胥神色凝重,"快换上。"

  郑孝胥接过官服,用手摸了摸衣料及做工,是一件略显陈旧的正五品官服。他仔细端详片刻,点头道:"无妨。这官服虽不是新做的,能用就成。总好过我领着五品官职的差事,却穿二品的官服僭越了的好。"

  郑大却说道:"老爷明鉴。其实小的前儿去当铺,才寻了这么一件官服。您也知道,现在是民国了,这绣庄成衣铺子,都没人做这玩意儿了。"

  郑孝胥穿上官服,整了整补子,沉声道:"我早有交代。自打进北京城,你就该留意这些。此次进京是在内务府担任正五品官职,不似从前,这官服自然也要换。"

  穿戴整齐后,郑孝胥站在铜镜前,镜中人一袭藏青色官袍,胸前绣着鹌鹑补子,虽不崭新,却也整洁端庄。衣袍长短刚好合身,官袍上能看出来是在这一两日有改动过的痕迹。他微微颔首,领着郑大迈步出门。

  神武门外,天色已大亮。郑孝胥领着郑大,身前清五品官服来到紫禁城前。他驻足凝望,这座阔别数月的宫城依旧巍峨,却给他一种说不上来的陌生感。

  "看着什么都没变,却什么都又变了。"郑孝胥喃喃自语。

  的确,紫禁城还是那座紫禁城,但权力格局已然天翻地覆。

  昔日威严的禁卫军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民国政府的军警。神武门的守卫只是粗粗盘问了一遍,见郑孝胥虽面生却穿着前清官服,询问得知是新任内务府官员,今日上任,便爽快放行。

  "近半月以来,进出紫禁城的官员明显多了起来。"守卫宫门的军警跟门清似的,"不似皇帝退位后门可罗雀的景象。上峰已有交代,不必太过严苛。"

  郑孝胥领着郑大进入神武门后,穿过一道道宫门甬道,沿途的宫殿群落显得格外萧瑟。郑孝胥望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建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不过短短三个月,大清皇室的皇权竟衰弱如斯。

  "老爷,到了。"郑大指着前方一座气势恢宏的衙门。

  郑孝胥抬头望去,"内务府"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他整了整衣冠,迈步走入。

  衙门内,各处官员各司其职,虽不似往日那般熙熙攘攘,却也略显忙碌。郑孝胥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内务府总管大臣值房外,向门房小吏拱手道:"烦请通禀,内务府新任广储司郎中郑孝胥求见。"

  小吏打量了郑孝胥一番,见他官服整齐,态度恭谨,连忙点头:"郑大人稍候,小的这就去通报。"

  郑孝胥站在值房外,深吸一口气。从今日起,他便是这内务府正五品的官员了。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他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宫殿群,心中下定决心:上任后定当全力以赴,协助醇亲王与内务府总管,为这大清皇室,为这摇摇欲坠的皇权,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力。

  "郑大人到了?快请!快请!"

  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正伏案批阅文书,听闻小吏通禀郑孝胥前来报到,顿时眼前一亮,手中的毛笔都来不及放下,便连连吩咐将人请进来。

  待小吏退下,他亲自整理了衣冠,又命人"沏一壶新茶",这才重新落座,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不多时,值房门被轻轻推开,郑孝胥身着正五品官服,缓步而入。马佳绍英立即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笑意。

  "郑大人!"马佳绍英快步迎上前,"可算把你盼来了!"

  郑孝胥连忙趋步上前,恭敬地请安:"下官郑孝胥,拜见总管大人。"

  "免礼免礼!"马佳绍英连连摆手,亲手扶起郑孝胥,上下打量一番,满意地点点头,"好,好!果然气度不凡!"

  待二人分宾主落座,小吏奉上香茗后退下。马佳绍英亲手为郑孝胥斟了一杯茶,热气袅袅中,他的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郑大人,本官真是太高兴见到你赴任了。"马佳绍英端起茶杯,轻啜一口,"这段时间,内务府上下事务繁杂,本官一人应付,实在是力不从心。你这一来,可算是替本官减轻了不少压力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孝胥谦逊地欠身:"大人过誉了。下官初来乍到,还望大人多多提点。"

  马佳绍英摆摆手,从办公书案的锦盒中郑重取出一份盖有皇太后印玺的敕命文书:"这是皇太后批复的任命文书,郑大人请过目。"

  郑孝胥双手恭敬的接过内务府的任命文书,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杏黄色的绢帛上,墨迹遒劲有力。

  奉 天承运 皇帝敕曰:朕惟典守内府,职重藏珍,必资明干之才,以理度支之务。尔郑孝胥,笃行端方,学识宏通,夙着勤勉,堪膺任使。特授尔为广储司郎中,总理全司事务,协理内务府大臣,整饬六库,稽核出纳,典守御用器物的藏。尔其恪恭乃职,清慎自持,厘奸剔弊,毋滋侈靡,庶几府库充盈,宫闱肃清。钦承朕命,勿怠勿忽。

  钦此

  宣统四年五月十日(钤印:敕命之宝)

  敕书上清楚地写着任命他为"内务府广储司郎中,正五品"的字样,下方赫然盖着皇太后的玉玺印鉴。他逐字逐句看罢,确认无误后,郑重地将文书收进衣袖内。

  "多谢总管大人!"郑孝胥起身深深一揖,"下官蒙太后与醇亲王厚爱,得此重任,定当赴汤蹈火,为皇上太后尽忠效力,协助大人管理好内务府。"

  马佳绍英满意地点点头,又从案头取出一个精致的木匣,打开后取出一块雕刻精美的腰牌:"这是广储司郎中的官牌,你收好。从今日起,你便是名正言顺的广储司主事了。"

  郑孝胥双手接过腰牌,小心地收好,再次谢过。

  "好了,"马佳绍英靠在椅背上,神情转为严肃,"现在本官就跟你交代一下内务府当前的几件要紧事。"

  马佳绍英竖起手掌一一为郑孝胥梳理,对其进行嘱托,现如今内务府管理着紫禁城的诸多要事。

  除去维持紫禁城正常运转,负责各位主子们的衣食住行外,还有那么几件额外要事。

  "第一,整理皇室资产。这事儿已经进行一个多月了,由载涛贝勒主持,带着几位老翰林,从会计司调了几名小吏,又从外国洋行请了几位审计和会计,正在对紫禁城各个宫殿库房的珠宝文物进行统计。"

  又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会计司与广储司合作,重新编订内务府下辖的皇室田庄牧场具体数量位置,要配合民国政府的土地清丈局,重新丈量核定,确定地契。这事关重大,皇室的家底都在这上面了。"

  第三根手指:"第三,裁撤内务府部分机构及人员。名单基本都已确定,就等正式下文了。"

  第四根手指:"第四,聘请西洋医生进宫的事,也已经敲定。后日就会进宫,到时候还要烦请你协助安排。"

  马佳绍英放下手,直视郑孝胥:"至于你上任后负责的广储司,相关责任就不用本官再赘述了吧?想必醇亲王早已与你私下沟通过。"

  郑孝胥会意,点头道:"回大人,醇亲王爷已经告知下官该做哪些紧要之事。下官心中有数。"

  "那就好。"马佳绍英微微颔首,语气加重,"切莫辜负了皇太后与醇亲王的信任。"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的紫檀木柜前,取出一本册子,郑重地递给郑孝胥:"这是广储司下辖银、皮、瓷、缎、衣、茶六库七作二房的详细名录。如何管理这些库房作坊,就看郑大人的能力了。"

  郑孝胥接过册子,恭敬地翻开,只见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库房的人员配置、库存明细和职责分工。

  马佳绍英意味深长地提醒道:"各库管事都不是好相与的人物啊。他们盘踞内务府多年,关系盘根错节。郑大人初来乍到,既要树立威信,又要步步为营,切记谨慎行事。"

  郑孝胥合上册子,郑重地点头:"下官明白。定当小心应对,不负重托。"

  马佳绍英满意地笑了:"有你这句话,本官就放心了。去吧,先去各库房认认人,熟悉一下情况。有什么需要,随时来寻本官。"

  郑孝胥再次行礼告退,捧着册子走出值房时,心中已然明晰——这广储司郎中的位子,看似寻常,实则责任重大。各库管事盘根错节,皇室资产千头万绪,而这一切,都关系着大清皇室的最后尊严与体面。他郑孝胥,定当全力以赴。

  中南海总统府居仁堂的书房内,袁世凯身着藏青色传统的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背着手站在宽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春日的阳光洒在中南海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他手中捧着由秘书厅刚刚送来的内务府公函,公函上盖着皇太后印玺的火漆印,显得格外郑重。

  "呵......"袁世凯忽然低笑出声,引得一旁的副官和秘书都投来疑惑的目光。

  "大总统,可是这公函上有何不妥?"秘书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袁世凯摇了摇头,将公函递给身旁的秘书:"你们自己看看。"

  秘书接过公函,快速浏览后,眉头微皱:"大总统,皇太后与醇亲王在公函中表示,愿意在紫禁城乾清宫接待您,并遵循优待条件,以平等礼节相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平等礼节?"袁世凯挑了挑眉,接过公函,目光落在那几行字上:"......抛弃跪拜等封建礼仪,采用如今使用的平等礼节。皇室将以对待外国元首之礼节对待袁世凯进宫会谈之事。"

  "哈哈哈......"袁世凯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书房内回荡,"这皇太后与醇亲王,倒是干脆!"

  副官和秘书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大总统为何如此反应。

  袁世凯放下公函,踱步到书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扫视众人一眼,"这皇太后与醇亲王,竟如此不顾内务府那群遗老遗少的反对,这么容易便妥协了。"

  秘书长小心翼翼地问道:"大总统,这是不是皇太后的一番好意......"

  "好意?"袁世凯冷笑一声,"好意?"他猛地一拍桌子,"这是皇太后与醇亲王主动给了我体面与台阶!"

  他转身,背着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内务府那帮老顽固,一个个抱着祖宗的臭规矩不放,若不是皇太后与醇亲王强行压着,能这么痛快就答应以平等礼节相见?"他停下脚步,目光锐利,"这其中,怕是有颇为棘手之事啊!"

  副官试探着问道:"大总统是说,皇太后与醇亲王遇到了难题?"

  "哼!"袁世凯冷哼一声,"这皇太后与醇亲王,能轻易在礼仪上让步,必定是内务府那帮遗老遗少给他们添了大麻烦!"他走到窗前,望着中南海的湖面,若有所思,"他们主动给了我这个大总统的体面,那看来少不了要在某方面妥协。"

  秘书厅厅长梁士诒小心翼翼地问道:"大总统,那您看这......"

  "后日,"袁世凯转过身来,目光炯炯,"后日便是乾清宫之会。皇太后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他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难道为了内务府那点破事,竟肯低下身段来求我?"他摇了摇头,"那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啊!"

  他重新拿起公函,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印章和措辞:"皇太后与醇亲王,这是给我递话呢。他们遇到了难处,需要我这个民国大总统出面。而我......"他冷笑一声,"自然要好好考虑,他们能给我什么回报。"

  袁世凯踱步到书桌前,拿起钢笔,在便签上写下"内务府皇室资产紫禁城控制权"等几个关键词,然后重重地画了个圈。

  "传我的话,"他放下笔,对秘书长说道,"后日乾清宫之会,礼仪按皇太后所言,以平等之礼相见。至于其他......"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我们后日再议。"

  窗外,中南海的湖水依旧平静,而居仁堂书房内的暗流,却已开始汹涌。袁世凯知道,皇太后与醇亲王的这封公函,不过是一场更大博弈的开始。而他,已经准备好了筹码。

  郑孝胥手持广储司郎中的烫金任命文书,带着郑大迈入广储司值房时,正值午时前后。

  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射进来,在紫檀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值房内,各库郎中主管与十余名小吏、笔贴式正各自忙碌——有的伏案清点账册,有的围坐品茗闲谈,还有的站在高大的档案柜前翻找卷宗。

  随着郑孝胥领着郑大进入广储司值房内,两副陌生的面孔显得颇为突兀。

  原本有些嘈杂的值房骤然安静下来。十余道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只见郑孝胥一身半新不旧的正五品官服,胸前绣着鹌鹑补子,胸前挂着一串朝珠,身后跟着恭敬的郑大,正缓步而入。

  率先有位官员开口询问道,“不知阁下是?”

  “在下郑孝胥新任广储司总办郎中,诸位同僚这厢有理了。”

  "这……郑大人竟这么快就赴任了?"一位正在泡茶的老笔贴式手一抖,茶壶盖"当啷"一声掉在案上。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纷纷起身。广储司银库郎中主管哈丰啊率先迎上前,拱手笑道:"哎哟,郑大人!下官哈丰啊,忝为银库主管。早闻大人之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哈大人客气了。"郑孝胥微微颔首,目光如炬地扫过众人,嘴角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下官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众人连忙谦让,你一言我一语地寒暄起来。银库郎中为郑孝胥一一介绍广储司的各位官员。

  "郑大人,这是皮库主管良源,这是缎库主管荣惠......"哈丰啊一一介绍,郑孝胥微笑着点头致意,将每个人的姓名、职务暗记于心。

  皮库郎中主管良源拱手道:"郑大人,您这任命文书可是皇太后亲批的?听说醇亲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啊!"

  "大人说笑了。"郑孝胥接过郑大递来的茶盏,轻啜一口,"下官不过一介臣子,承蒙皇太后与醇亲王厚爱,委以重任,唯恐有负所托。"

  "哪里哪里!"瓷库郎中德海凑上前,"郑大人乃饱学之士,又是从上海来的,见多识广。我们这些老朽,正要向您讨教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人表面上热情寒暄,暗地里却都在打量这位新来的上司。

  有人窃窃私语:"听说这郑孝胥从前是大清的二品大员,怎么突然就屈尊来当这五品郎中了?谁知道呢,说不定是来监视我们的。哼,管他呢,先应付过去再说。"

  郑孝胥耳聪目明,将这些细微的试探尽收耳中,却不动声色。他一一与各库主管握手寒暄,时而询问库房近况,时而谈及皇室产业,言语间既显谦逊,又不失威严。

  待众人寒暄告一段落,郑孝胥放下茶盏,环视一周,语气诚恳道:"诸位,下官初来乍到,许多事情还要仰仗各位。广储司肩负皇室财产重任,各位都是多年老臣,经验丰富,还望不吝赐教。"

  "郑大人客气了!"众人异口同声。

  "是啊是啊,"银库主管哈丰啊连忙表态,"我们都是为皇上太后效力,以后有什么需要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吩咐!"

  "对对对!"众人纷纷附和,"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郑大人管理好广储司。"

  郑孝胥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整洁的办公环境和忙碌的小吏们,心中已有计较。

  他举起茶杯环视众人:"诸位,皇恩浩荡,我等共同为皇上太后效力,还望同心协力,共襄盛举!"

  "当然!"众人举杯相应,表面一团和气,暗地里却在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位突然空降的新上司。

  郑孝胥心中雪亮——这些老油条表面上恭敬,实则各怀心思。但他并不急于撕破脸,而是微微一笑,举杯一饮而尽:"下官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多多提点。日后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

  一场看似融洽的见面会就此结束,但明争暗斗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喜欢重生成为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