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刚要开口谢罪,太后却摆了摆手,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着:“你也不用谦虚。哀家在这宫里待了三十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是真安分还是假顺从,一眼就能看穿。”
她忽然话锋一转,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说起这宫墙里的争斗,苏姑娘在大周怕是也见了不少吧?”
苏瑶垂下眼睑:“我现在只是个寻常妇人,不敢妄议朝政。”
“寻常妇人?”
太后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几分沧桑,“能从大周的宫廷斗争里活下来,还带着孩子安稳站在这里,怎么会是寻常妇人?”
她放下茶盏,声音沉了几分,“说起来,你这次被卷进来,倒是让哀家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事。”
慕容雪和苏瑶对视一眼,都屏住了呼吸。母亲极少提及陈年旧事,尤其是涉及父皇的过往。
“那时候你父皇刚登基不久,身子骨弱。” 太后缓缓开口,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先太后,也就是哀家的婆母,总觉得你父皇撑不起北燕的江山,一心想让她的小儿子,也就是你王叔苍水,继承大统。”
苏瑶心里一动,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先太后私下里拉拢了不少老臣,甚至在边关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就等着你父皇出点意外,好让苍水‘顺理成章’地继位。”
太后的语气平静,眼神却冷了下来,“有一次你父皇染了风寒,先太后竟让人在药里加了东西,若不是哀家提前察觉,让人换了药,恐怕离儿和你,根本等不到现在。”
慕容雪攥紧了拳头,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竟有这种事?女儿从未听父皇和母后提起过。”
“你父皇心善,总念着手足之情,不想把家丑外扬。”
太后叹了口气,伸手握住女儿的手,“可有些人,你越是退让,他越是得寸进尺。当年哀家为了保住你们姐弟俩的将来,不得不联合几位老臣,极力劝说你父皇一定要讲皇位顺利传到离儿手中,又在边关布下重兵,才勉强压住了你王叔的气焰。”
她看向苏瑶:“苏姑娘现在该明白了吧?苍水这人心思深沉,野心勃勃,从二十年前就盯着这皇位不放。如今离儿年纪尚轻,经验不足,雪儿你虽有胆识却终究是女子,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苏瑶终于明白太后为何对慕容苍水如此忌惮,也明白了这场权力争斗的根源有多深。
“那母后为何不直接……”
慕容雪话没说完,却被太后打断。
“直接处置他?” 太后摇头,
“哪有那么容易。他在军中经营了二十年,手里握着兵权,朝中一半的官员都受过他的恩惠,若是贸然动手,只会引发内乱。到时候不用外敌来犯,北燕自己就先乱了,你父皇留下的基业可就毁了。”
她看向苏瑶,语气缓和了些:“苏姑娘,北燕与大周虽是敌国,但你现在是北燕的人质,哀家就有义务保你周全。只是这宫里的形势复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苍水这次没能得手,往后只会更谨慎,也更狠毒。你带着两个孩子,更要多加保重。”
苏瑶起身行礼:“谢太后娘娘提醒,民女会小心的。”
“有女儿在,定会护好姐姐和孩子们。” 慕容雪也站起身,语气坚定,“绝不会再让王叔有可乘之机。”
太后看着女儿,眼神里带着欣慰,又带着几分担忧:“雪儿,你有这份心是好的,但行事要更谨慎些。你王叔吃过一次亏,下次只会布下更严密的陷阱,切莫冲动。” 她顿了顿,“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们回去吧。苏姑娘刚回来,也该好好歇歇。”
两人行礼告退,刚走出凤仪宫的大门,就听到身后传来太后的声音:“雪儿,照顾好客人”
慕容雪脚步一顿,回头看了眼灯火通明的宫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凤仪宫内,等两人走后,太后身边的嬷嬷上前收拾茶盏,低声问道:“太后,您刚才为何要对苏姑娘说那些旧事?”
太后靠在软榻上,闭上眼睛:“有些事,让她知道了也好。她是个聪明人,该明白眼下的处境,也该明白,谁才是她真正的助力。雪儿性子急,有苏瑶在旁边提点着,或许能少走些弯路。”
“可她毕竟是大周人……”
“大周人又如何?”
太后睁开眼,目光锐利,“在这宫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苍水是离儿和雪儿最大的威胁,也是哀家最大的心病,只要能扳倒他,暂时与谁联手都无妨。”
刘嬷嬷迟疑道:“可苏姑娘能有什么用?她手无寸铁,又带着两个孩子,自身都难保。”
“你小看她了。”
太后摇头,“哀家早就让人查过她的底细。在大周时,他本为皇贵妃,在于那位杨太后斗争中失利,她却能带着孩子全身而退,甚至还能亲自让汝阳王的人护送把她送来北燕当人质,这本身就不简单。据说当年大周宫廷里的那场内乱,她在其中可是参与了不少,手段怕是比咱们看到的要厉害得多。”
刘嬷嬷恍然大悟:“太后的意思是,想拉拢她帮着皇上和王爷对付慕容离?”
“是,也不全是。” 太后淡淡道,“哀家是想看看,她到底有多大本事。若是真能与雪儿联手,或许能牵制住苍水,让离儿有更多时间成长。若是她不堪大用,留着也碍眼。”
她看向刘嬷嬷,“你让人多留意苏姑娘的动静,但不要惊动她,看看她接下来会做什么。”
“是,奴才明白。”
“还有,” 太后补充道,“让人把苍水身边那个管私印的侍卫盯紧些,这次的通关文牒,说不定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刘嬷嬷应下,又道:“太后,您说王叔接下来会怎么做?这次没能扳倒苏姑娘,还差点引火烧身,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他?”
太后冷笑一声,“他现在心里肯定憋着一股火,急于找回场子。但他越是急躁,就越容易出错。咱们只要沉住气,等着看好戏就是。”
她端起重新沏好的茶,轻轻呷了一口,“北燕这盘棋,也该好好搅一搅了,总不能让他以为,离儿和雪儿好欺负。”
刘嬷嬷看着太后平静的侧脸,心里暗暗佩服。三十年的宫廷生涯,早已把这位太后磨成了最锋利的刀,看似不动声色,却早已布好了局。
她忽然话锋一转,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说起这宫墙里的争斗,苏姑娘在大周怕是也见了不少吧?”
苏瑶垂下眼睑:“我现在只是个寻常妇人,不敢妄议朝政。”
“寻常妇人?”
太后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几分沧桑,“能从大周的宫廷斗争里活下来,还带着孩子安稳站在这里,怎么会是寻常妇人?”
她放下茶盏,声音沉了几分,“说起来,你这次被卷进来,倒是让哀家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事。”
慕容雪和苏瑶对视一眼,都屏住了呼吸。母亲极少提及陈年旧事,尤其是涉及父皇的过往。
“那时候你父皇刚登基不久,身子骨弱。” 太后缓缓开口,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先太后,也就是哀家的婆母,总觉得你父皇撑不起北燕的江山,一心想让她的小儿子,也就是你王叔苍水,继承大统。”
苏瑶心里一动,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先太后私下里拉拢了不少老臣,甚至在边关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就等着你父皇出点意外,好让苍水‘顺理成章’地继位。”
太后的语气平静,眼神却冷了下来,“有一次你父皇染了风寒,先太后竟让人在药里加了东西,若不是哀家提前察觉,让人换了药,恐怕离儿和你,根本等不到现在。”
慕容雪攥紧了拳头,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竟有这种事?女儿从未听父皇和母后提起过。”
“你父皇心善,总念着手足之情,不想把家丑外扬。”
太后叹了口气,伸手握住女儿的手,“可有些人,你越是退让,他越是得寸进尺。当年哀家为了保住你们姐弟俩的将来,不得不联合几位老臣,极力劝说你父皇一定要讲皇位顺利传到离儿手中,又在边关布下重兵,才勉强压住了你王叔的气焰。”
她看向苏瑶:“苏姑娘现在该明白了吧?苍水这人心思深沉,野心勃勃,从二十年前就盯着这皇位不放。如今离儿年纪尚轻,经验不足,雪儿你虽有胆识却终究是女子,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苏瑶终于明白太后为何对慕容苍水如此忌惮,也明白了这场权力争斗的根源有多深。
“那母后为何不直接……”
慕容雪话没说完,却被太后打断。
“直接处置他?” 太后摇头,
“哪有那么容易。他在军中经营了二十年,手里握着兵权,朝中一半的官员都受过他的恩惠,若是贸然动手,只会引发内乱。到时候不用外敌来犯,北燕自己就先乱了,你父皇留下的基业可就毁了。”
她看向苏瑶,语气缓和了些:“苏姑娘,北燕与大周虽是敌国,但你现在是北燕的人质,哀家就有义务保你周全。只是这宫里的形势复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苍水这次没能得手,往后只会更谨慎,也更狠毒。你带着两个孩子,更要多加保重。”
苏瑶起身行礼:“谢太后娘娘提醒,民女会小心的。”
“有女儿在,定会护好姐姐和孩子们。” 慕容雪也站起身,语气坚定,“绝不会再让王叔有可乘之机。”
太后看着女儿,眼神里带着欣慰,又带着几分担忧:“雪儿,你有这份心是好的,但行事要更谨慎些。你王叔吃过一次亏,下次只会布下更严密的陷阱,切莫冲动。” 她顿了顿,“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们回去吧。苏姑娘刚回来,也该好好歇歇。”
两人行礼告退,刚走出凤仪宫的大门,就听到身后传来太后的声音:“雪儿,照顾好客人”
慕容雪脚步一顿,回头看了眼灯火通明的宫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凤仪宫内,等两人走后,太后身边的嬷嬷上前收拾茶盏,低声问道:“太后,您刚才为何要对苏姑娘说那些旧事?”
太后靠在软榻上,闭上眼睛:“有些事,让她知道了也好。她是个聪明人,该明白眼下的处境,也该明白,谁才是她真正的助力。雪儿性子急,有苏瑶在旁边提点着,或许能少走些弯路。”
“可她毕竟是大周人……”
“大周人又如何?”
太后睁开眼,目光锐利,“在这宫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苍水是离儿和雪儿最大的威胁,也是哀家最大的心病,只要能扳倒他,暂时与谁联手都无妨。”
刘嬷嬷迟疑道:“可苏姑娘能有什么用?她手无寸铁,又带着两个孩子,自身都难保。”
“你小看她了。”
太后摇头,“哀家早就让人查过她的底细。在大周时,他本为皇贵妃,在于那位杨太后斗争中失利,她却能带着孩子全身而退,甚至还能亲自让汝阳王的人护送把她送来北燕当人质,这本身就不简单。据说当年大周宫廷里的那场内乱,她在其中可是参与了不少,手段怕是比咱们看到的要厉害得多。”
刘嬷嬷恍然大悟:“太后的意思是,想拉拢她帮着皇上和王爷对付慕容离?”
“是,也不全是。” 太后淡淡道,“哀家是想看看,她到底有多大本事。若是真能与雪儿联手,或许能牵制住苍水,让离儿有更多时间成长。若是她不堪大用,留着也碍眼。”
她看向刘嬷嬷,“你让人多留意苏姑娘的动静,但不要惊动她,看看她接下来会做什么。”
“是,奴才明白。”
“还有,” 太后补充道,“让人把苍水身边那个管私印的侍卫盯紧些,这次的通关文牒,说不定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刘嬷嬷应下,又道:“太后,您说王叔接下来会怎么做?这次没能扳倒苏姑娘,还差点引火烧身,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他?”
太后冷笑一声,“他现在心里肯定憋着一股火,急于找回场子。但他越是急躁,就越容易出错。咱们只要沉住气,等着看好戏就是。”
她端起重新沏好的茶,轻轻呷了一口,“北燕这盘棋,也该好好搅一搅了,总不能让他以为,离儿和雪儿好欺负。”
刘嬷嬷看着太后平静的侧脸,心里暗暗佩服。三十年的宫廷生涯,早已把这位太后磨成了最锋利的刀,看似不动声色,却早已布好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