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非黑即白-《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朱标咀嚼着这句“箴言”,愈发觉得蕴含深意。

  却也不禁感慨道:“可是他们都曾跟随父皇驱除鞑虏,创建了大明啊。”

  常升缓缓抬起眼眸。

  严肃认真的反问道:“除却大一统的秦朝,往后历朝历代的皇帝,真就有天命所归的存在么?”

  当然,大魔导师兴许是真有点东西的(手动狗头)。

  熟读经史的朱标认真思索着所看过的所有史书,帝王本纪。

  虽然所有的史书及帝王本纪中,都不乏对那些立国者歌功颂德,吹颂天命的辞藻,但无法否认的是,任何一个开国皇帝,几乎都是从尸山血海和天下人杰争斗中杀到最后的。

  当然,世事无绝对。

  但大抵如此。

  没有它司马玩意,也还会有别的人结束三国动乱。

  没有杨坚,也会有别的人杰统一南北朝。

  纵然是二凤。

  如果不是真的太能打。

  诸如刘黑闼,王世充,李密之流,真就没有一登九的可能吗?

  即便是开局一个碗的老朱。

  如果没有战胜陈友谅……

  天底下难道就没有第二个能重新建立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的人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民怨已经积蓄到了极点。

  驱逐元人已经成了普罗大众众望所归。

  天时地利人和,终将聚拢在每一个践行此举的人杰身上,只是老朱在这场巅峰赛中表现的最好罢了。

  望着沉默的朱标。

  常升也没有继续纠结这个有些犯忌讳的话题,而是难掩抵触之意的阐述道:“这就是我习儒,却讨厌儒学礼教的原因。”

  “一些本质一清二楚的道理,他们非要复杂化,并且给这诸多道理套上一层神圣的外衣。”

  “为的,是抬高自己。“

  “关键这种蒙蔽人心的流毒,已随着千年迎合帝王及特权阶级的演化,在天下人心中根植的越发根深蒂固。”

  “乃至于。”

  “一个真正从天下最底层,最能体恤,最能共情百姓,也最知道自己为何笑到最后的人君,在历经了数十载的奋战,践行了自己的理念,创造了一个新的汉人王朝后,竟也无比自然的将封建礼教的那套流毒穿戴在身。”

  “他,称自己为皇帝。”

  “将天下,视为自家的私田。”

  朱标动了动唇角。

  似乎想说些什么。

  百花宴那个晚上,他与马皇后的对话,老朱自然是与自家好大儿分享过的。

  最终,他也只得挤出一句:“这天底下也没有一本教人该如何做一个皇帝的书啊。”

  “历朝历代的皇帝不都如此吗。”

  “从来如此,那便对吗?”

  简短的一句反问,终结了朱标所有挣扎分辩的心思。

  这盏茶工夫的对话。

  或许,要他耗费一生来慢慢消化了。

  “治理天下终究还需要他们啊。”

  御书房内沉默许久。

  朱标自言自语,又似是宽慰着常升,让他不要如此愤世嫉俗。

  常升站起了身来,推开了御书房的窗台,望着宫中六部衙门所在之处。

  “意正,心正,方能行正。”

  说罢,常升又转回头来,笑问:“姐夫以为,现今的衙门里,有多少能达到这一点。”

  “如今六部的几位尚书,几乎都是历经了元朝那混乱无序,贪婪享乐的流毒,又到我大明朝来做官的。”

  “有多少人真摆脱了元朝为官的风俗旧习呢?”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叔伯为何举起屠刀,视百官如刍狗。”

  “旁人不明,姐夫还不明么?”

  “虽然没有辨过,但咱们心里都知道,淮西旧部大多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

  “为何?”

  “屠龙者终成恶龙。”

  “王朝周而复始的症结不就在此么。”

  朱标此刻看向常升的眼神万分复杂。

  他没想过,常升与他交心那一天来的这么快,来的如此猝不及防。

  他旁敲侧击……

  不,他就这么毫不避讳的将王朝的本质症结点了出来。

  “孤原本以为,你这一身“屠龙计”,至少会等到孤接替皇位之日再行彰显。”

  “现在对你与孤而言都太早。”

  “来日方长。”

  “是什么原因让你这么突然的开口?”

  “除非时机不会再现。”

  “律法治国?”

  “升弟也说,时间太早。”

  “所以,还是田亩清丈?”

  望着睿智而锋芒毕露的朱标,常升面带笑意,他知道,这才是这位史上最强太子爷该有的风貌。

  正如他与太子殿下初次于开平王府会面之时那般。

  所谓的从善如流,不过是他秉持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选择性蛰伏,或是为了收拢人心,或是为了学到东西。

  他是个心思澄澈,手腕强硬的实用主义者。

  面对朱标的疑问,常升没有卖关子。

  他点点头道:“对。”

  “在姐夫看来,这或许只是一次加强皇权巩固的手段。”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关乎国运的抉择。”

  “国运?”

  朱标亦从龙椅上起身。

  龙行虎步的迈到常升跟前,四目相对,分外严肃的追问道:“什么国运?”

  常升亦正面与朱标相对。

  “或与特权阶级瓜分权柄利益,斗而不破,走历代王朝一般,一眼看得到头的老路。”

  “或是,走向前程未知,历程未知,乃至于未来未知的挑战。”

  “代价呢?”

  朱标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追问。

  但凡他有能耐突破王朝周期律,他根本不会问这个问题。

  正因为他没有。

  且身后有老朱兜底,所以他毫不迟疑。

  “换血。”

  “什么血?”

  “整个朝廷上下,从应天府到大明十三省,一应官员,一应吏员,皆换。”

  御书房内万籁俱寂。

  与常升对视的朱标眼角肉眼可见的抽搐了片刻,才终于缓缓平复下来。

  “换谁?”

  “百姓。”

  “可有斡旋余地?”

  常升的语气越发坚定,

  “此事一旦确定,无有退路,无有反悔,无有重来。”

  “非士即民。”

  “非生即死。”

  “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