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目前只是道幻像,脆弱如梦幻泡影,仿佛清风一吹便会破灭。
但也已经勉强可以瞧见其形象。
形如童子,右眼仰视,左眼俯视,以齿啮唇,作忿怒相,安坐于石上。
右手仗剑,左手把索,身外隐约可见有火光。
“是不动明王身……”
瞧着这尊法身虚影,谢端阳心中念道。
依着燃灯佛宗一脉所传的《明王诀》修行,据说可以修成数种明王法身。
诸如不动明王、大轮明王、无能胜明王、大威德明王等等。
所修出的法身不同,神通威能亦是有所差异。
不动明王其实甚为不错,只是如今将要面对百年一遇的大兽潮,他心中其实更为中意大轮明王、大威德明王些。
不过,具体修出什么,是参照个人佛心慧根领悟,以及《明王诀》的成就而来,非是强求可得。
虽说不一定只能修成一尊明王法身,但只“不动明王”就已将自家先前底蕴领悟消耗得七七八八,起码在数年之内不要再做他想了。
故而谢端阳也只是叹口气,然后就自继续修行起来。
不见其掐诀施咒,那盏心灯便自融入明王法身当中。
灯光没有外泄,而是充塞其中。
登时,就有种玄妙的禅意在明王身上流转释放出来。
虽是忿怒相,但四周空间却是诡异地宁静空寂下来。
然后,岩浆火池当中的翅恶火灵以及地火元煞,亦自化作道道炎流,如飞蛾扑火般合身扑上。
而那尊明王法身,便以肉眼可见地的速度充盈完整起来。
不再仅仅只是道虚影幻像,而是宛若真实造物一般。
看着这尊裹挟着火焰的明王法身,谢端阳若有若思。
他可不似韩立那般没有正经师承,只知道闷头苦练,再兼知晓《梵圣真魔功》的不少内情,故而一眼就看出其根底。
韩立机缘巧合下,从佛门、妖族以及魔道修士蛮胡子处各自得到一部分传承,将这门功法勉强拼凑起来,贯穿成一套功诀。
其中佛门所传《明王诀》,实质便是灵界中流行的《金刚诀》。
只是少了“灵气灌体”等辅修之法,改而换成修士法力内练,为最基础的入门奠基篇章。
而蛮胡子一脉的《托天魔功》,则是其中形体幻化的中间部分。
至于万丈海王族传承信物上所载的,便是最后的神通施展部分。
《金刚诀》只是灵界中凡人的炼体功法,自然不会带有神通术法等手段。
但是对于佛门修士而言,却是不可能等到将其大成后,再开始着手修习这方面护身杀敌之术。
炼体士是不能,佛门修士身具修为法力,自是不必如此。
也不知是参考古魔或者上古妖族,亦或者自家智慧阐发。
各自根据自家法门,另外进行了适应性改良修订。
其实蛮胡子一脉的《托天魔功》也是如此。
雷音寺传承的“罗汉金身”,或者燃灯一脉的“明王法身”,其实皆可看作梵圣真魔法相类似的东西。
当然,难度及威能皆要低上许多,而且只适合作为搏命时杀手锏来用。
但饶是如此,放在人界中,也是可以下逆伐的无上神通。
从这个角度想,自己率先领悟的是“不动明王”,而非“大轮明王”、“大威德明王”什么,反而是好事一桩。
这尊法身看起来没有其它几尊法身杀伐更胜,但能持续的时间却是更长些。
据《明王诀》上所说,只要法身不破,就等若立于不败之地。
心中想着,谢端阳同样盘膝坐下,接引不动明王法身虚影同自身相结合。
以自家之神识法力,协助其将地火元煞及翅恶火灵炼化为纯粹元气,补益己身。
这种感觉,玄之又玄,如若水乳交融,宛然一体。
与土行孙那种煞丹分身截然不同。
哪怕煞丹之法已经被其改进完善甚多也是一样。
甚至,哪怕是公孙离上次专门去云生墟求取的“水云身”,感觉也是差了一筹。
他这一打坐入定,就又是三个月过去。
“不动明王身”已然修成,只是将其填充运炼,增其威能而已,倒是无有难度。
只需按部就班地运功炼法,就自水到渠成。
不过,也亏得自己是占据下座火山,有着一整条火脉供自己修行,又自改造成了三阳之地。
否则,就只能用自家法力及其它灵材慢慢补充,起码得花费十数年才能真正修成。
谢端阳运转法力,将“明王身”徐徐散去。
体内登时有种别样的充实饱满感传来。
本来,他的法力短时间内难以快速增长。
但是靠着这种法门,却是走了条旁门僻径。
虽然算不上真正道行修为,但是斗战杀伐之时,却是格外占便宜。
即便公孙离底牌多多,又自将“水云化身”补全,谢端阳自负也不弱于对方多少,可以正面硬抗。
不过,毕竟非是本命法力,还是有着凝滞晦涩感。
还需要十数日光阴,将之重新运炼打磨番,方能保证运转无碍,如臂使指。
依着其本心,自是想着彻底完成后再行出关。
只可惜,时不我待,浮舟岛上已自传来信符。
大兽潮,终于真正开始。
他必须得尽快与六岛联盟的其他几人汇合,共同应对第一波冲击。
不过还好,从地火岛前去白水峪,怎么也得花费六七天时间。
在路上,足以将这件事解决得差不多。
当然,在此之前,还是要先将岛上事情处理完毕了。
起身立定,谢端阳环视打量四周。
这处地下火脉的火力虽强,但被自己生生汲取了数月之后,也是有些不堪开采。
看似依旧炎气逼人,但是其中蕴含的灵性法意已经削弱了许多。
若非他布置禁制,将整条火脉的灵气聚拢起来,怕是都难再继续维系这处三阳之地的格局形势。
起码,也得七八年时间方才能够基本恢复原貌。
幸而,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都不会再这样耗费火力地祭炼法宝,或者修炼神通术法了。
只是,待这次大兽潮结束,有件原本就在计划中,却一直未能去做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心中默默想着,谢端阳沿通道返回洞府。
先去看过绿须龟、黑水王蛇,然后方才去往安置金背妖螳的洞室。
年前,这头妖虫就已经有了苏醒之兆。
只是过去了如此之久,也还未彻底醒转过来。
兽潮近在眼前,也只能将之提前唤醒了。
“醒来……”
但见其嘴唇翕张,就有奇异音节在室内流转开来,最终灌至金背妖螳识海之内。
三五个呼吸而已,此虫身子就自抖颤起来,带动身上的绒毛摇摆。
一对复眼中,亦是有灵光渐自凝聚起来。
但见其机如柱喷薄。
凝若实质的黑色妖气随之扩张开来。
翅膀扇动数计,将之托举起来。
金背妖螳昂起脑袋,四下巡视一圈。
捕捉到谢端阳的身影后,螳螂目中绿光忽然大放。
想也不想,就自举起对螳刀,合身扑将上来。
刀光只是一闪,便已浮现在其视野当中。
如此狭小的空间内,任何一个结丹修士,猝不及防地挨了这刀,都会被生生斩杀,怕是连魂魄都难保全。
然而谢端阳却是不躲不避,只是随意抬起右手迎了上去。
就听得“当啷”一声,一人一虫身形骤分。
他纹丝不动,然而金背妖螳却是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撞在石壁之上。
“不施展明王身的话,肉身还是差了一筹。”
低下头,看着自己掌心绽开的浅淡伤口,谢端阳摇摇头。
第四层的“明王诀”修成之后,其肉身足以媲美大多数妖兽。
但也非是说其体魄已经胜过其爪牙等尖锐锋利之处,全然不会受伤。
只是破开皮,渗出些许血丝,可不仅是因为自己肉身强横至此。
方才那一眨眼的时间,妖螳已经连续挥出一十二刀,被自己悉数化解。
也是亏得“白虎七杀”本就是他传授这头螳螂,万般变化均在其掌握之中,否则也难如此轻松。
不过,能够在如此近的距离力压六级妖兽,传将出去已经足以自傲。
何况,金背妖螳还不是普通妖族,而是上古异虫,又精擅刀法,堪比剑修。
心意微动,掌心伤口便自弥合。
而那头被自已甩出去的螳螂已是再次过来。
不过此番却不是再来挥刀,而是如驯服的犬类般低下头,在腿脚处磨蹭。
在其沉睡之时,他就已用“魔音贯耳”之法加固了其神魂上的联系及束缚。
方才,只是因为它被从沉睡中唤醒,意识尚不清楚时的本能反应而已。
没有将其收入灵兽袋中,谢端阳直接跨坐其背上,指挥着这头妖虫遁出洞府,慢腾腾前往议事大堂。
沿途,更是让其尽可能鼓催妖气,展露修为。
虽然谢端阳自己有着无穷自信,但在他人看来,始终是个结丹不过十数年的“新人”。
又没有了上次小兽潮时那样,盟中直接派遣高手坐镇帮忙,总是有些打鼓。
自己这次出去不知多久,自是要彰显下实力,给岛上诸人增添信心,免得生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但也已经勉强可以瞧见其形象。
形如童子,右眼仰视,左眼俯视,以齿啮唇,作忿怒相,安坐于石上。
右手仗剑,左手把索,身外隐约可见有火光。
“是不动明王身……”
瞧着这尊法身虚影,谢端阳心中念道。
依着燃灯佛宗一脉所传的《明王诀》修行,据说可以修成数种明王法身。
诸如不动明王、大轮明王、无能胜明王、大威德明王等等。
所修出的法身不同,神通威能亦是有所差异。
不动明王其实甚为不错,只是如今将要面对百年一遇的大兽潮,他心中其实更为中意大轮明王、大威德明王些。
不过,具体修出什么,是参照个人佛心慧根领悟,以及《明王诀》的成就而来,非是强求可得。
虽说不一定只能修成一尊明王法身,但只“不动明王”就已将自家先前底蕴领悟消耗得七七八八,起码在数年之内不要再做他想了。
故而谢端阳也只是叹口气,然后就自继续修行起来。
不见其掐诀施咒,那盏心灯便自融入明王法身当中。
灯光没有外泄,而是充塞其中。
登时,就有种玄妙的禅意在明王身上流转释放出来。
虽是忿怒相,但四周空间却是诡异地宁静空寂下来。
然后,岩浆火池当中的翅恶火灵以及地火元煞,亦自化作道道炎流,如飞蛾扑火般合身扑上。
而那尊明王法身,便以肉眼可见地的速度充盈完整起来。
不再仅仅只是道虚影幻像,而是宛若真实造物一般。
看着这尊裹挟着火焰的明王法身,谢端阳若有若思。
他可不似韩立那般没有正经师承,只知道闷头苦练,再兼知晓《梵圣真魔功》的不少内情,故而一眼就看出其根底。
韩立机缘巧合下,从佛门、妖族以及魔道修士蛮胡子处各自得到一部分传承,将这门功法勉强拼凑起来,贯穿成一套功诀。
其中佛门所传《明王诀》,实质便是灵界中流行的《金刚诀》。
只是少了“灵气灌体”等辅修之法,改而换成修士法力内练,为最基础的入门奠基篇章。
而蛮胡子一脉的《托天魔功》,则是其中形体幻化的中间部分。
至于万丈海王族传承信物上所载的,便是最后的神通施展部分。
《金刚诀》只是灵界中凡人的炼体功法,自然不会带有神通术法等手段。
但是对于佛门修士而言,却是不可能等到将其大成后,再开始着手修习这方面护身杀敌之术。
炼体士是不能,佛门修士身具修为法力,自是不必如此。
也不知是参考古魔或者上古妖族,亦或者自家智慧阐发。
各自根据自家法门,另外进行了适应性改良修订。
其实蛮胡子一脉的《托天魔功》也是如此。
雷音寺传承的“罗汉金身”,或者燃灯一脉的“明王法身”,其实皆可看作梵圣真魔法相类似的东西。
当然,难度及威能皆要低上许多,而且只适合作为搏命时杀手锏来用。
但饶是如此,放在人界中,也是可以下逆伐的无上神通。
从这个角度想,自己率先领悟的是“不动明王”,而非“大轮明王”、“大威德明王”什么,反而是好事一桩。
这尊法身看起来没有其它几尊法身杀伐更胜,但能持续的时间却是更长些。
据《明王诀》上所说,只要法身不破,就等若立于不败之地。
心中想着,谢端阳同样盘膝坐下,接引不动明王法身虚影同自身相结合。
以自家之神识法力,协助其将地火元煞及翅恶火灵炼化为纯粹元气,补益己身。
这种感觉,玄之又玄,如若水乳交融,宛然一体。
与土行孙那种煞丹分身截然不同。
哪怕煞丹之法已经被其改进完善甚多也是一样。
甚至,哪怕是公孙离上次专门去云生墟求取的“水云身”,感觉也是差了一筹。
他这一打坐入定,就又是三个月过去。
“不动明王身”已然修成,只是将其填充运炼,增其威能而已,倒是无有难度。
只需按部就班地运功炼法,就自水到渠成。
不过,也亏得自己是占据下座火山,有着一整条火脉供自己修行,又自改造成了三阳之地。
否则,就只能用自家法力及其它灵材慢慢补充,起码得花费十数年才能真正修成。
谢端阳运转法力,将“明王身”徐徐散去。
体内登时有种别样的充实饱满感传来。
本来,他的法力短时间内难以快速增长。
但是靠着这种法门,却是走了条旁门僻径。
虽然算不上真正道行修为,但是斗战杀伐之时,却是格外占便宜。
即便公孙离底牌多多,又自将“水云化身”补全,谢端阳自负也不弱于对方多少,可以正面硬抗。
不过,毕竟非是本命法力,还是有着凝滞晦涩感。
还需要十数日光阴,将之重新运炼打磨番,方能保证运转无碍,如臂使指。
依着其本心,自是想着彻底完成后再行出关。
只可惜,时不我待,浮舟岛上已自传来信符。
大兽潮,终于真正开始。
他必须得尽快与六岛联盟的其他几人汇合,共同应对第一波冲击。
不过还好,从地火岛前去白水峪,怎么也得花费六七天时间。
在路上,足以将这件事解决得差不多。
当然,在此之前,还是要先将岛上事情处理完毕了。
起身立定,谢端阳环视打量四周。
这处地下火脉的火力虽强,但被自己生生汲取了数月之后,也是有些不堪开采。
看似依旧炎气逼人,但是其中蕴含的灵性法意已经削弱了许多。
若非他布置禁制,将整条火脉的灵气聚拢起来,怕是都难再继续维系这处三阳之地的格局形势。
起码,也得七八年时间方才能够基本恢复原貌。
幸而,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都不会再这样耗费火力地祭炼法宝,或者修炼神通术法了。
只是,待这次大兽潮结束,有件原本就在计划中,却一直未能去做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心中默默想着,谢端阳沿通道返回洞府。
先去看过绿须龟、黑水王蛇,然后方才去往安置金背妖螳的洞室。
年前,这头妖虫就已经有了苏醒之兆。
只是过去了如此之久,也还未彻底醒转过来。
兽潮近在眼前,也只能将之提前唤醒了。
“醒来……”
但见其嘴唇翕张,就有奇异音节在室内流转开来,最终灌至金背妖螳识海之内。
三五个呼吸而已,此虫身子就自抖颤起来,带动身上的绒毛摇摆。
一对复眼中,亦是有灵光渐自凝聚起来。
但见其机如柱喷薄。
凝若实质的黑色妖气随之扩张开来。
翅膀扇动数计,将之托举起来。
金背妖螳昂起脑袋,四下巡视一圈。
捕捉到谢端阳的身影后,螳螂目中绿光忽然大放。
想也不想,就自举起对螳刀,合身扑将上来。
刀光只是一闪,便已浮现在其视野当中。
如此狭小的空间内,任何一个结丹修士,猝不及防地挨了这刀,都会被生生斩杀,怕是连魂魄都难保全。
然而谢端阳却是不躲不避,只是随意抬起右手迎了上去。
就听得“当啷”一声,一人一虫身形骤分。
他纹丝不动,然而金背妖螳却是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撞在石壁之上。
“不施展明王身的话,肉身还是差了一筹。”
低下头,看着自己掌心绽开的浅淡伤口,谢端阳摇摇头。
第四层的“明王诀”修成之后,其肉身足以媲美大多数妖兽。
但也非是说其体魄已经胜过其爪牙等尖锐锋利之处,全然不会受伤。
只是破开皮,渗出些许血丝,可不仅是因为自己肉身强横至此。
方才那一眨眼的时间,妖螳已经连续挥出一十二刀,被自己悉数化解。
也是亏得“白虎七杀”本就是他传授这头螳螂,万般变化均在其掌握之中,否则也难如此轻松。
不过,能够在如此近的距离力压六级妖兽,传将出去已经足以自傲。
何况,金背妖螳还不是普通妖族,而是上古异虫,又精擅刀法,堪比剑修。
心意微动,掌心伤口便自弥合。
而那头被自已甩出去的螳螂已是再次过来。
不过此番却不是再来挥刀,而是如驯服的犬类般低下头,在腿脚处磨蹭。
在其沉睡之时,他就已用“魔音贯耳”之法加固了其神魂上的联系及束缚。
方才,只是因为它被从沉睡中唤醒,意识尚不清楚时的本能反应而已。
没有将其收入灵兽袋中,谢端阳直接跨坐其背上,指挥着这头妖虫遁出洞府,慢腾腾前往议事大堂。
沿途,更是让其尽可能鼓催妖气,展露修为。
虽然谢端阳自己有着无穷自信,但在他人看来,始终是个结丹不过十数年的“新人”。
又没有了上次小兽潮时那样,盟中直接派遣高手坐镇帮忙,总是有些打鼓。
自己这次出去不知多久,自是要彰显下实力,给岛上诸人增添信心,免得生出不必要的麻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