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县衙。
吴牲赈灾成功的消息传来时,众人脸上没有多少高兴的神色。
苏诗雨满脸严肃:“这吴牲步子跨的太大了,当没有粮食的话,这些流贼就会重新造反。”
李冰:“真到那时候,吴牲和杨鹤把流贼送来的话我可不敢把这些人送进工厂。”
普通的灾民没有造反,容易教导。
但是造过反的就不容易矫正,可能会祸祸那些善良的工人。
以往的敌人可以放进山谷挖矿,人数少,或者有贼首看管。
并且都不算穷凶极恶之徒,之前的边兵胡德禄之流都是可以改造的对象。
但是那李英之流,必须杀了,否则劳改营里将永无宁日。
苏诗雨眼睛一亮:“不如建立一个大大的监牢吧,直接把工厂也建立在牢房里,统一管理。”
“不是有胡德禄那些改造好的固原边兵嘛,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李冰:“好主意,胡德禄他们表现很好,这些青壮一直学习政治课,应该让他们去换个工作了。”
“刘一刀,白水县附近哪个地方适合建造大牢?”
刘一刀略加思索:“还真有,洛水河附近,与澄城县交界处,那里适合做工厂,建上高高的院墙,围起来就是大牢。”
“并且我们的民团和澄城县的民团只要一两个时辰就能赶到那里。”
李冰点头:“我一会让砖瓦匠带着工人去看看位置,我给你们找一个大牢的图纸。”
刘一刀:“是!”
跟着李冰干活就很轻松,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并且责任到个人。
不会出现打太极的情况,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群众代表的监督。
想要效率高,完善的制度是很大的原因。
白水县的砖厂和水泥厂全力动工,巨大的工厂兼大牢一天一个样子的出现在洛水河附近。
这可让澄城县王选急坏了,李冰这年轻人又想干什么?
王选马不停蹄的找到李冰:“李知县啊,你修建东西慢一点,我们想模仿都来不及了。”
李冰听完哭笑不得:“王知县,不用模仿,这是个大牢。”
随后将御史吴牲要赈灾的消息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完完整整的告知了王选。
王选:“还有这种事情,以前我以为这些流贼全杀了好,现在我们那山旮旯里的矿场十分缺人,才知道人是很重要的资源。”
“还有,我第一次来白水县避难时,你从我这里骗的上千百姓是不是该还我了?”
李冰“……”
王选笑:“不过你可要注意一点,当心御史吴牲将咱们这里的事情上达天听。”
李冰倒是不在意,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崇祯都不可能空出手来处理一个小小的县城。
除非自己明目张胆的凑出了十三套盔甲。
延安府。
陕西巡按李应期、延绥巡抚洪承畴和总兵杜文焕秘密策划,把被招抚的苗登云百十人俘杀。
几个人嘀嘀咕咕的。
洪承畴:“这种事情我熟悉,这些刁民没见过酒水一样,等我摆出降人酒,等他们喝酒喝到正酣,刀斧手从屏风后出来,不费吹灰之力。”
李应期和杜文焕点头:“听巡抚大人的。”
吴牲找到巡抚洪承畴的时候。
苗登云和他手下的流贼已经倒在血泊里了。
洪承畴依旧十分爱惜自己的衣服,站的远远的,不让衣服弄脏。
吴牲在京师见得多了,也不好奇。
“洪大人,这是又坑杀俘虏了?”
洪承畴摇了摇头:“这些可是反贼,不是俘虏,他们居然敢打着横天一字王的口号,在附近抢掠。”
随即想到了什么:“皇上不是让你来赈灾了吗,这些流贼首领虽然死了,但是他们还有上千的手下,我还没有杀。”
“你随便拿出个一万两银子,把这些人安置下来吧。”
吴牲瞪大双眼:“万万不可,这赈灾银子我仔细算了一下,完全不够。”
洪承畴冷笑:“就这我还是说少了,在粮食没种出来之前,你要给他们耕地,种子,还有几个月的粮食。”
“你知道现在的粮价多么离谱吗?”
吴牲摇了摇头:“不过这一千人我倒是有地方安置。”
洪承畴疑惑:“没有粮食,你除非给他们全杀了,不然等过段时间还是要造反的。”
吴牲得意的说道:“我有人脉!”
随后将白水县的事情详细的说给洪承畴听。
“我知道那里,知县是个很年轻的人,我当时去给西安府送粮食经过那里。”
“想不到现在那个李知县居然把水利修好了,也算是个厉害人物了。”
吴牲:“是啊,那田地里绿油油的,养活一千人不成问题,并且都是为皇上分忧。”
洪承畴点头:“去告诉贺人龙,那些俘虏的流贼交给吴御史。”
吴牲拿出一部分银子买了粮食,交给这些流贼。
让洪承畴派贺人龙带兵押送到延安府边界。
一路上,贺人龙带兵穿过黄龙山,进入西安府界。
贺人龙道:“吴御史大人,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接下来等你的人到了我就回去了。”
“我还要回去帮助巡抚大人对付其他不听话的流贼了。”
吴牲点头:“我早就派人通知白水县知县了,应该就快到了。”
王六带着三百民团士兵,穿着保暖的棉衣,从远处走来。
贺人龙:“好俊的民团,这就是来接俘虏的人吗?”
吴牲看着穿着统一衣服的民团,也愣了一下。
因为不能让御史知道民团底细,民团们只带了长枪,腰刀。
背后则是五百骑兵在远处,还有火炮严阵以待。
王六到了吴牲面前:“大人,我们奉命来接收灾民。”
贺人龙:“你们要不跟着我干吧,我们发钱很及时的。”
王六笑道:“多谢将军,不过我们不打算离开家乡。”
新建的工厂兼大牢虽然没有修好。
但是接收流贼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一千多人随便扔进矿山就可以了。
喜欢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吴牲赈灾成功的消息传来时,众人脸上没有多少高兴的神色。
苏诗雨满脸严肃:“这吴牲步子跨的太大了,当没有粮食的话,这些流贼就会重新造反。”
李冰:“真到那时候,吴牲和杨鹤把流贼送来的话我可不敢把这些人送进工厂。”
普通的灾民没有造反,容易教导。
但是造过反的就不容易矫正,可能会祸祸那些善良的工人。
以往的敌人可以放进山谷挖矿,人数少,或者有贼首看管。
并且都不算穷凶极恶之徒,之前的边兵胡德禄之流都是可以改造的对象。
但是那李英之流,必须杀了,否则劳改营里将永无宁日。
苏诗雨眼睛一亮:“不如建立一个大大的监牢吧,直接把工厂也建立在牢房里,统一管理。”
“不是有胡德禄那些改造好的固原边兵嘛,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李冰:“好主意,胡德禄他们表现很好,这些青壮一直学习政治课,应该让他们去换个工作了。”
“刘一刀,白水县附近哪个地方适合建造大牢?”
刘一刀略加思索:“还真有,洛水河附近,与澄城县交界处,那里适合做工厂,建上高高的院墙,围起来就是大牢。”
“并且我们的民团和澄城县的民团只要一两个时辰就能赶到那里。”
李冰点头:“我一会让砖瓦匠带着工人去看看位置,我给你们找一个大牢的图纸。”
刘一刀:“是!”
跟着李冰干活就很轻松,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并且责任到个人。
不会出现打太极的情况,虽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群众代表的监督。
想要效率高,完善的制度是很大的原因。
白水县的砖厂和水泥厂全力动工,巨大的工厂兼大牢一天一个样子的出现在洛水河附近。
这可让澄城县王选急坏了,李冰这年轻人又想干什么?
王选马不停蹄的找到李冰:“李知县啊,你修建东西慢一点,我们想模仿都来不及了。”
李冰听完哭笑不得:“王知县,不用模仿,这是个大牢。”
随后将御史吴牲要赈灾的消息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完完整整的告知了王选。
王选:“还有这种事情,以前我以为这些流贼全杀了好,现在我们那山旮旯里的矿场十分缺人,才知道人是很重要的资源。”
“还有,我第一次来白水县避难时,你从我这里骗的上千百姓是不是该还我了?”
李冰“……”
王选笑:“不过你可要注意一点,当心御史吴牲将咱们这里的事情上达天听。”
李冰倒是不在意,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崇祯都不可能空出手来处理一个小小的县城。
除非自己明目张胆的凑出了十三套盔甲。
延安府。
陕西巡按李应期、延绥巡抚洪承畴和总兵杜文焕秘密策划,把被招抚的苗登云百十人俘杀。
几个人嘀嘀咕咕的。
洪承畴:“这种事情我熟悉,这些刁民没见过酒水一样,等我摆出降人酒,等他们喝酒喝到正酣,刀斧手从屏风后出来,不费吹灰之力。”
李应期和杜文焕点头:“听巡抚大人的。”
吴牲找到巡抚洪承畴的时候。
苗登云和他手下的流贼已经倒在血泊里了。
洪承畴依旧十分爱惜自己的衣服,站的远远的,不让衣服弄脏。
吴牲在京师见得多了,也不好奇。
“洪大人,这是又坑杀俘虏了?”
洪承畴摇了摇头:“这些可是反贼,不是俘虏,他们居然敢打着横天一字王的口号,在附近抢掠。”
随即想到了什么:“皇上不是让你来赈灾了吗,这些流贼首领虽然死了,但是他们还有上千的手下,我还没有杀。”
“你随便拿出个一万两银子,把这些人安置下来吧。”
吴牲瞪大双眼:“万万不可,这赈灾银子我仔细算了一下,完全不够。”
洪承畴冷笑:“就这我还是说少了,在粮食没种出来之前,你要给他们耕地,种子,还有几个月的粮食。”
“你知道现在的粮价多么离谱吗?”
吴牲摇了摇头:“不过这一千人我倒是有地方安置。”
洪承畴疑惑:“没有粮食,你除非给他们全杀了,不然等过段时间还是要造反的。”
吴牲得意的说道:“我有人脉!”
随后将白水县的事情详细的说给洪承畴听。
“我知道那里,知县是个很年轻的人,我当时去给西安府送粮食经过那里。”
“想不到现在那个李知县居然把水利修好了,也算是个厉害人物了。”
吴牲:“是啊,那田地里绿油油的,养活一千人不成问题,并且都是为皇上分忧。”
洪承畴点头:“去告诉贺人龙,那些俘虏的流贼交给吴御史。”
吴牲拿出一部分银子买了粮食,交给这些流贼。
让洪承畴派贺人龙带兵押送到延安府边界。
一路上,贺人龙带兵穿过黄龙山,进入西安府界。
贺人龙道:“吴御史大人,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接下来等你的人到了我就回去了。”
“我还要回去帮助巡抚大人对付其他不听话的流贼了。”
吴牲点头:“我早就派人通知白水县知县了,应该就快到了。”
王六带着三百民团士兵,穿着保暖的棉衣,从远处走来。
贺人龙:“好俊的民团,这就是来接俘虏的人吗?”
吴牲看着穿着统一衣服的民团,也愣了一下。
因为不能让御史知道民团底细,民团们只带了长枪,腰刀。
背后则是五百骑兵在远处,还有火炮严阵以待。
王六到了吴牲面前:“大人,我们奉命来接收灾民。”
贺人龙:“你们要不跟着我干吧,我们发钱很及时的。”
王六笑道:“多谢将军,不过我们不打算离开家乡。”
新建的工厂兼大牢虽然没有修好。
但是接收流贼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一千多人随便扔进矿山就可以了。
喜欢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