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沈知微几乎未曾合眼。
陌生的环境,未知的窥探,以及自身前途未卜的处境,都让她神经紧绷。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能让她从浅眠中惊醒。
次日清晨,碧竹送来早膳时,见她眼下淡淡的青影,并未多问,只是沉默地布好菜。
沈知微状若无意地开口:“碧竹姐姐,昨夜我似乎听到些声响,可是府中夜间常有巡逻?”她刻意模糊了听到脚步声的细节。
碧竹动作顿了顿,抬眼看了她一下,才低声道:“府中守卫向来严密,夜间亦有定例巡哨。姑娘怕是初来乍到,未能安眠,听差了也是有的。”
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守卫存在,又轻描淡写地将她的听闻归咎于幻听。
沈知微不再追问,安静地用完了早膳。她心知,从碧竹这里,恐怕很难得到更多关于昨夜异常的信息。
但她几乎可以肯定,那绝非普通的巡哨。那脚步声刻意放得极轻,带着一种窥探的意图。
是萧玦派来试探她的人?还是这府里,另有他人对她这个“不速之客”产生了兴趣,或……敌意?
饭后,她依旧如常地去照料那盆“绿云”。经过昨日的修剪和清理,兰草显得越发精神抖擞。
她注意到,靠近根部的一片土壤似乎有极其细微的松动痕迹,不像是浇水所致,倒像是被人轻轻翻动过。
沈知微的心跳漏了一拍。
是陈嬷嬷昨日检查时动的?还是……昨夜那个窥探者?
她不动声色,假装没有发现,继续细心地将叶片上的浮尘拭去。
一整天,她都待在院子里,看似无所事事,实则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感知周围环境上。那份微弱的“共情”能力时有时无,她努力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
然而,除了碧竹和阿月偶尔传来的平静无波的情绪,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侍卫操练的呼喝声,她一无所获。这府里的人,似乎都极其擅长隐藏情绪,或者说,这座府邸本身就像一口深井,将所有的波动都压抑在了深处。
傍晚,陈嬷嬷再次出现了。
她依旧是一身灰衣,步履沉稳,径直走到兰草前,仔细查看了一番。当她的目光掠过那片略微松动的土壤时,眼神似乎凝滞了极其短暂的一瞬,快得让人难以捕捉。
“你做得很好。”陈嬷嬷的声音依旧平淡,但沈知微敏锐地察觉到,她这次的情绪里,少了一丝审视,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认可?
“嬷嬷过奖了,份内之事。”沈知微谦逊道。
陈嬷嬷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朴素的白瓷瓶,递给沈知微:“夜间若是难以安枕,可取一滴兑水饮下,有宁神之效。”
沈知微微微一怔,接过瓷瓶:“多谢嬷嬷。”
陈嬷嬷没再说什么,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她的到来和离去,每次都如同一阵捉摸不定的风。
沈知微握着微凉的瓷瓶,心中疑窦丛生。
这突如其来的关切?是看在兰草的面上,还是另有用意?这药,是真是假?是助她安眠,还是另有所图?
她不敢轻易使用,将瓷瓶小心收好。
夜幕再次降临。
沈知微故意没有闩紧窗户,只虚掩着,自己则和衣躺在床榻内侧,屏息凝神,等待着。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月色移动,万籁俱寂。
就在她以为昨夜只是偶然,准备稍稍放松之际,那极其轻微的、刻意收敛的脚步声,再次出现了。
这一次,声音比昨夜更近,似乎就在窗下!
沈知微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全身肌肉紧绷,连呼吸都放得极轻极缓。
她听到极细微的衣料摩擦声,似乎有人正透过窗缝向屋内窥视。
冰冷的恐惧沿着脊椎爬升,但她强迫自己保持绝对静止,甚至连眼皮都不敢颤动,维持着沉睡的呼吸频率。
那窥视持续了约莫十几次呼吸的时间。
随后,脚步声再次响起,似乎绕到了院门方向,停顿了片刻,像是在确认门是否从内闩好。
接着,脚步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寂静的夜里。
直到确认那声音彻底消失,沈知微才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不是幻觉!
真的有人夜探静芜院!目标明确,就是冲着她来的!
会是谁?
萧玦的试探?似乎没必要连续两夜,且方式如此鬼祟。
府中其他势力?萧玦的敌人?或是……永宁侯府甚至沈家买通的内应?
一个个念头在她脑中飞速闪过,每一种可能都让她不寒而栗。
她轻轻坐起身,走到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月色下的院落空无一人,只有那盆“绿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她又悄无声息地走到院门后,仔细检查。门闩完好,并无被破坏的痕迹。昨夜和今夜,那人似乎都只是在外窥探,并未试图进入。
这稍微让她安心了一点,但被暗中窥视的感觉如芒在背。
她重新回到床上,陈嬷嬷给的那个白瓷瓶就在枕边。
她拿起瓷瓶,摩挲着冰凉的瓶身。
今夜,她或许真的需要一点东西来助眠,否则根本无法休息。
但,能用吗?
沈知微盯着那小小的瓷瓶,在信任与怀疑之间艰难地权衡着。
这座质子府,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危险。而她,如同闯入密林的小兽,四周皆是看不见的眼睛和陷阱。
她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无论是心智,还是能力。
否则,下一次夜探,或许就不会仅仅止于窥视了。
陌生的环境,未知的窥探,以及自身前途未卜的处境,都让她神经紧绷。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能让她从浅眠中惊醒。
次日清晨,碧竹送来早膳时,见她眼下淡淡的青影,并未多问,只是沉默地布好菜。
沈知微状若无意地开口:“碧竹姐姐,昨夜我似乎听到些声响,可是府中夜间常有巡逻?”她刻意模糊了听到脚步声的细节。
碧竹动作顿了顿,抬眼看了她一下,才低声道:“府中守卫向来严密,夜间亦有定例巡哨。姑娘怕是初来乍到,未能安眠,听差了也是有的。”
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守卫存在,又轻描淡写地将她的听闻归咎于幻听。
沈知微不再追问,安静地用完了早膳。她心知,从碧竹这里,恐怕很难得到更多关于昨夜异常的信息。
但她几乎可以肯定,那绝非普通的巡哨。那脚步声刻意放得极轻,带着一种窥探的意图。
是萧玦派来试探她的人?还是这府里,另有他人对她这个“不速之客”产生了兴趣,或……敌意?
饭后,她依旧如常地去照料那盆“绿云”。经过昨日的修剪和清理,兰草显得越发精神抖擞。
她注意到,靠近根部的一片土壤似乎有极其细微的松动痕迹,不像是浇水所致,倒像是被人轻轻翻动过。
沈知微的心跳漏了一拍。
是陈嬷嬷昨日检查时动的?还是……昨夜那个窥探者?
她不动声色,假装没有发现,继续细心地将叶片上的浮尘拭去。
一整天,她都待在院子里,看似无所事事,实则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感知周围环境上。那份微弱的“共情”能力时有时无,她努力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
然而,除了碧竹和阿月偶尔传来的平静无波的情绪,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侍卫操练的呼喝声,她一无所获。这府里的人,似乎都极其擅长隐藏情绪,或者说,这座府邸本身就像一口深井,将所有的波动都压抑在了深处。
傍晚,陈嬷嬷再次出现了。
她依旧是一身灰衣,步履沉稳,径直走到兰草前,仔细查看了一番。当她的目光掠过那片略微松动的土壤时,眼神似乎凝滞了极其短暂的一瞬,快得让人难以捕捉。
“你做得很好。”陈嬷嬷的声音依旧平淡,但沈知微敏锐地察觉到,她这次的情绪里,少了一丝审视,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认可?
“嬷嬷过奖了,份内之事。”沈知微谦逊道。
陈嬷嬷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朴素的白瓷瓶,递给沈知微:“夜间若是难以安枕,可取一滴兑水饮下,有宁神之效。”
沈知微微微一怔,接过瓷瓶:“多谢嬷嬷。”
陈嬷嬷没再说什么,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她的到来和离去,每次都如同一阵捉摸不定的风。
沈知微握着微凉的瓷瓶,心中疑窦丛生。
这突如其来的关切?是看在兰草的面上,还是另有用意?这药,是真是假?是助她安眠,还是另有所图?
她不敢轻易使用,将瓷瓶小心收好。
夜幕再次降临。
沈知微故意没有闩紧窗户,只虚掩着,自己则和衣躺在床榻内侧,屏息凝神,等待着。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月色移动,万籁俱寂。
就在她以为昨夜只是偶然,准备稍稍放松之际,那极其轻微的、刻意收敛的脚步声,再次出现了。
这一次,声音比昨夜更近,似乎就在窗下!
沈知微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全身肌肉紧绷,连呼吸都放得极轻极缓。
她听到极细微的衣料摩擦声,似乎有人正透过窗缝向屋内窥视。
冰冷的恐惧沿着脊椎爬升,但她强迫自己保持绝对静止,甚至连眼皮都不敢颤动,维持着沉睡的呼吸频率。
那窥视持续了约莫十几次呼吸的时间。
随后,脚步声再次响起,似乎绕到了院门方向,停顿了片刻,像是在确认门是否从内闩好。
接着,脚步声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寂静的夜里。
直到确认那声音彻底消失,沈知微才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不是幻觉!
真的有人夜探静芜院!目标明确,就是冲着她来的!
会是谁?
萧玦的试探?似乎没必要连续两夜,且方式如此鬼祟。
府中其他势力?萧玦的敌人?或是……永宁侯府甚至沈家买通的内应?
一个个念头在她脑中飞速闪过,每一种可能都让她不寒而栗。
她轻轻坐起身,走到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月色下的院落空无一人,只有那盆“绿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她又悄无声息地走到院门后,仔细检查。门闩完好,并无被破坏的痕迹。昨夜和今夜,那人似乎都只是在外窥探,并未试图进入。
这稍微让她安心了一点,但被暗中窥视的感觉如芒在背。
她重新回到床上,陈嬷嬷给的那个白瓷瓶就在枕边。
她拿起瓷瓶,摩挲着冰凉的瓶身。
今夜,她或许真的需要一点东西来助眠,否则根本无法休息。
但,能用吗?
沈知微盯着那小小的瓷瓶,在信任与怀疑之间艰难地权衡着。
这座质子府,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危险。而她,如同闯入密林的小兽,四周皆是看不见的眼睛和陷阱。
她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无论是心智,还是能力。
否则,下一次夜探,或许就不会仅仅止于窥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