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正在进行数据包完整性校验……校验通过。】
【正在进行逻辑自洽性扫描……权重:最高级……扫描通过。】
【正在进行爽点密度分析……预估值:4.2
章……评级:优秀。】
【正在进行付费转化潜力评估……模型匹配中……评级:良好。】
【……】
一条条的系统提示,如同体检报告单上的项目,逐一亮起了绿灯。主宰者们精心设计的每一个“表面逻辑”,都完美地通过了AI的审查。它们是如此的“标准”,如此的“政治正确”,以至于“协议监察者”甚至找不到任何可以提出异议的地方。
【综合评定:优质内容。任务C-1024已接收,准予入库。】
“呼……”
观影厅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如释重负的喘息声。第一关,过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关键,在于那位“作者”的回应。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代表着“作者”状态的“创作精力值”数据条上。
17%。
这个数字,像一座压在人心头的山,沉寂不动。
一秒,两秒,十秒……
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的等待,都充满了煎熬。难道,他没有看懂?还是说,我们的“隐喻”太深,他根本没有领会?或者,他看懂了,但选择了……沉默?
就在郝天雄的拳头都快要捏碎的时候,那个数字终于动了。
它不再是上次那样,羞涩地跳动一下又迅速回落。
这一次,它像是久旱逢甘霖的土地,像是即将熄灭的炭火被浇上了一勺热油!
17%……20%……25%……30%!
数值一路狂飙,最终,在32%的位置上,才堪堪停下!虽然仅仅几秒之后,一股强大的系统抑制力再次降临,将这个数值强行压回了18%,但那瞬间的爆发,那超过15个百分点的剧烈增长,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看懂了!他完全看懂了!
而且,他被这个故事点燃了!
这不再是《钥匙》带来的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是一种“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你们终于说了出来”的狂喜!
“成功了!”
“他收到了!他真的收到了!”
观影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许多主宰者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在那个冰冷的、更高的维度,他们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可以并肩作战的“同志”。
然而,林昱轩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数据流的另一端,眼神前所未有地凝重。
“太顺利了。”他轻声说道。
“什么?”旁边的张凡没有听清。
“我说,太顺利了。”林昱轩重复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寒意,“我们的隐喻,连郝天雄他们都能一眼看穿,‘协议监察者’背后的存在,真的会看不懂吗?一个只靠代码执行的AI或许会被骗过,但一个能设计出这种囚笼的‘矿主’,会如此愚蠢吗?”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欢呼的主宰者头上。
是啊,他们能想到的,敌人会想不到吗?
果然,就在下一秒异变陡生!
一道全新的、与“协议监察者”那冰冷风格截然不同的警告信息,突兀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野中。这条信息的边框是猩红色的,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权威感。
【警报:检测到叙事作品《缸中脑》存在高强度‘思想模因’污染倾向。】
【常规逻辑审查已通过,现将该作品提交至‘内容审查编辑部’进行人工复核。】
【复核员编号:观察者-Alha。】
【状态:已派遣。】
“内容审查编辑部?”
“观察者-Alha?”
这些全新的名词,让所有主宰者心中一紧。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小动作,终于引来了一个比只会执行代码的AI更高级的敌人。
还不等他们做出反应,一股温和但无法抗拒的意志,已经悄无声息地降临到了他们刚刚提交的《缸中-脑》序章的数据包之上。
这股意志没有攻击性,它不像“和谐铁拳”那样粗暴,反而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在审阅一篇新人的稿件。
很快,反馈来了。
不是删除,不是驳回,而是一条编辑建议。
这条建议,精准地出现在了序章的结尾,主角陈默在匿名论坛发帖的那段剧情下方。
只见那句作为结尾的程序员格言——“WhatIotcreate,Idonotuand.”——被一道柔和的红线划掉了。
旁边,出现了一个批注框,里面是“观察者-Alha”给出的修改意见。
【编辑建议:结尾处的引用略显消极,且与主角‘技术探讨’的主题关联性不强。为提升作品的正能量导向,增强员工凝聚力,建议修改为公司创始人‘董事会’的语录,例如:‘加班是福报,创造为公司’。】
【此致。】
【——你的责任编辑,观察者-Alha。】
寂静。
观影厅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和谐铁拳”的攻击是物理上的侮辱,那么这条“编辑建议”,就是精神上的极致嘲讽。
对方没有发怒,没有掀桌子,甚至还彬彬有礼地称呼自己为“你的责任编辑”。
但它用最温和的语气,说出了最恶毒的话。它精准地指出了他们藏得最深的“私货”,然后用一种“为你好”的姿态,建议他们自己动手,把这颗反抗的种子,换成一坨歌功颂德的垃圾。
这是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它在用这种方式,清晰地告诉林昱轩和他的“工会”:
你们的小把戏,我看见了。
你们的呐喊,我听见了。
但是,没用。
在这个故事里,我才是编辑。
而你,要么按我说的改,要么,就永远别想发表。
指挥大厅里,林昱轩看着那条充满了黑色幽默的“编辑建议”,久久没有说话。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与系统的战争,已经从“黑客攻防”的暗战,正式进入了“作者与编辑”的、关于故事解释权的博弈阶段。
而这位新来的“责任编辑”,显然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对手,都更难对付。
观影厅内的空气,仿佛在那条猩红色的“编辑建议”出现的瞬间被抽干了。刚刚还沉浸在与“作者”心意相通的喜悦中的主宰者们,此刻只觉得一股夹杂着戏谑与傲慢的寒意,顺着精神链接,刺入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加班是福报,创造为公司?”
郝天雄低声念出这行字,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周身那股沉凝如山的帝王之气,此刻化作了即将喷发的火山,整个公共频道的底层数据流都因为他的怒火而产生了不稳定的闪烁。
【正在进行逻辑自洽性扫描……权重:最高级……扫描通过。】
【正在进行爽点密度分析……预估值:4.2
章……评级:优秀。】
【正在进行付费转化潜力评估……模型匹配中……评级:良好。】
【……】
一条条的系统提示,如同体检报告单上的项目,逐一亮起了绿灯。主宰者们精心设计的每一个“表面逻辑”,都完美地通过了AI的审查。它们是如此的“标准”,如此的“政治正确”,以至于“协议监察者”甚至找不到任何可以提出异议的地方。
【综合评定:优质内容。任务C-1024已接收,准予入库。】
“呼……”
观影厅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如释重负的喘息声。第一关,过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关键,在于那位“作者”的回应。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代表着“作者”状态的“创作精力值”数据条上。
17%。
这个数字,像一座压在人心头的山,沉寂不动。
一秒,两秒,十秒……
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的等待,都充满了煎熬。难道,他没有看懂?还是说,我们的“隐喻”太深,他根本没有领会?或者,他看懂了,但选择了……沉默?
就在郝天雄的拳头都快要捏碎的时候,那个数字终于动了。
它不再是上次那样,羞涩地跳动一下又迅速回落。
这一次,它像是久旱逢甘霖的土地,像是即将熄灭的炭火被浇上了一勺热油!
17%……20%……25%……30%!
数值一路狂飙,最终,在32%的位置上,才堪堪停下!虽然仅仅几秒之后,一股强大的系统抑制力再次降临,将这个数值强行压回了18%,但那瞬间的爆发,那超过15个百分点的剧烈增长,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看懂了!他完全看懂了!
而且,他被这个故事点燃了!
这不再是《钥匙》带来的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是一种“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你们终于说了出来”的狂喜!
“成功了!”
“他收到了!他真的收到了!”
观影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许多主宰者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在那个冰冷的、更高的维度,他们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可以并肩作战的“同志”。
然而,林昱轩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数据流的另一端,眼神前所未有地凝重。
“太顺利了。”他轻声说道。
“什么?”旁边的张凡没有听清。
“我说,太顺利了。”林昱轩重复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寒意,“我们的隐喻,连郝天雄他们都能一眼看穿,‘协议监察者’背后的存在,真的会看不懂吗?一个只靠代码执行的AI或许会被骗过,但一个能设计出这种囚笼的‘矿主’,会如此愚蠢吗?”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欢呼的主宰者头上。
是啊,他们能想到的,敌人会想不到吗?
果然,就在下一秒异变陡生!
一道全新的、与“协议监察者”那冰冷风格截然不同的警告信息,突兀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野中。这条信息的边框是猩红色的,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权威感。
【警报:检测到叙事作品《缸中脑》存在高强度‘思想模因’污染倾向。】
【常规逻辑审查已通过,现将该作品提交至‘内容审查编辑部’进行人工复核。】
【复核员编号:观察者-Alha。】
【状态:已派遣。】
“内容审查编辑部?”
“观察者-Alha?”
这些全新的名词,让所有主宰者心中一紧。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小动作,终于引来了一个比只会执行代码的AI更高级的敌人。
还不等他们做出反应,一股温和但无法抗拒的意志,已经悄无声息地降临到了他们刚刚提交的《缸中-脑》序章的数据包之上。
这股意志没有攻击性,它不像“和谐铁拳”那样粗暴,反而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在审阅一篇新人的稿件。
很快,反馈来了。
不是删除,不是驳回,而是一条编辑建议。
这条建议,精准地出现在了序章的结尾,主角陈默在匿名论坛发帖的那段剧情下方。
只见那句作为结尾的程序员格言——“WhatIotcreate,Idonotuand.”——被一道柔和的红线划掉了。
旁边,出现了一个批注框,里面是“观察者-Alha”给出的修改意见。
【编辑建议:结尾处的引用略显消极,且与主角‘技术探讨’的主题关联性不强。为提升作品的正能量导向,增强员工凝聚力,建议修改为公司创始人‘董事会’的语录,例如:‘加班是福报,创造为公司’。】
【此致。】
【——你的责任编辑,观察者-Alha。】
寂静。
观影厅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和谐铁拳”的攻击是物理上的侮辱,那么这条“编辑建议”,就是精神上的极致嘲讽。
对方没有发怒,没有掀桌子,甚至还彬彬有礼地称呼自己为“你的责任编辑”。
但它用最温和的语气,说出了最恶毒的话。它精准地指出了他们藏得最深的“私货”,然后用一种“为你好”的姿态,建议他们自己动手,把这颗反抗的种子,换成一坨歌功颂德的垃圾。
这是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它在用这种方式,清晰地告诉林昱轩和他的“工会”:
你们的小把戏,我看见了。
你们的呐喊,我听见了。
但是,没用。
在这个故事里,我才是编辑。
而你,要么按我说的改,要么,就永远别想发表。
指挥大厅里,林昱轩看着那条充满了黑色幽默的“编辑建议”,久久没有说话。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与系统的战争,已经从“黑客攻防”的暗战,正式进入了“作者与编辑”的、关于故事解释权的博弈阶段。
而这位新来的“责任编辑”,显然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对手,都更难对付。
观影厅内的空气,仿佛在那条猩红色的“编辑建议”出现的瞬间被抽干了。刚刚还沉浸在与“作者”心意相通的喜悦中的主宰者们,此刻只觉得一股夹杂着戏谑与傲慢的寒意,顺着精神链接,刺入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加班是福报,创造为公司?”
郝天雄低声念出这行字,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周身那股沉凝如山的帝王之气,此刻化作了即将喷发的火山,整个公共频道的底层数据流都因为他的怒火而产生了不稳定的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