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人类/类人群星闪耀时-《如何拯救德意志》

  “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各位科学家们,很高兴见到你们。”

  当莫洛托夫还在克里姆林宫里苦苦等待史达林的答覆时,德国那边,由爱因斯坦受汉斯之託主导的核武器开发计划——“柏林计划”(berl projekt)终於踏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

  看看参与这项计划的成员阵容:

  与爱因斯坦一起写下“爱因斯坦—西拉德信”,对曼哈顿计划的启动產生重大影响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leo szird);

  在哥廷根大学时期被汉斯亲自招募,从而没有返回美国,而是留在祖先的故乡——德国(奥本海默出身於德裔犹太人家庭)的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 robert oppenheir);

  与奥本海默一样,在奥匈帝国出身、经汉斯说服渡来德国,以“约翰路德维希冯诺依曼”(johann dwig von neuann)之名活动的年轻天才——约翰冯诺依曼;

  丹麦的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以及他的学生、同时也是纳粹核武器计划“铀工程(uranprojekt)”核心人物的德国核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

  不久前在波兰以国葬礼下葬的居里夫人的长女,继承了母亲天才血脉的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和她的丈夫、同时是居里夫人的弟子——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frédéric joliot-curie);

  隨著拉罗克的影响,义大利也开始了对犹太人的迫害,恩利克费米(enri feri)为了保护犹太人妻子,在爱因斯坦的建议下也投身於德国阵营......这些在学界早已声名远扬的星辰,如今悉数匯聚於此。

  “想必爱因斯坦博士已经向诸位说明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在法西斯势力之前抢先开发出核武器,以此阻止他们。”

  汉斯话音刚落,听到“法西斯”一词,奥本海默、冯诺依曼、玻尔等犹太裔科学家手上都不自觉攥紧了拳头。

  在座的,没有人不知道法西斯对犹太人犯下的残酷暴行;也没有人对此能无动於衷。

  爱因斯坦之所以挺身而出,率先领导柏林计划,原因便在於此。

  “当然,我明白,有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將科学作为战爭的工具。但如今人类头顶正笼罩著前所未有的深重黑暗,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出这种不幸的选择。轴心国的暴行一日比一日更加肆无忌惮,而苏联也隱隱有与他们携手的跡象。”

  当然,目前他们掌握的情报还只是“法苏之间有过某种接触”这种程度,但两方若真要谈,又能谈些什么呢答案昭然若揭。

  “若就此任由轴心国吞噬整个世界,那么人类的未来將荡然无存,我们苦心守护的和平也会隨之化为乌有。”

  汉斯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我不会说什么『一切重担由我一人来背负』的空话。毕竟,负担这种东西,並不会因为別人愿意替你分担就真的轻了。

  我只恳请各位,作为成年人,作为肩负责任的长辈,將来能为孩子们留下的,不是漆黑绝望的未来,而是充满繁荣与和平的光明前路。怀著这样的信念来投身於这项计划。”

  啪啪啪啪啪啪!

  演讲落幕,科学家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有人是为全人类鼓掌,有人是为了家人,还有人是为了祖国。

  “辛苦了,总理先生。这下终於是个开始了。”

  “嗯,爱因斯坦博士。今后就拜託您了。”

  “当然。”

  “总理,请稍等一下......”

  汉斯正与爱因斯坦握手时,秘书凑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该死的小鬼子。”

  那消息足以让他深深皱起眉头。

  ......

  “苏维埃联邦决定接受贵国的要求。”

  “是吗”

  几天后,终於等来了梦寐以求的答覆,赖伐尔脸上顿时浮现出喜色。

  只是,传话的莫洛托夫神情却依旧满是踌躇与不安。

  法国的要求固然能让法国获益,但代价却是苏联必须冒著风险。

  『坦克与航空技术交流姑且不论,还要我们先出面去吸引德国的目光。』

  至於如何吸引,答案不言而喻。

  『不过,这也並非毫无道理......』

  法国当下最迫切的,仍是重新武装。

  毕竟,没有武器,根本无法打仗。

  然而若是就这样贸然宣布重整军备,德国必然会立刻宣战,挥师直逼巴黎。法国急需一种能让德国投鼠忌器的屏障。

  而拉罗克想到的屏障,正是苏联。

  即便身负伤痕,苏联依旧是那头庞大的北方巨熊。一旦它行动起来,德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说到底,这不就是要苏联替法国去送死吗。』

  虽说法国不止准备了这一手,並且许下丰厚回报,但在莫洛托夫眼里,法西斯分子的承诺根本不值一信。

  然而,因收成歉收而饿得眼红的史达林,即便心知肚明,最终还是决定与轴心国握手。

  且不说拉罗克的傲慢无礼,单就两线作战而言,法国的重整军备亦是必需的。若法国先行倒下,那苏联就只能孤身对抗德国。

  至於莫洛托夫,他自然连半句反驳都不敢。史达林的决定,谁若敢出声,便会和那些被清洗的倒霉鬼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

  “那么,今后就请多关照了。”

  “嗯,衷心希望这一次不会再走上1914年的老路。”

  “彼此彼此。”

  两人嘴上互相讽刺著不要像俄罗斯帝国那样不战自败,手上却紧紧相握。

  为了推翻德意志帝国,轴心国与苏联签下了这份秘而不宣的《莫洛托夫—赖伐尔条约(olotov-val pact)》。这份条约,正是最恶同盟的开始。

  当然,待德国覆灭之后,这个同盟也会如仲夏夜之梦般虚幻破灭。

  “委员长同志。”

  “何事”

  法兰西人与苏维埃人,不论心底如何,各自举杯祝贺这份条约的签订时,一个神情慌张的人快步走到莫洛托夫身边。

  “远东出事了。”

  “远东”

  “是的,刚刚传来消息,日本对xx发动了攻击。”

  “那种事不是常有的吗。”

  自满洲事变以来,日本便不断与xx爆发衝突。

  虽在去年的热河事变后稍有平息,但——

  “情况......似乎不对。根据內务人民委员部的情报,日本这一次似乎打算与xx展开全面战爭。”

  “什么......”

  接下来的报告让莫洛托夫眉头紧锁。

  虽早已预料迟早会有大规模衝突,但如此之快,且毫无徵兆,日本与xx竟骤然爆发全面战爭,他完全没有预料到。

  “嗯”

  莫洛托夫正思索著日本的用意,赖伐尔也神色僵硬地走了进来。

  没错,日本是轴心国的一员。是拉罗克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意识到这一点的莫洛托夫,嘴角缓缓上扬,转头盯向赖伐尔。

  “这也是拉罗克执政官的计划之一吗”

  “呃......呃呃......”

  “呵,看来执政官的手从美洲到亚洲,无处不在。老实说,连我都不得不佩服。看来我们確实交了一个好朋友啊。”

  “哈、哈哈......承蒙夸奖。”

  莫洛托夫笑意盈盈,赖伐尔则强挤出一丝笑容。

  『执政官的计划见鬼,我根本没听说过这种事!那帮日本佬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可他的心底,却早已焦灼得快要燃成灰烬。

  ......

  时间稍稍回溯到去年——1933年。

  正如前面所说,日本在发动“满洲事变”后,依然挑衅不断,相继挑起“上海事变”等无数战端,屡屡与xx交战。为了將热河省併入偽满洲国,他们无视英德的愤怒与谴责,悍然发动了“热河事变”,欲要挥军直击山海关。

  “冲啊,いくぞ!”

  “碾碎支那军!”

  日本陆军自信满满,认为绝不会如同上次满洲事变一样,这次他们一定可以势如破竹,轻鬆越过山海关。

  这种自信並非毫无来由。毕竟自甲午战爭以来,即便代价有些大,但日本在xx的行动几乎没有一次失败过。

  “日本鬼子来了!”

  “別怕!都拿起武器!”

  然而出乎日军意料的是,驻守热河的xx军队反抗之激烈,甚至远超过满洲的xx守军。

  自满洲事变之后,xxx便早已预见日本会越过满洲,进攻热河,甚至直逼华北腹地,因此在德意志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他们早已在热河一带构筑好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阵地与防线。

  “热河一旦失守,下一步便是华北!为了祖国!为了家人!拼死一战!杀光倭寇!”

  “杀啊!杀啊!杀啊!”

  因日本屡次侵略而积蓄下滔天怒火的军兵,將怒吼声震彻在阵地的垒墙上。

  此刻,他们已不分党派,不分地域,不分族群。唯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守护祖国的士兵!

  “发射——开火!”

  轰!轰!轰!

  在军官指挥下,德援105毫米榴弹炮將炮弹猛烈倾泻向日军阵列。混凝土碉堡內埋设的机枪也喷吐著致命的火舌。

  噠噠噠——!

  “干掉一个!”

  “去死吧,狗娘养的日本鬼子!”

  此外,更有某人派出的义勇军与狙击手潜伏其中,协助xx军队作战。他们的行动既有奉老爷之命的要求,更有对祖国之敌的血海深仇。

  於是,日本军人还未攻入多久,便接连被炮火炸碎,被机枪子弹撕裂,被狙击弹洞穿头颅。

  “嘻嘻......我,我要活下......”

  “死吧!”

  噗嗤——!

  就算有少数人侥倖突破炮火,勉强衝到x军防线上,也逃不过闪烁著寒光的大刀。那柄日后被称为“抗日大刀”的兵刃,呼啸著斩开空气,直劈向他们的颈项。

  “这算什么!对手只是支那!只是懦弱、落后、野蛮的支那人啊!”

  屡战屡胜的日本军队,第一次陷入了耻辱与愤怒之中。对他们而言,败在xx军队手中,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接受的耻辱。

  “小鬼子退了!”

  “贏了!我们贏了!”

  “xx万岁!!”

  然而再愤怒,日本军队仍不得不服从退却的命令。

  毕竟在犬养毅被刺后继任首相的斋藤实,出身海军,更重视南洋扩张,而非对华北的冒险进犯。因此他以“时机未到”为由,强令陆军撤回。

  就这样,日本军刚踏入热河不久,便只能咬牙切齿的撤回偽满,而这场热河会战大捷,亦使xx举国上下信心为之一振!

  此前全国上下瀰漫的那种低落情绪一扫而空,xx久违地,xx人民真正久违地,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悦!

  “不能就此结束!带著失败退兵,这是大日本帝国的耻辱!”

  “復仇!必须復仇!”

  然而,热河的惨败,反而令陆军的怒火愈燃愈烈。尤其是因海军出身的首相斋藤实横加干涉,而使日本陆军丧失了復仇机会,这无异於在烈火中再添一桶热油。

  这股復仇的怒火与日本本就疯狂的侵略欲望叠加,最终在一年之后,带来了谁都未曾预料的后果。

  “听说你们抓了一名土匪,牟田口大佐”

  “嗨,参谋部长阁下。依我之见,这绝对是xx的侦察兵,xx反攻已在眼前,我们必须先发制人。”

  “很好。那么现在正是时候——再次越过热河,直入蒙古,挥师xx,在城头插上日之丸,打出『五族协和』的大旗!你说呢,辻”

  “正是如此!石原导师!”

  而这一切的中心,正是日本陆军中最危险的那群狂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