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女人说没有
宾客们坐在堂中,等了好一阵子,才来了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歉然地说县马身子不好,不好再宴饮。
若真只是不好,不过请大夫来瞧瞧,好好休养。岂有喜宴过半,就遣送宾客的道理
眾人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县主府这一遭,当真是有些乱鬨鬨悲戚戚的意头。
郡主倒霉,一嫁过来,还未洞房,公公就没了。
一日之內,喜事变丧事。
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宾客们觉得自己也倒霉,这刚送了恭贺新婚的红事钱,酒席还未吃饱,就又要筹备著送丧事的白事钱。
崔礼礼仍旧有些震惊,想起弘方说的那句“天命”。
前世县马好歹是等了一年才去的。怎么今生这么快就死了莫非自己真能冲喜不成
她怔怔地跟在关氏身边走出县主府。
关氏远远地瞧见陆錚身边跟著那个钟离婭婭,再回过头,看崔礼礼一副神不守舍地样子,心中微微一动,微笑著冲陆錚招手,示意他过来。
陆錚並没有马上过来,站在远处跟钟离婭婭说些什么。钟离婭婭朝这头望了望,娇羞似地点点头。
关氏就觉得自己儿子有些过了,又转过头替儿子解释:“镇国公夫人与我有些私交,平日喜欢带著家中的姑娘来串门,一来二去的,就跟我家两个儿子都熟识了。”
崔礼礼回过神,看向那一高一低的两个人,如金童玉女一般,便笑道:“倒是与陆二公子颇为登对。”
陆錚送走钟离婭婭,才走过来。他的目光扫过崔礼礼,见她唇角含笑,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又是一阵烦闷,便说道:“银台司还有些要处理之事,我先走了。”
关氏却说:“能有多急你先送崔姑娘回去。”
崔礼礼想著刚抓了寧內官,陆錚多半是要先去审一审,便道:“不用麻烦了,九春楼还有事,我先——”
“九春楼顺路。”陆錚抢先说道。
关氏连哄带骗地將两人推著上了临竹的马车,看著马车渐渐走远,才彻底放下心来。
两个人坐在马车里,车轮压著路面的吱呀声,反衬出车內这诡异的寧静。
崔礼礼率先开了口:“前世,县马是一年后才去世的。”
陆錚知道。
上次在小黑屋里,对崔礼礼用药,问得一清二楚。
正因为知道,他心底那不可言说的火燃得更旺了。
县马吊了一年的命,那这一年,她与沈延自然是同榻而眠的。
新婚燕尔,如胶似漆。
说不定还试图拼出一个孩子来。
陆錚想著,眼眸更暗。又不好发作,显得自己太过小气,连前世这种事也要计较。
崔礼礼见他不说话,实在不知这句话又哪里惹到他了。不便再说下去,伸出手指捏著小帘子的一角,掀开看街景。
看见海捕弘方的告示,她又放下帘子,想了想才问道:“我一直有个疑问。”
陆錚黑眸看向她,示意她说下去。
“駙马是怎么死的”
根本没料到她脑子里从县马又跳到了駙马。陆錚撩起眼看她半晌,才动了动唇:“病死。”
崔礼礼“哦”了一声:“弘方消失前,来寻过我。”
怎么又从駙马跳到了弘方身上。
陆錚不知她到底要说什么:“寻你那他人呢”
“不知,他说圣人召他进宫。”
“他找你做什么”圣人因找不到弘方,迁怒了巡防营和京兆府,撤换了好几个人。
“此事说来话长,总之,他是做好了准备进宫面圣,我觉得不像是说谎。”
“出城记录中没有他。想必还在城中。只是不知藏身何处。”
崔礼礼点点头:“你是要去审寧內官”
“不急,银台司还有事。我晚些再审他。”
车內又是一片寂静。马车吱吱呀呀行驶了好一阵,终於停了下来。崔礼礼回过神来,发现已经到了九春楼前。她下意识地想要下车,却被陆錚一把拉住了。
“你干什么”崔礼礼有些不满地看著他。
陆錚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紧盯著她的眼睛,沉声问道:“你是不是在吃醋”
崔礼礼闻言笑道:“没有。”
“女人说没有,就是有。”
崔礼礼笑得皱起了眉头:“真没有。你放心。”
没有还让他放心
陆錚反而更气了,想要拉她回来好好说道说道。她倒身轻如燕,灵巧如猫,两步就跳下了车。
临竹问道:“公子,走吗”
半晌,车帘后才传出一道声音:“走,去银台司。”
崔礼礼等了一整晚,陆錚没有来。
第二日太后出殯,全城肃禁,街道空旷,无人出行。
又连著过了好几日,都不曾见到陆錚的面。
听说槐山下的雪开始融化,大將军亲自率领士兵清扫道路,谷底的道路已畅通无阻。圣人下令,三月初二大军出征。
崔礼礼本想去找陆錚问问大將军的情况,可又总觉得没有必要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便赌气不去竹屋寻他。
初二那日。陆家军在城外聚集,圣人亲临为战士们鼓气助威。
不少城中百姓都出城去送行,將城门围得水泄不通。
崔礼礼也去了。
圣人高站在城楼之上,城下將士如云,旌旗飘飘,战鼓雷雷,高头骏马,士气高涨,喊声一片。
陆孝勇和陆钧站在最前面,喊了好些话。
人声嘈杂,崔礼礼也听不清楚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想著前世看他们出征时,满是壮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壮。如今再看他们,红色的披风在身后高高扬起,三丈长的陆家枪头,银光鋥亮。
这一世,推迟了一个月,春暖开,他们应该不会有那样惨的下场了吧。
只是,陆錚不来送行吗或者他跟前世一样,穿著一身银甲,去槐山送行了。
她在人群中遍了几遍,不见陆錚和关氏踪影,也说不上心底究竟是何种情绪。抿抿唇,只默默地站著。
听见身边有百姓閒聊起来:“你说巧不巧今日是清平县主那个县马的头七。”
崔礼礼眼眸一垂,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听说棺材都不敢抬出府,说是要等著兵马走完了才敢出城。”
“都是清晨出殯,哪有晌午出殯的”
“这不是怕冲了出征的吉兆嘛,”路人继续说著,“我早晨出来时路过,门口的狮子和灯笼都不敢掛白。”
那不是狮子,是狻猊。
崔礼礼在心中默默地纠正著。
前世不懂为何县主总那一对守门兽是狻猊,现在明白了。
狮子,是外来兽。狻猊,是龙之子。
太后的亲女儿,再不像龙呢,也是流淌著皇家的血。
她寻了一间路边的茶水铺子坐著,想看县马出殯。
等军队走远,百姓都散去,县主府的送葬队伍才缓缓走出来。
县主府的府兵將围观的路人都驱散开去,长长的白衣队伍走得极其缓慢。
人人披麻戴孝,撒著漫天的买路钱。也看不清究竟谁是谁。
崔礼礼站起来,走出铺子想要跟过去看看。
不料一人一马衝著她飞奔而来,来不及反应,就被捞上了马。
熟悉的温度和气味將她包裹,身后的男子沉声说:“你想去看县马下葬吗我陪你。”
宾客们坐在堂中,等了好一阵子,才来了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歉然地说县马身子不好,不好再宴饮。
若真只是不好,不过请大夫来瞧瞧,好好休养。岂有喜宴过半,就遣送宾客的道理
眾人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县主府这一遭,当真是有些乱鬨鬨悲戚戚的意头。
郡主倒霉,一嫁过来,还未洞房,公公就没了。
一日之內,喜事变丧事。
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宾客们觉得自己也倒霉,这刚送了恭贺新婚的红事钱,酒席还未吃饱,就又要筹备著送丧事的白事钱。
崔礼礼仍旧有些震惊,想起弘方说的那句“天命”。
前世县马好歹是等了一年才去的。怎么今生这么快就死了莫非自己真能冲喜不成
她怔怔地跟在关氏身边走出县主府。
关氏远远地瞧见陆錚身边跟著那个钟离婭婭,再回过头,看崔礼礼一副神不守舍地样子,心中微微一动,微笑著冲陆錚招手,示意他过来。
陆錚並没有马上过来,站在远处跟钟离婭婭说些什么。钟离婭婭朝这头望了望,娇羞似地点点头。
关氏就觉得自己儿子有些过了,又转过头替儿子解释:“镇国公夫人与我有些私交,平日喜欢带著家中的姑娘来串门,一来二去的,就跟我家两个儿子都熟识了。”
崔礼礼回过神,看向那一高一低的两个人,如金童玉女一般,便笑道:“倒是与陆二公子颇为登对。”
陆錚送走钟离婭婭,才走过来。他的目光扫过崔礼礼,见她唇角含笑,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又是一阵烦闷,便说道:“银台司还有些要处理之事,我先走了。”
关氏却说:“能有多急你先送崔姑娘回去。”
崔礼礼想著刚抓了寧內官,陆錚多半是要先去审一审,便道:“不用麻烦了,九春楼还有事,我先——”
“九春楼顺路。”陆錚抢先说道。
关氏连哄带骗地將两人推著上了临竹的马车,看著马车渐渐走远,才彻底放下心来。
两个人坐在马车里,车轮压著路面的吱呀声,反衬出车內这诡异的寧静。
崔礼礼率先开了口:“前世,县马是一年后才去世的。”
陆錚知道。
上次在小黑屋里,对崔礼礼用药,问得一清二楚。
正因为知道,他心底那不可言说的火燃得更旺了。
县马吊了一年的命,那这一年,她与沈延自然是同榻而眠的。
新婚燕尔,如胶似漆。
说不定还试图拼出一个孩子来。
陆錚想著,眼眸更暗。又不好发作,显得自己太过小气,连前世这种事也要计较。
崔礼礼见他不说话,实在不知这句话又哪里惹到他了。不便再说下去,伸出手指捏著小帘子的一角,掀开看街景。
看见海捕弘方的告示,她又放下帘子,想了想才问道:“我一直有个疑问。”
陆錚黑眸看向她,示意她说下去。
“駙马是怎么死的”
根本没料到她脑子里从县马又跳到了駙马。陆錚撩起眼看她半晌,才动了动唇:“病死。”
崔礼礼“哦”了一声:“弘方消失前,来寻过我。”
怎么又从駙马跳到了弘方身上。
陆錚不知她到底要说什么:“寻你那他人呢”
“不知,他说圣人召他进宫。”
“他找你做什么”圣人因找不到弘方,迁怒了巡防营和京兆府,撤换了好几个人。
“此事说来话长,总之,他是做好了准备进宫面圣,我觉得不像是说谎。”
“出城记录中没有他。想必还在城中。只是不知藏身何处。”
崔礼礼点点头:“你是要去审寧內官”
“不急,银台司还有事。我晚些再审他。”
车內又是一片寂静。马车吱吱呀呀行驶了好一阵,终於停了下来。崔礼礼回过神来,发现已经到了九春楼前。她下意识地想要下车,却被陆錚一把拉住了。
“你干什么”崔礼礼有些不满地看著他。
陆錚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紧盯著她的眼睛,沉声问道:“你是不是在吃醋”
崔礼礼闻言笑道:“没有。”
“女人说没有,就是有。”
崔礼礼笑得皱起了眉头:“真没有。你放心。”
没有还让他放心
陆錚反而更气了,想要拉她回来好好说道说道。她倒身轻如燕,灵巧如猫,两步就跳下了车。
临竹问道:“公子,走吗”
半晌,车帘后才传出一道声音:“走,去银台司。”
崔礼礼等了一整晚,陆錚没有来。
第二日太后出殯,全城肃禁,街道空旷,无人出行。
又连著过了好几日,都不曾见到陆錚的面。
听说槐山下的雪开始融化,大將军亲自率领士兵清扫道路,谷底的道路已畅通无阻。圣人下令,三月初二大军出征。
崔礼礼本想去找陆錚问问大將军的情况,可又总觉得没有必要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便赌气不去竹屋寻他。
初二那日。陆家军在城外聚集,圣人亲临为战士们鼓气助威。
不少城中百姓都出城去送行,將城门围得水泄不通。
崔礼礼也去了。
圣人高站在城楼之上,城下將士如云,旌旗飘飘,战鼓雷雷,高头骏马,士气高涨,喊声一片。
陆孝勇和陆钧站在最前面,喊了好些话。
人声嘈杂,崔礼礼也听不清楚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想著前世看他们出征时,满是壮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壮。如今再看他们,红色的披风在身后高高扬起,三丈长的陆家枪头,银光鋥亮。
这一世,推迟了一个月,春暖开,他们应该不会有那样惨的下场了吧。
只是,陆錚不来送行吗或者他跟前世一样,穿著一身银甲,去槐山送行了。
她在人群中遍了几遍,不见陆錚和关氏踪影,也说不上心底究竟是何种情绪。抿抿唇,只默默地站著。
听见身边有百姓閒聊起来:“你说巧不巧今日是清平县主那个县马的头七。”
崔礼礼眼眸一垂,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听说棺材都不敢抬出府,说是要等著兵马走完了才敢出城。”
“都是清晨出殯,哪有晌午出殯的”
“这不是怕冲了出征的吉兆嘛,”路人继续说著,“我早晨出来时路过,门口的狮子和灯笼都不敢掛白。”
那不是狮子,是狻猊。
崔礼礼在心中默默地纠正著。
前世不懂为何县主总那一对守门兽是狻猊,现在明白了。
狮子,是外来兽。狻猊,是龙之子。
太后的亲女儿,再不像龙呢,也是流淌著皇家的血。
她寻了一间路边的茶水铺子坐著,想看县马出殯。
等军队走远,百姓都散去,县主府的送葬队伍才缓缓走出来。
县主府的府兵將围观的路人都驱散开去,长长的白衣队伍走得极其缓慢。
人人披麻戴孝,撒著漫天的买路钱。也看不清究竟谁是谁。
崔礼礼站起来,走出铺子想要跟过去看看。
不料一人一马衝著她飞奔而来,来不及反应,就被捞上了马。
熟悉的温度和气味將她包裹,身后的男子沉声说:“你想去看县马下葬吗我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