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给宋天耀一点颜色瞧瞧?”
这时突然有人出了声,在场还在兴奋的人顿时冷静下来。
是啊,怎么才能给宋天耀一个教训呢。
现在来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宋天耀可不是一个善茬。
老巴可是被称作为神的人,都在对方的反击中吃尽了苦头。
他们可不想成为下一个老巴。
就在众人没有头绪的时候,坐在会议桌中段的约翰?保尔森缓缓举起了手。
原本低头沉思的人、交头接耳的人,瞬间都停下了动作,齐刷刷地看向他。
场内顿时安静下来。
他们记得两三年前,当所有人都看好美国次贷市场时,正是他顶着疯子的骂名。
当时他顶着投资集体退资的压力重仓做空,最终豪赚上百亿美元,成了全球金融圈无人不晓的新锐大空头。
如今他靠着做空次贷带来的巨额财富,已经小有身家,是现场所有人都不敢忽视的金融大富豪。
“约翰?”
摩根家族现任主理立即问道:“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约翰没立刻说话,只是从随身的黑色皮质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装订得极为精致的文件。
“我关注宋天耀很久了,这是我追踪了他近一年的收获。”
说着他起身走到会议室中央的投影幕前,将文件摊开在投影仪上。
他按下开关的瞬间,白色幕布上立刻跳出一个表格。
正是宋天耀全球公开持股的明细 。
“先看数据,各位。”
他拿起伸缩棒,在幕布上点了点。
“宋天耀的资金集中度远超我们想象。”
“62%投在内地股市,22%在港城股市,剩下的16%才分散在美股股市。”
“换句话说,他的身家根基,全扎在龙国市场里。”
这话一出,台下立刻有了小声的骚动。
这时有人猛地坐直身体,从西装内袋里掏出计算器,指尖飞快地按了起来。
有人则抬头看向幕布,眼神里多了几分专注。
他们之前只知道宋天耀在龙国股市有持仓,却没想到占比这么高。
“再看具体数据。”
约翰的伸缩棒移到白酒板块那一行,数据瞬间放大。
“茅台,买入时间是龙国四万亿救市政策公布前一个月,成本价约38元人民币,当前股价136元,涨幅297.5%。”
“五粮液,成本价 18 元,当前 69 元,涨幅 283.3%。”
“泸州老窖更夸张,成本价20元左右,当前113元,涨幅 352%。”
“这三只白酒股是他在白酒行业投资较多的三只股,总投资近五亿美元,平均涨幅都超过三倍。”
“嘶……”
这倒吸声是刚才那位从怀里掏出计算器的那位。
他放下计算器,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三倍?就几个月时间?我们高盛当时也评估过龙国消费板块。”
“团队说白酒是传统行业,增速见顶,所以只小仓位试了试,现在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
“宋天耀怎么敢下这么重的注?”
“不止白酒。”
约翰没理会他的惊叹,继续切换页面。
“龙国龙头股方面,他的布局同样精准。”
“工商银行,涨幅128.8%!”
“招商银行,涨幅112.3%;
中国平安,成本价28元,当前55元,涨幅96.4%!”
“这三只金融龙头,占了他内地持仓的50%,平均涨幅都接近翻倍。”
幕布上的数字像针一样扎在每个人眼里。
在场的人说不眼红那是假的。
他们之前讨论宋天耀在美股的收益时,他还觉得是运气成分居多。
可看着这精准到踩着政策节点买入的持仓记录,他不得不承认,这不是运气,是对政策走向的极致预判,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
摩根主理人也被震撼到了。
他自言自语道:“我原本以为他只在美股发力,没想到在龙国市场埋了这么深的棋。”
“这小子,比我想象中更懂借势。”
他的脸色越来越沉。
“约翰!”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无奈,还有更深的忌惮。
“我们都知道宋天耀赚了钱,也知道龙国股市这半年疯得很。”
“股指从1680点涨到3380点,半年涨了快一倍。”
“但你把这些数据摆出来,总不会是让我们来欣赏他的操作吧?”
他将人集中起来是想打宋天耀的,现在还没开战,士气都快被约翰给搞没了,以至于摩根主理人都觉得约翰是个认死理的死脑筋。
约翰转过身,走回自已的座位旁,却没坐下。
他双手撑在桌面上,语气骤然加重:
“当然不是欣赏。”
“我要让各位看清的是泡沫。”
“龙国股市这半年的涨势,和 2007 年港股那波直通车牛市,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话像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水里,会议室瞬间炸了锅。
“你说的是…… 港股直通车那次?”
有人提出了质疑。
“就是那次。”
约翰重重点头,伸手拿起笔,在旁边的白板上飞快地画了两条曲线。
“从2007年8月,龙国提出港股直通车政策,消息一出来,港股直接从16000多点冲到 31958 点。”
“而那三个月大盘涨了近一倍!当时所有人都喊港股能破40000点。”
“结果呢?政策后续搁置,加上全球金融危机,港股半年内跌了10676点,多少机构、散户被套在山顶?”
他指着白板上陡峭的曲线,声音里带着一丝冷意。
“再看现在龙国内地股市。”
“他们半年就涨近一倍,可龙国的 GDP 增速才7%左右,企业盈利增速平均不到15%,股价和基本面完全脱节。”
“这不是泡沫是什么?就像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表面看着红火,底下全是空的。”
“大牛市后往往就是大熊市!”
格雷格坐在会议桌靠后的位置,他此时目光紧紧锁在约翰保尔森身上。
当约翰保尔森说到大牛市过后往往都是超级熊市的这句话落进格雷格耳朵里时。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瞬间就明白了约翰想表达的深意。
格雷格脑海里立刻闪过港城直通后股市崩溃的场景。
股价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短短几个月内跌回原点。
不少追高的投资者亏得血本无归。
现在他们面对的内地股市就像港城直通车那波行情。
这是一个狠狠做空A股的好机会!
约翰?保尔森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
“现在这股涨得越疯,以后就会跌得越狠。”
“现在内地 A 股的情况,比当时的港股还要夸张。”
“市盈率超过五十倍的股票占了近三成,散户开户数每天都在创新高,连街边的扫地大妈都在谈论炒股,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他的话刚说完,在场的不少人眼神都散发出激动和跃跃欲试的色彩。
格雷格抬眼扫过周围,发现不少人的眼神里已经冒出了激动的光。
这些人都是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猎手,最擅长在市场的剧烈波动中攫取利润。
坐在格雷格左手边的一个秃顶男人,是一家欧洲对冲基金的 CEO。
此刻他正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同伴,嘴角咧开一个兴奋的弧度。
斜对面的一位女士已经拿起了电话在询问自已的下属本机构在A股的持仓情况。
“所以……”
约翰?保尔森的声音陡然提高,压过了会议室里的低语。
“我有一种预感,内地的这波牛市不会太长久,市场很快就会冷静下来。”
“而到时候,就是我们做空宋天耀的最好时机。”
就在这时刚才那个秃顶的欧洲基金 CEO 率先开口,声音里满是急切。
“保尔森,你是说,只要我们在股市下跌的时候建足够多的空头头寸,就能让宋天耀的盈利蒸发?”
“不止是蒸发。”
约翰?保尔森冷笑一声。
“如果跌幅够大,他的基金甚至可能面临清盘风险。”
“要知道,他的基金里有不少杠杆资金,一旦股价跌破平仓线。”
“券商强制平仓会让股价跌得更凶!”
格雷格坐在一旁,心里忍不住感慨。
这果然是被称为新世纪最成功大空头的男人,对市场的贪婪和恐惧看得如此透彻。
他下意识地想起自已的老板。
要是老板今天在场,听到约翰的计划,恐怕会立刻让风控部门测算空头头寸的规模,甚至可能当场拍板加入。
毕竟,做空宋天耀这件事情,对老板来说是非常充满了诱惑力。
就在会议室里的讨论快要进入如何分配空头额度的阶段时。
主位上的三个人却始终保持着异常的淡定。
格雷格的目光移过去,摩根家族,洛克家族和杜邦家族的现任主理人,这些老牌财团的掌舵者,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更懂得风险二字的份量。
这三个家族的人仿佛约翰的话只是普通的市场分析,表情很是淡定。
谁也不知道他们在盘算什么。
突然,摩根家族的主理放下咖啡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会议室里的讨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连约翰?保尔森的表情也微微收敛了几分。
毕竟,摩根家族在华尔街的影响力,足以改变任何一场金融博弈的走向。
“保尔森,你的计划听起来很诱人。”
他的声音很平缓,却带着一种天然的威严。
“但有一个问题。”
“你怎么能保证,内地股市会在什么时候迎来这波熊市?”
他顿了顿,笑着追问道:
“万一我们现在建了空头头寸,A 股却还在涨,甚至涨得更凶呢?”
“要是做空在半山腰,我们的资金会被一点点消耗掉,到时候别说盈利,能不能保住本金都是个问题。”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刚才还满脸激动的人们,此刻纷纷冷静下来。
格雷格也跟着皱起眉头,摩根家族的质疑确实切中了要害。
现在的 A 股,虽然泡沫明显,但涨势依旧强劲。
上周的指数刚创下历史新高,今天上午开盘又涨了5.2%。
还有不少券商还在喊:“年内突破六千点。”
要是约翰?保尔森判断错了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的出风口偶尔发出轻微的风声。
所有人都看向约翰?保尔森,等着他的回答。
毕竟,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他必须给出一个能说服众人的理由。
约翰?保尔森却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缓缓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森然:“保证?我不需要保证。”
众人都是一愣,连摩根家族的主理都挑了挑眉,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
坐在格雷格旁边的那个女士忍不住开口。
“保尔森先生,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没有保证的话,我们怎么敢投入巨额资金做空?”
“因为……”
约翰?保尔森的目光缓缓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没有熊市,我们就创造熊市。”
“创造熊市?”
有人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语气里满是疑惑。
“这怎么创造?”
“股市的走势是由资金和预期决定的,我们怎么可能凭空造出熊市?”
“当然可以。”
“各位,我想问问你们。”
“在座的各位,在 A 股市场里,是不是都有不少投资?”
“不管是直接持仓的股票,还是通过 ETF、基金间接持有的筹码,总市值加起来,恐怕不会低于两千亿美金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没人直接回答,但眼神里的默认已经说明了一切。
“既然如此,事情就简单了。”
约翰?保尔森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笑。
“只要我们约定好一个时间,在同一时刻统一抛售手里的 A 股筹码。”
“而且是集中抛售那些权重股,前提是要大批量的抛售,这样必然会引发市场的恐慌。”
他顿了顿,声音里的诱惑力越来越强。
“你们想想,当散户看到银行股、消费龙头股在短短半小时内跌了5%,甚至8%,他们会怎么做?”
“他们会恐慌,会跟着抛售。”
“而机构看到散户抛售,为了保住利润,也会加入抛售的队伍。”
“这样一来,股市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跌越狠。”
“这样熊市不就这么创造出来了吗?”
这时突然有人出了声,在场还在兴奋的人顿时冷静下来。
是啊,怎么才能给宋天耀一个教训呢。
现在来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宋天耀可不是一个善茬。
老巴可是被称作为神的人,都在对方的反击中吃尽了苦头。
他们可不想成为下一个老巴。
就在众人没有头绪的时候,坐在会议桌中段的约翰?保尔森缓缓举起了手。
原本低头沉思的人、交头接耳的人,瞬间都停下了动作,齐刷刷地看向他。
场内顿时安静下来。
他们记得两三年前,当所有人都看好美国次贷市场时,正是他顶着疯子的骂名。
当时他顶着投资集体退资的压力重仓做空,最终豪赚上百亿美元,成了全球金融圈无人不晓的新锐大空头。
如今他靠着做空次贷带来的巨额财富,已经小有身家,是现场所有人都不敢忽视的金融大富豪。
“约翰?”
摩根家族现任主理立即问道:“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约翰没立刻说话,只是从随身的黑色皮质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装订得极为精致的文件。
“我关注宋天耀很久了,这是我追踪了他近一年的收获。”
说着他起身走到会议室中央的投影幕前,将文件摊开在投影仪上。
他按下开关的瞬间,白色幕布上立刻跳出一个表格。
正是宋天耀全球公开持股的明细 。
“先看数据,各位。”
他拿起伸缩棒,在幕布上点了点。
“宋天耀的资金集中度远超我们想象。”
“62%投在内地股市,22%在港城股市,剩下的16%才分散在美股股市。”
“换句话说,他的身家根基,全扎在龙国市场里。”
这话一出,台下立刻有了小声的骚动。
这时有人猛地坐直身体,从西装内袋里掏出计算器,指尖飞快地按了起来。
有人则抬头看向幕布,眼神里多了几分专注。
他们之前只知道宋天耀在龙国股市有持仓,却没想到占比这么高。
“再看具体数据。”
约翰的伸缩棒移到白酒板块那一行,数据瞬间放大。
“茅台,买入时间是龙国四万亿救市政策公布前一个月,成本价约38元人民币,当前股价136元,涨幅297.5%。”
“五粮液,成本价 18 元,当前 69 元,涨幅 283.3%。”
“泸州老窖更夸张,成本价20元左右,当前113元,涨幅 352%。”
“这三只白酒股是他在白酒行业投资较多的三只股,总投资近五亿美元,平均涨幅都超过三倍。”
“嘶……”
这倒吸声是刚才那位从怀里掏出计算器的那位。
他放下计算器,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三倍?就几个月时间?我们高盛当时也评估过龙国消费板块。”
“团队说白酒是传统行业,增速见顶,所以只小仓位试了试,现在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
“宋天耀怎么敢下这么重的注?”
“不止白酒。”
约翰没理会他的惊叹,继续切换页面。
“龙国龙头股方面,他的布局同样精准。”
“工商银行,涨幅128.8%!”
“招商银行,涨幅112.3%;
中国平安,成本价28元,当前55元,涨幅96.4%!”
“这三只金融龙头,占了他内地持仓的50%,平均涨幅都接近翻倍。”
幕布上的数字像针一样扎在每个人眼里。
在场的人说不眼红那是假的。
他们之前讨论宋天耀在美股的收益时,他还觉得是运气成分居多。
可看着这精准到踩着政策节点买入的持仓记录,他不得不承认,这不是运气,是对政策走向的极致预判,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
摩根主理人也被震撼到了。
他自言自语道:“我原本以为他只在美股发力,没想到在龙国市场埋了这么深的棋。”
“这小子,比我想象中更懂借势。”
他的脸色越来越沉。
“约翰!”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无奈,还有更深的忌惮。
“我们都知道宋天耀赚了钱,也知道龙国股市这半年疯得很。”
“股指从1680点涨到3380点,半年涨了快一倍。”
“但你把这些数据摆出来,总不会是让我们来欣赏他的操作吧?”
他将人集中起来是想打宋天耀的,现在还没开战,士气都快被约翰给搞没了,以至于摩根主理人都觉得约翰是个认死理的死脑筋。
约翰转过身,走回自已的座位旁,却没坐下。
他双手撑在桌面上,语气骤然加重:
“当然不是欣赏。”
“我要让各位看清的是泡沫。”
“龙国股市这半年的涨势,和 2007 年港股那波直通车牛市,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话像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水里,会议室瞬间炸了锅。
“你说的是…… 港股直通车那次?”
有人提出了质疑。
“就是那次。”
约翰重重点头,伸手拿起笔,在旁边的白板上飞快地画了两条曲线。
“从2007年8月,龙国提出港股直通车政策,消息一出来,港股直接从16000多点冲到 31958 点。”
“而那三个月大盘涨了近一倍!当时所有人都喊港股能破40000点。”
“结果呢?政策后续搁置,加上全球金融危机,港股半年内跌了10676点,多少机构、散户被套在山顶?”
他指着白板上陡峭的曲线,声音里带着一丝冷意。
“再看现在龙国内地股市。”
“他们半年就涨近一倍,可龙国的 GDP 增速才7%左右,企业盈利增速平均不到15%,股价和基本面完全脱节。”
“这不是泡沫是什么?就像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表面看着红火,底下全是空的。”
“大牛市后往往就是大熊市!”
格雷格坐在会议桌靠后的位置,他此时目光紧紧锁在约翰保尔森身上。
当约翰保尔森说到大牛市过后往往都是超级熊市的这句话落进格雷格耳朵里时。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瞬间就明白了约翰想表达的深意。
格雷格脑海里立刻闪过港城直通后股市崩溃的场景。
股价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短短几个月内跌回原点。
不少追高的投资者亏得血本无归。
现在他们面对的内地股市就像港城直通车那波行情。
这是一个狠狠做空A股的好机会!
约翰?保尔森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
“现在这股涨得越疯,以后就会跌得越狠。”
“现在内地 A 股的情况,比当时的港股还要夸张。”
“市盈率超过五十倍的股票占了近三成,散户开户数每天都在创新高,连街边的扫地大妈都在谈论炒股,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他的话刚说完,在场的不少人眼神都散发出激动和跃跃欲试的色彩。
格雷格抬眼扫过周围,发现不少人的眼神里已经冒出了激动的光。
这些人都是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猎手,最擅长在市场的剧烈波动中攫取利润。
坐在格雷格左手边的一个秃顶男人,是一家欧洲对冲基金的 CEO。
此刻他正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同伴,嘴角咧开一个兴奋的弧度。
斜对面的一位女士已经拿起了电话在询问自已的下属本机构在A股的持仓情况。
“所以……”
约翰?保尔森的声音陡然提高,压过了会议室里的低语。
“我有一种预感,内地的这波牛市不会太长久,市场很快就会冷静下来。”
“而到时候,就是我们做空宋天耀的最好时机。”
就在这时刚才那个秃顶的欧洲基金 CEO 率先开口,声音里满是急切。
“保尔森,你是说,只要我们在股市下跌的时候建足够多的空头头寸,就能让宋天耀的盈利蒸发?”
“不止是蒸发。”
约翰?保尔森冷笑一声。
“如果跌幅够大,他的基金甚至可能面临清盘风险。”
“要知道,他的基金里有不少杠杆资金,一旦股价跌破平仓线。”
“券商强制平仓会让股价跌得更凶!”
格雷格坐在一旁,心里忍不住感慨。
这果然是被称为新世纪最成功大空头的男人,对市场的贪婪和恐惧看得如此透彻。
他下意识地想起自已的老板。
要是老板今天在场,听到约翰的计划,恐怕会立刻让风控部门测算空头头寸的规模,甚至可能当场拍板加入。
毕竟,做空宋天耀这件事情,对老板来说是非常充满了诱惑力。
就在会议室里的讨论快要进入如何分配空头额度的阶段时。
主位上的三个人却始终保持着异常的淡定。
格雷格的目光移过去,摩根家族,洛克家族和杜邦家族的现任主理人,这些老牌财团的掌舵者,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更懂得风险二字的份量。
这三个家族的人仿佛约翰的话只是普通的市场分析,表情很是淡定。
谁也不知道他们在盘算什么。
突然,摩根家族的主理放下咖啡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会议室里的讨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连约翰?保尔森的表情也微微收敛了几分。
毕竟,摩根家族在华尔街的影响力,足以改变任何一场金融博弈的走向。
“保尔森,你的计划听起来很诱人。”
他的声音很平缓,却带着一种天然的威严。
“但有一个问题。”
“你怎么能保证,内地股市会在什么时候迎来这波熊市?”
他顿了顿,笑着追问道:
“万一我们现在建了空头头寸,A 股却还在涨,甚至涨得更凶呢?”
“要是做空在半山腰,我们的资金会被一点点消耗掉,到时候别说盈利,能不能保住本金都是个问题。”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刚才还满脸激动的人们,此刻纷纷冷静下来。
格雷格也跟着皱起眉头,摩根家族的质疑确实切中了要害。
现在的 A 股,虽然泡沫明显,但涨势依旧强劲。
上周的指数刚创下历史新高,今天上午开盘又涨了5.2%。
还有不少券商还在喊:“年内突破六千点。”
要是约翰?保尔森判断错了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的出风口偶尔发出轻微的风声。
所有人都看向约翰?保尔森,等着他的回答。
毕竟,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他必须给出一个能说服众人的理由。
约翰?保尔森却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缓缓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森然:“保证?我不需要保证。”
众人都是一愣,连摩根家族的主理都挑了挑眉,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
坐在格雷格旁边的那个女士忍不住开口。
“保尔森先生,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没有保证的话,我们怎么敢投入巨额资金做空?”
“因为……”
约翰?保尔森的目光缓缓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没有熊市,我们就创造熊市。”
“创造熊市?”
有人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语气里满是疑惑。
“这怎么创造?”
“股市的走势是由资金和预期决定的,我们怎么可能凭空造出熊市?”
“当然可以。”
“各位,我想问问你们。”
“在座的各位,在 A 股市场里,是不是都有不少投资?”
“不管是直接持仓的股票,还是通过 ETF、基金间接持有的筹码,总市值加起来,恐怕不会低于两千亿美金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没人直接回答,但眼神里的默认已经说明了一切。
“既然如此,事情就简单了。”
约翰?保尔森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笑。
“只要我们约定好一个时间,在同一时刻统一抛售手里的 A 股筹码。”
“而且是集中抛售那些权重股,前提是要大批量的抛售,这样必然会引发市场的恐慌。”
他顿了顿,声音里的诱惑力越来越强。
“你们想想,当散户看到银行股、消费龙头股在短短半小时内跌了5%,甚至8%,他们会怎么做?”
“他们会恐慌,会跟着抛售。”
“而机构看到散户抛售,为了保住利润,也会加入抛售的队伍。”
“这样一来,股市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跌越狠。”
“这样熊市不就这么创造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