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技术部还亮着最后一盏灯。老吴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能耗数据,指尖在鼠标上悬了半天,终究还是没敢点下“运行测试”的按钮。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杯壁上的褐色渍痕像一道道干涸的泪痕,旁边堆着三摞厚厚的技术手册,最上面那本的扉页被翻得起了毛边,写着“2018年创业初期留念”的字迹依旧清晰。
他摘下老花镜,用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镜子里的男人两鬓已经爬满白发,眼下的青黑重得像涂了墨,上个月体检报告上“高血压、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结果还揣在口袋里,硌得胸口发闷。鼠标右键点击“保存”,屏幕上弹出的“保存失败”提示框,像一记耳光狠狠抽在他脸上。
这已经是第三十次失败了。新型号配送机器人的能耗问题,他啃了整整三个月,从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摸到燃料电池的催化反应,甚至托人从国外买回最新的芯片手册,可测试数据始终卡在35%的能耗阈值上——这个数字意味着机器人根本撑不完半天的配送任务,更别说应对突发的恶劣天气。
“吴工,还没走啊?”保安老张打着哈欠路过,手里的电筒扫过办公室,“林总临走前还说,让您别熬太晚。”
老吴勉强笑了笑:“快了,再改改参数。”
等老张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他才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辞职报告三个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是上周趁午休偷偷写的。笔尖划过“因个人能力不足,申请辞去技术主管一职”时,他的手忍不住发抖,眼泪差点滴在纸上。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林舟刚走进办公室,就看见老吴站在门口。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手里紧紧攥着个牛皮纸信封,肩膀微微佝偻着,像棵被霜打蔫的老树。
“林总,”老吴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我想辞职。”
信封轻轻放在红木办公桌上,发出一声闷响。林舟愣住了,手里的公文包“啪嗒”掉在地上,文件散落一地。他盯着老吴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八年前那个雪夜,两人挤在不足十平米的车库里改代码,老吴把唯一的暖手宝塞给他,说“年轻人火力旺,我抗冻”;想起三年前公司融资失败,老吴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默默把银行卡放在他桌上,只说“再试试,我信你”。
“为什么?”林舟蹲下身捡文件,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是待遇不满意?还是我哪里做得不好?”他知道老吴的家庭情况,妻子去年刚动了手术,儿子明年要高考,正是用钱的时候,怎么会突然提出辞职。
老吴叹了口气,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叶子已经开始发黄,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不是待遇的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测试报告,每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新型号的能耗问题,我搞了三个月都没突破。上周技术研讨会,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聊的碳化硅芯片、能量回收算法,我都插不上话。”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难以掩饰的挫败:“我就像个被时代抛弃的老古董,再占着技术主管的位置,只会耽误公司。”昨天调试时,刚入职的实习生小林随口提了句“或许可以试试宽禁带半导体”,他居然要去查字典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林舟看着那些写满批注的报告,眼眶一热。他想起上周深夜路过技术部,看见老吴趴在桌上打盹,电脑屏幕还亮着能耗模拟图;想起每次部门聚餐,老吴总是把鸡腿夹给年轻员工,说“你们脑力消耗大”。这个从创业初期就跟着他的老伙计,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公司,如今却要因为自我怀疑离开。
“辞职报告我不能收。”林舟把信封推回去,指尖碰到老吴冰凉的手,“我给你放三个月假,去深圳的先进技术研究院进修,学费公司全出,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一分不少。”
老吴猛地抬头,眼睛里布满红血丝:“林总,这怎么行……”
“别多说了。”林舟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很沉,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那里有国内最顶尖的能量管理实验室,还有院士带队的研发团队。你去学学新东西,说不定回来就能找到突破口。要是三个月后你还想走,我亲自送你,绝不拦你。”
其实林舟心里也没底。深圳研究院的进修名额抢得头破血流,光是打点关系就要花不少钱,更别说三个月的工资和学费是笔不小的开支。可他知道,老吴这样的技术核心,不是用钱能留住的。他缺的不是待遇,是重新证明自己的底气。
老吴攥着信封的手微微颤抖,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只发出了哽咽的声音。入职八年,他见过林舟为了融资喝到胃出血,见过他为了留住客户在雨里等两个小时,却从没见过他如此坚定地把机会递到自己面前。
“明天就去订机票。”林舟把一张便签纸推给他,上面写着研究院联系人的电话,“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你直接过去报到就行。家里要是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老吴走后,林舟靠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拿起桌上的相框,里面是八个人的合影,那时的老吴还没有白发,穿着廉价的T恤,笑得一脸灿烂。手机突然响起,是财务总监打来的:“林总,深圳那边的进修费用要二十万,还有老吴的工资……”
“照付。”林舟打断她,“另外给老吴的卡里打五千块,就说是差旅补贴。”
挂了电话,他打开电脑里的能耗数据文件夹,眉头又皱了起来。老吴没解决的难题,他这些天也在琢磨,可越看越觉得棘手。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屏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突然想起老吴常说的一句话:“技术这东西,就像挖井,差最后一锹就出水了,放弃太可惜。”
老吴到深圳的第二天,就发来一张研究院实验室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穿着白大褂,站在精密的仪器前,嘴角带着久违的笑意。林舟把照片存进手机相册,备注“老伙计加油”。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周一早上,林舟的邮箱都会准时收到一封邮件。是老吴的学习笔记,字迹依旧潦草,却写得密密麻麻。从宽禁带半导体的特性到能量回收系统的优化方案,甚至连导师随口提的行业动态,都记得一清二楚。林舟每次都逐字逐句地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标注出来等着老吴回来讨论。
第一个月月底,林舟正对着能耗曲线发愁,手机突然“叮咚”响了一声。是老吴发来的微信,只有短短一句话:“林总,我找到解决能耗问题的思路了!”后面跟着一个激动的表情。
林舟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差点碰倒桌上的水杯。他点开老吴发来的附件,里面是一份详细的技术方案:采用碳化硅功率模块降低开关损耗,配合超级电容的瞬时充放电特性,再优化能量回收算法——整套方案环环相扣,恰好能把能耗控制在28%以下。
屏幕右下角弹出老吴的视频请求,林舟立刻点了接听。画面里的老吴眼睛发亮,头发虽然还是白的,却显得精神了不少。“导师说这个思路可行!我已经做了初步仿真,数据特别好!”他举起手里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电路图,“等我回去咱们就开干,最多一个月就能出样品!”
“好!”林舟的声音有些哽咽,“我让技术部先准备器材,等着你回来。”
挂了视频,林舟靠在椅子上,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想起老吴递交辞职报告时的绝望,想起自己拍着他肩膀说“去进修”时的忐忑,突然明白:信任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他给了老吴成长的空间,老吴回报他的,是破局的希望。
窗外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风里已经有了秋天的味道。林舟拿起手机,给老吴转了两万块钱,附言“买点好吃的,注意身体”。然后打开文档,开始写新型号机器人的量产计划——他仿佛已经看到,搭载着新能耗系统的机器人,正稳稳地行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而千里之外的深圳研究院,老吴看着手机里的转账提示,眼圈又红了。他把林舟的备注改成“一辈子的老板”,然后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加油,别辜负信任。”实验室的灯光照亮他的侧脸,桌上的咖啡冒着热气,这一次,杯壁上的渍痕看起来像极了绽放的花。
他摘下老花镜,用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镜子里的男人两鬓已经爬满白发,眼下的青黑重得像涂了墨,上个月体检报告上“高血压、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诊断结果还揣在口袋里,硌得胸口发闷。鼠标右键点击“保存”,屏幕上弹出的“保存失败”提示框,像一记耳光狠狠抽在他脸上。
这已经是第三十次失败了。新型号配送机器人的能耗问题,他啃了整整三个月,从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摸到燃料电池的催化反应,甚至托人从国外买回最新的芯片手册,可测试数据始终卡在35%的能耗阈值上——这个数字意味着机器人根本撑不完半天的配送任务,更别说应对突发的恶劣天气。
“吴工,还没走啊?”保安老张打着哈欠路过,手里的电筒扫过办公室,“林总临走前还说,让您别熬太晚。”
老吴勉强笑了笑:“快了,再改改参数。”
等老张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他才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辞职报告三个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是上周趁午休偷偷写的。笔尖划过“因个人能力不足,申请辞去技术主管一职”时,他的手忍不住发抖,眼泪差点滴在纸上。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林舟刚走进办公室,就看见老吴站在门口。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手里紧紧攥着个牛皮纸信封,肩膀微微佝偻着,像棵被霜打蔫的老树。
“林总,”老吴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我想辞职。”
信封轻轻放在红木办公桌上,发出一声闷响。林舟愣住了,手里的公文包“啪嗒”掉在地上,文件散落一地。他盯着老吴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八年前那个雪夜,两人挤在不足十平米的车库里改代码,老吴把唯一的暖手宝塞给他,说“年轻人火力旺,我抗冻”;想起三年前公司融资失败,老吴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默默把银行卡放在他桌上,只说“再试试,我信你”。
“为什么?”林舟蹲下身捡文件,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是待遇不满意?还是我哪里做得不好?”他知道老吴的家庭情况,妻子去年刚动了手术,儿子明年要高考,正是用钱的时候,怎么会突然提出辞职。
老吴叹了口气,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叶子已经开始发黄,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不是待遇的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测试报告,每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新型号的能耗问题,我搞了三个月都没突破。上周技术研讨会,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聊的碳化硅芯片、能量回收算法,我都插不上话。”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难以掩饰的挫败:“我就像个被时代抛弃的老古董,再占着技术主管的位置,只会耽误公司。”昨天调试时,刚入职的实习生小林随口提了句“或许可以试试宽禁带半导体”,他居然要去查字典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林舟看着那些写满批注的报告,眼眶一热。他想起上周深夜路过技术部,看见老吴趴在桌上打盹,电脑屏幕还亮着能耗模拟图;想起每次部门聚餐,老吴总是把鸡腿夹给年轻员工,说“你们脑力消耗大”。这个从创业初期就跟着他的老伙计,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公司,如今却要因为自我怀疑离开。
“辞职报告我不能收。”林舟把信封推回去,指尖碰到老吴冰凉的手,“我给你放三个月假,去深圳的先进技术研究院进修,学费公司全出,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一分不少。”
老吴猛地抬头,眼睛里布满红血丝:“林总,这怎么行……”
“别多说了。”林舟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很沉,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那里有国内最顶尖的能量管理实验室,还有院士带队的研发团队。你去学学新东西,说不定回来就能找到突破口。要是三个月后你还想走,我亲自送你,绝不拦你。”
其实林舟心里也没底。深圳研究院的进修名额抢得头破血流,光是打点关系就要花不少钱,更别说三个月的工资和学费是笔不小的开支。可他知道,老吴这样的技术核心,不是用钱能留住的。他缺的不是待遇,是重新证明自己的底气。
老吴攥着信封的手微微颤抖,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只发出了哽咽的声音。入职八年,他见过林舟为了融资喝到胃出血,见过他为了留住客户在雨里等两个小时,却从没见过他如此坚定地把机会递到自己面前。
“明天就去订机票。”林舟把一张便签纸推给他,上面写着研究院联系人的电话,“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你直接过去报到就行。家里要是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老吴走后,林舟靠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拿起桌上的相框,里面是八个人的合影,那时的老吴还没有白发,穿着廉价的T恤,笑得一脸灿烂。手机突然响起,是财务总监打来的:“林总,深圳那边的进修费用要二十万,还有老吴的工资……”
“照付。”林舟打断她,“另外给老吴的卡里打五千块,就说是差旅补贴。”
挂了电话,他打开电脑里的能耗数据文件夹,眉头又皱了起来。老吴没解决的难题,他这些天也在琢磨,可越看越觉得棘手。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屏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突然想起老吴常说的一句话:“技术这东西,就像挖井,差最后一锹就出水了,放弃太可惜。”
老吴到深圳的第二天,就发来一张研究院实验室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穿着白大褂,站在精密的仪器前,嘴角带着久违的笑意。林舟把照片存进手机相册,备注“老伙计加油”。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周一早上,林舟的邮箱都会准时收到一封邮件。是老吴的学习笔记,字迹依旧潦草,却写得密密麻麻。从宽禁带半导体的特性到能量回收系统的优化方案,甚至连导师随口提的行业动态,都记得一清二楚。林舟每次都逐字逐句地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标注出来等着老吴回来讨论。
第一个月月底,林舟正对着能耗曲线发愁,手机突然“叮咚”响了一声。是老吴发来的微信,只有短短一句话:“林总,我找到解决能耗问题的思路了!”后面跟着一个激动的表情。
林舟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差点碰倒桌上的水杯。他点开老吴发来的附件,里面是一份详细的技术方案:采用碳化硅功率模块降低开关损耗,配合超级电容的瞬时充放电特性,再优化能量回收算法——整套方案环环相扣,恰好能把能耗控制在28%以下。
屏幕右下角弹出老吴的视频请求,林舟立刻点了接听。画面里的老吴眼睛发亮,头发虽然还是白的,却显得精神了不少。“导师说这个思路可行!我已经做了初步仿真,数据特别好!”他举起手里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电路图,“等我回去咱们就开干,最多一个月就能出样品!”
“好!”林舟的声音有些哽咽,“我让技术部先准备器材,等着你回来。”
挂了视频,林舟靠在椅子上,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想起老吴递交辞职报告时的绝望,想起自己拍着他肩膀说“去进修”时的忐忑,突然明白:信任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他给了老吴成长的空间,老吴回报他的,是破局的希望。
窗外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风里已经有了秋天的味道。林舟拿起手机,给老吴转了两万块钱,附言“买点好吃的,注意身体”。然后打开文档,开始写新型号机器人的量产计划——他仿佛已经看到,搭载着新能耗系统的机器人,正稳稳地行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而千里之外的深圳研究院,老吴看着手机里的转账提示,眼圈又红了。他把林舟的备注改成“一辈子的老板”,然后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加油,别辜负信任。”实验室的灯光照亮他的侧脸,桌上的咖啡冒着热气,这一次,杯壁上的渍痕看起来像极了绽放的花。